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人生重置了-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我会亲自去一趟西江,再跟董经理他们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不过,虽然雪岭食品和大家是签订的长期合同,但西江洪河搞这么一出,对企业明年的生产经营肯定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许有年也知道,跟随对方打价格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雪岭食品未来一两年,营收和利润的双降,基本上是可以预计到的。
 他见过胡杨之后,就匆匆飞往了西江,汇嘉控股的工作暂时让王清泉负责。
 此时,王清泉已经正式加盟了汇嘉控股。胡杨考虑到他的资历和过往的工作成绩,让他出任汇嘉控股的副总经理。
 对于空降下来的副总,汇嘉控股的很多人心里其实也不怎么服气的。尤其是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在私底下就颇有微词。
 只不过,鉴于胡杨在公司里的权威,没有人敢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王清泉能不能在汇嘉控股站稳脚跟,未来还要看自己的能力,这一次许有年临时放权,就是他一个很好的机会。
 “王总,科技孵化园那边你都熟悉了?来,尝尝,这是人家送给我的极品大红袍。”
 许有年走了之后不久,王清泉到汇嘉国际投资大厦来见胡杨。
 如今,二人的身份再一次发生了转换,胡杨在各种场合也改变了对于王清泉的称呼。
 王清泉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好茶!胡总,我来到公司的时间不长,千头万绪,还远远谈不上熟悉二字。不过,我对于科技孵化园,倒有一些想法。”
 汇嘉控股的日常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规则。王清泉要想再短时间内做出成绩,只能另辟蹊径,比如科技孵化园。
 胡杨点点头,示意王清泉继续。
 “我个人觉得,公司现在对于孵化园内的科技创业企业,从筛选和投资上,还可以进一步精细化的管理。比如,可以设立项目分级体系,对于所有的科创企业,有一套完整的衡量标准。”
 目前的汇嘉控股,从科技孵化园选择项目,走的是优中选优的路线。在评估上,标准制定的过于苛刻。
 王清泉希望公司能把评估标准再进一步细化,然后采取项目分级。对于五星级别的评估项目,可以大力投资。对于四星级别的评估项目,可以正常投资。对于三星级别的评估项目,可以谨慎投资。
 二星级以下的评估项目,也没有一棍子全部打死,王清泉的建议是,严控投资。
 胡杨听完,没有马上表态。
 按照王清泉的提议,对于汇嘉控股之前的评估体系,就需要动大手术,不是稍作改变就可以完成的。
 巨大的工作量还在其次,关键是评估的标准,分级体系的建立,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规范。
 不过,这个体系一旦建立成功,对于汇嘉控股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也会给汇嘉控股带来资金方面的压力。
 胡杨估计,要是按照新方案执行评估和投资,投资额将会直线上升,比以往翻几倍都不止。
 “王总,你可以先着手进行资料的搜集,分级体系和评估体系的框架建立。等你有了初步的成果,我会在决策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讨论,再决定是否实施。”
 胡杨考虑,还是要尽量不要急于求成,这件事最好稳步推进。
 “好的,胡总,那我就开始进行前期工作。等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再拿出来讨论,效果会更好。”
 王清泉对于胡杨的想法也能理解,毕竟他自己提出来的方案,较公司以往的经营策略,激进了很多。
 等王清泉走了以后,胡杨查看了汇嘉控股最近的报表。
 公司的账上,之前有资金33。96亿元,除去购买湾流G550公务机的3。3108亿元,以及最近的一些开销,还有30。58亿元。
 这要是王清泉提出来的方案得以实施,他估计今年内,最少还得投出去10个亿左右,资金的压力在明年就会凸显出来。
 不过,胡杨有信心这些投出去的资金,不会产生亏损。总体来说,也只是赚钱多少的问题。
 资金肯定是投资出去才能产生效益,长期停留了账户上,当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341章 “企鹅”突破1亿用户
 第341章“企鹅”突破1亿用户
 十天后,许有年回到了羊城。
 “胡总,西江那边的情况,比咱们当初预想的还要坏。”
 从西江回来,许有年只在羊城呆了一天,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深海,向胡杨当面汇报雪岭食品近期遇到的困难。
 之前,许有年和胡杨商量过对策,本以为西江洪河提高番茄收购价,所造成的冲击要到明年才会显现。
 可他这一趟去西江,董琦就向他诉苦,今年的番茄收购量开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雪岭食品的合作单位农X师,没出现问题,出问题的是签约农户。有不少人贪图西江洪河的高价,将手中一部分番茄卖给了对方。
 更有甚者,将自己总产量的八成多都拿去卖了高价,用来应付合同的数量,不到两成。
 完全毁约的几乎没有,但许有年听说好几个县,都准备来年积极扩大番茄的种植面积。
 “胡总,根据雪岭食品预计,今年公司番茄的收购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概会有1成左右的下滑。这还多亏了合作单位,他们的产量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
 许有年说起这事儿就来气,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本来就有带动当地种植户脱贫致富的意图在里面。现在有些人在利益面前,别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了,就连白纸黑字的合同都不肯兑现。
 按照许有年的意思,就应该起诉他们。
 胡杨却笑着摇摇头:“许总啊,企业在投资红色产业链的时候,或许有想过社会效益的问题,但最终的目的却是要实现经济方面的双赢。所以,你这个施恩图报的想法要不得。
 要我说,打官司就算了。一方面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咱们这些年为当地做出的贡献,可不能因为一场官司就给折腾没了。我的意见,给个别太不像话的农户发一封律师函,吓唬吓唬了事。”
 胡杨不同意许有年有些激进的做法,倒不是想做老好人,因为他已经
 得到了消息,有人把西江万隆的问题给捅了出来。
 捅出这个问题的,不是别人,正是“财经杂志”的记者。
 这名记者,胡杨还认识。当初这位老兄也采访过胡杨,那次采访,也是胡杨唯一一次和媒体的正面对话。
 据说这位记者,本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他凭着过人的洞察力,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以及不辞辛劳的奔波,终于写出了一篇文章“资金隐忧下的金融帝国”。
 这篇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大多数人并不相信文章里提到的一些事情,认为这是故意在抹黑西江万隆。
 而作为对这个事件的回应,西江万隆控盘的三只主力股票。最近都是怒拉长阳。
 西江万隆的掌控者,庞千里,一改往日低调的风格,接受了国外媒体的采访。他说,西江万隆的资金面很好,关于公司资金存在问题的报道,纯属捏造。
 紧接着,庞千里话锋一转,大谈西江万隆的产业整合计划。他还特别举例了西江洪河正在打造的“红色产业链”,他表示有信心,在未来用三年左右的时候,将西江洪河的营收和利润翻一番。
 可以这样说,因为西江万隆和庞千里头顶上的光环太耀眼,这一次的舆论风波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但是,内幕毕竟已经撕开了一角,西江万隆所面临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
 因此,胡杨判断,到了明年的番茄收购季节,西江洪河绝对拿不出来这么多现金,进行番茄的高价收购。
 只不过,这个问题不太好给许有年说的太深入,胡杨只是稍微提点了一句:“许总,保持平常心吧。做实业毕竟不像西江万隆坐庄炒股,靠这种强势的手法,是没办法长久的。”
 许有年若有所思,关于西江万隆的传言他也有所耳闻。莫非老板知道一些什么内幕消息,西江万隆及其控盘的西江洪河,真的要出大问题了吗?
 “胡总,我已经安排董经理和雪岭食品的高层,多跑几个相邻的县,积极收购今年产的番茄。西江洪河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还是太短,其番茄酱的加工能力也有限,我估计努力努力,咱们今年最终还是能保持去年同期的产量的。”
 西江洪河强势进入番茄加工行业,但他们手上只有相当于雪岭食品十分之一不到的生产能力。
 也就是说,西江洪河对于雪岭食品带来的冲击是暂时的,雪岭食品想要完成今年番茄酱的订购合同,应该问题不大。利润方面,可能会比去年同期有少许的下降。
 对于胡杨来说,少一部分利润压根不是问题。雪岭食品只需要再坚持一年到一年半,不用自己出手,拖也能拖死西江洪河。
 见许有年领会了自己的意图,胡杨便暂时放下了心思。
 “许总,你回来见到王总了吗?”
 话锋一转,胡杨问了一句王清泉。
 “见到了,王总给我说了他的构想,我看他劲头十足,准备大干一场。。。。。。”
 许有年不是很赞成王清泉提出来的方案,他觉得太激进。不过,方案里也有很多闪光点,等到王清泉拿出大体的框架之后,他准备在决策委员会上再和大家一起讨论。
 胡杨点点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
 “刚好你来了,走,咱们一起去科技孵化园看看。”
 胡杨看看表,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半。许有年是午饭后来到他办公室的,两人坐在这里谈了两个多小时。
 正好想出去走走,胡杨就拉着许有年来到了科技孵化园转转。
 “王总,你也在这边啊?”
 转了1个多小时,胡杨饶有兴趣的看了几家科创项目,结果就遇到了王清泉。
 此时的王清泉正带着几名员工,在科技孵化园采集数据。他想要建立新的分级体系和评估体系,需要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这个工作量可不小。
 王清泉和胡杨以及许有年聊了两句,就继续去工作了。
 “胡总,你的电话,是深海腾飞的马总打来的。”
 就在这时,林嫣递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