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纹身的少年-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个魁梧的大汉身高也有一米八几,脸又扁又宽,颧骨高大,嘴唇很厚,细眼狭长。头发剃的精光,露出一层青青的头茬。

    另外一个貌不起眼,愁眉苦脸,中等身材,穿着蒙古服装,长发披肩,带着帽子的老年汉子。

    苏睿给大家翻译,这个瘦高个儿叫亚历山大博士,是美国方面的代表,魁梧大汉叫詹姆斯,美国人,蒙古后裔,精通中文,是亚历山大的助手。那个老年汉子叫帖木儿,是名巫医。

    老王道:“你们外国搞科研的,也相信迷信这一套?出来干活随身还要带宗教人士助威?”

    苏睿笑道:“这个帖木儿是当地的向导,巫医也是他的职业之一,也称作萨满。萨满教是蒙古人信奉的宗教,有帖木儿当向导的话,他们在当地的活动会方便很多。”

    当下众人寒暄几句,梓杨在跟帖木儿握手的时候,突然觉得他眼睛里有些异样,到底有什么古怪,心里却说不出来。

    作为中方领导,名义上的队伍第一把手,汪文厚教授一直等几位外国同行上前来拜见,结果几个外国人听苏睿介绍双方完毕之后,点了下头就算意思到了。转身就去清点自己的设备。

    汪教授气的鼻子里直冒白烟,心想老子在学校的时候也是个人物,连校长见了我都要点点头,你算哪根葱啊?敢对我这么无礼!

    眨眼一看,外国人的行李装备都是精良先进,什么金属探测仪、单反相机、笔记本电脑、卫星定位仪、探地雷达等等精密仪器一堆,相比之下自己一行人带的探铲、手铲、刷子、罗盘跟上古时代的工具一样,真心拿不出手,心下又是一股闷气。

    倒是老王和梓杨跟亚历山大混了个脸熟,老王在那边跟亚历山大练起了外语:hoeislaog!

    入住的时候,汪教授又被气了一头汗,这外国人预定房间的时候也没跟他打招呼,直接把堂堂汪教授的房间跟其他学生的都订在一起,没有单人房,也没有上房,就是普通的二人标间,一点也没有凸显自己第一把手的待遇和威仪。

    想到自己堂堂一名牌大学教授竟然要跟学生挤标间,火的在房间里叮叮当当摔盘子出气。

    这梓杨在旁边看的内心暗自耻笑,心想这中西方文化的差距在这小小的旅店里真是一览无余。人家亚历山大博士跟大家食宿一起,丝毫没有半点特殊,这汪教授倒是一天到晚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处处讲排场,动不动要礼遇。

    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开会,苏睿问汪教授身体怎样,明天出发楼兰有没有问题。汪教授鼻子里哼了一声表示自己还有气,这点舟车劳顿不是问题。

    当下亚历山大拿出资料和卫星地图介绍,苏睿在旁翻译。

    这楼兰古城地处羌若县东北部,距县城约300公里,位于罗布泊以西偏北岸边,在孔雀河南岸7公里处,其地理座标为东经89°5522“、北纬40°2955“。

    亚历山大已经跟帖木儿商量好了行军落线,明早早起,众人从距若羌县74公里的米兰36团场出发,向东北方行进222公里,路上以卫星定位仪和指南针校正方向,以免迷路。

    然后亚历山大交代,由于一路上经过的都是沟沟坎坎的“雅丹地貌”,汽车每小时仅能行驶几公里。在距楼兰还有二十几公里的地方,汽车便无法开进去了,必须骑骆驼或步行前进方能抵达。

    他们已经托蒙古向导在当地预备好了骆驼接应,十二个人分乘四辆越野车,带上装备明天出发,接下来又把个人需要照看负责的装备、仪器都分派下去。

    汪教授在旁边抱着膀子鼓着腮帮子生闷气,说好的由我做主呢?怎么你们就自说自话了?在家里精心计划的旅游休闲路线全部落空了,好气啊。

    心里盘算着反驳却找不出正当的理由。亚历山大把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显然也没把他放在眼里,连个征求意见的意思也没有!

    不过好在这些租车、租骆驼之类的开销亚历山大也没跟自己提,那么自己的预算又宽裕了很多,接下来汪教授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开销经费上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十八章:楼兰古城

    (全本小说网,。)

    苏睿问梓杨对楼兰古城的历史知道多少。梓杨谦虚的说正经的历史知道的不多,倒是一些民间传言什么的听过不少。

    苏睿说历史上很多野史往往比正史更有参考价值,反正这一路时辰漫长,讲讲故事也算给大家解解闷。

    看着苏睿鼓励的神情,梓杨硬着头皮说道:这楼兰是西域的古国名,最早见于汉代的《史记》,那时候楼兰的政权跟西汉挺不对付,经常攻掠汉朝的商队,杀害汉朝使臣。

    那汉武帝也不是善茬,忍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派兵攻打,后来终于降服,不过那时候的楼兰统治者是标准的墙头草,一会降汉,一会儿投降匈奴,这两面派做的也是很娴熟。结果惹得两边都不高兴,多次发兵攻打,你打完了我来打,这楼兰哪个也打不过,只能夹在中间受气。

    战败之后,楼兰把两位王子分送匈奴跟汉朝,作为质子(也就是你们美国人经常挂在嘴上的“人质”),希望能换得平安。后来这楼兰王病故,楼兰政权要求汉朝把质子送回去,但是这楼兰王子是个不争气的家伙,脾气暴躁,在汉朝经常触犯刑律,当朝为了治治他的脾气,就给他施以宫刑,就是割了jj(说着往老王裆下比划了一下)。

    这王子继位没办法传宗接代怎么行呢,楼兰人没有办法,只好重新立王,后来这楼兰王又翘辫子了,这次匈奴抢先把楼兰质子送了回去,并告诉质子说:我把你送回去当国王,以后咱匈奴楼兰就哥两好了啊。

    汉朝听楼兰新立国王,就命令这个新王来拜山头,这新王哪儿敢啊,你连我们人质的鸡鸡都割了,我这去了还有好吗?于是想了各种理由推脱,说刚当上国王,家里事儿多要处理,以后有机会再来玩儿。

    那汉朝也不勉强,就命楼兰负责汉使和途经汉朝商队的粮食和饮水。本来这事儿就这么过了,但是这楼兰人老实了没几天又开始折腾。仗着有匈奴人撑腰,数次出兵攻劫、袭杀汉使。

    楼兰国自己家里也不太平,楼兰王有个弟弟叫尉屠耆,跟这新王也不对付,但是势单力薄,也没办法。后来被欺负的不行了,一咬牙、一跺脚就投降了汉朝,把匈奴跟楼兰勾结的这些破事儿都报告给了汉庭。

    楼兰官方见队伍里除了叛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彻底倒向匈奴,继续拦截攻杀汉使,那时候西汉正在开拓丝绸之路,楼兰这么一搞,致使西汉与西域诸国之间的往来交通受到了很大阻碍。

    后来,这汉朝出了个英雄人物,就是大将军霍光,他派了一个叫傅介子的人带了两个手下到了楼兰,说汉庭要赏赐他,这楼兰王也是个没脑子的人,一听有好处就很高兴,就要请客吃饭。结果这傅介子当场就把楼兰王灌醉了,然后跟两个手下把他杀了——这胆量也算没谁了。

    这傅介子也是个有胆色的人物,把人家国王给干了,还吓唬楼兰人说“楼兰王负罪于朝廷,天子遣我来诛杀他,现在当更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新王。汉朝的军队马上就能赶到,你们如果轻举妄动,不过是自己招来灭国之灾罢了!”这牛逼一吹,楼兰人竟然了。

    这尉屠耆被立为新王之后,就成了汉朝的傀儡,彻底降服汉朝,后来楼兰国名改为鄯善,迁都扞泥城也就是现在的若羌附近,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

    梓杨绘声绘色地把这段野史讲完,一车人包括苏睿跟老王都听得津津有味。

    苏睿道,“楼兰的历史我多多少少听人说过这么一点,但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有趣的说法!!”

    梓杨摸着头嘿嘿一笑,“很多人都说历史是枯燥的,我觉得还真不是那样,关键看你怎么去读历史。”

    苏睿点点头继续发问道:“按理说这楼兰降了汉朝之后,有了丝绸之路的地理优势,应该是发展的繁荣昌盛才是,但是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呢?”

    梓杨道,“不光是楼兰,实际上在公元400年左右,楼兰以西有多个国家先后神秘消失,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这些城市的消失非常突然,而且非常蹊跷。”

    老王此时也来了兴致,“怎么消失的?是不是外星人干的?讲讲,讲讲!”这家伙也是跟外星人杠上了,一有点事儿就往外星人身上丢锅。

    梓杨白了他一眼:“很多历史学家把这种大规模的消失事件定义为是罗布泊位置移动,导致这些地区沙漠化,种族先后迁徙。不过我觉得这里面疑点很多,如果是种族迁徙的话,怎么可能不留下一点史记资料?再说那些迁徙的人都哪里去了?”

    梓杨咳嗽了两声继续道:“根据史书记载,1901年,‘外国友人’斯文?赫定发掘楼兰城内遗址点,获取大批汉魏和罗马古钱币、具有中亚希腊化风格的建筑木雕、写有汉字的纸片、竹简和几支毛笔……要知道那时候楼兰受中原文化影响,已经具备一定的文明程度,从楼兰遗址发掘的文字和资料也可以看出。那时候已经有了专门的史官之类的行政机构。如果有什么迁徙之类的变故,应该在历史上或多或少有记载才是,但是实际上关于这段历史的记录却是一片空白。”

    “关键的是,从当初楼兰遗迹看,这古城消失的非常突然,甚至可以说用狼藉来形容。”

    “中国历史上的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很显然,当时的楼兰已经消亡,从他的记录里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突然事件,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就暴毙了。中国人死者为大,如果不是什么突然的变故,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