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在后世也见过大阅兵,在李秘看来,祖国的大阅兵比其他国家要更加的雄壮威武,要更加震撼人心,所以此前他对楚定王检阅操练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可此时他才发现,冷兵器时代也有冷兵器时代的魅力,那种满身披甲背弓挎刀的英武,实在让人心折。
楚定王到了点将台上,归宁郡主等人自是上来恭迎,这众目睽睽的,李秘也不好与张黄庭叙旧,便只是落在后头看着。
他见到楚定王与郑多福寒暄,问候郑家长辈,也见到郑多福特意将张黄庭带在身边,颇有炫耀之意,也见到楚定王问了张黄庭一些话。
总之他与熊廷弼索长生,是能多低调便多低调,要多不起眼便有多不起眼。
毕竟只是常规的视察,而非大型检阅,也没必要大动干戈,展示了一番之后,少数军士留了下来,其他人便纷纷散去。
老太君到底是个英气勃发的性子,见得这些军士,心情也好了不少,许是回忆起康家往日的辉煌,如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康纯侠这个孙儿身上,对楚定王也就更是奉承,便朝楚定王道。
“王爷这护卫军是越发雄壮威风了,也亏得王爷熟读兵书,文韬武略,老身虽是女流,但好歹也是见过不少行伍,只是终究比不得王爷这支雄师。”
楚定王也是心头大喜,他承袭了王爵之后,是由宗理朱显槐,也就是他的叔父武冈王来代署王府事宜两年有余,自己不得亲政。
朱显槐以朱华奎并非楚恭王亲生为由,把持封国事务,制约宗仪,又剥削宫眷寝园,逼迫太妃,杀人放火是无恶不作,将历代楚王的宝藏都搜刮了个一干二净。
而朱显槐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据说是掌握了朱华奎与朱华壁并非楚恭王亲生的证据。
楚王宗人府的各位宗亲觉着若是此事泄露出去,必定要给楚王府带来万劫不复的灾难,所以只能任由朱显槐威胁,使得此人得以胡作非为。
当时楚定王朱华奎年纪尚幼,但他比较早慧,便让人将湖广巡抚赵显秘密请了进来,状告朱显槐欺他年幼,恃强夺权,混乱宗室,要赵显带来兵马,剿杀朱显槐。
赵显是巡抚,有着代天子巡守天下之职责,宗室生乱,自然也是他的头等大事,只是让他带官兵来动手,他也没这个胆子。
于是赵显便想着先通报皇帝,让皇帝来拿主意。
可朱华奎却非常清楚,若是让皇帝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必然要曝光,虽然自己与弟弟朱华壁是否是楚恭王亲生还是两说,可一旦传到皇帝耳中,即便自己是亲生的,也落下了猜忌,想要承袭王爵也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他便劝住了赵显,又退了一步,与赵显合谋吓唬了朱显槐,这朱显槐终究还是怕了,爽快地交出了王权。
朱华奎知道他不会死心,也并未急着继承王权,而是让相信自己出身清白的安东王朱显梡来当宗理,直到自己年纪大了些,才开始执掌封国。
当年他能够顺利接过楚王的偌大权柄,正是因为他成功控制了这支护卫军,有了军队做力量,才顺利继承了王位。
所以即便他如今稳坐王位,但对这支军队却非常的有感情,对军中将士更是优待有加,将士们对这位新任王爷也是死心塌地。
也正因此,听得老太君如此夸赞,楚定王也是心头大悦,毕竟老太君是识货的内行,她说好,自然便是好的。
于是楚定王便朝老君道:“老夫人谬赞了,不过本王确实搜罗了几个不错的苗子,想着今次陪同几个不成器的王子王孙,参加武举考试,老夫人不如帮我把把关如何?”
老太君正愁没机会推举自家孙儿,没想到楚定王竟然主动提了出来,心里头自是非常高兴的。
当日康纯侠等人汇集在会馆,就是为了通过王府的选拔,参加王府的演武。
可因为他中蛊昏迷,而后又经历了这么多事,到底是错过了这场考核,如今人都选出来了,康纯侠和李秘熊廷弼等人却是错过了。
所以老太君便趁机道:“那老身也就勉力一试了,不过纯侠和李秘几个,那天也是准备参加王爷的选拔,奈何家里头一顿乱糟糟的事情,倒是错过了,这择日不如撞日,横竖是机缘巧合,今日不如也让他们下场一试,若入得王爷法眼,也让他们有机会向王爷请教一二,也算是他们的福分,王爷以为如何?”
楚定王闻言,不由朝李秘等人扫视了过来。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四十七章 将门虎子皆汇集
这两天李秘专注于查案,倒是把王府审查的事情给忘记了,此时听老太君提起,才骤然想起来。
只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也是接踵而来,老太君想必也与索长生一个心思,都想着能够帮李秘一把,让楚定王看得上李秘,所以竟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李秘和熊廷弼也一并报了上去。
李秘也是叫苦不迭,此时也终于体会到史世用这样的超级大间谍所承受的不为人知的痛苦了。
作为间谍细作,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常常需要做出一些违背原则乃至于违背本意之事,李秘起初没有切身体会,如今总算是体验到了。
他本想着低调一些,可楚定王却当场拍板,表示了同意,或许这位王爷也好奇李秘到底何德何能,竟然能够得到老太君的青睐,也想看看李秘的真本事吧。
如此一定下来,王府里头那些个公孙子弟也一个个都出了场。
这些王孙子弟都是有爵位在身的,大明朝皇室对楚王一脉素来恩爱,这些子孙都承袭了王公或者侯爵,再不济也是个大将军或者将军的头衔。
只是也有些旁支分宗的子弟,并非嫡系,经过开枝散叶之后,也渐渐凋零,都想着通过武举来光耀门楣,以获得楚王青睐,是以今次也都来到了校场之上。
这些个勋贵子弟一个个鲜衣怒马,春风得意,趾高气扬,颇为目中无人,仿佛睥睨天下翘楚一般。
李秘对此虽然呲之以鼻,倒也没有太多表示,反倒是归宁郡主带着一大帮王府女眷以及武昌城中的大家闺秀们,在一旁看热闹,见得这些人中龙凤,倒是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而另一边,校场上留下来的,便是各地会馆举荐出来,又通过了王府审查和考核的武举士子,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同样也有不少将门虎子,不过到底是无法跟宗室弟子相提并论,略显寒酸了些。
待得李秘和熊廷弼上场,那更是又低了一等。
熊廷弼身高堂堂,英气勃发,又带着儒雅之气,虽然衣着寻常,连佩刀都没有,但器宇轩昂,沉着内敛,倒也给人不错的印象。
而李秘常年混迹底层官场,难免带着一些市侩气,又是干刑侦的,眼神犀利狡黠,给人一种敬而远之的观感,反倒最是下乘。
郑多福见得李秘这般落魄,也是心头暗喜,毫无痕迹地在姐妹们当中一提,李秘自然也就成了笑料。
不过李秘可没在意这些,能低调自是低调。
楚定王也走下场来,朝那些人道:“祖大寿何在?”
人群中有人应道:“谢王爷恩典,小子在此!”
话音未落,一黑衣男子已经从人群之中走出来,却是个年仅十四五的少年郎!
此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脸膛黝黑,手脚粗大,但嘴上没毛,分明能够看出年纪非常小!
众人虽然讶异,老太君却面色如常,朝楚定王道:“此子莫不成是祖承训的儿子?”
楚定王也不由讶异,朝老太君道:“真是甚么都瞒不过老夫人的眼睛,此子刚年满十五,正是祖承训的儿子。”
李秘也是心头一紧,因为他是知道这个人的!
今番朝廷打算对日本用兵,援朝抗倭,积极备战,义父吴惟忠正是副总兵官,不过副总兵官可不止一个,这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正是其中之一!
祖承训倒是个不错的将领,只是这祖大寿却不是甚么好东西!
李秘印象之中,明末的这些个将领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除了孙承宗这样的大拿,也有熊廷弼和袁崇焕这样的悲情人物,当然也有一些反面角色。
比如献出了山海关的吴三桂,不如洪承畴,比如祖大寿!
这些人出尔反尔,为了一己之私而投降满清,是大明朝不折不扣的大汉奸!
祖大寿按说是天启年间才出来做官,承袭父荫,也非常高,可李秘没想到,他竟然会来参加武举考试,更没想到他竟然也到了武昌来!
因为他的父亲祖承训一直镇守辽东,可谓山高水远,而皇帝陛下决定备战才不过两个月,也就是说,他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从辽东赶了过来!
虽然这不是个难以推敲的问题,但李秘却能够从中看出不少问题来。
一是楚定王对他的态度,二则是他得到消息便从辽东南下,说明他的父亲早就知晓楚定王要演武,这就是将门后人比其他人更具优势的地方了!
祖大寿此时也是非常乖巧地给楚王行礼,又拜见了老太君,虽然口音很重,甚至有些含糊,但举止却干爽利索,大度清脆,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李秘本想着今日要低调一些,可见得此人出现,李秘不得不重新考虑起来。
当初见到魏忠贤之时,李秘不惜让甄宓出动,也要给这个未来的大奸宦留下永不磨灭的心理阴影,如今遇到这个未来的汉奸,李秘自然要防患于未然,在他起步之时,就要教他如何做人才是!
楚定王和老太君对这祖大寿却是非常赏识,也不让他归队,只是让他退到一旁等候,楚定王又笑着道。
“显魁,显武,给本王滚出来!”
这话音刚落,一对孪生兄弟又从队列之中堂堂正正走了出来,虽然只是穿着棉袍底锁子甲,却是龙骧虎步英气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