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及甫更是抹了抹眼泪,沉着脸,挡在了老爹的面前。
“想抓我爹,从我的尸体上过去吧!”他扯着嗓子叫喊,士兵们的确有些踌躇,赶快派人去请示大人。
西京知府蔡京负责押队,他立刻前来。
等他赶到的时候,文彦博已经把儿子拉到了一边,倒背着双手。
“老朽认了,只求清官明镜,不要迁及无辜!”
说完,文相公把眼睛闭上,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
蔡京就是一愣,不愧是文宽夫,还真不简单!
这些日子,抓了多少官员,有哀求的,有叫嚷的,有喊冤的,甚至有动刀子打闹的。只是他们的折腾都无济于事,为了这次的行动,王宁安,政事堂,还有新政学会,都准备太久了,雷霆一击,谁也别想逃脱!
像文彦博这样,还能少受点罪。
而且蔡京能发迹,和小彘脱不开关系,而老文的孙女又是小彘的妻子,蔡京怎么敢对老文无礼。
想到这里,笑着点头,“文相公德高望重,和那些人不一样,你们挑拣一些随身的物品,不可委屈了老相公。在军营中,给老相公安排专门的院子,好吃好喝,明白了么!”
“是!”
他的交代还是管用的,文彦博住进了专门的院子。
天气渐渐凉了,屋子里两个火盆,温暖如春,床上垫着狼皮,上面还有貂皮的褥子,蚕丝被,其余的用品,也不比家里差。
可越是如此,老文的心就越是寒冷。
奶奶的,别是要杀老夫了,来个临终关怀吧?
文彦博是越想越怕,提心吊胆,一点胃口都没有。
……
狗牙儿忙活了大半个月,人都瘦了一圈,两只眼睛充血,眼角挂满了眼屎,虽然准备充分,但是要抓捕的人太多,行动又必须迅速,迟则生变,他每天只能睡一两个时辰,甚至还要连轴转,哪怕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
伴随着文彦博落网,除了一些小虾米之外,重要的目标,几乎一网打尽。
狗牙儿的两条腿都打晃了,眼睛也睁不开,他最想睡一觉,好好恢复一下精神。
刚迈步走近卧房,突然一股浓郁的香气直刺鼻孔,闻一口,口水都要流下来……
狗牙儿努力睁大眼睛搜寻,这才发现,小彘一脸笑容,正给他盛了一碗汤,等着他呢,“哥,你累了吧,快喝点,补补身体。”
狗牙儿的确饿了,伸手抓起汤碗,正要喝,突然放了下来,沉着脸道:“这是你的手艺?什么时候会煮汤了?”
小彘嘿嘿笑道:“哥,你知道,我是两手不沾阳春水,这是你弟妹熬的,足足用了三个时辰哩!”
“是她!”
狗牙儿猛地一顿,瞪着通红的眼睛,露出凶戾的光。
“你丫的想干什么?莫非是要替文老匹夫说情?”
还没等小彘说话,狗牙儿就发飙了。
“我告诉你,文彦博兴风作浪,这么多年,如今到了遭报应的时候,谁也救不了他!”狗牙儿轻蔑一笑,“我已经拿到了证据,他鼓动请愿团,拥立老爹登基,居心叵测,用心险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他的脑袋谁也保不住!”
小彘叹了口气,他本来想先来一波温情攻势,没想到大哥这么坚决,他也没法子,只能说道:“哥,你要是觉得手里的证据足够,当然能处决了文相公,我也无话可说……但是,据我所知,加入请愿团的人可不在少数啊!难不成都杀了?”
这话问住了狗牙儿,请愿团标榜是用和平的手段,劝退赵曙,拥立秦王登基……当然了,想要改朝换代,那就是造反,就是谋逆,应该千刀万剐。
但仔细推究,请愿团毕竟和其他直接扯旗造反的不同,而且大宋又向来不以言获罪,老文的案子属于可杀可不杀。
另外还有一个缘由,就拿请愿团来说,有不少支持王宁安的人马也卷入其中。
比如军方,老王家军出身的梁大刚和张铁锤,这两位都是王老爹的手下,如今退役,赋闲在家,他们只认王家,不认赵家,自然加入了请愿团。
还有向好,吴世诚,许阳……几百人都卷入其中,虽然他们不是始作俑者,但是要是处置文彦博太狠,这帮人也好不了。
“梁大叔还抱过你,你在人家胳膊上撒尿呢!”小彘毫不客气道:“你能下得去手?”
狗牙儿气鼓鼓的,“就像你没有尿过似的!”
兄弟俩就跟斗鸡似的,互不相让。
对峙了一会儿,狗牙儿突然哈哈大笑。
“二弟,算你有本事,请愿团的事情,我可以高抬贵手……但是,你别忘了,文彦博还和叛军的案子牵着,只要让我查到了他和理学勾结,资助海外叛军,到了那时候,谁也救不了他!”
狗牙儿说完,大笑着走进卧房,倒头就睡,没有半分钟,鼾声如雷,震得耳朵嗡嗡作响。小彘看着哥哥这样,又是心疼,又是无奈。
文相公,我也就能做这么多了,是生是死,要看你的造化!
休息了大半天,狗牙儿恢复了状态,他喝了一盆稀粥,啃了两个鸡腿,恢复战斗力,直接冲向了关押张方平的牢房。
“张相公,现在文宽夫已经被拿下了,你不需要替他遮掩,文彦博到底和海外的叛军有没有勾结,你从实招来!”
听到文彦博被抓,张方平居然咧着嘴笑了。
看起来所有老臣,一切反对王宁安的力量,都要清扫一空,谁也别想侥幸!黄泉路上不寂寞,老夫死而无憾了!
张方平感叹半晌,才开口道:“我的确联络过文宽夫,希望他出面帮忙。”
“他答应了?”
“没!”张方平很老实道:“当时文相公教训过我,他说主张恢复金本位,只会对掌握货币的金融势力有利,秦王的作为,是对老百姓好。”
“这是文彦博的话?”
狗牙儿听得傻了,不对劲儿啊,姓文的能说这话?
“张方平,这是文彦博的真心,还是他信口雌黄,糊弄你的?给我说实话!”
张方平把两手一摊,“文相公怎么想,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我敢确定,他就是这么说的!”
这就怪了,老文什么时候如此有操守了?
文家也搜过了,的确没有发现老文和金融势力合作的证据,难道就没法定文彦博的罪?狗牙儿急红了眼睛。
此刻关押文彦博的院落,王宁安悄然驾临,直接来到了老文的房间,开门见山,“我想知道一件事,请宽夫兄如实相告!”
第1155章 司马光的弱点
面对着王宁安,老文显得很谦卑,欠着身体,甚至有点卑躬屈膝的味道。
“老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宁安听到“老朽”两个字,愣了一下,的确文彦博是老了,但未必“朽”啊!
“宽夫兄,司马君实是我的弟子。”王宁安低声道:“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文彦博没有迟疑,直接道:“回秦王的话,司马君实的心里还是尊着师父的,只是他有些无奈。”
“无奈?王宁安愣了,“莫非连我也帮不上忙?”
老文苦笑着摇摇头,“王爷,司马君实无后,这个忙谁能帮?”
“啊!”
王宁安的脸色一变,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其实司马光也不是没孩子,他有过两个儿子,一个叫司马唐,一个叫司马童,只是这两个孩子都早夭了。
司马光和夫人感情深厚,不愿意纳妾,加上年纪也大了,只能从大哥那里过继一个儿子,叫司马康,作为他的继子。
这种情况是层出不穷的,比如包拯就没有后人,也有人提议从同宗过继,当时赵祯在位,大臣们也逼着皇帝过继汝南王的儿子。
包拯觉得如果过继了孩子,有胁迫君父之意,就拒绝了,后来从包拯家里出去一个妾,居然怀孕了,送还了包家,声称是包拯的后人。
老包欣然接受,不过这个孩子却没有靠着老爹飞黄腾达,只是做了几任小官,延续香火而已……
“老包的次子清廉正直,足以扛起包家门风,可司马君实却没有那么有福气,他这个继子不怎么样啊!”文彦博哀声叹道:“王爷可还听说过,司马君实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训俭示康》?其中这个康,就是司马康!”
王宁安点头,“我当然听过,这篇算是难得的好文章,我家里的儿孙也读过,俭能立身,侈必自败,算是至理名言!”
文彦博却哈哈大笑,“王爷,文章是好文章,可开篇一句,司马光就说‘吾本寒家’,这可是地地道道说谎啊!”
司马光的老爹,当过御史中丞,和庞籍庞相公是世交,一进官场,就备受呵护,的确不是寒门能比得上的。
当然了,文章讲究笔法,就像写小说一样,不能全都是真的,总要进行一些处理,也不能细究。
但是司马光能写文章教训儿子,就表明他的担忧所在……
“宽夫兄,司马康不像话吗?”
“哈哈哈,岂止是不像话那么简单!”文彦博朗声笑道:“这个司马康年少聪颖,长得也好,又会说话,过继给司马光之后,他们夫妻两个视若掌上明珠,悉心照顾,尤其是夫人,更不愿意让儿子受半点委屈。”
王宁安颔首,作为继父继母,的确不好疾言厉色,亲生的打骂无所谓,可继子终究隔着一层,亲爹还在,司马君实可不想丢人。
要说起来,司马康还真争气,很会读书,也很有文采。司马光私下里准备修书,他政务繁忙,准备工作都是司马康干的。
他整理史料,条分缕析,十分简明。让司马光大感惊讶,同年,他又考取进士,司马光更是欣喜若狂,觉得后继有人。
一贯谨慎小心的司马光,破天荒推荐司马康监西京粮料院。
粮料院是干什么的?
管着军粮军饷,监督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