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明白,麾下前锋营大将李岩又有战果了。
灵石县的城门口,魏旭站在门口,看着一个个欢呼的百姓,又看着被无数贫民围住怒骂的白发苍苍老人,眼里微微闪过一丝不忍:“黄县令就任两年,未曾做过劣迹,不当如此啊…”
但转瞬,当魏旭发现城门外无数旗帜挥舞,人头攒动的顺军时,这念头很快又了下去:“大明气数已尽,那些老朽酸儒还挡得住大顺滔滔大势不成?县中大族尽皆离心观望,如此大好机会,我魏旭岂能放过?”
他转过身,看向身边人数稀少的本地士绅道:“诸位,一朝荣华如何,就从今日开始了!”
说完魏旭大步出城,门外,李岩看着出城迎接的魏旭与一众士绅,大笑:“诸位乡绅深明大义,反抗暴政,此等投正之举,本将都看在眼里。此番功劳,本将也会一一禀告吾皇!”
魏旭闻言大喜,率领本县士绅纷纷行礼。
李岩顿时大笑,将灵石县的贫民编入麾下,然后将他们编练成民夫营铺路。
魏旭早有准备,新入顺军的民夫们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器械铺平道路,不多久,李自成的车驾到了。
魏旭更是九叩首,率领士绅贫民大拜。士绅虽少,贫民的人数却众多。众人山呼万岁,直把李自成看得笑容连连。
魏旭见李自成心情不错,鼓起勇气,道:“圣上,草民魏旭,有一名宅,为江浙大匠历经三年精心修筑,感念吾皇解救草民于水火。特请供奉,以草民微薄敬意。”
其余士绅见魏旭出头,纷纷开腔:“草民亦是恳请犒劳大军!”
“草民恳请犒劳…”
李自成看向身边的牛金星笑道:“军事,你看这是不是就是史书中说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牛金星笑道:“圣上真是博闻强记,真是如此啊。以微臣看,百姓拥戴之心,不可辜负啊。不如圣上就收下吧!”
李自成缓缓颔首:“好。”
说完,李自成率部入城。走了没多远,李自成忽然喊住李岩,道:“这灵石县的县官就给那魏旭,莫要辜负了百姓一番心意。”
李岩笑着应下,但很快又想到一个问题:“圣上…末将前锋营的粮食…快不足了。”
李岩说得一顿一顿的,李自成看在眼里,皱在眉头。
牛金星当下就不满道:“若论军用,何时短缺前锋营了。补军需,这都第三回了!”
李岩顿时神色一暗,低下头。
李自成摆摆手但:“军师,话不能这么说。你也是要当宰相的人了。多想想其间的原有。前锋营一路当先,各处州县纷纷评定,这般功勋,有几个大肚汉有什么紧要?”
牛金星垂下头,低声念叨了一句:“这都比其他营军中用的粮草多出一倍了。要是粮草足够也就罢了。可军中粮草哪里…
“咳咳…”李自成轻咳一声。
牛金星顿时转过声道:“老臣这就为前锋营补足军需!”
李岩心中微微感觉一些别扭。听到终于解决,稍稍放松了一些,连忙但:“多谢丞相,吾皇万岁!”
说完,李岩赶忙退下。
李自成的心情徒然就有些不开心了,直到他默默进了那灵石县士绅进献的宅子心情这才舒畅了一些。
这宅子修筑一进大门就能感觉用心极多,假山曲水,飞檐画栋,无一不见用心。就是比起李自成一路上攻城拔寨见到的诸多王府园林也不差。
更重要的是,尽管此前一路攻城拔寨似乎武功赫赫。但实际上,李自成在攻入西安之前都不见几分安稳,取得再大的战果也还是被官军驱赶围剿。
眼下就格外不同了,李自成建立大顺国,御驾亲征,北上攻城拔寨却是另外一番体验。
这时候局势扭转,转守为攻,主动权获得后,安全感也大增。
有了这样的心理体验打底,李自成在这宅子里住着的心情也就迥然不同,舒服了许多。
“缺粮也总不是个法子,而且…一路上设官立县也得给银子。地盘越多。斩获却少。眼下才距离夏税差太远了…各处府县都是一群无底洞窟窿的拖油瓶!”李自成念叨着:“眼下,那追赃的事情是得拾起来了。”
要不然,大顺国的军需和官员俸禄都发不出了。
这一句话李自成没有说出来。
李自成地盘迅速扩张,一个个州县打破后却发现大明的府库个个都是穷的叮当响,还不如寻常一个土豪家底厚实。偏偏一个个官员和滚雪球一般壮大的大顺军都得等着李自成养活。
与此同时,顺军也开始进城。城内空缺的防御众多,不少士绅回了乡下,城内俨然无人区。
让不少百姓纷纷松一口气的是,顺军果然如传言中说的一样,并不扰民。
新任县令魏旭从李岩手中拿到了大印,他大笑着走向县衙,一路上县里曾经耀武扬威的衙役书办纷纷恭维,各色好话不要钱一样丢出去,听得魏旭大笑连连:“哈哈,好。本官上任之后,不会忘了诸位!来人,带本官上任!”
县令大老爷哪有一个个单独上任的道理,要是不能前呼后拥,这大老爷的威风在哪里摆开?
只是,让魏旭诧异的时,原本闹哄哄表忠心的衙役书办们突然纷纷沉默了,彼此对视,都不说话。
气氛一下子尴尬了下来。
魏旭板着脸,一脸不爽。这是落他面子啊!
“不…不是属下作难…实在是…是…”
“哎,那谁,李勇,你去开门…”
李勇又推了推身边一个更年轻的衙役道“你去…”
“我?”那衙役面色一白。
魏旭感觉到了不对,看着县衙,大步走去。他的身后,几个看家人很有眼色地率先一步冲过去,推开大门。
门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吊在堂中,头发披散,让几个家丁纷纷退了出去。
魏旭默默看了一眼公堂,扭过头,看着几个班头道:“给黄大人发了丧在喊我进去,今日黄昏前给我解决此事!”
一干人唯唯诺诺,应了下来。
这事,一个身着锦衣,未语面含三分笑的男子大步走开道:“此间花销,小人一力应下。还请县尊借一步说话…”
“哦?”魏旭仔细打量着眼前人,忽然猜到了什么:“你是介休人…”
“县尊好本事…”来人笑着,没有否认。
李自成在新宅子里心情放松地安排好了追赃的事情,给负责此事的刘宗敏道:“此事。是我大顺第一等的要务。不能让那些贪官污吏便宜了还在新朝作威作福。必要的时候,可以拷饷!”
“皇帝你放心,额老刘办事,妥当!”刘宗敏眼珠子转着,笑着应下,仿佛看到了无数银子。
这时,魏旭求见,李自成应了。
不多时,魏旭兴奋地叩见李自成,道:“圣上,北边介休范家来人求见!”(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新官顾炎武
大明新历二六七年的二月有些冷,风从西北吹来,抵达京畿保定府的时候稍稍减少了几分力道,然依旧让人冷得哆嗦,不断地将棉袄裹紧一些。
此时大明的保定府的府学里人声鼎沸,寻常凑不到一起的秀才们济济一堂,将冬日里的寒冷驱散了三分。
“快看,那是去岁的案首赵文吉!他也来了!”书院里突然间传出一声惊讶的声音。
“不仅如此,还有刘兄,高兄,齐兄,都来了!这些都是府学精英啊!”
“正是!眼下新皇登基,正是发奋图强,安民生息的时候。我保定府里发生奸臣祸国之事,如何能容忍!”
府学内的一干秀才们议论纷纷,那被众人陈志伟去岁案首的赵文吉也走进了所有人的视线里。
这是个儒衫飘飘,极其有派头的男子。看起来年岁二十五六,面带傲气,行走之间,身后数人跟随,都是本地秀才,他一路走来,到处都是迎头上前打着招呼的秀才老爷。显然人气极高。
当他环视全场,眼见府学之中大部分人都来齐以后,赵文吉走到门庭之上,稍高一点的地方朗声道:“诸位,诸位!在下赵文吉,今日来此,所为何事,诸位想必都已经知晓了!我大明当今局势,命运多舛,民贼、建奴肆虐乡里。眼下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税赋稍减,民生稍息。正是我大明久违修养之机。然则!这保定府吴英科却逆天道行事,竟是在这紧要关头再兴徭役!硬生生要将我大明百姓再度推入徭役的火海之中!”
赵文吉一语说罢,在场众人顿时群情汹涌。
“我大明百姓本就苦矣,农税徭役兵役摊派加征,眼下新皇登基本以为能喘一口气,没想到这保定知府竟然还行徭役之事!真是欺人太甚!”
“眼下战乱频繁,百姓声息艰难,能得一休息之机已然辛苦。此时此刻,不劝募农商,反而要在此时大兴土木。这是什么居心?”
“不能让那奸臣肆无忌惮祸害乡里!”
“李兄高见啊!同学们,同乡们!我们不能让那奸臣继续为祸乡里!”
“不能纵容,不能放过!”
……
府学里,无数士子们纷纷高呼,一时间气氛喧嚣到了极点。
赵文吉见此,心中顿时感觉到了一直很火热:我大明有士子如此,何愁不能再造中兴之治?
府学眼前的这一幕,都源于不久前府衙发出的一道命令。原来,是知府大人也不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竟然没头没脑一点前奏都没有的要下令修筑通往京师的道路。
要知道,这般大兴土木,历来都不是一个口号就能做到的。到时候,必须派遣衙役下乡搜罗百姓,征发民夫。
可是,每一次官府的征发都是对地方民力的摧残。
隋二世而亡,隋炀帝修筑大运河以至于帝国灭亡可谓是妇孺皆知。自然,得知此消息后,保定士绅都是气愤,于是不少人都纷纷透过各种途径去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