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太平军远征舰队的作战计划,都是这些系统出身的老资格师长和参谋建立的统帅部进行指挥。
系统出来的高官没有私心,全心全力为太平天国的扩张奋斗,所以不用担心这种没有最高司令的统帅部会出现内部问题,如果有必要,在统帅部中职务军衔最高太平军师长,甚至愿意做出自我牺牲来成就战略胜利!
譬如,带领自己缺编严重的本部人马,去做诱饵什么的。
当初英吉利海峡那场海战中,作为诱饵的太平军师长就被同盟军舰队的葡萄弹打成了筛子,在系统官兵中,思想觉悟是相当高的!
比地球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和先进体制建立下的军队都要高得多!
因为他们没有私欲,无惧生死!
要不是这些太平军官兵具有正常人的智力和生育能力,甚至都不能算作是人类……
远征舰队满打满算只有三个师团的太平军主力,其中一个师团还拆散了分别布置在远洋航行一路占领的沿岸港口据点和补给点。
这是太平军远征舰队的生命线,绝对不能有所闪失,一旦被切断,万里之外的太平军远征舰队将会丧失所有的火力优势,甚至会沦落到只能拿刺刀跟清军拼命……
太平军事先宣传的行为让满清民间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但弊端就是也让满清朝廷做出了提前的防备。
数个省的绿营主力部队,烂七八糟的武装力量都算上,足以凑出超过十万人的战兵!
虽然满清帝国的战兵中水分很大,但人家在作战序列上好歹也是一线正规部队!
康麻子时代绿营还没有丧失战斗力,比已经腐朽堕落的八旗子弟能打的多,其中不少人甚至还是平三番征台湾跟准格尔打过仗的老兵!
清军绿营真正堕落的时期要到乾隆年间,那时候承平盛世时间久了,老兵都老了,绿营也遇不到同样等级的敌人,所以才渐渐废弛。
说白了,一个国家的军队,无论训练的多么好,想要维持战斗力还是要靠实战,这一点放在21世纪同样适用,美军为啥那么能打?
可不单单是因为美军的武器装备,而是美军全世界打仗练出来的几百万老兵!
这些老兵都是见过血的,跟从训练营走出来的士兵有本质的区别。
即便清军绿营的训练方式有问题,但只要士兵见过血上过真正的战场,战斗力就不会太差。
所以,这十万绿营野战主力,足以引起太平军的重视。
太平军能登陆的部队也就一个师团多一些,三个师团的远征舰队,其中一个师团平摊到了印度半岛,马六甲海峡,南洋群岛等各个补给点和军事驻地。
剩下两个师团还要留有一些预备队,第一批登陆的也就一个师团多一个零头罢了。
一个师团也就一万三千多人,面对十万多绿营主力,还有被满清朝廷组织起来无法统计的青壮和地方巡检等武装力量,说是十比一的对比也不夸张。
达到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太平军想打赢不难,但想降低战损就要好好计较一番了。
这可是在满清帝国的地盘打仗,十万人绿营一旦战败,满清帝国的康麻子完全可以再调集十万二十万乃至三十万大军!
满清帝国是内线调兵,太平军与本土远隔万里之遥,太平军是死一个少一个,满清帝国却很可能死一个抽调十个……
因此,前期的登陆战对太平军远征舰队而言,无疑是最困难的。
太平军要做的很简单,将不了解己方实力的十万满清主力,吸引到一个地方,然后打一次野外决战,一劳永逸解决广东的满清主力部队。
避免被拖入消耗战。
然后,太平军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突进,趁着满清帝国没有纠集新的大规模军队,多占领地盘,建立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
为了尽快恢复被占领区的秩序,根据满清帝国的国情,洪天成早已做出明确指示。
所以保持中立以及对己方亲善的地主豪绅阶级,一律优待,太平军的管理最多只下放到县城一级,沿用满清的官场制度,不会侵犯丝毫地主士绅的利益!
当然,如果有愿意为满清尽忠报国的地主士绅,那自然是抄家灭族一套龙服务不带缺的……
在满清帝国中,即便是朝廷,真正能管到也不过是县城一级罢了,再往下,其实就是士绅与朝廷共治的局面了,县太爷很少将手伸进乡村乃至镇级行政单位。
这就决定了中原大陆源远流长的管理体制,基层哪怕上头没有朝廷,老百姓也不会失去秩序,在当地的士绅家族引领下,有条不紊的过日子,虽然会被剥削压迫,但至少不会出乱子。
不出乱子,对太平军而言就足够了!
洪天成要掀翻的是满清帝国,而不是在中原大陆上根深蒂固的士绅阶级,洪天成可不想像历史上的洪秀全一样,将士绅阶级杀得胆寒,结果一波又一波士绅阶级组织起来的地方乡勇之类的部队崛起,然后活生生把洪秀全的势力磨平!(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470 进攻广州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真要是较真的话,根本不是传统的清军灭掉的,而是由乡勇组成的地方军队打掉的,地主士绅依靠裙带关系,拉拢乡里乡亲组建一个个军队,然后汇聚在一起,小士绅向大士绅效忠,大士绅向曾国藩这种名望之家效忠,就这样,建立起来一支关系稳定的家乡子弟兵!
譬如,湘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基层的军官全都是士兵们的亲戚,老师,朋友之类关心亲近之人,打仗可谓是上阵父子兵,那互相扶持的士气值,绝对堪比封建制度的制高点!
就是这种血脉师承组成的纽带关系,使得地方士绅组建的部队战斗力反倒是超过了满清正规军!
因此,在洪天成这个后世人眼里,推翻压迫汉人进行异族统治的满清帝国不难,但千万不能得罪广大的士绅阶级,否则就等着一个又一个湘军起来跟太平军对耗吧!
曾国藩崛起不是因为他喜欢给满清跪舔,而是被逼到了绝路,当年的洪秀全对士绅阶级那是一刀切,甭管你是谁,只要是地主,通通抄家灭族!
这样一来,其他地方的士绅会怎么做?
洗好脖子等着被砍么?
当然不可能!
既然无法跟新政权妥协,自然要拼命组织起来,跟长毛贼干到底!
满清是跟士绅共治天下,洪秀全是要将士绅清洗干净,这不就是逼着全天下士绅阶级拼命么?
理所当然的,这种愚蠢的错误洪天成自然不会重蹈覆辙,更何况,他的太平军不缺钱,也不缺人,根本不需要从士绅地主家里抢劫得罪人,维持与士绅共治天下的局面,稳住这些地头蛇,专门怼满清,才是战略胜利的关键。
当年满清入关风卷残云般的横扫南明,其实与满清帝国跟士绅阶级妥协的政策有关,不然的话,满清皇帝凭什么要跟地方士绅共治天下?
还不是担心战争被拖入无止尽的消耗战!
处于农耕文明的社会,掌握土地的士绅阶级势力是相当强大的,跟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为在农耕文明中,有土地就相当于掌握了人口和财源,有了这两样,想要练兵打仗自然轻松。
好在士绅阶级是一盘散沙,只要不将士绅阶级逼到绝路,是不可能跟当朝军队对着干的,士绅们有钱有地,脑子被门夹了才会拿着身家性命去跟军队干架!
对于太平军宣扬的灭清复汉的口号,平头百姓或许会比较感兴趣,但对士绅阶级而言,还处于观望阶段,士绅阶级除了个别愤青家族外,并不关心是满人统治天下还是汉人统治天下,能维护他们既得利益的统治阶级,才是他们欢迎的!
洪天成要做的就是,满足士绅阶级的既得利益!
洪天成要的是版图,而不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与士绅共治天下能剩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不会在自己的故土家乡里掀起大规模的屠杀行为,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种事情光喊口号不行的,太平军需要的还是做出表率!
海南岛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荒僻的海岛,上面根本没有几个士绅地主,太平军在海南岛上的占领统治不会有多少表率作用,想要让满清的汉人士绅看到洪天成友好的面目,必须真正意义的占领一个繁华的大省才可以!
太平军的口号只是灭清复汉,丝毫没有提到田亩税收和分地的事情,其实就是给地方士绅吃下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们,太平军来了不是要分他们的田地,你们安安稳稳的当自己的地主过幸福的小日子,就别瞎折腾散尽家财募兵跟太平军对抗了……
当然,太平军这种口号也有一定弊端,无法拉拢到占据多数的平民阶级的支持,士绅阶级关心的是他们的既得利益,平民阶级关心的则是吃饱饭的问题,灭清复汉口号固然动人,但对大多数一辈子地里刨食的农民伯伯而言,吸引力也就那么回事……
太平军真的打过来,他们自然是夹道欢迎,汉人统治从字面意思来看也比满人好,还不用顶着一个丑陋的辫子,但要是太平军没有打过来,这些汉人平民也不会真的举起大旗,响应太平军……
灭清复汉的口号,顶多也就消除了汉人平民的警惕性罢了,要说能获得多少铁杆支持者,那就是侮辱老百姓智商了……
不过,太平军根本不需要汉人平民参军支持,太平军需要的是与清军打仗的时候,占领区的汉人能快速接受自己,地方士绅不会出来捣乱维持原有秩序!
如果地方士绅做得好,太平军甚至不会吝啬县太爷之类的基层行政主官!
只要安安稳稳的推翻满清帝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