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妹冬梅就没那么爱表现了,性子也直了许多,来的第一天晚上就嫌弃蚊子多。吃饭时,家里用的碗筷也嫌弃,沐雪带她出去和村里几个小姑娘玩,她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根本瞧不上人家,不是笑话人小姑娘衣服上补丁打多,就是笑话别人玩的游戏土鳖。
沐雪带了她一天就受不了了,真不知道这个表妹有什么值得嘚瑟的,她整天把“咱青石镇怎么怎么样”挂在嘴边,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住在镇上。
最后一天,家里的大人把麦子用麻袋装好,一袋袋扛回家去,今年天好害虫少,麦子比去年多收了不少,家里人都高兴着。
麦子扛回来的当天傍晚,沐雪大姑丈罗屠夫借了牛车来接大姑几人,见女婿来了,李老太让沐雪四婶把前几天卤好的猪头肉拿出来,切了冒尖儿一大盘,又打了半斤酒,拿出存粮的花生出来下酒,一顿忙乎,笑的见牙不见眼。
这番农忙忙过,男人们心里的重压也卸下了,今年麦子收的好,大家心里高兴,李老头领着三个儿子陪罗女婿吃喝唠叨了近一个时辰才撒手。
狗蛋和铁蛋早睡下了,李老太头一次开恩,让三个媳妇不用守着收拾桌子,都去睡觉。
沐雪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听着堂屋里大姑丈扯着喉咙和她爷划拳,总觉得她大姑丈来的真是时候,麦子全弄好了他就来了,时间掐的真好,沐雪总觉得有什么地方怪怪的,却一时想不通。
又过了些时候,沐雪都困的快睡着了,突然听到院子里牛的叫声,翻身起来,趴到窗户沿儿往外看。
只见她奶正偷偷摸摸催着大姑丈和大姑往牛车上一袋袋搬麦子。
第四十章 新皇免税
罗屠夫半夜摸黑赶着牛车,车上坐了罗家四人,又装了四麻袋麦子,用块破布盖着,压得车轮死沉死沉,老牛吃力的拉着车,咕噜咕噜缓慢的走向青石镇。
这时候整个李家村全都睡沉了,李春花用手摸着破布下满当当的麦子,听着车轮的声音,大饼脸不自觉的堆满笑容。
小女儿冬梅早就睡熟了,头枕在姐姐秋梅的腿上,秋梅的腿被压麻了,她把冬梅的头搬开,揉着腿,跟她娘埋怨:
“娘,我以后再也不想到姥家去了,我好不容易捂得白点,你看这几天又晒黑了。”
秋梅把袖子捞起来,伸胳膊给李春花看。
这年代女孩一般十四五就嫁人了,秋梅今年都十二了,过了秋天就该十三了,隔壁卖油家的小平哥长的俊,巷子里很多女孩都偷着喜欢他,他们两家铺子又挨得近,日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秋梅一颗春心早扑他身上了。
罗秋梅的懂事勤快在她们那条巷子也是出了名的,长的也还过得去眼,就是皮肤黑了些,这便成了秋梅的心病。这些天在姥姥家她多干点活也不算什么,可她娘非让她去麦场晒麦子,被大太阳晒了这几天,她刚养白点的脸皮又黑了,甚至比以前还要黑些。
可气的是二丫那个死丫头,也跟着晒麦子,怎么就没晒黑。
秋梅揪着衣袖,既觉得委屈,又忍不住嫉妒沐雪,在心里咒骂她。
“秋梅,你懂什么!”李春花看了一眼大女儿的手臂,她不一向都这么黑吗?什么时候白过?一点儿没发现自己女儿那颗荡漾的春心。
“你不去麦场,人家怎么看的到你干活,知道你勤快?”
李春花拍拍秋梅的手:“娘让你去麦场干活也是为你好,这样一来你勤快能干的名声传播出去,以后也好相看不是,再说你辛苦这几日,算个啥?你看你姥给了咱多少麦子,这可不是白辛苦。”
李老太生了四个子女,就数这个大女儿李春花心眼最多,最滑头。她从小便不得她奶的欢心,她娘没生大弟牛儿以前,她奶总是变着法儿的折磨她老娘,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李春花惯会看人脸色,会做乖面子,不然怎能哄得她老娘团团转,嫁出去了还贴补她这许多银两和粮食。
来的时候大张旗鼓的,把猪肉淋了水,一路漏着腥味,让全村都知道她这个女儿是有多孝顺老爹老娘,走的时候偷摸顺了这许多的粮食偏选在半夜,就是为了不让人瞧见。
这样别人也就以为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是真心实意回来帮娘家干活了,还自带了那一大包的猪肉,谁不夸她孝心好?
沐雪趴在窗沿上,直到大姑和姑丈几人出了院门,才重新躺回床上,她算是看穿了她大姑打的这手好算盘。
她穿过来好几个月了,平日家里忙的累死累活,咋没见大姑一家来搭把手,麦子一收,就带个猪脑壳,一包猪下水来帮着晒两天麦子,就换了他们家四大麻袋麦子啊!
操!
她大姑的心劲儿可真是黑!
那猪脑壳管几个钱,走之前还切出来,差不多都进了他们罗家人的嘴。
妈的,比起她娘在黄家姥姥家拿一斗米都感觉不自在,这大姑妈实在脸皮厚的可以。
沐雪心里愤恨不已,一晚上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家人都在家筛选麦子,选出金晃晃颗颗饱满的麦子分到一边,准备拿去交税。
沐雪想寻机会把晚上看到的事透露给三婶刘桂英,有心让她去闹上一闹,李老偏心她女儿也偏的太过了,怕是她这样偏心家里人还不知道呢。
正好刘桂英要去上茅房,沐雪拍拍屁股也准备跟过去,想着怎么不留痕迹的把事说出来,脚还没跨过堂屋门槛,就听外面敲锣打鼓有人扯着喉咙大喊:
“各位乡亲,新帝登基,免三年地税咯,今年不用交地税咯…。”
哐哐哐!
哐哐哐!
铜锣声从院门口打过,沐雪脚提在空中愣住了,回头看,全家都傻了。
“他爹,你听到了吗?今年不用交地税?”愣了几秒,李老太一把抓住老李头的手臂,激动得说话都哆嗦起来,。
“娘,我也听到了。”
“好像说是新帝登基了?”
“说三年都不用交啊?”
众人七嘴八舌,眼睛冒着光,兴奋到不行。
“老四,你跟我出去瞧瞧。”老李头压抑着心中的狂喜,放下手中的麦子,点了识字的李铁忠,出门瞧瞧去。
爷俩儿前脚刚出院门,三婶刘桂英急乎乎就冲了进来,她拉屎拉倒一半,听到门外的铜鼓响,差点吓得掉到茅坑里去,等听清了打鼓人在说什么,也顾不得屎没拉完,提上裤子就跑。
“娘,娘,你听到了吗?是不是今年不用交地税了啊?”刘桂英直接冲到李老太面前,喷了她一脸口水。
沐雪收回脚坐到她娘身边,看大家也没心情整理麦子了,这个消息就似天上掉了个大馅饼,恰好被砸中,简直是让人高兴的找不到北了。
说来惭愧,沐雪穿来这么久,生活一直过的鸡飞狗跳的,还没来得及好好打听这个朝代的事情,虽然心里隐隐感觉好像似架空的年代,但再具体些的她心里还真没底。
“刚刚打锣的好像是里正家的猴老六,里正有什么事一向都是他传话的,看来不会有假。”三爹李铁山搓着手里的麦子,乐的嘿嘿直笑。
李铁栓跟着点头,也觉得这事错不了。
等李老头和李铁忠从外面回来,把事情这样一说,大家晓得免地税的事已经铁板钉钉了,顿时一个个喜气洋洋,眉开眼笑起来。
“娘,新皇是谁呀?”沐雪原来的时代别说交税了,种地都是国家给补贴的,这消息对她来说冲击不是很大,她倒是对新皇帝很感兴趣。
“你管他皇帝是谁呐,只要能免税就行。”四婶插话,高兴的猛亲了铁蛋几口:
“爹、娘,免税三年呢,咱可在不用饿肚子了。”
李老太笑的直点头,李老头笑着对李老太说:
“老婆子,给几个钱,去镇上买两斤酒来,今天可得好好庆祝庆祝。”
“使得的,使得的。”李老太满口应着,看了一圈,绕过主动举荐的三儿媳妇,招呼四儿媳妇跟她去里屋拿钱。
“娘,我也去。”沐雪站起来。
新皇登基这样大的消息,恐怕镇上早就传遍了,沐雪想乘机跟着去镇里打听打听,顺便把她收集好的烟草叶子拿到镇上去碰碰运气。
李二嫂也不拦她,趁着婆婆高兴,也提出想去镇上看看,她一开口,三婶刘桂英也跟着起哄。
好在李婆子今儿心里头高兴,一一准了。
沐雪家呼啦啦三个媳妇带一个女娃全部出动往镇上赶去,路上碰到不少大娘媳妇,一问,都是去镇上打酒庆祝的。
第四十一章 金陵九爷(上)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凡十年以下流放者皆可归乡,特赦免地税三年,与民休养……
盛京,新皇登基次月便颁布圣旨大赦天下,万民沸腾,紧接着广泛肃清从龙敌对势力,新皇不过弱冠之龄,却以雷霆狠辣之势,席卷了整个盛京各方势力,一时间,盛京众人杯弓蛇影,惶惶不可终日,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新皇祭刀之人。
三月之后,所有涉及党争势力基本肃清,只余一品侯,穆家。
穆家大爷穆楚辉时为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关键时刻率盛京禁军,联合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柯令敏围堵旧太子调遣军队,为新皇成功入主正阳宫争取了时间,立下大功。
而穆家老九穆楚寒,旧太子伴读,号称盛京第一公子,年十二岁,小小年纪才学过人,风姿卓越,同时心思缜密、心狠手辣,高调站队旧太子冷子烨,于先皇弥留之际,跟随旧太子一起攻夺正阳宫失败,一路被新皇暗军追杀逃至金陵,遭穆家守祖的旁支叔伯出卖,被新皇势力中的国师百里破风钉入脑中三根致命寒钉,几乎命丧青石镇。
金陵,五月。
“九爷,三爷和老夫人来了。”
侍童青烟推开门,小声通报。坐在书桌旁的少年,面无表情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