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历经艰苦,奔逃而来的甸服百姓们一抵达雄伟壮阔的帝都云师,一个个泪如雨下,哭声震天。
这如山呼海啸般的哭喊声纷杂不堪,然而,他们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恳求天子开仓赈济,给他们一口饭吃。
万民祈求,哭声震天。
天子甸服乃是诸夏天子直属封地,拥有着天下最肥沃的土地,最多的百姓,人杰地灵,是天子权柄的根基所在。
如今甸服之地,虫灾肆虐,甸服百姓朝不保夕,饥肠辘辘,他作为天子,若不能救民于水火,他有何颜面执掌天下,号称天子。
帝暮有心救民,然而真正情况是,帝都云师的储粮可以勉强养活帝都的大部分百姓,若是若加上数以十万计、源源不断涌来的逃荒难民,帝都根本撑不了多久。
寻常一方诸侯国的国君心狠一点,可以弃车保帅,不理会那些灾民。
然而作为天子,他不能不管那些逃难而来的百姓,否则就此失去民心,动摇根基,天子之位都坐不稳了。
金殿上,天子帝暮面沉似水,怒斥阶下群臣,要求大臣们上供粮食,以解云师之困。
“诸位大人,中土甸服虫灾最为严重,尔等作为天朝臣子,受封富饶之地,在这危难之际,理应救民于水火。。。。。。”
帝子启在玉阶上动员各方诸侯捐粮,而下面的大臣们面露苦色,一个个埋头,眼观鼻,鼻观心,脚不由地往后缩。
即便帝子启在玉阶前唾沫横飞,愣是无一人站出来,为天子分忧。
一时间,金殿前陷入沉默,气氛无比尴尬。
天子帝暮脸色极为难看,冷哼一声。
声若洪雷,直击当朝诸公心神,群臣脸色大变。
姜公:圣上,非老臣吝啬,实在是国无余粮,虫灾不仅肆虐甸服,中土各国也未能幸免于难,吾等也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吕侯:“姜公此言有理,臣国中亦是灾民遍地,无粮可救,圣上,臣愿意献上财帛,用于向四荒诸国买粮。”
“臣也愿献上财帛。”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间,殿中群臣意见达成统一,粮食没用,财帛之物要多少有多少。
在往日,财帛之物比粮食更加吸引人,可是在灾年,粮食才是硬通货,胜过一切,这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的时候。
这时候财帛有何用!天子帝暮见状,心中颇为不悦,不过他也明白各位大臣的难处,中土各国实在是拿不出粮食。
“既然如此,诸位爱卿可知四荒列国中,哪国今天收成不错,且受灾较轻?”
第五百八十四章天降祥瑞、文鳐鱼飞
第五百八十四章天降祥瑞、文鳐鱼飞
当朝诸公慷慨无比地承诺向天子献上财帛之物,本质上为的是借天朝之力,向四荒列国施压,以求四荒诸国向中土之地输送粮食,让中土各国渡过难关。
虫灾肆虐整个天朝,四荒各国也受波及,自顾不暇,谁家也没有余粮来助中土各国渡过难关。
于是大臣们将“锅”甩到天子帝暮手上。
谁叫天子帝暮面子大,四方诸国可以无视中土诸侯,可是天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臣子们这点小心思,帝暮洞若观火,看的清清楚楚,不过他也没有拒绝,而是顺势而为,欲借天朝之威,向四荒边国求粮。
君臣之间,默契十足,很快金殿上全是点评之词。
“回禀圣上,东夷卫国向来富饶多产,此次虫灾损失并不严重,依我看,可向卫国购粮。”
“圣上,西戎之地贫瘠不堪,鲜有产粮之地,不过唯独益国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此国受灾也不严重,老臣觉得,可向此国购粮。”
“圣上,南荒诸国富饶之地不少,吴楚越三大侯国均是鱼米之乡,微臣以为,可向这三国求购粮食。。。。。。”
。。。。。。
一时间,四荒边国中国力雄厚的霸主级诸侯统统被朝中大臣点名,要求这些国家向中土各国出售几万石至十万石不等的粮食。
接下来,诸如出云国、墨国这些一方伯国也相继被点名,要求他们向中土之地出售上万石至数万石不等的粮食。
其他南荒小国也没有幸免,不过这些国家还好,少的只要几百石,多的也不过数千石。
其中熙国引起了朝中大臣的议论,有人称,熙国沃土无数,年年丰收,应该让它多出售一些粮食。
可是不少大臣也为熙国说话,称熙国的虫灾灾害比得上中土之地,虽治理虫灾及时,可是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再加上熙国刚刚献上灭虫之宝,强行施压不妥,让人心寒。
这个论调的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赞同。
熙国终究只是一个小国,即便全力压榨,也没法弄出来多少粮食,大臣们也不想当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
金殿中,帝子启听到大臣们议熙国粮食几何,心中顿时涌起惊涛。
若是对熙国不甚了解的人,一定会和大臣们一样,认为熙国与寻常伯国相差无几——虽颇为富裕,但毕竟国小,粮食产量有限。
可是帝子启却知道,满朝诸公们小看了熙国,低估了熙国的实力。
按照自家妹子所说,熙国去年开垦了几十万亩良田,今年这些新开垦的良田统统丰收了,硕果累累,足以养活数十万人。
之前帝子启还没有太在意,可是如今灾情势如水火,这丰收的几十万亩粮食就成了救命的稻草。
困扰父王,困扰中土各国的危机就此不复存在。
“对,去熙国买粮,那里可以买来百万石粮食。”
想到这,帝子启激动不已,差点脱口而出,
不过就在他刚刚迈步的刹那,
帝子启迟疑了。
突然之间,他又响起了前些天,父王说过的话。
若是赤水河立下大功德,那么熙国的那条蛟龙便能借着河伯令中功德之力,一举成为一方地祇,成神不在话下。
赤水河两岸的粮食拯救数十万,上百万中土百姓;
赤水河哺育赤水河两岸;
滔天的功德落在赤水河上,落在河伯令中,到时候熙国不仅没有损失,反而会因此再添一位鬼神级战力,实力大增。
想到这,帝子启迟疑了,刚想脱口而出的话又咽了回去,脸上露出迟疑之色,举棋不定,难以抉择。
在帝子启纠结之际,大臣们意见统一,熙国被归为寻常伯国,只要求出售几万石不等的粮食。
帝子启得知这个消息,整个人有些恍惚,陷入天人交战。
翌日,天子圣旨出帝都,飞向四荒诸国。
于此同时,帝苑中豢养的青鸟使全员出动,带着财帛飞向四荒各国,强买强卖,搜集粮食。
天威势不可挡,四荒各国虽怨言四起,可是不敢捋天子龙须,一个个面泛苦涩,或多或少出售了粮食。
三天后,青鸟使昼夜奔赴,从四荒边国中强购来粮食,返回帝都。
天子与大臣们汇总一看,原本喜气洋洋的群臣顿时焉了,愁绪又上心头。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偌大的诸夏天朝没有那个诸侯国能够做到衣食无忧,丰收年如此,灾难更是不堪。
即便四荒各国虫灾并不严重,可是各国的情况也不好过,基本上没有几个诸侯国能符合天朝心意,足额出售粮食。
大多只有预期的一半,甚至不足一成。
如此一来,中土各国粮食危机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仍有一个巨大的缺口,百万百姓恐怕活不过这个冬天。
一时间,天子与大臣由喜转忧,金殿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呼吸仿佛都变得沉重起来。
尤其是帝子启,脸上更是无比纠结,没法做出抉择,既想救万民于水火,又不想熙国乘风而起,一飞冲天。
“我该如何抉择!”
帝子启内心思绪万千,左右为难,想要站出来大声开口,却是脚迟迟迈不动,嘴张不开。
就在帝子启难以抉择之际,殿外的高呼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圣上,天降祥瑞,大喜事,天降祥瑞!”
一声声“天降祥瑞”在殿中回响,余音绕梁,突兀之下,殿中君臣都有些发蒙。
有大臣出列,怒斥来报巫祝:“如今灾情四起,饥民遍地,哪来的什么祥瑞!”
巫祝扑腾一声,向天子叩拜,口中辩解道:“圣上,小巫哪敢欺瞒帝君,天降祥瑞,千真万确,文鳐鱼在诸夏之地现身,此乃大吉之兆!”
“文鳐鱼!”
天子帝暮闻言,霍地站了起来,殿中群臣亦是如此,一个个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各地粮食短缺,怎么会引来文鳐鱼?
。。。。。。
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己狂,见则天下大穰。
第五百八十五章圣上,此乃熙国赤水平原
第五百八十五章圣上,此乃熙国赤水平原
文鳐鱼乃是大荒奇鱼,身形似鲤鱼,鱼身生双翅,能飞,身体上泛着苍青色的花纹,白首赤喙,声音如鸾鸟一般清丽,是大荒中赫赫有名的祥瑞之物。
文鳐鱼常常从西海游往东海,夜晚可以御空飞行,遨游大荒。
与神兽当康降临一样,每一次文鳐鱼现身,都意味着庄稼丰收,天下大穰;
每一次文鳐鱼飞跃大海,遨游诸夏,能够引得天下人侧目。
这也是为何,天子与当朝诸公们从占卜巫祝口中得知文鳐鱼现身诸夏大地,一个个脸色发蒙的原因。
诸夏天朝各地一片狼藉,数百诸侯国无一不是粮食减产,百姓们食不果腹,哪有丰收的征兆。
在这节骨眼上,祥瑞文鳐鱼现身,绝对是不合时宜。
会不会是弄错了?
又或许是文鳐鱼因为其他原因,被迫夜飞诸夏。。。。。。
一时间,天子与金殿中的大臣们一个个面露狐疑之色,目光锁定在前来通报的巫祝身上。
巫祝连忙解释:“圣上,诸位大人,并非小巫胡诌,文鳐鱼的确在诸夏大地出没,断不会出错,有巫庙众巫为证,还请天子圣裁。”
听到巫祝打包票,殿中群臣也就不再质疑,若一位大巫占卜,也许可能有误,可是群巫为证,那就错不了了。
姜公:“大王,文鳐鱼乃是上古奇珍祥瑞,天赋异禀,它们群起而动,恐怕不会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