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意味着,皇十九子同样拥有对西班牙王国的继承权。
 伊丽莎白以及皇十九子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外务部对西班牙王国的处理态度。
 同时,为什么英格兰人能够去罗安达北部呢,这是外务部的人认为,西班牙王国以后到了罗安达南部之后,不能一家独大,得有一个能够牵制他们的对手。
 除了鞑靼人外,欧洲地区暂时来说比较适合的也就只有英格兰王国了。
 英格兰王国本身其实算不上多么强大,但是其内部的王室以及民众们在对外扩张,尤其是殖民扩张上比较激进,发展潜力比较大。
 西班牙和英格兰的安排上,是外务部安排的,其他国家的安排大多也是处于类似的考虑。
 比如说北欧的瑞典王国,外务部就打算把他们安排到丹麦王国的南边,一方面是瑞典王国和丹麦王国是死敌,而另外一方面瑞典王国的陆军部队乃是欧洲最早一批完成近代化改革的,战斗力不俗,鞑靼人当年东进的时候,就是在瑞典王国的陆军部队手底下吃了极大的亏。
 那个啥,当年德意志地区的欧洲人都完蛋了,奥利地王朝都完蛋了,后来法兰西也完蛋了,后续丹麦王国也失去了他们的半岛,但是瑞典王国依旧掌控着北欧地区。
 鞑靼人当年甚至连芬兰都拿不下来,后续在部分战役里也是在瑞典王国手中吃了亏。
 帝国外务部的人认为,把瑞典王国扔到加纳西部,丹麦王国以南的这一片地方的话,他们应该是能够抗住鞑靼人的扩张的。
 其他各国的落脚点,大多也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考虑。
 不过这种考虑依旧是停留在非常浅薄的层次,因为帝国高层对各国土著移民到非洲后情况如何,实际上是不太关心的,只要以后非洲这边不出现一个什么大国,然后冒出来对抗帝国,那么帝国都是无所谓的。
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运业
 帝国高层的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外务部在具体分配的时候,重点在于扼制以后非洲可能出现大国上面,至于其他东西一般都是不怎么考虑的。
 欧洲各国的非洲殖民地确定下来了,西亚和印度那边也是正在商讨,估计不用多久也能够确定下来。
 这也意味着,未来很多年里,将会有一场波及数十个国家,超过千万甚至更多人口多超大规模迁移。
 如此庞大规模的迁移,必然会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首当其冲的就是帝国航运业!
 短期内迅速爆发出来的庞大运输需求,让帝国的各大航运公司都有些措手不及!
 哪怕是如今帝国的各大航运公司的船只众多,但是也无法应对这种短期内就大规模爆发出来的运输需求啊。
 太平洋航运公司上半年的时候,刚订购了一批廉价船只准备投放到欧洲地区从事客运、货运,以扩大帝国在欧洲、西亚地区的业务份额。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船只都还没有来得及交付呢,就传来了奥斯曼六国迁移非洲的消息。
 太平洋航运公司高层也是消息灵通的人,甚至在奥斯曼六国还没有正式确定迁移非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更改了之前订购的廉价运输船,进行小范围的改装,以便更好的运输移民。
 并在奥斯曼六国正式确定迁移后,太平洋航运公司又是把多艘早年用于运输南洋十二国的专业移民船只,现在已经是转为在欧洲地区从事客运的船只再一次掉入移民运输。
 同时还紧急到处搜刮可用的船只,什么二手船,报废船,甚至近海船只都一股脑收购,就是为了吃下奥斯曼六国迁移非洲的这块大蛋糕。
 然而他们的动作虽然已经够快了,但是依旧没有想到帝国上层的速度更快!
 这没多久,就是传出来了消息,鞑靼人已经是确定了要前往非洲西海岸。
 紧接着是西班牙和英格兰,瑞典,那不勒斯等一大票的国家都说要到非洲殖民。
 这些消息瞬间就让大唐帝国的各大航运公司沸腾了起来!
 这些可都是突然暴涨起来的市场需求啊。
 但是需要满足这些市场需求,并从中赚取庞大的利润,就得要有足够的船只啊!
 虽然大唐帝国的船只吨位已经庞大无比,宣平四十八年的时候,拥有商船总吨位一千四百万吨,但是帝国的庞大商船吨位,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其中绝大部分实际上都是在西太海域内跑。
 西太平洋海域的各航线覆盖了东亚地区,北海省地区,南洋半岛地区,南洋诸岛掉,澳洲地区。
 这里有着帝国绝大部分的人口以及工商业制造乃至消费市场,这里才是帝国各大航运公司争夺的重点。
 至于跨美洲以及欧洲航线,虽然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总量上依旧远远无法和西太海域各航线相提并论。
 即便是美洲和欧洲航线上的船只,实际上绝大部分也是为了海外的大唐人提供运输服务的。
 怎么说呢,一千三百万吨船只里几乎所有船只都是为大唐人自身而提供运输服务的,而为大唐和土著各国的贸易提供的运输船只,其实吨位也非常少。
 而进一步,专门为了土著各国提供运输服务的船只吨位那就更少了,而且都是一些非标准船只。
 比如太平洋航运公司在欧洲地区,就运营着多条专门为土著市场提供的客运航线以及货运航线,这些航线上的运营船只,都是属于非标准船只。
 什么叫非标准船只呢,就是不符合帝国航运业规范的船只!
 比如客运船只,大唐帝国交通部下属航运司,明确要求从事内河航运、近海航运、远洋航运的各类客运船只都需要符合质量标准,对船只质量,人均空间,救生艇数量都是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的。
 但是,这一条规定,只限于为大唐子民提供客运服务的船只!
 也就是说,如果这艘船的客运业务,只对土著开放的话,那么帝国是懒得管的,你们企业爱咋地咋地,当然了,也会有最低的标准要求,这是为了保障大唐船员的安全利益,至于土著旅客的利益,交通部那群大爷们看都懒得看一眼。
 这也是导致了大唐帝国的航运公司,在海外运营的时候,往往会开设专门针对土著旅客的客运航线,而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自然是非标准船只。
 而这个非标准船只的出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十几年前大唐帝国的各大航运公司在南洋十二国迁移行动中,为了节省成本就专门建造过一大批所谓的专业移民船,专门用来运输土著移民。
 实际运营过程里,利润丰厚不说,而且广受南洋各国土著的赞誉,认为这一批船只空间够大,同时运费也在他们的承受之内,最关键的是安全。
 在大唐人看来,这些只有一千多吨,施工期间偷工减料的非标准船只,那是绝对说不上什么安全的,那些航运公司要是敢用这种船只来经营为帝国子民提供客运服务的航线,绝对是要被罚款罚到怀疑人生的。
 但是,在土著各国看来,这船却是已经是属于非常安全了。
 千吨大铁船,船只够大,抵抗风浪能力强,而且还拥有蒸汽动力同样能够在风暴中拥有强悍的抵抗力。
 总之,比他们的风帆小木船强多了!
 所以当年这一批非标准船只在南洋十二国迁移结束之后,又从事了丹麦王国的迁移行动,后续一般继续在欧洲等海外地区服役,专门为各国土著提供运输服务。
 但是,这些非标准船只并不算多啊!
 各地航运公司面对着非洲殖民的庞大运输需求,一时间竟然是找不到足够的船只来运营非洲航线!
 他们不是没船,而是这些船都另有他用的,而且其中大部分实际上都是货船,货船里还有一大批还是专业货船,比如冷冻船,粮食船,运煤船,矿石船,运油船,还有最近几年新出来的新型货船集装箱船。
 货船外是不少的客轮,但是这些客轮也都是专门针对帝国子民的,其中大多都是跑西太海域或者是全球航线的。
 再说了,你能想象用新星号这种三万吨的豪华客轮运输一群土著那?
 冯氏航运公司就算敢新星号豪华客轮用来运输土著,但是土著们也坐不起啊!
 再者,很重要一点就是,各大航运公司虽然很像从非洲航线里捞一笔,但是他们也很清楚,相对于帝国内部的巨大航运份额,非洲航线那只是小头而已,而且还是没办法持续太久的。
 不可能因为区区海外的部分业务,就打乱本土业务的战略部署,这是本末倒置。
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钱过不去
 目前大唐帝国的各项经济行为,依旧是围绕着大唐帝国内部而进行的,对外贸易交流的数量其实是非常少的。
 因此各大航运公司的绝对市场,那都是帝国内部航运市场。
 帝国内部的航运份额有多大?
 庞大到足以维持帝国一千三百万吨的商船吨位,并且继续拉动帝国造船业,以每年超过八十万吨的庞大新增商船吨位建造新船只。
 所以,各大航运公司是不可能放弃西太航线,抽调船只去跑什么非洲航线的。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航运业关乎帝国民生,各大航运公司也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你把大量的船只调到非洲去,你让帝国子民出行怎么办?
 要是被帝国民众知道了,你一航运公司为了赚土著的钱,竟然是撤销了国内某条航线,怕是要被喷死。
 民众喷也就算了,恐怕航运司分分钟就要找上门来劝你要顾大局了!
 还不听,国企部恐怕就是要琢磨着调整航运公司的管理层了!
 那个啥,航运公司里的很多巨头,都是国企部控股,如长江航运公司,太平洋航运公司。
 冯氏航运公司纯私人企业,但是人家也是要估计社会影响的。
 所以各大航运公司,面对突然爆发的非洲航线业务,也是非常的纠结,置之不理?
 肯定不行啊,那好歹是上千万甚至两三千万的庞大移民业务呢,同时还会附带巨大的货运业务,虽然和帝国内部的庞大客运业务比起来不算什么,但那好歹也是钱啊!
 航运公司作为商业公司,总不能跟钱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