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帝暮满意地点点头:“嗯,你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好,姚宣养了一个好儿子啊,之前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执掌熙国之后便一飞冲天,先是得神兽当康青睐,熙国大治,后又有天神窫寙垂青,实力大增,整个熙国在姚云的打理下蒸蒸日上,即便是朕也不得不拍手叫绝啊!”
 听着父王夸赞有熙氏姚云,帝子启抿嘴不语,心中还是有些不以为然,认为父王夸大了姚云,毕竟有熙氏底蕴深厚,有熙氏诸国表面上与熙国不和,可是内地里指不定资助熙呢!
 天子帝暮见帝子启连连点头的,当下见好就收,也没有太过打压帝子启,而是开口宽慰道:“好了,帝子,你与姚云皆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天骄,一文一武,并无高下之分,朕并非教训你,而是提醒你,文武双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历代诸夏天子莫不如此!”
 帝子启闻言,眼睛放光,这会他心中没有任何抵触情绪,很是郑重地点头:“父王,儿臣知道了,儿臣不会让父王失望的!”
  天子帝暮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帝子启,没有多说,而是拿起案牍上的纸张,很快眸中闪过一片异色,随后幽幽开口道:“这纸张端是有趣,木竹为材竟然可以制出白皙如雪的纸张。”
 帝子启偷看瞧见帝暮眼中的神光,当即脸色一喜:“父王,您看出纸张的奥秘了?纸张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天子帝暮:“朕施展神通看破这点技艺自然不在话下,这纸张的确是好东西,寻常百姓就能大量生产,远超简牍与帛书。”
 帝子启心思一动:“父王,既然如此,那帝都、甸服诸多地区也该兴建造纸作坊,如此一来就有更多人可以读书识字,培养更多治理国家的能人。”
 天子帝暮点头:“帝子,你说的没错,嗯~姚云又立下大功了,不得不赏,既然熙国有精锐之师【窫寙军】,那便给姚云伯爵封爵,准许他开疆拓土,称伯一方,另外还有封地。。。。。。”
第三百三十六章督造书院!
 第三百三十六章督造书院!
 熙都,城中一处空地上,到处都是工匠、奴隶们忙碌的身影,在远处还有身穿贴身短衣的,健壮有力的甲士扛着石料、木料、竹料、砖头、瓦片走来,一茬接着一茬,源源不断。
 整个场面很热火朝天,到处都响起劳动的号角。
 堰者阿七站在工地上,手中拿着图纸与墨笔,组织工匠、奴隶们施工,这是堰者阿七在熙国得到的第一份差事——督造书院。
 熙王准备在熙都创办一所书院,用于教授熙国幼童、青年读书识字。
 堰者阿七在与熙王探讨机关之术,熙王便向他描绘了美好的愿景——终有一天,诸夏大地上的百姓人人都有机会读书识字,他们人人学富无车,人人能言善辩,人人见多识广,人人都可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熙王说这些话时无比笃定,尤其是人人都可以指点江山的时候更是坚定无比,说什么日后人人都看书,看的书多了就不信书了,与至于每个人都有稀奇古怪的想法,什么事情都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发表见解,无论是非黑白,对错与否。
 对于这些荒诞不羁,充满理想主义的说法,堰者阿七内心是不信的,不过他非常向往熙王所描绘地那个人人有书读,人人开智的时代。
 而眼下熙王一回到熙国立即就堰者阿七督造学院屋舍,这让堰者阿七既意外又惊喜——原来熙王不只是单纯的幻想,而是立即付诸行动,眼下第一座书院便是伟大的开始。
 堰者阿七深受感染——无论最终能够成功,堰者阿七都愿意追随熙王的脚步,不断地追逐。
 堰者阿七精通机关土木之术,督造学院屋舍对他来说小菜一碟,不过他也没有丝毫马虎,兢兢业业,半夜都在准备督造事宜。
 然而等他安排工匠、奴隶建造书院屋舍时,他很是意外,首先便是熙王对书院的支持力度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工匠、奴隶乃至于熙都军队,足足数千人同时动工,这让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场面的堰者阿七有些吃力。
 不过建造书院屋舍的过程出奇意外地顺利,与至于堰者阿七都有些发蒙。
 熙都军队就不用说了,堰者阿七在沙场点兵、长途跋涉中见识过窫寙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只要熙王给予他调动熙都甲士的权力,熙都甲士对他的吩咐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一点都不打折扣。
 熙都的工匠也比其他地方的工匠更为活络聪明,工匠们对于复杂、有些难度的工作丝毫不排斥,反而经常向他请教、学习,干起活来麻利又认真。
 最令堰者阿七意外的是熙都的奴隶,这里的奴隶干活从来不偷懒,见到活总是抢先干,场上连一个拿着皮鞭、凶神恶煞的监工都没有。
 每天劳作之后,分成一个个小组的奴隶们开始攀比谁干的活多,干的活好,胜出的奴隶们总是会发出欢呼雀跃之声,引得无数奴隶摇头叹息。
 不时人群中还会有奴隶不服气,喊着明天他们能干的更好。
 这一幕幕在堰者阿七看来荒诞无比的事情接连不断发生,看的堰者阿七目瞪口呆,惊呼不可思议。
 他们堰者众师兄弟虽然如今才出山,可是从小就跟随老师游历四方,各国风土人情见识的也不少,从没有哪国的奴隶比熙国的奴隶更能干,更有活力,这让他印象中麻木不仁、混吃等死、偷懒耍滑的奴隶形象轰然倒塌。
 若是眼前的奴隶是百姓,堰者阿七也丝毫不会怀疑,可是堰者阿七前去询问这才知道,他们都是奴隶。
  “督造大人,我们真的是奴隶,不过以后可能不是了,至少以后孩子不再是奴隶了。”一位奴隶开口道。
 堰者阿七惊诧问道:“这怎么说?”
 奴隶:“督造大人,您刚刚来熙都不知道情况,大王有令表现优异的奴隶可以脱离奴隶,短短一年时间,熙都已经有数百奴隶脱离奴籍了,俺如今优分积攒的差不多了,只要今年在开荒中多出一把力,多耕一些田出来,到时候能够自力更生,俺也能成为熙都百姓了,以后说不定俺的娃也能进入这座学院读书,到时候俺就能骄傲的告诉俺的孩子,书院俺也出过一把力。”
 奴隶的话一整天都在堰者阿七耳边环绕,既有惊奇又有几分震撼,熙都带给他的惊讶实在是太多。
 在这种偏僻的小城,他见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就像是荒原中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是一片欣欣向荣。
 “也许我这一辈子最英明的抉择就是投靠大王,熙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堰者阿七不由感叹,当即便穿梭在工匠、奴隶之中。
 姚云与二长老巫通也在站城墙上静静地看着热火朝天的书院工地。
 “大王,您这手笔可不小啊,这书院也太大了吧,若是老夫没有看错的话,这书院足以容纳上千学生,这对我们财政有不小的压力啊。”
  之前姚云也曾让孙沐月开办学堂教人识字,带出了熙都第一批熟读律法的小吏,而眼下熙国国力蒸蒸日上,姚云这一次开办的学院声势便更加浩大。
  姚云笑了笑:“教育兴邦,这些投入必然会有汇报,况且这书院并不大,熙都乃至于山中乡邑城镇,人口数十万,这么一个书院其实算是比较小的。”
 二长老:“嗯,人人读书识字,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做到,哎,许多百姓终日为生计奔波劳累,家中孩童也算是半个劳力,学问一道学海无涯,读书识字对于百姓负担可不小,到时候施政时也要考虑周全,不然唯恐好心办坏事。”
 姚云笑了笑道:“二长老说得有理,不过书院并不是贵人私塾,并不需要将每一个学生都教成翘楚大才,书院包罗万象,所教的学问不只是大学问,还有其他帮助名声的学问,农夫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工匠学徒向老工匠学习。。。。有些学生只需读书识字就行,若是有些学生天赋极佳,我们书院也可对其全力培养,符咒之术、炼气修炼、治国学问等等。”
 “总之,书院士农工商,无所不含,孤需要的是能够强国的人才,未来书院都能源源不断地提供。”
  姚云这边侃侃而谈,而这时候天边响起凤鸣之声,那是鸾凤清鸣,众人一看,赫然是天子的青鸟使!
第三百三十七章天问学院与有熙氏族人
 第三百三十七章天问学院与有熙氏族人
 青鸟使的到来出乎众人的意料。
 曾经青鸟使是西王母的使者,而今则是诸夏天子的信使,它带来了诸夏天子的旨意。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有熙氏姚云,治国有方,熙国大治,兵强马壮,牧守一方,功劳甚大,今创造纸术,功德无量,着敕封为熙云伯,封关岭地带为封地,伯宰一方,仲裁一域,钦此。”
 敕封姚云为熙云伯,封赏熙国南边的关岭地区当做熙国的封地。
 这份封赏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姚云从国君宴回来后,二长老巫通便事先给姚云提起过,因为窫寙军的惊艳表现,天子帝暮可能会将他封为熙云伯,伯宰一方。
 相比起男爵、子爵,伯爵不仅是荣耀与崇高的地位的象征,同样也有相应的权力与义务。
 伯者,霸也,诸夏伯爵拥有开疆拓土权,争霸四方,除了诸夏有主之地,其余蛮荒之地可以尽情开拓。(事实上许多小国也会开疆拓土,只要能吃得下,诸夏都会默许。)
 同时伯国在四方诸国中有仲裁列国的权力,话语权大大提高。
 当然还有相应的义务,在面对异族入侵时,伯国与侯国就会成为主力,若是战事不利也会受到责罚。
 这也是为何当初姚云即位时,继承的不是便宜父王姚宣的侯爵,而是最低级的子爵,不是天子吝啬,而是天子怕给了姚云侯爵而受到天子诸侯的非议。
 没有侯国的实力而封侯,尤其是在寒苦不堪,战事频发的边陲之地,这不是荣宠而是杀人诛心。
 眼下熙国在南荒列国国君宴上,窫寙军大放光彩,三品精锐之师,其军事实力隐隐接近伯国水平线,天子封姚云为熙云伯只在一念之间。
 “二长老,没想到造纸术传的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