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人生重置了-第6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告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博隆光学已经开始量产高精度镜头,公司高端光刻机的生产,将全面采用博隆光学的物镜系统。
 另外,公司的供应链保持平稳,生产经营活动恢复正常。
 这一纸公告,不仅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使得公司的股价很快收复了失地。还让北美方面疑神疑鬼,怀疑是不是尼康在玩什么把戏。
 这一次北美对于博隆光学和微电子设备的打压力度很强,两家小公司居然这么快就重构了供应链?
 简直不可思议。
 于是,北美对于尼康发起了调查。调查对方是不是暗中在给博隆光学和微电子设备供货,甚至怀疑对方是否提供了技术。
 胡杨是从苏婷婷那边得知这个消息的,不过他自然不会理会。
 对于胡杨来说,尼康仅仅是个商业合作伙伴而已。对方既然扛不住压力选择了撤退,那就跟自己没什么瓜葛了。
 在博隆光学,许有年和张潇不仅兑现了针对杜登的承诺,还给他额外发放了一笔奖励。
 这一次公司在物镜技术上的突破,杜登及其团队居功至伟。
 按照胡杨说法,人家既然已经做到了最好,那么自己这边也就不要吝啬金钱。
 张潇随后还专门带着杜登来见了一次胡杨。
 “杜登先生,我对于你的专业才能深表敬意,感谢你为公司所做的一切。如果你在生活上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会尽力安排好的。”
 胡杨对于杜登的印象也很不错,这位德国人真的是个做实事的人。
 “胡总,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得到了超出预期的回报,不敢再奢求什么。”
 杜登微微一笑,很客气的感谢了胡杨的关心。
 不过,他并没有提出其他的要求,他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很多,再有什么要求就属于非分之想喽。
 胡杨点点头,笑道:“那杜登先生就在深海好好的玩几天,休息休息。张总,我这边会安排专人陪同杜登先生的,你忙你的吧。”
 张潇的时间很紧张,要不是杜登这次做出的贡献实在太大,他还真不愿意浪费时间跑这一趟。
 “胡总,你这是过河拆桥啊,我才来你就赶我走?好吧,我晚上就返回魔都,过两天我还得去京城。”
 公司的研发中心设在京城,生产基地也在京城。张潇在魔都的总部一个月最多能呆十五天,剩下的时候,经常要到处跑。
 杜登想了想,说道:“胡总,很感谢你为我做出的安排。我在这边玩两天就够了,然后我就会回去工作。”
 杜登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虽然已经攻克了高精度镜头,但和蔡司等国际巨头相比还有差距,他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发,以追求更高的技术指标。
 胡杨也不再劝,欣然答应了下来。
 “吴助理,你带杜登先生去找阿杰,让阿杰安排人带着杜登先生先去市里转一转。”
 胡杨打发走了杜登,继续和张潇谈一些公司的事情。
 “胡总,现在咱们最大的短板还是在光源这一块。你也知道,咱们最初应用的是光机所的技术,但在性能上还是差了一点。
 后来因为咱们解决了光源,北美的公司也放宽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限制。但现在,对方断了供应,咱们的短板就凸显出来了。”
 博隆光学已经掌握了45nm光刻机的技术,但要继续往前推进,光源是个大问题。
 “张总,现成的技术肯定没有。要不这样,你亲自去一趟车城,和光机所那边好好谈谈。咱们提供研发经费,成果共享,请他们一起来进行技术攻关。”
 目前世界上深紫光光源的供应,还是被北美公司所垄断。
 国内几大光机所,车城光机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最强,胡杨希望能和对方合作,共同攻克这个技术难关。
 张潇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已经和光机所联系过了,他们的胃口可真大。倒不是利益分配上的分歧,他们要求将深紫光光源和极紫光光源,一起立项研发。”
 作为国内顶尖的光机所,已经看到了未来技术发展的路径。
 目前,阿斯麦已开始研发EUV(极紫光光刻机),并且得到了S星、台电等国际巨头的资金支持。
 从理论上来说,深紫光光刻机最高的制程只能做到7nm这个节点。从7nm开始,包括后续的5nm等节点,就必须要用到极紫光光源。
 光机所早就想深入研究极紫光光源,但由于经费的问题,迟迟没有立项。
 现在张潇主动找上门,人家当然要提条件了。
 听到这个,胡杨也感到头疼。这两个研发项目,一个深紫光光源升级,一个极紫光光源研发,都是很烧钱的项目。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光源其实是消耗品。不同技术水平的光源,在精度和使用寿命上有很大的区别,并不是能用就够了。
 “张总,这两个项目是一脉相承的,未来总会遇到这个难关。你想啊,咱们下一代的设备就是32nm28nm,距离10nm以下也不是遥远的事情。
 这样,我给梁经理打个招呼,帮你们筹集一笔专项资金。这笔资金就专门用来解决光源的问题,你看呢?”
 胡杨打算给博隆光学(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投一笔资金,支持公司和光机所的联合研发项目。
 博隆光学(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是博隆光学的全资子公司,具有激光技术方面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第691章 惊喜,总在不经意间
 第691章惊喜,总在不经意间
 “胡总,我哪能不知道你会支持我们呢?只不过,这两个项目的投入都是以十亿为单位的,估计没有30亿元打底压根都不够。
 可是咱们的激光技术公司,一年的营收还不到十个亿。投入这么大,我怕收不回来啊。”
 博隆光学下属的激光技术公司,成立的时间太短,只是将公司原有的一些业务进行了剥离,重点还是为了解决光刻机的光源。
 这样一家公司,现阶段的规模很小,张潇哪敢背负这么大一笔债务?
 “嗯,这也是个问题。要不把激光技术公司剥离出去?我这样考虑,剥离出去以后,可以广泛融资,也没必要非得追求绝对控股。”
 仅靠汇嘉系的力量支持激光技术公司的发展,也不是不行。但半导体整个产业链太长,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胡总,这事儿我可就做不了主喽,需要你们股东之间去商量。不过我个人的意见,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张潇其实也觉得激光技术公司放在自己手里,不如剥离出去。只不过这件事运作起来比较麻烦,需要征得大部分股东的同意。
 “这事儿我去和他们谈,你不用管了。张总,现在是关键时刻,一定要集中力量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你先回魔都吧,等我这边有了结果,再和你们通气。”
 胡杨结束了和张潇的谈话,亲自把他送到了电梯间。
 返回办公室,他就开始给博隆光学的几个大股东打电话。戴向军这边好说话,他刚一开口,对方就答应了下来。
 京城国资和魔都国资,倒没有直接反对,只是说需要研究一下,会很快给胡杨做出答复。
 放下电话,胡杨就开始琢磨,下一步为激光技术公司引入投资者的事情。
 按说,光机所是个不错的股东,他们也有意研发极紫光光源。不过限于对方的构架形式,恐怕很难拿出来真金白银。
 这样的话反倒不如和对方进行技术合作。
 但他又不想引入金融资本,何况金融资本也不见得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这个项目并不符合当前的潮流。
 金融资本的眼光喜欢盯着“风口”行业,现在互联网经济正在悄然兴趣,各路资金扎堆往里进,没多少人愿意来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项目。
 说实话,技术攻关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能不能成功还两说,的确不是资本的宠儿。
 胡杨一时半会有些纠结,便打算等两个股东回话了再说。
 实际上,两家国资单位,答不答应都不会影响最终的决议,毕竟他们两家在博隆光学所占的股份很小。
 但胡杨肯定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也是对人家的尊重。这就叫先礼后兵,对方如果真的不同意,那就只能强行通过了。
 结果,仅隔了一天的时间,京城国资的负责人和魔都国资的负责人先后给胡杨回了电话。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两位股东,不仅原则上同意了胡杨针对博隆光学(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的提议,同时还明确希望参与这一次的融资。
 胡杨当然不会拒绝,他告诉两位股东,博隆光学很快就会为此召开董事会会议,商量具体方案。
 “许总,情况就是这样的,你提议召开董事会会议吧,尽快就这个问题和各位董事之间达成一致。”
 胡杨随后和许有年在电话中探讨了很久,把一些原则问题敲定了下来,然后就让许有年代表自己出席董事会会议。
 这次会议的地点还是放在了京城,胡杨不准备去,就让许有年代劳。
 “胡总,请你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的。另外,尼康的代表北原仓介和我联系过几次,说想和我们谈谈,你的意见呢?”
 这种事交给许有年,胡杨很放心。
 许有年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不就是一家全资子公司的增资扩股吗?反而是尼康那边的态度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又有什么新想法了?北美针对他们刚一施压,他们就跑的比兔子还快,赶紧撇清了和咱们的关系。难道他们又后悔了?
 许总,这件事你别管了,集中精力把激光技术公司的增扩股的事情做好。北原仓介那边要是再打电话,你让他去找张总。”
 胡杨也没打算和尼康彻底翻脸,所谓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绝大部分都是大难来时各自飞,没啥想不通的。
 只不过现在和尼康也没多少好谈的,难道他们还敢公然和北美作对?说真的,尼康要是被北美打压,他们的抗压能力还真不如汇嘉系。
 “好的,我明白了。胡总,没别的事我就先挂了,这边有什么情况,我会及时向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