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需要支付金属钱币的白人士兵,只是那些通过军功晋升为士官的白人老兵而已,这些白人老兵也是地方卫戍部队真正需要的士兵,值得太平天国花钱养他们。
洪天成在得到大量系统军队的同时,不光没有彻底摒弃挖掘当地白人的人口福利,反倒是建立起一套更加人性化和高效率的制度,来拉拢控制当地的白人平民,因为洪天成已经将太平军控制区看成了自己的基本盘。
只有将白人平民拉进太平天国军事体系内,彻底跟当地投诚贵族势力割裂开,洪天成才好在接下来的全面收权清洗中,保证太平天国的地方上不至于陷入连绵混乱。
战乱已经让太平天国内部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洪天成虽然不在乎白人平民的死活,但白人平民要是都死光了,谁去耕地生产物资供养太平军?
基督教兄弟会在立陶宛境内的肆虐,也不是全无好处,他们拉走了很大一批对太平天国怀有仇视心理的白人平民,在基督教兄弟会势大的时候都不愿意加入的白人平民,只有两种人。
一类是天生怕死,只想苟活的人,一类则是对太平天国心存向往,崇拜太平军强大势力的人,这两类人,显然是洪天成最好的拉拢对象。
当然,这里指的只是平民阶级,只有穷苦的平民才不会因为利益做出违背本心的事情。
洪天成并没有第一时间派兵清洗地方上投诚的贵族势力,而是轰轰烈烈的率先展开地方卫戍部队的改编工作,所有的白人民兵和治安队,都在经过甄选后,分别编入各个城镇的地方卫戍部队中。
地方卫戍部队平日里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治安,打击匪患和游击队。
有意思的是,洪天成并没有将维持斯摩棱斯克地区和维尔荷夫地区的立陶宛民兵编入立陶宛的地方卫戍部队,而是将他们留在了原来的俄罗斯土地作为卫戍部队使用,再加上新近征召的当地人,混编为地方卫戍部队。
洪天成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这批幸存的立陶宛民兵的亲人大多数都死在了之前的立陶宛内乱和基督教兄弟会肆虐中,一旦回到家乡,看到惨状,恐怕太平天国就成为头一号敌人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69 攘外必先安内
(全本小说网,。)
之前对维持斯摩棱斯克和维尔荷夫地区功劳巨大的立陶宛民兵,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一个隐患,这些幸存的立陶宛民兵都是在惨烈攻城战中活下来的老兵,跟刚拿起武器的农夫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洪天成在这次地方卫戍部队的改编中,大肆募集斯摩棱斯克人和维尔荷夫人充任白人新兵,并派入大批抽奖得到的系统士兵,将立陶宛民兵拆散开来分别管理。
由于通讯的落后和锦衣卫探子的有意封锁,呆在异地的立陶宛民兵还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已经惨死,一直在配合地方卫戍部队的改编工作。
反观太平天国政府,则在锦衣卫提供的资料下,将基督教兄弟会霍乱中惨死的立陶宛民兵家人列出一个名单来,呆在异地的立陶宛民兵,家人惨死和家人幸存的,被上级有意识的分开在两个不同的队伍中,并且家人幸存的立陶宛民兵陆陆续续迁回了立陶宛家乡中,和家人团聚充入当地的地方卫戍部队中。
那些家人惨死还被瞒在谷中的立陶宛民兵,则已经在名单上被打上了终身禁锢在斯摩棱斯克和维尔荷夫的印记。
他们也将是第一批战斗开始时,被送入战场第一线的炮灰。
根据筛选和整编,幸存的立陶宛民兵中,整整划出了上万名立陶宛民兵的家人惨死!
这上万人虽然被分散开,但纸里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他们早晚会得到家乡中的消息。
为此,洪天成在与张居正等人商议后,在斯摩棱斯克和维尔荷夫地区的卫戍部队新兵训练走入正轨后,以对抗俄罗斯帝国的名义,将这上万名分散在各地的立陶宛民兵一批一批的聚集起来,组建边境守卫团。
他们将在太平军线列步兵师团的监督下,不定期的向俄罗斯帝国边境地区的城镇和军营发动攻击!
从战略角度来看,这种不成规模的小股攻击,对于已经全民动员起来的俄罗斯帝国来说毫无意义,与太平天国接壤的所有城镇乃至乡村中,都驻有俄罗斯民兵队伍,全部的适龄男性青壮都被下令拿起武器听从派遣而去的老兵指挥。
他们的战斗力虽然不强,但再也不是曾经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要是大军压境,这些民兵武装自然不是对手,一扫就溃,但面对小股部队的进攻袭扰,这些人就是熟悉地形的猎手了。
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上万被抛弃的立陶宛民兵组成的突击部队,以数百人为单位,在广阔的俄罗斯帝国边境线上,与俄罗斯帝国的民兵武装和地方守卫部队陷入了长期的消耗战中。
双方除了不断制造尸体外,没有任何意义!
那些立陶宛民兵自然不愿意打这种仗,但在太平军线列步兵的威胁和后方家人的恫吓下,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完成所谓的作战任务,只为了得到一定天数的休息时间乃至官方的女奴慰藉。
太平天国官方将这种消耗战宣扬为对俄罗斯帝国有生力量的消耗,实际上,他们消耗的不过是俄罗斯帝国中二三流的民兵武装和战时为兵平日为民的守卫部队罢了。
唯一的用途恐怕就是对俄罗斯帝国青壮人口的消耗了,当然,从长远来看,也是对俄罗斯帝国的后备兵员的消耗,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适龄男性青壮,都是可以被训练成一名士兵的,只要政府能出得起钱给得起装备……
这些俄罗斯帝国地方民兵和守卫部队的武器基本上都是自备,政府只需要负担聊胜于无的战时伙食补贴,他们的战斗目的是保卫家乡,士气还是不错的。
相反,被驱使的立陶宛民兵看不见未来的希望,士气低迷,战斗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至于被枪决和多吃上一些肉食以及跟太平军提供的女奴多玩耍几日。
两相对比,即便俄罗斯帝国边境地区的守卫部队和民兵武装战斗力不咋地,双方还是打出了约等于1比1的消耗,那些立陶宛民兵个个都是从残酷攻城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兵,对付一群拿着武器的平民,还是可以的。
哪怕太平军只给他们装备了少量火绳枪和冷兵器。
在上万立陶宛民兵消耗俄罗斯帝国有生力量时,消除了内部隐患的地方卫戍部队改编有惊无险的完美进行了下去,四个太平军线列步兵野战师的换防,让积蓄好力量的莫斯科城再次‘怂’了。
沙皇和杜马议会对于边境地区一下子翻了四倍的太平军主力,感到由衷的‘蛋疼’。
以往的事例已经证明,野战中兵力对太平军主力没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万万不可以贸然进攻,不然会死的贼惨……
于是,躁动的莫斯科安静了下来,并从战略进攻态势转为战略防御,开始驱使大量士兵修造各种土木攻势,来防止太平军的进攻,杜马议会中统一达成了一致意见,要建立一个莫斯科保卫圈……
对于莫斯科方向的行为,洪天成表示十分满意,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放手全面接受地方政权了!
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洪天成还是懂得。
之前太平军快速突进攻城略地大肆允诺投诚贵族的利益,是时候收回来了。
太平军进攻时,真正铲除的实际上都是那些反抗大贵族的势力,投诚的贵族下场和待遇都不错,很多主动开门迎降的贵族连自己的封地都保留了下来,他们唯一失去的只是地方上的兵权而已。
实际上,太平军想要清洗这些投诚贵族纯军事角度来看,是没有任何难度的,但政治意义却完全不同,一旦洪天成毫无理由的清洗掉那些地方投诚贵族,在未来进攻其他国家时,用屁股都能想象到他将面临所有贵族的殊死抵抗,他所树立起来的克雷什托夫这种榜样将变得毫无意义!
太平军可以跟贵族集团对立,但决不能将贵族们赶尽杀绝,这个时代还没有发生过民族革命,贵族阶级基本上就代表了整个欧陆的力量。
感谢听轲阁打赏300币
感谢九转圣神打赏200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70 栽赃与借口
(全本小说网,。)
最重要的是,洪天成只是想要收权而已,是否杀光欧陆贵族对他而言,弊远大于利。
正常的对立很正常,每一次异族入侵当地的统治阶级都会轰然倒塌,但生死之敌就是另一码事了,当年蒙古西征取得巨大成功,可不是一味的靠杀戮,拉拢当地势力也是蒙古人的手段,不然的话,那几十万仆从军哪里来的?
最后,甚至连蒙古汗王都入了绿教或信上帝,还不是为了更好的统治地方?
洪天成玩的这么过分,无非是依赖于全面战争系统罢了。
但再过分也是需要底线的,不然的话,洪天成就要体验一次贵族集团掀起来的人民战争海洋了。
贵族阶级在有一线生机的情况下,会妥协的不在少数,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只有上帝知道……
因此,洪天成预留了一个底线,权利要收回,但他可以给那些投诚贵族留下小命和一些足以养活全家的庄园产业。
简单来说,原本洪天成只是剥夺了投诚贵族的军权,现在他要拿走贵族的行政权力,只给贵族留下他们住宿的房产和本就属于他们的浮財。
当然,要是这期间有不识时务的投诚贵族不同意,洪天成不介意连同他的性命一起收走。
洪天成为了维持自己礼待投诚贵族的形象,甚至还定下了可以允许投诚贵族在主动交出权利后,可以拿着自己的财产离开太平天国。
只不过,这些选择流亡他国的投诚贵族只能带走他们自己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