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鲤这厢倒是亲热,李秘扭头一看,雒于仁的脸色却是难看地紧。
李秘本就觉着雒于仁看自己不爽,就是因为自己是走皇帝后门进来的,又得沈鲤等人照拂,才招惹了这硬骨头的讨厌,所以与沈鲤说起话来难免有些不自然,要兼顾一下雒于仁的感受。
沈鲤那是多年的老官员,摸爬滚打大半辈子,自然能够感受到李秘的异常,看过来之时便见得面无表情的黑脸雒于仁,当即气恼地骂了一句。
“雒于仁你是摆脸色给老夫看咯?”
雒于仁赶忙弯腰拱手道:“学生可不敢……”
李秘听得此言,也是愕然,沈鲤倒是朝李秘解释道:“你莫管他,这泼才就是煮熟的鸭子,只得一张嘴硬罢了。”
本以为雒于仁会反驳,可李秘却只是见得雒于仁嘿嘿干笑了两声,朝沈鲤道:“嘴硬是天生的,骂人的本事却是老师教的……”
沈鲤也是哭笑不得,李秘却是恍然大悟,若说骂人,沈鲤比他雒于仁更在行,沈鲤那可是头号耿直boy啊喂!
人都说物以群分人以类聚,又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也是诚不欺我,也只有沈鲤这样的人,才能制住雒于仁这样的人物了吧。
队伍横竖是乱糟糟闹哄哄,眼见还未出发,沈鲤便朝雒于仁问道:“你凭什么看不起人李秘?”
得勒,敢情雒于仁有话说话的本事,是跟沈鲤这位老兄学的,一个两个都是一针见血,有事说事的人。
雒于仁也不隐瞒,朝沈鲤道:“他不过是个流民出身,这才两年就当了从六品的副署正,老师觉得正常?”
沈鲤哼了一声:“他虽然出身低微,但却从不卑贱,你可见过从仵作学徒做起,能考上武举人,在苏州这样的地方,还能得到百姓好口碑的?”
雒于仁想了想,又摇了摇头,终究是无法解开心结,沈鲤又朝他问道。
“你是路见不平开口就骂,骂了这么多年,矿税可是让你骂没了的么?”
“我大明开武举殿试之先河,点选武状元,振兴武功,可是你骂来的?”
“我大明的神机新营如火如荼,如日中天,可是你骂来的?”
“这些还只是明面上的,多少私底下的事,李秘虽然年轻,但做下的大事,那是我等老朽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够成功的,你还有甚么资格看不起他?”
李秘作为一个旁听者,听得沈鲤如此为自己正名,也是心头一暖。
其他的也就罢了,倒是私底下做了多少事,就是为了延续大明国祚,这些都是旁人无法看到的,李秘却一直无怨无悔地朝这个方向努力。
虽然他并不在乎这些虚名,但有人能够理解和赞赏你的义举,心中如何能不温暖?
李秘也是真情流露,沈鲤看在眼中,也是百感交集,或许李秘的仕途并不算正经,但他做的都是大好事,这份委屈李秘或许要一直承受下去,或许有很多像雒于仁这样的人,自诩忠耿正直,看不起李秘,但绝不能让李秘这样的人,寒了心不是?
沈鲤的话到底是让雒于仁陷入了沉思之后,李秘朝沈鲤点了点头,表示感谢,沈鲤却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领着他往前走去。
田义一直在旁边看着,也是默不作声,相较于雒于仁,其实他更不喜欢沈鲤。
雒于仁嘴巴硬气,但本事并不大,可沈鲤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却偏偏不愿意入阁,辅佐皇帝,为的也只是独善其身,他身上有着经世之才,却没有救世之心,即便走在官场,心中仍就是文人的核子。
所以田义并不喜欢沈鲤,因为他有能力,却没有担当!
或许沈鲤有着自己的考量,在礼部他可以没有太多的利益牵扯,可以做个好官,可入阁之后,未必就能够保持本心本色了,或许也正是对自己有着足够的认知,沈鲤才甘愿放弃每个文官都梦寐以求的终极理想。
无论如何,这种求仁得仁的事情,也无可厚非,田义心中的厌恶,也并未表现出来,不过看到沈鲤如此维护李秘,他也能感受到,沈鲤也是真真在关心国家,心中的厌恶也就少了很多。
这小插曲也就这么抹了过去,李秘并未察觉到田义的情绪变化,因为此人久伴君侧,已经修炼到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从外面看来,根本就是滴水不漏的货色。
从北京城到通州也不算远,不过队伍太大,到底还是耽搁了些时辰,到了通州已经是天黑了。
这一路上,李秘也打听了一下,大概的事情也知道一些,只是队伍之中人多嘴杂,也不容多说。
到了通州之后,安顿下来,沈鲤才召集了李秘等相关官员,介绍了今次行动的主要任务。
李秘一听,也是愕然不已!
虽说朝鲜方面一直在求亲,但大明皇帝一直以皇子年幼为由,婉拒亲事,虽然这不是甚么和亲,也不带着任何屈辱,但大明朝就是这么傲娇,附属国送上女儿,咱也不稀罕要。
当然了,这也只是戏谑一句,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当时而言,若朝鲜翁主能够嫁到大明皇室来,对朝鲜国而言,也绝对是荣耀。
虽说大明这边已经婉拒了,但毕竟大战在即,朝鲜方面或许也有顾虑,生怕大明朝迟迟不出兵,所以今次光海君竟然私下带来了一位朝鲜翁主!
而问题就出现在这个朝鲜翁主的身上了!
这翁主到了通州地界之后,竟是失踪了!
所谓翁主嘛,便是藩王的女儿,在朝鲜有这样的规制,只有国王和王后所生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嫔妃所生只能称为翁主,王子也同样如此,王后所生会封为大君,而嫔妃所生则只能受封君,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李朝的末代。
比如这个光海君李珲,他其实是朝鲜国王的第三个儿子,最上头有个嫡长子,大明朝极其重视祖宗礼法,一直想照着长幼,册封嫡长子为王世子。
而李珲还有个二哥,这二哥就是庶子里头的长子,只不过后来李珲当上了李朝的第十五代国君之后,便赐死了嫡长子,又指使别人毒杀了庶子里头的长子,也就是他二哥。
朝鲜王国的宫斗可比大明朝更加的血腥和凶残,不够狠辣根本就无法生存。
闲话也不多提,只说李珲今次偷偷带来的还是翁主之中的长女贞慎翁主,这翁主眼下也才十二岁,见得大明朝花花绿绿,心下欢喜,不管是自己玩着跑没了,还是让人拐走了,那可都是大事件!
李秘本以为是甚么凶案,结果是帮着找孩子,也有些莞尔,不过眼下大战在即,朝鲜方面允许贞慎翁主过来,不管是不是为了求亲,那都是展现诚意,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李秘又如何敢轻忽!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六章 翁主姬女巧藏匿
朝鲜国的贞慎翁主失踪在通州,这种级别的大事也难怪要劳动礼部尚书沈鲤和大太监田义了。
到了通州之后,李秘也发现,王安已经督派了大量的东厂番子,将整个通州几乎都翻了个遍。
沈鲤向李秘和雒于仁等说明清楚情况,这才与众人一道,来见朝鲜使节团的光海君。
李秘也有些吃惊,因为这光海君看起来跟个半大孩子也似,约莫才十四五岁!
这朝鲜迷弟办事也忒不牢靠了,竟然让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儿领衔出使宗主国,毕竟孩儿还小,若闹出点甚么笑话来,岂不是荒唐?
再者说了,今番过来是商谈大事的,光海君这么个小娃娃,又如何能拿主意做决定?
当然了,人不可貌相,李秘也不好妄下定论,毕竟古人早熟,尤其是朝鲜那种地方,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光海君又出身残酷的宫斗环境之中,是万万不能以寻常眼光来看待的。
这光海君见得沈鲤等人过来,便主动走上前来,朝沈鲤道:“辛苦沈大宗伯了。”
他的官话很是地道,因为朝鲜贵族都以穿汉服,说汉话,学习汉文化为荣尚,他们的朝堂官制等等,几乎都是仿照大明,只不过改了一些名字罢了,比如六部改成了六曹,但仍旧是礼兵吏户工刑,六部尚书改成判书。
朝鲜毕竟是大明附属国,国王只能称殿下,王后只能称“中宫殿”,王世子也只能称“邸下”,而不能用殿下。
至于光海君,他只是庶出,连大君都不是,称呼上也需要斟酌,所以沈鲤便回礼道:“难为光海君了。”
光海君又朝田义等人行礼,举止有度而言谈有礼,若不看脸面身材,还真不觉着只有十四五,就仿佛一个稚嫩的身躯里住着沧桑的灵魂一般。
沈鲤指着李秘和雒于仁介绍道:“这位是大理寺副署正李秘,大理寺评事雒于仁,都是过来协助搜查的。”
光海君看了看雒于仁,只是点了点头,见得李秘,却是拱了拱手。
李秘也不在意这些,虽说朝鲜是附属国,但人好歹是王子,自己不过是个从六品大理寺官员,哪里能妄自尊大,便朝光海君道。
“劳烦光海君详细说说情况,翁主到底是甚么时候被发现不见了的,又是在何处发现,有无侍应跟随?”
光海君想来也是说过几次了,但也不厌其烦地回答了李秘。
使节团登陆之后,便有地方官员沿途招待和护送,所以并没出甚么茬子。
可到了通州之后,地方官员必须返回,而京城方面的接待缓了一些,所以出了一个小空当。
虽然通州驿馆这边也是殷勤照顾,可谓无微不至,甚至将驿馆里头的闲杂人等全都驱散,但仍旧还是出了问题。
翁主年纪虽然还小,但毕竟是庶长女,又在王宫里长大,知书达理,熟悉汉话,又不是跳脱之人,该不会是自己走丢的。
翁主身边是跟着一个朝鲜武士的,是个姬女,名唤崔尚狐,身手不凡,为人也最是警觉,一直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