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多谢大王赏赐,吾王万岁!”百里荒单膝跪地,从姚云手中接过【炼气令】与【骁骑尉】令牌。
 “百里将军平身,爱卿指挥【凤皇师】覆灭山远,功劳赫赫,这是你应得的赏赐,好生修炼,早日突破五品,好为孤操练一支无敌的镇国精锐!”
 姚云知道百里荒突破在即,故而这一次赏赐的气运珠比孙沐月建议的数目提高了不少,为的就是助百里荒一臂之力。
 接下来,便是封赏苍蛮了,他随姚云出征,统帅【窫窳神军】在覆灭墨国的战争中也立下大功,很快,世子家的第一舔狗的封赏也下来了。
 “大王有令——赐封苍蛮为骁骑尉,位列军功十二转第四转,赤水河两岸封地八百亩、黄金三百两、丝绸布匹各一百匹、天材地宝三车、气运珠八百、【气运堂炼气令】一年,到期召回!”
 苍蛮的封赏与百里荒大致相当,只有封地、气运珠少一些,这是由于百里荒为帅,独当一面,功劳更大一些。
 作为世子家的第一舔狗,苍蛮深知自己的根基所在,得了封赏,他就开始了他的马屁功夫。
 不过好在姚云眼疾手快,早早将赏赐赐下。
 “好了,苍蛮,下去吧!”
 苍蛮肚子里准备了一大堆马屁话,为此,他昨夜还带着夫人造访国相府请教国相孙沐月如何将一个“有文化的舔狗”,结果全没用上,这让苍蛮颇为失落,眼神中充满幽怨之色。
 对于一个“舔狗”来说,不能“舔”到最后,乃是一种悲哀。
 孙沐月知道内情,暗自觉得好笑,若不是大庭广众,她又有主持大局,这会恐怕就要破功,笑出声来了。
 不过孙沐月镇定功夫了得,很快稳定心神开始吟诵封赏名单。
 接下来,既两位统帅精锐之师的大将外,第三位赐封的人出乎所有人预料,那便是小竹精青竹了。
 青竹战功,何以排到两位大将之后?
 原因很简单,这妮子杀敌斩首的数目令人咋舌——四品炼气士八人,三品炼气士上百,一品、二品炼气士不计其数,当然,食铁王兽瑶瑶、芸芸的战绩也归入她名下了,不过这也难以掩饰她战功的耀眼夺目。
 【大王有令——赐封青竹公主赤水河两岸封地五百亩、黄金一百两、丝绸布匹各五十匹、天材地宝两车、气运珠八百、【气运堂炼气令】半年,到期召回!】
 在孙沐月通告青竹的彪悍战绩后,整个天问学院沉寂了片刻,随后便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青竹公主”的高呼声震动云霄。
 “小不点”的青竹带给人的反差实在太大了,今日之前,谁也没有想到,可爱萌萌哒的公主殿下,竟然有如此惊人的神通,这反差萌实在令人咋舌。
 尤其是青竹上前接受姚云赐封时,高呼声一潮掀过一潮,青竹这种人间萌物,不仅是熙国百姓喜欢,就连外乡炼气士也喜欢的紧。
 “多谢阿爹封赏,不对,多谢父王厚赏。”青竹高兴的眼睛都快眯起来了,吹弹可破的小脸上满是傲娇之色。
 “嗯~干得不错!”姚云内心是拒绝青竹上阵杀敌的,可是眼下,他见青竹乐在其中,也只好衷心赞许。
 在封赏青竹之后,很快偃者阿七,廖大师以及军中高阶炼气士一一受封,其中,许多受封赏的并不是熙国本土人,而是外乡投奔熙国的炼气士。
 他们投靠熙国,加入熙国精锐之师,立下功劳。
 姚云对他们一视同仁,对他们大加封赏,除了财帛,天材地宝之外,封地、气运珠也毫不吝啬,论功行赏。
 就连【气运堂炼气令】也有赐下,归属时限有多有少,全部以功劳论定。
 到了最后,就连【窫窳神军】、【凤皇师】普通甲士都获得了进入【气运堂】的资格,这让观礼的炼气士们疯狂了。
 不少来熙国刺探消息的细作,眼线,这时候都生出投靠熙国的冲动!
 封赏大会随着夕阳落幕,可是其引起的风暴却荡清了巨大的余波,从熙国熙都,向着整个南荒乃至诸夏天朝扩散!
 熙国雄起了!
第六百四十章君为强国策,臣子夸熙国!
 第六百四十章君为强国策,臣子夸熙国!
 熙国修行圣地【气运堂】的诞生再次轰动南荒,。
 不少曾经看不上熙国召贤令,声称一辈子也不会去熙国谋差事的炼气士,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改变注意,踏上了投奔熙云侯的旅程的人大有人在。
 以前熙国缺贤才,炼气士去了就能得到重用,担当重担要职,随着熙国的崛起而一飞冲天,突破自身资质与身份的桎梏,步入诸夏的上层圈子。
 而今熙国名噪天下,一方霸主根基稳固,天下英才蜂拥而入,这时候角色互换,不是熙国求人才,而是人才想方设法想要投靠熙国。
 人才、商贾财帛、资源、这些流动的财富如同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入新兴崛起的熙国,寒冬即将来临,却仍然挡不住熙国的勃勃生机。
 可以预想,来年开春,熙国定然是另一番景象。
 身处其中的熙国百姓或者是南荒百姓,目不识丁,眼界不够,对于种种变化并没有太大的直观感受,只是觉得熙国比以前更大了,更热闹了。
 可是落在各方诸侯眼中,熙国的变化,以及日后蓬勃发展的势头实在太过惊人了。
 惊讶羡慕之余,各方诸侯也越发重视其熙国的治国经验。
 以前熙国发展的虽然也快,但是毕竟没有达到一方霸主级别,也没有能耐造出【气运堂】,可是今日的熙国却是向天下呈现了一条全新的强国之策,为天下诸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熙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
 天朝各方诸侯纷纷开始追求答案,有的派出族中翘楚、国之栋梁,不愿千里赶赴熙孤取经,从熙国的制度、军队、商业、农业等等各方各面着手,发觉探讨着熙国崛起的秘密。
 于是乎,在大雪纷飞之际,千里迢迢从异乡赶来熙国的人数不胜数,让寒冬孤寂的变得热闹红火。
 千山鸟飞绝,然而却有人踏雪而行。
 由此可见,无论哪个时代,求上进,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从来都不缺。
 “诸位爱卿,何以强国?”
 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出云国云都神鹤殿,出云伯慵懒地裹在裘衣中,对着阶下大臣问策。
 若是平日里,君上问策如何强国,底下的大臣们必然滔滔不绝,高谈阔论,从国君的贤明任政讲到道德礼法,大道理一个接着一个。
 然而今日问策,出云伯要听的自然不是“清谈高论”,而是针对熙国如何在短短五六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强国之策。
 出云国邻近熙国,殿中有不少大臣都曾游历过熙国,一提起熙国崛起的奥妙,大臣们表现的极为积极,纷纷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敢呈报王上。
 “启禀大王,但凡强国,必要强军,熙国能够在短短数年强大起来,培养出两大强大的精锐之师,究其原因,不外乎熙国的军功制度好,据说熙国设立军功十二转,激励军中将士奋勇杀敌;
 微臣以为,熙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强,靠的就是军功制;
 我出云国昌盛繁华,国富民强,放眼天朝各大伯国,能与我出云比肩者不多,我出云离一方霸主只差一步,若是我出云能够学习熙国的军功制,激励军中将士,或许能够缔造一支五品精锐之师,届时,气运大涨,一举晋升侯国之列,开【气运堂】!”
 有大臣站前出列,在出云伯与众臣面前滔滔不绝,所思所言,颇有见解。
 出云伯原本并没有太在意,伯国听着听着,他觉得非常有道理,慵懒的他整个人精神大振,端坐起来,出云国底子很好,离一方霸主只差一步之遥,这个军功制度若真有效果,或许出云国的出路便在于此。
 “好,好一个军功制,不知熙国的军功制是如何激励将士、强大精锐之师?”出云国身子微微前倾,一幅倾听的模样。
 那位出云大臣见大王感兴趣,颇为激动:“启禀大王,熙国军功制为策勋十二转十二转,以军功评定,不以出生论高低,故而即便是庶民,若是立下军功,也能策勋,封赏财帛、田产,若是立下大功,封地采邑也不再话下,覆灭墨国山远二国后,熙国不少将领得到了封地,正是如此厚赏,熙国军队才能成为虎狼之师!”
 一听到“封地采邑”,出云伯脸上的欣喜之色就消失大半,军功制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若不开疆拓土,他哪来的土地封赏给将士,难道拿他出云伯的土地?
 出云伯遗憾地摇摇头,出云国不是熙国,底蕴不足,不敢随意扩张,开疆拓土,这军功制看似美好,实则不切实际。
 “爱卿所言甚是,尔等可有高论?”
 这时,又有一位大臣出列,行礼道:
 “启禀大王,臣亲自造访熙国数城,尤其是最为繁华的熙都、离城、赤水三座城池,数次造访,一路所见所闻,大开眼界,受益良多,以微臣之间,熙国强于重视农耕民生,大王,您有所不知,耕种之术独步天朝,无人能及,走在熙国境内,到处都能见到一望无际的良田、平原、山丘,水涧,但凡能够粮食的荒地都被开垦,国中百姓非常聪明勤劳。。。。。”
 出云伯微微颔首:“农耕乃是一国根本,熙国能够如此富强,的确有其过人之处,山远国需学习熙国的耕种之术。”
 “大王,臣以为熙国不仅在农耕之术独步天下,其畜牧养殖亦是熙国崛起的原因之一,熙国家家户户养猪、养羊、养鸭、养鸡,又在池塘中养鱼养虾,即便熙国不进山打猎,百姓们也有肉食可食,如何一来,熙国百姓身体强健远超他国。”
 出云伯眼前一亮:“哦,还有此事?”
 “大王,臣以为此乃小道,熙国真正强大富裕,究其根本在于其商业昌盛,八方商贾汇熙都,其景象能与帝都相媲美,熙国的各种货物畅销天朝各国,天下财富尽皆归入熙国囊中,正是有了庞大的财富流入熙国,熙国这才能够快熟崛起,国强民富,兵强马壮。”
 “诶,此言差矣,大王,重商伤农,以臣之见,熙国之所以能够快熟崛起,在于其重视水利,熙国这几年修建了几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