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全面战争-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上万大军不是人数不多的旅人,穿山越岭踏过丛林都不算什么,没有路也能走出一条路来,只要想,行踪很难被确定。

    但军队就不一样了,军队可不是一排排士兵列成行军队形走过去就可以的,那么庞大的军队每天消耗的粮草物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大军前行都伴随着大量的驮马运输队随军行走。

    士兵们或许吃吃苦多耗一点时间穿越丛林也可以,但那些驮马车队可走不了那种路线,而且军队每多消耗一天的行军时间,就多一天的粮草消耗,这对于没有铁路线的时代绝对是个后勤悲剧!

    因此,大军行进不是走方便修好的‘官路’,就是在相对平坦的平原沃野前行,翻山越岭不光会加大对后勤的需求,还会产生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即便到了20世纪那个科技爆发的年代里,万里长征中的非战斗减员也是十分恐怖的,当然,也正是因为万里长征的不易,才值得传扬歌颂。

    至于死人的问题……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只要能获得胜利,他们就是烈士!

    洪天成就是御驾亲征来决战定胜负的,自然不用掩藏踪迹,选择的是进程最快的‘官道’,理所当然的,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的斥候想要发现洪天成的太平军主力也不是什么难事。

    反之,太平军主力的斥候要发现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数万人的踪迹,也很容易。

    想要把几万人藏起来,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即便去掉米哈乌将军的本部人马,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包括后勤杂役民夫在内,人数也超过5万人,其中真正的精锐人数只比太平军主力多出一点,不足俩万人,剩下的基本都是充数的民兵、城防营和不入流的雇佣兵。

    这些部队打打固定模式的攻守战和顺风仗还行,但士气值却十分愁人,只要战场形势急转直下,第一个崩溃的就是他们,要是阵线被突破,他们也容易被裹挟着雪崩。

    不过,对于这种三流炮灰部队的士气问题,欧洲将领早就有相对解决的办法,容易崩溃没关系,让他们分成一块一块的站成固定的作战阵型即可,到时候军官会一字一句的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然后用精锐的部队将他们分割开来,这样一来,当某一点或一线被突破打崩时,精锐部队就可以及时填补过去,保证整个阵线的稳定,给那些三流炮灰士兵足够的信心继续打下去。

    这就是古代战争往往会将部队多层次布置的原因,最简单的军阵布置也会分为前中后三阵。

    杨·斯克热图斯基元帅和洪天成为了更好的‘消灭’对手,不约而同的将决战的时间选择在了一个晴朗的早晨,摆开阵势。

    杨·斯克热图斯基元帅率领的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摆出来的是标准的西班牙大方阵,莫里斯方阵虽然在对阵西班牙大方阵的时候打出了不少经典战役,但莫里斯方阵的适用性却远不如西班牙大方阵。

    简单来说就是,西班牙大方阵是任何一支训练过的军队都能摆出来的简易步兵阵型,而莫里斯方阵却需要步兵们具有更高的军事素养和纪律服从性。

    莫里斯方阵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主要是因为当年荷兰联合行省与西班牙王国的独立战争中,荷兰士兵是为自己的祖国独立而战,为了摆脱西班牙王室残酷剥削奋起反抗的,所以士气很高,加上荷兰联合行省的兵员文化素质较高,军事训练很全面,才能玩转当时的莫里斯总督创造的莫里斯方阵。

    莫里斯方阵的成果欧陆各国模仿过,但却少有成效,原因很简单,荷兰军队精简素质高,但欧陆大国却是军队数量多兵员素质极差!

    在17世纪的欧陆各国中,士兵的识字率甚至低于百分之一!

    也就是说,一百个士兵里未必能有一个识字的……

    更可怕的是,不少国家的基层军官都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文盲’,全都是凭借战场经验指挥……

    好在,中高层军官需要能看懂基本的军事条文和军事地图,基本都识字……

    识字也是当时欧陆贵族阶级垄断军官团体的一大因素,不是国王们不想提拔底层平民加强自身的中央集权进程,而是底层平民根本供养不起自己的孩子上学识字,更不用说学习系统的军事常识,当兵没问题,当军官就是坑人坑国了……

    如此低的文化素养,当然很难练出真正的精兵,因此,欧陆大国干脆继续沿用简单的西班牙‘大套餐’,直到同样简单更加实用的线列战术普及开来,西班牙‘大套餐’才被彻底淘汰。

    线列战术流行的年代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在17世纪中期,由于燧发枪没有全面列装,西班牙‘大套餐’的使用率还是蛮高的,特别是对于相对落后的东欧国家而言。

    在欧陆近代史中,单从文化和科技进程来看,西欧领先中欧,中欧领先东欧,下放到普通人的观念就是,富裕的地中海欧洲人和西欧人看不起中欧内陆的土老帽,中欧的土老帽一直将东欧的白人看作蛮子,然后东欧国家将俄罗斯人看作蛮子中的野蛮人,俄罗斯人将更东面更落后的鞑靼人看成下等人……

    双方列好阵列后,率先发起进攻的不是洪天成的太平军,而是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的炮兵队!

    一门门各种口径的老式火炮被人力畜力推到了前线,其中尤其瞩目的是5个庞然大物!(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129 巧合

    (全本小说网,。)

    太平军本阵中军,洪天成穿着十分‘朴素’的战场袍服,站在附近的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地上,昂首而立,眯着双眼举着单筒望远镜看向远处望不到尽头的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

    双方为了尽可能的摆开数万大军对战,选择的是一处宽阔的平缓地带,在东欧大平原地区,这样的野外战场比比皆是。

    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阵线上,除了密密麻麻挡住后方视野的西班牙大套餐外,就让人心悸的当属游弋在两翼数之不尽的骑兵部队了。

    无论是着装轻便的波兰龙骑兵、轻骑兵队伍,还是背后悬挂着拉风羽翼的波兰翼骑兵,都让人看上去充满了压抑感,要不是太平军的本部士兵个个都是狂热满值的士气值,光是双方军阵这么在平缓地带摆开,波兰立陶宛联军两翼的骑兵兵团就足够在声势上压过敌人一大截。

    只要是稍微有点战争常识的士兵,都知道平缓地带的野战中,骑兵部队的可怕之处,面对灵活机动冲势凶猛的骑兵猎杀,步兵除了勇气外毫无其他依仗,逃跑对步兵来说都成为了奢侈的选择。

    反观骑兵部队在平原地带面对步兵军团,却拥有着极大的心里优势,打不过就跑,没事就骚扰,作战经验丰富的骑兵们可以轻松掌握战场主动权,即便遇到最差的情况,也可以保存大半的实力脱离接触。

    正因为这一点,在历史上明军面对后金鞑子的野战中,总是败多胜少,明军在野外稍有差池就是被追杀到天涯海角的绝望崩溃,后金铁骑即便犯下无数个错误,也很难被彻底歼灭。

    “天王陛下,外面风大,抬轿上的高度和视野比这里更好,您何必下来和士兵们一起受苦受累。”

    一脸忠心耿耿关切之色的赵残,有些不解的站在洪天成身侧问道。

    洪天成虽然平日里生杀予夺,对白人不讲情面,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就能将一个白人家庭族灭变为奴隶,但对待太平军的本部人马却尽显宅男咸鱼的友善之意,从来不摆出一副臭脸相迎,时常会跟下属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体现出了一个后世经典‘好领导’的良善素质。

    因此,白人权贵在洪天成面前永远都是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的模样,但太平军本部的人马,即便是一个小兵,在洪天成面前也没有多少畏惧之意,而是尊敬和狂热崇拜占据了大多数的情绪。

    至于天天能见到洪天成常人一面的太平军高级将领,更是与洪天成如同朋友一般聊天,单看此时的洪天成,根本无法跟那个暴虐无情,动不动就屠人九族的太平天国天王陛下联系到一起。

    实际上,在赵残等人面前的洪天成才是他真实的一面,冷酷无情残忍嗜杀不过是洪天成为了维持自身绝对独裁统治表现出来的强势一面罢了,只有在忠诚度满值的太平军本部将领面前,洪天成不需要掩饰,自然也就流露出和蔼可亲的宅男本性。

    “树大招风,那108人抬得大轿子虽然舒适好用,但实在是太显眼了,我们现在可是在战场上,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朕虽然贪恋享受,但也不是吃不了苦,朕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可是连硬邦邦的黑面包都啃过。”

    洪天成建立太平天国后,自然而然的,也不伦不类的把东方古国的皇帝自称搬了过来,每天闲得没事称孤道寡的,也不失一番乐趣。

    “陛下,这距离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足有上千米距离,应该无碍吧。”

    赵残瞅了瞅远处那如同一座移动小型宫殿般的百多人抬的大轿子,语气中不知为何透露出一种惋惜,似乎在感叹这么好的一副天然战场指挥台被放弃暴殄天物一般。

    赵残话音未落,天地间顿时被隆隆的巨响所充斥,人类造物的可怕首次在这片大地亮相,一声声远超洪天成曾经听过的怒吼声,从波兰立陶宛联军主力的阵线中咆哮而出!

    惊愕中的洪天成根据耳畔中流过的声响自然将单筒望远镜偏转过去,只见5门如同洪荒巨兽一般的炮口冒着淼淼青烟,在众多波兰士兵的伺候下,正一步一步的归位,清理炮膛。

    “额,这……这是奥斯曼人的攻城巨炮?”洪天成讷讷的自语道。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辉煌的标志,对于已经成为一国之主的洪天成来说,自然不会太过陌生,洪天成即便没有看过实物,也见过下面人呈上来的大体画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