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杨也可以给罗伯特经纪事务所的汤姆打电话,毕竟公司和对方签订有长期合作协议。不过他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一下,杨成林和他创立的企业。
孙云毅听到“瑞珀公司”还楞了一下,等听到胡杨提及杨成林,他一下子就笑了:“胡总,你这次问对人了。我和杨兄是好朋友,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我知道他和别人一起创立了一家公司,但具体的名称我还真不清楚。”
瑞珀公司才成立不久,而且连第一轮融资都没拿到,可以说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
“这可太好了。孙先生,麻烦你帮我问问杨成林博士,他有没有想法回国发展?说实话,我对于他个人的兴趣,要大于对他那家新创立的公司的兴趣。”
融资,胡杨是不会干的,他又不缺少投资的渠道。
他要的是对方的技术,特别是杨成林这个人。退一步说,胡杨即便是愿意投钱,也是全资收购瑞珀公司而不是财务性投资。
可是,杨成林他们三个联合创业者,愿意将公司的主导权拱手让出去吗?胡杨深表怀疑。
“嗯,胡总你那边的时间是晚上10点左右吧?你等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之后,我给你回话。”
孙云毅的社交能力很强,在当地华人当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源于他的为人处世,更源于他的七窍玲珑心。
他知道胡杨之所以打来电话问杨成林,应该事情比较着急,所以马上就给杨成林打了电话。
“云毅,这事儿电话里说不清楚,不知道对方可不可以安排人和我面谈?说实话,我对于第一轮融资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我的合作伙伴却心有不甘。非常感谢你给我提供的这个信息,回头我请你喝一杯。”
说实话,杨成林动心了。不过考虑到自己创立的公司,他还是想努力一下,看能不能说服对方进行投资。
“杨兄,我虽然对你创立的公司不怎么清楚,但你们直到现在都没有拉倒第一轮投资,就很能说明问题。胡总的实力很强,我希望你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孙云毅也没有多说,他摸清楚了杨成林的态度,就马上给胡杨回了电话。
“见面谈?当然,这种事情一个电话是搞不定的。这样吧,孙先生,我考虑一下派谁去和杨博士谈,比较合适,回头再给你电话。”
胡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直接和瑞珀公司或者杨成林接触,反倒不着急。
翌日。
胡杨在87层的小会议室,召开了决策委员会的本次例会。
许有年,夏冰、闫汉章、万青山等人悉数到场,慕少青在帝都没能赶回来,这一次的例会还是由万青山暂代他发言。
“胡总,由王清泉王副总主持的项目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分级体系,已经全部完成。我在这里挑重点给大家说一下,希望大家能给些意见。”
项目分级体系,按照一到五星级别划分,对应的风险评估体系则是从“严控投资”到“大力投资”。
这两个体系当中,王清泉等人建立了大量的量化指标,减少了许多以往的主观因素,加入了现在的很多客观因素。
首先发言的许有年,他把刚刚完成的两套体系拿出来进行讨论。
大家的看法几乎都是正面的,有什么问题,也得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和改进。现在说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林助理,记录一下,许总今天的议题在例会上得到了执委的一致肯定,也就是说获得了通过。许总,那么这两个体系就先在汇嘉控股试点,等完善之后再加以推广。”
胡杨还是比较谨慎的,他让许有年先在汇嘉控股进行试点,等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就可以作为汇嘉控股和汇嘉国际投资的企业标准。
许有年点点头,把胡杨的话记在了心里。
接下来,本该轮到夏冰发言,不过她表示自己还需要再酝酿一下,就让闫汉章先说。
“胡总,各位,我今天的议题是,魅力制造应该向芯通国际学习,果断的进行逆周期投资。我和黄总他们商量了一下,以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完全可以再投资兴建两座工厂。”
魅力制造现在只有一座工厂,设计产能的实际利用率,才不过刚到65%。
但闫汉章和黄涛、萨弘礼等人,看得更长远一些。决定投资兴建二厂和三厂。
“闫总啊,你刚才也说了,仅魅力制造的一厂,释放出来的产能才到六成五。那么,魅力制造为什么不继续挖掘潜力,而是要盲目扩张呢?”
万青山代表慕少青的执委身份,提出了质疑。
夏冰虽然没说话,但看表情,估计心里也和万青山想的差不多。
“咳咳,这一点我倒可以替闫总解释一下。”
胡杨轻咳一声,拿到了发言权。他从芯片制造行业的特殊性说起,着重说明了一下逆周期投资是这个行业的惯例。
不过,他没有表态,闫汉章他们请求兴建的二厂和三厂,到底是建,或者不建?
闫汉章看了一眼胡杨,这件事他昨儿本来就打算和胡杨说的。结果夏冰的突然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就干脆在例会上提出这个议题。
接下来,闫汉章开始给大家讲述,魅力制造投资建厂的紧迫性。
相对来说,芯片的制造工厂,从厂房的建设、采购设备到设备安装调试,需要很长时间,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个“建厂高手”的。
所以,逆周期投资建厂最合适,一旦行业景气周期到来,企业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我同意闫总的观点,咱们总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逆周期投资建厂就是最好的诠释。”
许有年刚才没吱声,这时候忽然开口支持闫汉章。
夏冰之前不太理解,但听了闫汉章的详细说明之后,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她也表态支持闫汉章。
然后,大家都看向胡杨,又到了老板一锤定音的时候。
“我同意魅力制造的申请,再建两座新工厂。不过,闫总,你们的消息可不怎么灵通啊。知道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吗?芯通国际这次能够顺利完成增发,可多亏了人家的协助。
我个人理解,魅力制造也应该属于发展基金重点扶持的对象。所以,闫总你要去主动去和人家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再从发展基金获得一笔融资。”
胡杨的意思是,二厂和三厂应该马上兴建。不过,魅力制造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争取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的支持。
“好的,我明白了。”
闫汉章的心里美滋滋,说一千道一万,老板还是同意了兴建工厂。不过,他对于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也很感兴趣,回头他就会派人去和对方接触一下。
这时,胡杨示意万青山,有议题赶紧说出来。
万青山笑着摇摇手,说道:“穆总在电话里说了,这一次的例会,他没有任何议题。”
“那好吧,夏总,现在轮到你了。你给大家说说瑞珀公司以及杨成林的事情。”
开会前,胡杨已经和夏冰说过了他和孙云毅的通话内容。关于是否收购瑞珀公司的议题,将会由夏冰提出来。
第350章 收购“瑞珀”
第350章收购“瑞珀”
夏冰介绍了一下瑞珀公司的基本情况,然后说道:“我们分析,瑞珀公司之所以没能拉到第一笔融资,和他的三位联合创始人看不清自己的实力有关。”
闫汉章沉吟了片刻,说道:“夏总,有没有可能把杨成林博士给挖来?大家知道,魅力科技下属的芯片设计公司,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尤其是缺少像杨博士这样的技术带头人。”
夏冰摇摇头,“现在还没有与瑞珀公司方面接触,也不清楚杨成林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
接下来,许有年和万青山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体上都倾向于只挖人,不收购公司。
“大家的意见我听了,你们的想法都很好。不过呢,大家可能疏忽了一件事,那就是瑞珀公司是杨成林联合其他两人新创立的公司。尽管目前他们的融资情况不太乐观,但是,我觉得杨成林博士是不会轻易放弃他自己亲手创立的这个项目的。
这样吧,今天的例会到此结束。回头我打算亲自去一趟美国,和杨成林博士见个面,看看他的想法。”
胡杨想了想,决定亲自去一趟美国。
中午吃过饭,许有年等人就离开了投资大厦。夏冰临走之前,还专门到胡杨办公室来了一趟。
“胡总,要不还是我去一趟?”
夏冰觉得北美公司是由自己负责的,一件很小的收购案就要老板亲自出马,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胡杨笑笑,“夏总,我刚好想去看看北美公司和海外研究机构的情况,就当是顺便和杨成林见个面吧。”
夏冰见胡杨这样说,便不再吱声,随后就返回了香江。
胡杨马上让林嫣安排行程,这一次去美国,他除了带自己身边的人,还指名要带上邵青。
邵青上一次就充当胡杨的翻译,陪他去过一次美国。
林嫣很快办好了签证,胡杨一行人从深海出发,途径RB东京,然后直接飞往了旧金山。
“胡总,你好!林助理,你好!”
前来机场迎接的,是北美公司的负责人,姓廖。他以前在香江的汇嘉国际投资总部任职,北美公司成立以后,才调过来的。
“廖经理,你好。你先把我们送到酒店,等明天我再去公司看看。”
胡杨笑着和廖经理握了握手,然后大家都纷纷上了车。
这一次出行,除了林嫣、韩文、李杰、邵青,胡杨还带上了鲁大成,人数比较多一点。好在廖经理带了一辆公务车来接机,倒是都能坐下。
酒店还是定在丽丝卡尔顿酒店。
“胡总,林助理,那你们就好好休息一下。刚从国内过来,倒时差还是挺辛苦的。现在是上午时间,我晚上来接你们去吃饭。”
廖经理把胡杨一行人送到酒店,就先告辞离去。晚上他安排了一个小型的晚餐会,主要是北美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内部人员参加。
胡杨没有拒绝,在非正式场合和大家先见个面,气氛会好一些。
中午随便在酒店吃了点东西,大家就各自回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