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婆在哪里?”笑够了,罗锦言问道。
秦珏摇摇头,脸上却没有半丝惆怅:“无论在哪里,都比留在秦家好,她知道我们成亲的日子,她一直都在关心着我。”
叶氏当年离开,最初是因为和秦烨过不下去了,后来则是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连累秦珏。
那夜秦珏睡得很沉,还难得的打起了呼噜,结果就是他的呼噜打了一夜,罗锦言难得的失眠了。
第二天一早,沈砚便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如果不是不想让赵明华担心,他一大早就来踢秦珏的门了。
“我跟他一起去的,走的时候他却没告诉我,我还傻了吧叽的等着他,等着他,明明,你说我有多惨?”
赵明华用手拍拍他的俊脸蛋:“我等了你一夜,你还和我比惨?你要赔给我!”
赔?怎么赔?
。。。。。。
观棋独自走在京城繁华的街道上,他的假发髻做工精致,几可乱真,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他,更没有人会想到,他就是刀海最尊敬的那个和尚。
这里就是大周帝京,是她生活过的地方。
观棋是第一次来京城,他没有坐轿,也没有骑马,他走过每一条或繁华或冷清的街道,他风姿出众,有大户人家的女子隔着车窗偷偷看他,也有布衣荆钗的小姑娘在他身边跑过,又回过头来看他,可也只看了一眼,小姑娘便红着脸跑开了,脸蛋红得像早晨的太阳。
这些他视如不见,他只知这是京城,是她心心念念的地方,他要替她好好看一看她的儿子,看一看京城,如果有一天,他还能再次见到她,也好把这一切讲给她听。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四六章 喜临门
两天后,秦珏和沈砚、骆淇出城打猎,带上了豫哥儿和元姐儿。
出门之前,罗锦言给元姐儿做男孩打扮,和豫哥儿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裳,两个孩子现在还是一般高矮,笑嘻嘻地站在她面前,就像是刚从画上走下来的两个小小子。
他们一去便是三天,罗锦言有些担心两个孩子,他们没带乳娘和丫鬟,又是第一次和她分开这么久,尤其是元姐儿还是女孩子,罗锦言甚至还梦到,两个孩子从马上摔下来了。
她醒来时冷汗浸透了衣裳,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
她只好躺在床上准备生病,可是直到秦珏带着两个孩子平安回来,她也没有生起病来。
可还是没什么精神。
秦珏见她神情恹恹的,给她诊了脉,见没有事,便放下心来,以为是她没有跟着同去,心里郁闷。
豫哥儿兴高采烈地讲着他打猎的经历,还把他的战利品拿给罗锦言看,那是一只小松鼠。
罗锦言失笑,问他:“这是你打猎打来的?”
豫哥儿得意:“阿无捉来的。”
阿无是他的小厮,今年八岁,从小在庄子里长大,身手灵巧,到了明远堂后,连掏了几次鸟窝,很得豫哥儿喜欢。
秦珏则指着笑嘻嘻一语不发的元姐儿,对罗锦言道:“胆子很大,小姑娘看到射箭,一点也不害怕,我看明年就让她和豫哥儿一起打基本功吧。”
罗锦言不答应,元姐儿明年也才四岁,女孩儿家那么小就练武功,长成粗胳膊粗腿的可如何是好?
“不用了,豫哥儿你想怎么样都行,元姐儿就免了,我让白九娘教她。”
她的女儿难道还真要去做武技高超的侠女吗?
学些武功会揍人就行了。
秦珏没有坚持,元姐儿的事还是让惜惜做主吧。
日子如水般渡过,转眼便到了八月初。
豫哥儿和元姐儿三周岁了。
上有祖父和父母,秦珏和罗锦言没打算给他们大肆操办。
可是有了沈砚和赵明华,想不热闹都难。
这小两口和四太太一商量,把一只船改装成戏台,女眷们则在另一只船上看戏,微风徐徐,把戏船上的曲声听得清清楚楚。
又把原先的木偶戏台重新改了,换成和揽翠亭旁边的戏台一样的空心雕花木,能把唱腔念白传得远远的。
到了正日子,楚茨园和杨树胡同都送了寿面过来,荷花池的徐老夫人则送过来三担小寿桃,这些小寿桃都是小孩儿拳头大小,每担一百只,三担足足三百只。
女眷们上船听戏,孩子们则由乳娘们带着,留在园子里看木偶戏,今天的木偶戏是大闹天宫,用的提线木偶是专门为今天定做的,刚刚演了一半,男孩子们就学着戏台上的木偶闹腾起来,台上演着,下面闹着,明远堂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声、哭声、尖叫声。
热闹了整整一天,送走最后一拨客人,罗锦言的两条腿哆嗦着站都站不住,刚刚回来的夏至见了,立刻扶住她,又叫了白九娘,把罗锦言半扶半抱着送回含翠轩。
两个小寿星,豫哥儿和元姐儿玩累了,客人还没走,就由各自的乳娘抱回去睡觉了,秦珏亲自送张氏和天赐、地养、小语儿回杨树胡同,还没有回来。
夏至服侍着罗锦言躺到床上,让小丫鬟去煮红糖水,罗锦言摇头:“不喝,让我睡会儿就好了。”
夏至无奈,只好带着丫鬟们退了出来。
她让个小丫鬟抱了宛儿去睡觉,又打发粗使丫头到前院给若谷送信,就说她今天不回家了。。。。。。
秦珏从杨树胡同回来,就见夏至守在庑廊下面,他笑道:“若谷就在前面,你带上孩子跟他回家吧。”
夏至给秦珏行了礼,压低声音道:“大奶奶身子不太好,您不是懂医理吗?不如先给大奶奶诊个脉。”
秦珏心头一震,没想夏至说完就进了屋。
罗锦言已经睡了,旁边小几上放着的红糖水已经凉了,她一口没喝。
秦珏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拿起她的右手,号完右手又号左手,然后再号右手,左右手倒着号了几遍,还是拿捏不准。
他只好又悄悄出去,见夏至还在廊下站着,便问:“大奶奶和你说过什么吗?”
夏至摇摇头:“婢子昨天才回来,就是看着大奶奶的精神像是不济。”
秦珏在廊下转了几个圈儿,对夏至道:“这个时候不便惊动江三太太,你让人到街上找个上岁数的大夫过来吧。”
夏至闻言大喜过望,她是知道秦珏会号脉的,看大爷这样不敢确定,还要再请大夫,那就是她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也就是一炷香的功夫,夏至便领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夫进了含翠轩。
秦珏陪着老大夫进了卧房,老大夫还是第一次来秦家看病,也不认识秦珏,见绣着花鸟鱼虫的帘帐低垂,引枕上一只如同玉雕似的素手,露出一截莹莹皓腕,又见秦珏只有二十多岁,带他进来的媳妇衣著体面,便知道这定是秦家有身份的正室太太,当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仔细细地给罗锦言号脉。
片刻之后,他号完脉,由秦珏陪着走到屋外,这才笑着给秦珏作揖:“恭喜,贵府女眷这是喜脉无疑。”
秦珏大喜:“确定是喜脉?”
老大夫捋着胡子得意地道:“太太的月份还小,脉像不显,可老夫行医几十年,也有些经验,这是喜脉,肯定是没有错的。”
这就是民间大夫和太医的区别,民间大夫诊出喜脉,巴不得立刻表功,太医则不论大小病症,都是只说三分话,若是喜脉,没到四个月,是决不会明确告知,说话就像打哑谜。
秦珏刚才给罗锦言号过脉,他也只是不敢确定,现在听老大夫这要说,一颗心便放了下来,让夏至付了诊金,又额外赏了十两银子,那老大夫高高兴兴地走了。
很多年后,他的子孙将这夜来秦家诊脉的事引以为荣,他们家的小医铺也成了京城里有名的老字号。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四七章 先有名
这个月,罗锦言的小日子一直没来,她没让贴身服侍的丫鬟声张出去,秦珏又整日不在家,晚上回来常常会很晚,这一两个月,夫妻俩行房的次数有限,他也没有留意罗锦言的月事。
前阵子罗锦言想要孩子,两人连续奋战几个月,罗锦言也没有动静。后来罗锦言索性不去想了,这孩子反而没费功夫就来了。
夫妻二人就像捡了宝贝,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不过次日,秦珏就把沈砚和赵明华轰走了。
沈砚不肯走,刘江氏从夏至那里得到消息,赵明华又告诉了沈砚,沈砚这才不情不愿地带着媳妇回了骁勇侯府。
这些日子他们住在外面,昭福县主没少被庆郡王妃恶心,口口声声都是她容不下赵明华,赵明华不敢回娘家,只好和沈砚一起寄人篱下。
昭福县主气得半死,想要躺到床上好好生上一场病,又怕落个装病的名声,只好强忍着,避免被人问起,她这些日子也不出门走动,人倒是胖了一圈,看上去更富态了。
现在这两个小没良心的被秦家轰出来,昭福县主从刘江氏那里听说是秦大奶奶又有了身孕,立刻让人往明远堂送了一车东西。
秦珏和罗锦言如同锦衣夜行,好不容易到了十月初,又请了江三太太来确诊了,这才把怀孕的消息公布出去。
虽然是第二胎了,可罗锦言的妊娠反应并不比上一胎小,以至于她怀疑自己又怀了双胞胎。
秦珏听她说了以后,也担心起来,鉴于上一次江三太太直到六个月后才敢肯定地告诉他们,这次他们到了五个月时,请了位民间大夫,确认不像是双胞胎后,两人才放下心来。
双胞胎什么的,虽然皆大欢喜,可是生育起来太凶险,有一次也就够了。
豫哥儿和元姐儿听人说娘的肚子里藏了小宝宝,就整日缠着罗锦言,生怕他们刚刚走开,小宝宝就会跑出来。
天气越来越冷,京城下了第一场雪。
罗锦言偶尔在园子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