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就快到月底,胡杨觉得这一阵子过得很充实。上一辈子,他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也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整天忙于工作,又要应付来自家庭的压力,真没过过几天舒心的日子。。。。。。
这段时间,他也没怎么去交易市场,倒是刘东来天天往那边跑,会经常给他带回来一些消息。
目前,认购证的价格一直在三百元到八百元之间波动。每当快接近三百元价位的时候,就会有人大量吃进。而到了八百元每张的时候,就会有人大笔抛出。
很有意思。
不过胡杨并不打算参与这种短期的炒作,他觉得自己应该在几个月之内暂时忘掉这件事情。
。。。。。。
胡杨和韩文分开之后回到家里,还不到下午六点,没想到李桂香居然已经回来了。
“杨杨,你说你好好的去练什么鬼散打,天天不是这青就是那肿,自讨苦吃还上瘾啊?”
李桂香看着儿子经常青一块肿一块的很心疼,真不知这小子是要闹哪样。
“没事,妈。我们对练的时候都带着护具呢。对了,你今天咋回来这么早?”
胡杨笑笑,赶紧宽慰了几句。
“哼,懒得管你。我今天就做了半天生意,煤场那边下午开会,我和你爸都去了。”
胡杨知道煤场自从黄了以后,这些老职工就一直在讨要拖欠的工资。他们这些人定期会在一起开会,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有这件事情,才会让李桂香少做半天生意。
第二十四章 有追求的老爸
第二十四章有追求的老爸
“妈,小舅上次说的事情,你考虑的咋样了?要我说,尽快结束菜摊的生意吧,帮小舅看药店,总比卖菜轻松一些。”
李浩以前是打算带着胡杨开药店的,但现在胡杨有自己的事情,九月初还打算去上学,他就想让姐姐李桂香帮着守药店。
药店肯定会聘请专门的营业员,需要懂一点药品的知识。但李桂香可以收款啊,有她在李浩也放心。
至于李浩自己,肯定是坐不住的。药店开起来,他还不是整天在外面跑?
“我和你爸商量了一下,他也同意我去帮你小舅。菜摊我已经和人说好了,过几天就转给人家。”
李桂香知道儿子现在出息了,不仅会赚钱,而且九月份还会去继续读书。前几天胡杨又给了她五千块钱,现在家里的日子也好过了很多。
“嗯,那就好!你们今天开会商量出啥结果了?”
胡杨听到老娘准备放弃菜摊的生意,心里很高兴。毕竟守着药店,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冬暖夏凉,没那么辛苦。
“有啥结果?没结果。现在煤场就是一个烂摊子,都说要改制,可一听还有这么多老职工需要安置,吓得别人就跑了。哎,你说好好一个企业,咋就黄了呢?”
煤场属于集体企业,包括一个中心煤场和五个销售点。资产,没什么资产,也就几块地皮多少还值点钱。
目前企业还欠着职工一年多的工资,煤矿那边还有些欠款。再加上还有三十七个职工需要安置,改制的事情可就进行不下去喽。
“妈,你们也别着急,反正这事儿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
胡杨念头一动,心里有了点想法。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宽慰了一句老娘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月底的驾照考试还算顺利,倒桩移库啥的对于胡杨来说真的挺简单。不过,此后的坡道起步、单边桥就上了点难度。
尤其是单边桥,他之前也没好好练习,考试的时候居然差点掉下来。好在有惊无险,一路绿灯。
“你就是胡杨?浩子的外甥?你这次考得不错,水平不赖啊。回去和浩子说一声,我也没帮上啥忙,你是凭自己的本事通过的。行了,你可以走了,回头等通知。”
考官打完了成绩,合上文件夹,才和胡杨说了几句闲话。
胡杨笑眯眯的说了声感谢,快步离开考场,他知道小舅最后还是托了人情。
随后几天,胡杨又跑了一次长途,算是过了路考。至此,考驾照的所有科目就全部完成,胡杨全都通过了。
也就在这段时间,李浩的药店正式开业。
药店位于西江市火车站附近,就在站前广场南侧。面积有一百五十平左右,营业场地挺宽敞。
李桂香如期把自己的菜摊转让给了别人,开始帮着李浩打理生意。开业那天,刚好胡杨要去车管所考试,不过他还是提前预定了一个花篮让韩文送了过去。
这些日子,胡志广看到胡杨整天不着家,白天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屋里,也挺无聊。他就跑去帮一个熟人守小商店,那人白天有事,下午才有空,所以两个人就轮换着来。胡志广早上守到下午五点,然后就可以下班回家。
“爸,你不要去别人的小商店打工了。有时间多休息休息不好吗?”
胡杨一直都在反对这件事情,可说了好几次,胡志广根本不听。
“嘿嘿,杨杨,你不懂。我呀,一直合计着自己开个小商店。现在我去给人家帮帮忙,顺便也可以熟悉一下这里面的门道。放心,我之前就只答应给他帮几个月的忙。等他回头找到合适的人手,我就不干了。”
原来胡志广在心里一直琢磨的事情,就是想开一个小商店。
“哈哈,老爸你这是去人家那儿卧底啊。你想开商店的想法很不错哦,不过还可以完善一下。既然答应了人家,你就先干几个月吧,回头咱们再好好合计。”
胡杨想起了未来那种社区连锁小超市的经营模式,至于小商店神马的,是没有前途的呢。
不过这话儿他不能和胡志广直说,怎么着也得照顾“老同志”的情绪不是?
“行了,我得赶紧走了。杨杨,中午我不回来,你在外面吃也行,自己在家弄点吃也行。”
反正胡杨除了去练散打,就是喜欢在街上转。胡志广很不诚心的叮嘱了一句,就推着自行车走出了院子,随着上班的人流走了。
至于李桂香,半小时前就出了门,毕竟火车站离得较远。
“阿文,跟我到外面走走。”
胡杨等到十点过才出门,他首先去喊上了韩文。
他现在虽然没什么事儿,但也不可能整天都去练散打,大部分时间他就带着韩文在西江市的大街小巷随意的走走看看。
几十年的时间,曾经的记忆有很多都会变成碎片。胡杨与其说在找寻新的投资机会,还不如说他在找回自己的记忆。
“今天去哪儿?”
韩文习惯了胡杨的不务正业,他不太明白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不好好干点啥继续赚钱呢?
“去中心煤场看看。”
以前,胡杨的父母亲都在中心煤场上班,他小时候偶尔还会去那里玩。等他带着韩文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看见的只是两扇紧闭着的大铁门。
中心煤场占地大约三百平米,除了被围墙围住的堆放场地,就只有几间破旧的平房充当办公室。
现在煤场夹在两排临街的铺面中间,显得很碍眼。
面对着煤场的大门,左手边是西江市五金厂的地盘,右手边是红星汽车配件厂的地盘。临街的都是家属区,厂区还在后面。
这一片现如今还算不上繁华,但要不了几年,胡杨记得大约是在九四年底到九五年年初,这两个厂子都因为经营不善,会被西江本地的一个大型民营企业所兼并。
此后,这个未来西江数一数二的房企,西江盛源集团,会把这一片打造成西江市第一个大型的商品房楼盘。
到了那时,中心煤场也会被西江盛源兼并重组。而像李桂香和胡志广这样的煤场老职工,最后只拿到了区区一点点工龄买断的钱。
所以,胡杨今天到现场来看看,就是有想先下手为强,提前介入到煤场的改制中来。
胡杨带着韩文在路边站了好一会儿,才走上前“砰砰砰”的敲了几下大铁门。
第二十五章 资不抵债的煤场
第二十五章资不抵债的煤场
“谁呀?”
时间不长,铁门从里面打开了,一个看起来差不多有六十岁的男人走了出来。
“你们找谁?煤场已经关门很长时间了,职工早都各回各家,这里怕是没你们要找的人。”
胡杨静静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他依稀能记得这是煤场曾经的场长,廖国强。
“他现在这么老态了吗?”
在胡杨的印象当中,廖国强也就比父亲胡志广大十岁,应该五十出头的岁数,怎么现在看起来跟六十岁的老头差不多呢?
“廖大叔,你不记得我了?我是胡杨啊。我父亲是胡志广,母亲是李桂香。”
很明显廖国强并没有认出站在面前的人是谁,胡杨笑着自我介绍一番。
“哈哈,是杨杨啊。你看我这眼神。啧啧,好几年没见,都长成大小伙子喽。。。。。。来,进来说话。”
廖国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把胡杨和韩文让进了大门,然后领着他两个走进了一间办公室。
胡杨进屋扫了一眼,屋里有两张老旧的办公桌,几张木头椅子。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
“你看,我这里连开水都没有。现在煤场也不营业了,只有我时不时来看看,你们可别介意。”
廖国强之前应该是在办公桌上书写材料之类的,文稿纸摊了一桌子。
“大叔,咱们都是自己人,千万别客气。我来呢,就是想了解一下咱们煤场的具体情况。嗯,我认识一个老板对咱煤场的改制有些兴趣,他让我先来问问。”
胡杨没有打出自己的旗号,只说是帮人来问问。
廖国强犹疑的看了一眼胡杨,上次煤场职工开会,可没听胡志广两口子说起这事呢。
不过,他还是很有耐心的说道:“杨杨,我也不瞒你,煤场早已资不抵债。到现在场子还欠着职工一年多的工资没发,这一块儿差不多就有十一万。另外,欠水电费、暖气费等,一共五万元,欠煤矿的货款二十三万元。而煤场,除了有六块很小的地皮,就只有这几间破办公室,别的啥也没有了。”
中心煤场算是占地最大的,也不过区区三百平的样子。其他五个营业点,平均占地也就两百平,加一起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千三百平的土地。
这些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