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是期待三个月成熟的早稻到底能有多大的产量。
 在此之前,各位国君下意识以为三个月成熟的稻子产量不会高到哪里去,可是眼下,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失去了信心。
 在场众多国君虽有五谷不分的庸才,但大部分国君都是关心民生、有所作为的国君,看着手上饱满多粒的稻穗,见微知著,他们七七八八也能感觉到膏稻产量应该不低。
 这就非常关键了。
 生长得快,一年两熟,产量还不低。。。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若一切都成真,整个南荒诸国乃至诸夏天朝都将为之受益无穷。
 吴侯这会也有几分激动,掂量着手中稻穗,笃定道:“素来听说赤水河两岸土地肥沃,又有这膏稻种子,孤猜,这一亩地可以收到三四石谷子。”
 一众国君:“吴侯此言有理。”
 楚侯摇摇头:“三四石太多了,以孤看,能收上来三石谷子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你我国中最丰饶的土地最多也就亩产三四石,这膏稻才长了三个月,哪有这么高的产量,不可能,不可能!”
 一众国君:“楚侯说得对。”
 越侯:“吴侯说的是,万物生长有其规律,不可能十全十美,这膏稻种子顶多也就亩产三石。”
 一众国君:“咦,越侯话很是中肯。。。”
 。。。。。。。
 军中将士、奴隶们卖力地收割着稻谷,一副热火朝天的画面,而另一边,在田埂道路上,楚侯、吴侯、越侯三大国君纷纷做出猜测,南荒一众小国国君纷纷为自己“大哥”摇旗呐喊,一时间,场面变得极为热闹。
 姚云并没有参与到讨论之中,而是静静听着各位国君的猜测,偶尔发声,那也是主持局面。
 “熙侯,你是地主,你对稻稻最为了解,以你之见,这膏稻能不能亩产三四石?”吴国见自己说不过楚侯、越侯,于是转头问姚云。
 姚云不置可否地笑笑,他能说在场诸位国君眼界太低,缺乏想象力嘛?亩产三四亩,你瞧不起谁呢?
 孤可是【当康金壤】都用上了!
 全地图嘲讽的事姚云自然不会干,于是话说半句,保守道:“三四亩应该不成问题。”
 吴侯见姚云赞同他的话,顿时觉得大有面子,对姚云的好感猛增,随后很是得意地冲楚侯、越侯得意一笑:“如何,熙侯也赞同孤,这膏稻是人家种下的,判断比你我准!”
 楚侯、越侯冷哼一声,不以为意:“断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姚云笑了笑,没有争辩,甚至没有接话,事实胜于雄辩,等各位国君亲眼见到了膏稻的产量,一切争论也就烟消云散了。
 将士、奴隶们热火朝天地收割稻子,诸位国君一开始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猜测膏稻到底亩产多少,不过很快,一众国君目光就被熙国田地里劳作活动所吸引。。
 稻田里,前面有一队人用镰刀收割稻谷,后面就有人用脚踏打谷机把谷粒脱离茎秆,将士与奴隶们分工合作。
 熙国的奴隶体力虽然不如军中将士,可是干活很是麻利,丝毫不拖泥带水,效率极高,没过多久,打谷机铲斗里已经堆满了打好的谷子。
 这一幕看得各国国君们啧啧称奇,素来就听说熙国的奴隶很能干,不输于国人,如今亲眼一看,传言果然非虚。
 不过这一次,各国国君惊讶的并不是熙国奴隶,而是一架架打谷机,看着奴隶们脚踩打谷机,谷子就源源不断出来,众人看得极为惊奇。
 姚云没有等一众国君发问,他就率先开口:“这是熙国改良的打谷机,算不得什么新鲜物件,若是诸位国君感兴趣,可以来我熙国购买,不过这不急,我们先看看膏稻亩产几何,来人,将打好的谷子称量。”
 姚云一声令下,很快就有人抬来一个个方斗。
 方斗乃是称量谷物工具,谷子装填进方斗,刮平之后就是一斗,若是装满十斗就是一石。
 很快,将士与奴隶们麻溜开始干活,三三两两开始将打谷机打好的谷子装入方斗之中。
 没过多久,一个方斗很快就被填满。
 在一众国君的见证下,记下一斗,随后装入麻袋之中,
 循环往复,不断称量谷物。
 一斗、两斗、三斗。。。。
 没过多久,十斗粮食就称量好了。
 十斗也就是一石,若是放在以往,熙国肥料没有推广之前,寻常地里一亩地也就只能亩产一石出头。
 可是眼下,一石稻谷收完,膏稻田里还有大半稻谷没有收割,稻田里还躺着一排排刚刚收割的稻穗,打谷机里面还源源不断有谷子出来。。。。。。
 见微知著,在场诸位国君没有人是瞎子,见到这一幕,一个个吓了一大跳。
 “才收割了这么一点竟然就有一石了?孤没有看错吧?”
 “自然没有看错,吾等都亲眼看着,没有弄虚作假。”
 “这才收割了一小半,这就有一石了,看来亩产四石不在话下,吴国慧眼如炬啊,厉害!”
 。。。。。。。
 楚侯、越侯面面相觑,脸上满是震惊之色,两人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可是这会,见到这。。。。膏稻产量竟然真的如此高?!
 两位国君生平第一次怀疑人生!
 如今可不是上古时代,哪来的神谷!
 吴侯这会的感受与楚侯、越侯截然不同,如沐春风,似乎在为自己的远见而自得,昂首挺胸,看着楚侯、越侯,很是得意。
 不过得意吴侯的得意的情绪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他脸上也布满惊讶之色。
 无他,将士、奴隶们很快就称量出三石稻谷,而稻田里却竟还有成排稻穗等待打谷机打谷。
 吴侯一脸难以置信,大感不可思议:“这四石也打不住了,这恐怕得有五六石吧!这。。。”
第七百六十章【当康金壤】显威!
 第七百六十章【当康金壤】显威!
 在一众军中将士埋头收割下,没过多久,一亩膏稻就收割好了,而打谷、称量却还在继续着。
 正如吴侯所惊叹,称量了三石稻谷,可是稻田中还有大片稻穗没有打谷,静静地躺在稻桩上,金色的稻穗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惹眼。
 楚侯、越侯猜错了,就算是看好膏稻产量的吴侯也大大低估了膏稻亩产。
 按目前局势推算,膏稻亩产估摸有五六石之巨。
 这产量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望着这一幕,南荒各国国君都傻眼了,就像是凡人见了鬼似的,虽没有大惊小怪,高声喧哗,然而内心却是涌起惊涛骇浪,颠覆想象!
 要知道南荒诸国沃土肥田亩产最高也不过三四石,而且是一年一熟,春种秋收;
 可是眼下,一年两熟,生长了不过三个月的膏稻亩产竟然高达五六石,两相对比,这差距不言而喻,全方位吊打。
 若是并非亲眼看着熙国将士、奴隶收割稻子,打谷、称量,各国国君这会必然怀疑其真实性,以为姚云弄虚作假,夸大卖弄。
 然而眼下,众人哑口无言,唯有震惊与意外。
 在一众国君惊愕的目光中,熙国将士与奴隶们手脚麻利地埋头苦干,不断打谷,称量、装袋。。。。。。
 干活时,军中将士与奴隶们这是也是激动不已,他们见识虽然少,但是谁不是农民出身,见到这一亩稻子这么高产,谷子一斗接一斗装不完,他们内心既是震惊又是兴奋,想着自己有可能参与到一件载入青史的事件中,一个个与有荣焉,莫名激动,干活都更加利索了。
 在一众将士、努力卖力劳作之后,这一亩膏稻很快就全部打好了,随后便是方斗称量。。。最终,这一亩膏稻收成很快揭晓。
 亩产五石九斗!
 轰!
 当结果公之于众的瞬间,场上“轰”的一下炸开锅,众人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亩产五六石!
 这件事就是神谷下凡!
 不仅是南荒各国国君,就算是熙国高层们也会是咋舌不已。
 二长老巫通、孙沐月、偃者阿七、秃头龙等人相比起外国国君,知道不少内情,早就预先知晓这一百亩膏稻产量不低,可是众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百亩膏稻亩产竟然这么高?
 三个月生长成熟的稻谷竟也能亩产五六石?这【当康金壤】的威力也太大了。
 二长老巫通更是心神传音给姚云,惊叹道:“大王,这是肥料【当康金壤】的威力?还是膏稻是神谷,本就是如此高产?”
 姚云笑了笑,笃定道:“应该是【当康金壤】显威,若是没有【当康金壤】,膏稻产量不会有多高,顶多两石出头,即便施以寻常肥料,深耕细作,那也不过亩产三四石!”
 说到这,姚云脸上也露出满意之色:“不错,不错,路子走对了,【当康金壤】果然能够让增加产量,总算没有白费苦工!”
 姚云还没和二长老巫通、孙沐月、秃头龙说两句,很快,南荒各国国君就围了过来。
 楚越吴三国国君为首,其余南荒大大小小各路诸侯一个个眼都红了,眸中满是炽热之色。
 “熙侯,这就是膏稻?”吴侯率先开口:“若是南荒各国都能中上这种稻谷,天下多少吃不饱饭的黎民百姓为之受益,可多活多少人!熙云侯功德无量,壮哉我诸夏天朝!”
 “嗯~这就是膏稻!”姚云点了点头,云淡风轻,不过他没有居功,见吴侯夸赞他,连忙补充道:
 “孤可不敢居功,这膏稻是女魃娘娘从海外大荒之中寻来造福万民的良种,老话说的好,吃井不忘挖井人,诸位国君乃至南荒万民最应该感谢的是女魃娘娘,是她跋涉万里将其带回天朝!”
 南荒各国国君见姚云推功,一个个对姚云好感大增,即便是一向与姚云不对付的楚侯、出云伯听闻这话,心中也是极其服气,别的不说,熙云侯做人还是值得推崇的。
 想到这,一向没有说话的出云伯心血来潮,也参与到侯爵霸主的讨论中:“熙侯,不知膏稻是不是本就非常高产,还是熙国。。。。。。”
 姚云见出云伯开口,随后瞥眼瞧了瞧出云伯,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
 见到这诡异的笑容,出云伯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莫名就有些紧张,姚云这笑容是什么意思?为何如此莫名其妙。
 其他国君对这个问题也颇为关心,一个个望向姚云,目光灼灼。
 见南荒所有国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