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笙哪里会不知陆铮心中所想所忧,大军开拔在即,主帅心神不宁可不是好事,因而安笙自是先去安陆铮的心。
灯火下,年轻的shǎofu温软浅笑,对她的夫君说:“妾身静候夫君,得胜归来。”
陆铮心中顿时一紧,伸出双手将妻子牢牢地锁进怀中,力气大的像是要将人揉进自己胸膛里。
。。。。。。
三日后,大军开拔,太子亲自送三军出城,一碗壮行酒饮下,数万将士跟随主帅,浩浩荡荡出了城门。
安笙没有出去送陆铮,而是如往常一般,早起给婆母和老夫人请了安,然后处理府里内务。
只是,频频走神的状态到底显露出了她内心的担忧。
如何不担忧?
哪怕知道他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武功超群,却依旧忍不住担心,毕竟,那可是打仗,是要真刀真枪拼杀,流血牺牲的。。。。。。
叶氏看安笙这样,如何不知她心内煎熬,这种滋味,她太懂了,因而别说怪罪安笙做事不经心了,她恨不得找些乐事来逗安笙开开怀呢。
陆铮此次出征,与往常不同,这次太子监国,内外全部紧着西北战场来,军需源源不断地送到西北,总算让人心里多了一份宽慰。
而这次的军需官不是别人,正是文韬,可以说,陆铮在前方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文韬为了供应商西北军需,也是卯足了劲儿,忙得几乎不着家,连妻子都有些冷落了。
好在谢婉容历来是个识大体的,并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跟丈夫使小性子,且因为担心安笙,还总来陆府陪伴安笙。
有了好友的陪伴,再加上从叶氏那里接了盯着陆翊读书的重任,安笙倒是真没那么担心陆铮了。
转眼间,陆铮已经走了半月有余,自他带兵到达西北,与匈奴开战以来,便捷报频传,朝堂内外,提起他无不称颂有加。
宫里惠帝情况时好时坏,已经彻底无法处理朝政,一应事务悉数交给太子,瑞王几次与太子相争,皆被狠狠收拾了,如今似乎也老实了,可以说,太子离那个位置,是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
朝中有太子加持,陆铮在西北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粮草充足,军需齐备,最近一次的军报中,他与太子承诺,不出一月,定大败匈奴,还西北数十年和平清净。
太子接到军报大喜,即刻报与惠帝,惠帝听后也是十分高兴,奈何力有不逮,最终不过扯了扯嘴角,便又昏沉沉睡过去了。
太子看着惠帝昏睡的面容,眉头皱起又打开。
惠帝的情形越来越不好了,看样子,只怕等不来夏荷盛放。。。。。。
然而,太子并未因此消沉多久,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说实在的,对这位父皇,他也曾敬重有加,但在一次次的猜忌防备后,再多的父子情分,也渐渐淡了,如今还剩下的,大概就只有那所剩不多的父子情了。
思及此,太子留下一句“好好照看皇上”,便转身离开了。
出了昭德殿,太子直接去了乾德殿,那里,内阁大臣们正在等着他一同商议朝事。
他如今代理朝政,诸事繁忙,每日里大半时间都待在乾德殿,连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都有些顾不上了。
不过,他却甘之如饴。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一喜一忧
(全本小说网,HTTPS://。)
陆铮离开快一个月的时候,正逢端阳节到来。全本小说网,HTTPS://。m;
一早起了,安笙在床前挂了两个五毒香囊,摸着香囊上的穗子,不由想起去岁端阳节,陆铮同她讨要五毒香囊的情形,情不自禁笑了出来。
青葙和紫竹端着水进来伺候,见她这样,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敢出声打搅。
好在安笙只笑了一下,便恢复正常了,待洗漱过后,去见林氏,与林氏说起今日的安排。
往年端阳节都要赛龙舟,不过今年因惠帝龙体欠安,西北又在打仗的缘故,太子便与群臣商议,不大兴庆祝,这赛龙舟自然也就省了去。
只是,其他一些旧俗还是要遵的。
比如吃粽子,挂菖蒲,系五毒香囊等等,还有布施一事,尤为重要。
不过陆家也不是头回布施了,区别只在于这一次林氏将一应事宜交给安笙来主理罢了。
安笙接了这差事,倒也不慌忙,处处打点齐备,只待今日开粥棚即可。
这不,一大早的便同婆母林氏说起这事。
因着过节,林氏面上也多挂着喜色,听安笙有条不紊地跟自己汇报布施事宜,便满意地笑了,“好孩子,你做得很好,该想到的都想了,放心去做吧。”
有了林氏的肯定,安笙自是更加放心大胆去做。
辰时刚到,她便叫人开了粥棚,然后亲自去布施。
今日布施的不光护国公府一家,文国公府也同样设了粥棚,不过,两家所为的原因却不尽相同。
陆家是存了替征战在外的陆铮和陆文祈福的心思,而文家,却是为了尚未出世的孩子祈福。
前几日,谢婉容来陆府找安笙说话,吃点心的时候突然恶心,吓了大家一跳,亏得安笙就是大夫,立即替她诊了脉,才知原来是有孕了。
这可喜坏了文府上下。
听说文韬这个新晋当爹的,听闻妻子有孕的消息后,惊得一碗茶全都泼到衣摆上去了,被同僚们笑话了许久,他也不以为意,镇日挂着有子万事足的笑容,筹措起军需来,倒是更加卖力了。
安笙也替他们夫妻高兴,添丁进喜乃是人生大喜,也就不怪文府要开仓放粮,赈济贫苦百姓们了。
哪知这喜还未维持多久,便被西北一封急报彻底打乱了。
与这封急报一同而来的,还有一封大捷的奏报。
这一喜一忧,可叫太子着实为难。
对着两封奏报皱眉良久,太子才起身吩咐道:“打点一下,孤要去趟护国公府。”
内侍见太子脸色不好,哪敢多言,忙不迭应下来,出去打点去了。
少顷后,太子一身常服,坐着一顶青帷小轿,来了护国公府。
彼时安笙还在外面忙着布施,林氏见太子来了,慌忙相迎,太子已经进了垂花门,快走几步,虚扶了林氏一把,尔后低声道:“夫人不必多礼,孤仓促前来,是有件事情想与夫人和安笙说,不知安笙。。。。。。”
林氏闻言忙叫人去请安笙回来,然后自己先将太子迎去客厅,又急命人上茶。
太子本想说叫林氏不必忙了,但一想到自己待会儿要说的事情,这话就有说不出来了,只得随林氏去了。
。。。。。。
一盏茶的工夫,安笙匆匆回来了。
见到太子,先行过礼,然后才在林氏身边坐下。
太子的视线在林氏和安笙面上来回逡巡了几遍,才在婆媳俩紧张的目光中,咬牙开了口:“是这样。。。。。。西北那边,送来一封急报,说。。。。。。”
太子从没有觉得说话是件这么困难的事。
林氏和安笙早就急得不行了,若非顾忌着对面坐的是太子殿下,早就催促上了。
太子最终本着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原则,一口气将事情说了出来。
简而言之,就是西北急报,说陆铮受了重伤,昏迷不醒。
这个消息,太子说的艰难,林氏和安笙听得也不轻松。
怎么会这样呢?
安笙怔怔地坐在椅子里,她想不明白,为何前几日才接到家书,跟自己说兴许就快能回来的陆铮,才不过几日便重伤昏迷不醒了?
他是主帅,轻易不会上战场的,怎么会受那么重的伤呢?
似乎是明白安笙心中所想,太子便自行替她解惑道:“陆文信上说,是为了救一个副将,陆铮才深陷敌围,受了伤的。”
本来战事已近尾声,眼看着匈奴就要败了,不想这时候,匈奴居然还能拼尽全力做最后一搏,也是没想到,偏有个副将中了匈奴的诱敌之计,深入敌营,要不然陆铮也不会为了救人而受了重伤。
听到太子的解释,安笙明白了,也释怀了。
她做不到去怪陆铮不知道先保全自己,她知道,他从来都是这样的,人命在他心里,从无贵贱之分,以他惜才爱才的性子,下属被困,他必然是要前去营救的。。。。。。
所以,她不忍怪他。
想通了这些,安笙便收起了面上的哀色,强自打起精神来,对太子拜道:“臣妇有一不情之请,还请殿下允准。”
太子见她如此,心头便是一动,然后忙叫她起身。
她该不会是,想要去西北吧。。。。。。
刚这般想过,便听安笙道:“臣妇请旨去西北一趟,还请殿下允准。”
此言一出,别说太子惊讶,林氏也氏惊得不行。
女子随军,这可是听都没听过的。
可是。。。。。。除了安笙,别人去似乎也真的没法叫人安心了。
太子和林氏一同陷入了纠结中,便听安笙又道:“臣妇意已决,还请殿下允准,臣妇定会竭尽所能,救治家夫。”
“这。。。。。。”太子听到安笙这样说,也不免动容,但又拿不准该不该答应,于是只好去看林氏。
安笙也去看林氏,不同于跟太子请命时的坚决,面对林氏时,她眼中盛满了哀求。
林氏被她看得心头一酸,不忍别过脸去,然后也福身向太子求道:“还请殿下行个方便吧,安笙的医术,殿下也是知道的。。。。。。”
“。。。。。。如此,那便依夫人所言吧,待孤回去打点安排一下,再派人前来通知,还请两位。。。。。。善自珍重。”
太子说完这话,便匆匆离开了护国公府。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情深不易
(全本小说网,HTTPS://。)
送走了太子,林氏也安笙也顾不上伤怀忧愁,忙先准备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
安笙要去西北,必然得上下打点一番,毕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