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随后戴远军的一番解释,才让他恍然大悟。
国内这几家光机所,其实在技术储备上完全可以支撑65nm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的问世。以前只是各自为政,没能形成聚合效应。
现在,博隆光学将这几家的技术力量整合在一起,同时公司还有02专项的科研成果,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此一来,最高兴的肯定是张潇。
微电子设备之前迟迟不能突破65nm光刻机技术,关键就在于曝光光学系统。
现在博隆光学的技术突破,让这个困难不复存在。
张潇马上就给博隆光学下了订单,既然自己做不出来,能买回来也不错,反正是国内企业的成果,并不怕以后会有后遗症。
高端光刻机很复杂,并不只有一个曝光光学系统。还包括对准系统、控制系统、工作台等等。
当然,光源和物镜组成的曝光光学系统,是重中之重。
也就是说,博隆光学同样具备生产高端光刻机的能力。不过要想制造出来成品,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而微电子设备在其他系统的研发方面,就具有很强的实力。
所以,两家公司的联手是可以在短期内制造出65nm光刻机的。但是,未来会怎么样还不好说,也许会形成竞争的格局。
“胡总,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
孟如松准备返回魔都,他来找胡杨的时候,给了一个建议。
“并购的话,可能会有一些障碍。”
胡杨想了想,否决了并购重组的想法。
微电子设备的实际控制人,是魔都国资,人家未必会愿意拱手让出企业的主导权。
那么博隆光学这边呢?其实也是一样,倒不是胡杨不放手,而是更换了企业控制人之后,几家光机所以及京城国资又未必愿意。
“孟总,刚好你要回魔都,我和你一起走吧。”
很快又是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胡杨打算带着家人一起去魔都过年,顺便和张潇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于是,他就让吴馨慧申请好航线,然后把父母和姐姐一家人,都接到了深海。
田父田母在深海过了元旦之后,就返回了金陵,所以,田思纯也会和胡杨一起去魔都。
三天后,胡杨和家人还有孟如松同机抵达了魔都机场。
魔都的冬季,实际上并不好过,人在屋里有一种湿冷的感觉。不像北方,比如京城,冬季有供暖,屋里还是很热的。
好在“老洋房”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大家基本还能适应。
“姐,你这两天陪着爸妈去到处转转,我可能没时间。过年家里需要买什么,就告诉吴助理,她会安排人去办的。”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胡杨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家里的事情只能让姐姐胡悦去操心。
“知道了,你这个大忙人。需要买啥,有我和纯纯在,你就不用管了。等过几天,你姐夫来了,他也会帮我们的。”
姐夫葛洪兵还留在羊城,他现在是“白衣天使基金”的理事,每天过的很充实。
胡杨笑着点点头,又去和父母、田思纯以及小西打了个招呼,这才出了门。
现在,正是胡杨抵达魔都之后的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赶往了微电子设备公司。
“胡总,等过完年,我们的65nm光刻机就可以投入生产。说起来,还是你有办法,居然能把三大光机所的技术力量整合到一起。”
张潇笑得很开心,不管未来怎样,毕竟现在微电子设备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博隆光学那边已经答应给供货曝光光学系统,65nm光刻机的所有技术问题都已经解决,今年上半年绝对能上市销售。
光刻机虽然重要,但却是非常小众的产品,全世界的客户就那么有数的几家。
国内目前来说,主要客户就是芯通国际和魅力半导体。
“张总,你这是夸我呢?其实吧,这件事有巧合的成分在里面,还真不是我胡某人的面子大。”
胡杨笑着摇摇头,别的人不知道,他心里却非常清楚。
在入主博隆光学之后,他和几大光机所的谈判异常顺利,这背后实际上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一力促成此事。
要不他很痛快的就答应“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投资呢?
胡杨很清楚,除非是国家层面的推动,否则,哪怕是像他自己或者是张潇,都没能力整合几大光机所的技术力量。
反正就胡杨来说,他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并不在意国资站在博隆光学的身后。
而从国资方面来说,也并不适合站在博隆光学的前台,所以明面上就由胡杨这个“半导体行业大佬”站出来了。
不过这事儿没必要给张潇解释的太详细,懂的,自然会懂。
“胡总,短期内微电子设备和博隆光学的合作,肯定没问题。不过时间长了以后就难说了,博隆光学日后肯定要做自己的高端光刻产品。”
张潇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给胡杨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这是必然的,有些事即便是我也拦不住。我最近两天也在想这个问题,同质化竞争会极大的造成资源的浪费,可惜我也没什么好办法。”
胡杨叹了一口气,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可不是吗?我和公司的高层也商量过各种方案,最好的方案当然是企业间的并购了。不过,我估计大股东不会同意。”
张潇看样子也在未雨绸缪,只不过还没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话说到这个份上,胡杨就不能再藏着掖着了。
于是他就说道:
“张董,我有个新方案,你不妨听听。两个企业之间的并购牵扯到的利益方太多,到底以谁为主导呢?所以,排除掉并购,只有一个方案最合适,那就是交叉持股。”
交叉持股,可以让两家企业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联盟,而且双方之间还互不干涉。
这是目前来说,一个最好的方案。
张潇听完,也不禁感到眼前一亮。
“胡总,你这个想法不错,来来来,咱们具体的说说。。。。。。”
都很感兴趣的两人,坐下来探讨了很久,最后两人都很满意。
互相持股,互不干涉,资源共享,一致对外。。。。。。这是胡杨和张潇经过商谈之后,达成的一致原则。
有了这个共识,具体的细节就好谈了。
不过在这之前,双方都要和各自的股东通气,能不能成,还有一定的变数。
回到浦东国际大厦,胡杨给许有年打了一个电话。让他通知各位董事,两天后在博隆光学召开董事会会议,并通知“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及两家光机所派代表列席会议。
虽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和两家光机所没有投票权,但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胡杨还是通知他们来参加会议,也可以听听他们的想法。
张潇那边就简单了,由于方案是胡杨提出来的,他自己自然不会反对。那么,张潇只需要说服魔都国资方面即可。
两天后。
博隆光学的董事会会议,在公司准时召开。
各位董事加“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代表,以及魔都光机所和车城光机所的代表,都已经到齐。
胡杨这边三个董事分别是他本人、许有年和王清泉,夏冰已经把董事会席位让给了京城国资,所以她不再担任公司的董事。
“各位董事和代表,大家好。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是公司和微电子设备组成战略联盟的事情,具体方案就是交叉持股,现在请大家发言。”
会议由公司董事长许有年主持,他抛出了议题,就坐在那里等着大家开口。
胡杨其实也可以强行推动这个议案,毕竟董事会五个席位,他这边就占了三席。
但这是不可取的,你总得让大家畅所欲言,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能统一认识,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第一个发言的是戴远军。
“董事长,各位董事,那我就先来说说。”
戴远军先看了一眼胡杨,其实公司的每个人都知道,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是在胡杨的手上。
哪怕他在公司没有任何职位,也无人敢于忽视这位大佬。
对于“太上皇”一样的身份,胡杨并不喜欢。等博隆光学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走上正轨之后,他肯定会辞去董事一职的。
要不然,人家董事长和CEO都是摆设,企业怎么好管理呢?
第551章 奥克兰大营救(两章合一)
第551章奥克兰大营救
“我同意和微电子设备公司建立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但是,我不同意和对方交叉持股。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微电子设备很早就进入了光刻机这个领域,但他们在高端光刻机这个领域,一直没有太大的建树。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微电子设备在研制出来90nm光刻机之后,在技术上就一直没有突破。他们的强项在于中低端光刻设备,而我们已经研制出来了65nm曝光光学系统,我觉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自己就可以做高端光刻机。
因此,我认为大家可以暂时进行合作,但从长远看,我们两家公司应该是竞争的关系。”
戴远军反对交叉持股的态度很坚决,他有信心在未来三年内做出来公司自己的光刻机。
那么,又何必让别人来分一杯羹呢?
胡杨看了他一眼,倒不觉得他说的有什么不对。各自的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自然是千差万别。
第二个发言的是京城国资的代表。
“各位,我也说说我的看法。我不同意戴总的意见,他仅仅是从自身的利益来考虑问题,但却忽视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光刻机整机师一台非常精密的机器,并不只有光学系统。
比如,对准系统就是当前精密机械的最高水平体现,我们自己来做,别说三年,就是五年六年也不见得就一定能突破。还有双工作台,目前世界上只有AS&;L和微电子设备两家做出来了,别人都不行。
我想问问戴总,你真有把握自己能研制成功?所以我认为,和微电子设备强强联合,是尽快做大做强企业的关键。没必要总想着吃独食,而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我同意和微电子设备的交叉持股,我的话完了。”
京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