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鸟说完,那道绿莹莹的神光就朝姚云飞来。
下意识伸手一接,只见掌心出现一片墨绿色叶片,通体晶莹剔透,如同一块上好的碧玉,叶片脉络清晰栩栩如生,一圈圈神辉向四周扩散,丝毫不像一味历经岁月洗礼的神药,而好似刚刚从山顶那株神茶上摘下来的一般。
“这就是炎帝大人留下的神仙药?”姚云大感吃惊,若是眼前的是一颗丹药或者是一坨泥丸,姚云一点也不会惊讶,可是一片如此新鲜的茶叶片,姚云咋感觉当年神农氏偷工减料,摘了几片茶叶就当是自己炼制的了。
许是黄鸟猜到了什么,笑道:“炎帝大人炼药之术冠绝天下,岂是你我能够参悟,神茶母树虽在,茶叶满枝头,可是比起你手中的神药却差了数筹不止,帝药神茶在人间已成为绝唱。”
“哦,原来如此,孤见识浅薄,唐突了。”姚云小心翼翼地捧着这株神茶帝药。
“这神茶母树的茶叶你也可以采取一些备用,神茶茶叶可解百毒,有增进心神之力等等益处。”黄鸟很是大方,随后又道:“至于神茶帝药你现在就服用吧,免得外人觊觎,引来麻烦!”
姚云得知黄鸟竟然同意他采摘神茶母树山的茶叶,心中当即欣喜不已,当即也没有迟疑,捧起炎帝大人炼制的帝药神茶放在嘴边。
这味帝药仿佛有灵性一般,看起来晶莹剔透、坚硬无比的墨玉叶片入口即化,就像是坚冰融化一般。
一抹神辉吞入腹,姚云整个人。。。额,没什么改变,想象中吞服神药、惊天动地的场面根本没有发生,一片风平浪静,仿佛生命都没有发生一样。
药力温和?
还真是温和,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世子,帝药啥味道?”秃头龙口水都要出来了,目光灼灼地看着姚云。
“额~没啥感觉啊,和喝水差不多。”姚云欲哭无泪,他有点猪八戒吃人参果的赶脚,一口下去,啥感觉都没有。
黄鸟扑腾着翅膀,发出赳赳清鸣:“这就对了,我还害怕帝药放久了药效变了,现在好了,一切无恙。”
“难道神仙药还有保质期吗?时间久了还可能会变质。。。。。。”姚云一脸惊悚,不过话还没有说完,姚云便悠悠睡去。
“怎么回事?”秃头龙一脸警惕地看着黄鸟。
黄鸟扑腾翅膀,高傲道:“放心,你家大王不会有事,药效发作了,等他醒来,不仅有机会获得万毒不侵之体,修为也能提升一些!”
。。。。。。
【窫寙神军】在巫山上采茶,而南荒各国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蜚毒瘟疫不断蔓延扩散,局势糜烂不堪,每天都有人死于蜚毒,横尸遍野,哀鸣四起。
若不是天子帝暮继而连三不断征发诸夏天朝各地巫医来南荒救灾,同时帝暮亲自出手施展治疗大神通【雨露均沾】,一出手就救治成百上千,这才及时将瘟疫稍稍稳住,阻止了瘟疫急速蔓延的势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天子帝暮毕竟分身乏力,况且帝暮施展大神通动用了神力,在这绝地天通的时代,每一丝神力都来之不易。
帝暮几次三番施展大神通,这已经殊为不易了,想靠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实在太难太难。
在离开楚国后,天子帝暮继续前往其他国家救灾。
看着诸夏堪舆图,帝暮心血来潮,问道:“咦,熙国似乎从没有求救过,难道熙国亡了?”
天子帝暮巡视南荒各国,见过有小国举国覆灭在蜚毒瘟疫之中,当即不由生出这个想法。
“回禀圣上,熙国防治蜚毒瘟及时,如今熙国安然无恙。”身边有大臣禀报道。
“哦?”帝暮露出意外之色。
第三百九十二章青鸟报喜,熙国扬名!【第二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青鸟报喜,熙国扬名!
“南荒各国蜚毒横行,焦头烂额,这熙国国君倒是好能耐。”帝子启开口,老气横秋地赞许道。
南荒蜚毒横行,危如累卵,帝子启近日修为突破,成为四品封侯境炼气士后,雄心勃勃,想要建立一番功绩的他没有多犹豫,跟随帝暮南巡,救治百姓。
这些日子,帝子启手下的巫医、炼气士救治了不少百姓,在南荒各国赢得了不少民心,名声大噪。
司土西兴侯笑道:“帝子说的没错,熙云伯姚云的确有能耐,治国有方不说,临危之际也能镇定自若,将瘟疫防治安排的井井有条,第一时间将蜚毒瘟疫掐灭在摇篮中,颇为难得,放眼诸夏天朝年轻翘楚中,帝子与熙云伯堪称诸夏双杰。”
起初帝子启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容,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可是听到熙云伯姚云后,他脸色就古怪起来,方才乍然听到熙国他还没联想到那个害他被父王训的家伙。
听到司土西兴侯夸赞熙云伯姚云,帝子启心里就很不舒坦,又是这家伙!
父王肯定又要拿他教训他了!
知父莫若子,帝子启猜的果然没错,帝暮听到司土西兴侯的话后,当即摇头:
“启儿哪比得上熙云伯姚云,人家文武双全,以弱冠之礼掌控一国,临危不惧,颇有贤君之相,帝子,你得见贤思齐,好好向人家学习、讨教。”
帝子启脸色一垮,暗道自己果然没有猜错。
帝子启心里自然不服,不过父王的教诲他哪敢反驳,当即低垂着头,小声道:“儿臣知道了。”
帝暮看了看帝子启,明白他最服心不服,不由摇摇头,也没有再多说,而是问身旁的西兴侯。
“熙国虽小,可是也有三座城池,治下百姓逾十万之巨,蜚毒四起,熙国是如何防治蜚毒的?”
一旁随行的姜公也一脸惊异,问道:“是啊,蜚毒一传十,十传百,一人患病,不出三日整座城池危矣,熙国是如何做到的,难道他们有克制蜚毒的良药不成?”
司土西兴侯摇摇头:“非也非也,据臣所知在蜚毒爆发之际,熙都也将国内的情况汇报,当时熙国各地也出现了蜚毒患者,不过在熙云伯妥善安排下,瘟疫病情得到了有限控制!”
听到司土西兴侯的话,无论是天子还是姜公、帝子启都露出凝重之色,一个个认真倾听。
司土西兴侯一直颇为关注熙国,对于熙国的情况比较了解,当下也没有隐瞒:“在蜚毒爆发之际,熙云伯就极其重视,严格管控熙国境内人员流动,亲自著书【瘟疫防治书】,让熙国官吏严格按照此书防治瘟疫。”
“此书中,熙云伯极其注重环境卫生,让百姓们吃熟食、喝热水,勤洗澡。。。以此达到避免病邪入体的危害。”
姜公好奇道:“难道吃熟食、喝热水,勤洗澡能防治蜚毒?”
司土西兴侯笑了笑:“或许还真有点用,毕竟蜚毒的源头在于百姓们食用了沾染了蜚毒的山珍野味,百病从口入嘛。”
姜公摇摇头:“原来是画蛇添足。”
这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帝暮却道:“熙云伯的做法很不错,即便无法杜绝蜚毒,再不济也能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蜚毒乃是心神之毒,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反而容易沾染蜚毒。”
西兴侯连忙拍马屁道:“圣上英明,不仅如此,熙云伯还召集巫庙巫童每日巡视全城,将每一个疑似中了蜚毒的人都召集起来,与城中百姓隔离起来,这才是熙国蜚毒得以遏制的关键所在。”
帝子启皱眉道:“南荒其他国家也会将身患蜚毒的病人隔离,可是瘟疫仍然不断蔓延、恶化,为何熙国就能遏制蜚毒瘟疫?”
西兴侯:“帝子问得好,这正是熙云伯与众不同之处,他之前防治瘟疫的种种措施,看似不一定起到作用,可是却实打实安抚了百姓,有时候信心往往比黄金更重要,在熙云伯救治了几个患者后,百姓们对熙王信赖有加,一旦有人感染蜚毒,熙都百姓往往会主动去郊外隔离营地”
“而反观南荒其他国家的百姓即便得了蜚毒也不敢声张,生怕被抓走,灭口,故而同样的举措,不同国家实施起来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西兴侯说这话时满是感慨,对姚云的手腕满是赞许。
帝暮闻言连连点头:“熙云伯的瘟疫防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不愧是帝熙之后,有大才,帝子,你多学着点!”
你要夸熙云伯就夸,怎么又和本帝子扯上关系了?
“是,儿臣一定谨记在心!”帝子启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道。
。。。。。。
帝暮一行人没有耽搁,得知熙国无碍,于是便绕过熙国,朝着其他国家进发。
蜚毒最严重的小国柳国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瘟疫灾害中深受其害,国中百姓十不存一,几近亡国,天子帝暮丝毫不敢耽搁,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巡视各国,拯救了许多诸夏百姓。
不过这终究是徒劳的。
帝暮一行人就像是灭火队员,哪里有火灭哪里,起初自然立竿见影,效果显著,然而当四处起火时就显得分身乏力了。
即便帝暮踏足神灵之境,这时候也深感疲惫,有种空有力量无处使的憋屈感!
帝暮尚且如此,更何论随行的大臣、巫医。
没过几天,很多巫医就吃不消连日的元气损耗,精神萎靡,难以为继。
面对这种囧局,天子帝暮也深感无奈,神力通天的他可以随意镇压灾疫神兽蜚,喊打喊杀,驱逐万里,可是面对蜚毒侵蚀的苍夷大地,帝暮也有些力不从心。
若是生在上古时代,能肆无忌惮地使用神力,施展大神通,也许还能力缆狂澜,可是眼下。。。。。。
回到楚国后,帝暮唤来楚侯、吴侯、越侯以及朝中大臣商讨蜚毒瘟疫事宜。
面对眼下不见好转的局面,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方国诸侯一个个静默不语,表情严肃、沉重,殿中的气氛有些压抑。
楚侯:“大王,杀吧,我们分身乏力,无力救治这么多病患,凡是感染了蜚毒迹象的百姓一律逮捕、焚烧,以绝后患!”
此话一出,殿中众人色变。
其实楚侯的建议各国暗地里都在悄悄实施,不过从没有人将其放在明面上,更没有人开先河,大刀阔斧地进行。
这个谏言虽然冷酷无情,可是在瘟疫横行的前提下,倒不失为断臂自救的良策,若不断臂自救,整个南荒危矣。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