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师后裔-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因为这事,后来我们史家的人都明白,人,积了多少福德,就享多大禄,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强求也会落个空。

    当然,祖上的事情,因为年代有些久了,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很多已经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传说。

    但是不管是真是假,我们史家祖上确实留下了训言,要史家子孙谨记四字:行善积德。

    我叫史记,八零后,家住江西的一处大山里。

    我是继爷爷的衣铱,爷爷叫史国章。爷爷年轻的时候,看风水的本事就已经十分了得,人称史地师。地师是对风水阴阳术士的尊称,即地气宗师。

    不过,就是因为爷爷名声在外,后来破四旧时期,他被点名当成了重点的批斗对象,当时还被打断了一条腿,之后就不怎么看风水了,改开了一家扎纸铺,以卖纸人、纸马、纸屋、纸轿什么的糊口。

    说起我的出生,还有一件趣事。

    或许是因为爷爷风水看太多了,泄露了太多的天机,而遭天谴报应,所以我父亲一直无子。

    后来没有办法,有一天,爷爷就在祖师爷赖布衣的神像前求祖师爷赐子,果然祖师爷真的显灵了,不久母亲就怀孕了。

    我一生下来,母亲抱过来一看,直接傻了眼,说这孩子怎么长得跟家里供的祖师爷神像一模一样?

    爷爷一听这话,赶紧把我抱到祖师爷赖布衣神像前一看,也是震惊得张大了嘴,当下就指着我说:“这娃不得了,八成就是祖师爷转世喽!”

    就因为这事,长大后,我自己也很多次跑到祖师爷神像前去照镜子,说实话,乍一看还真有几分神似。

    不过,到了取名字的时候,全家人都犯难了,为了给我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我的父母那天晚上差点就吵到离婚。

    这一切,全归功于我这让人尴尬到想死的姓氏上,姓史,音通“死”和“屎”,我生来就落了个这样一个姓氏,也是没谁了。

    我父亲叫史祯祥,别人都笑他是“屎真香”,这名字成了他一辈子的笑柄。爷爷能给自己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我也只能佩服他老人家是一个人才啊。

    说实话,这样一个奇葩的姓氏,取出一个奇葩的名字来一点也不奇怪。比如:史忠飞(屎中飞)、史浩驰(屎好吃)、史贵(死鬼)、史劲(使劲)、吏一佳(死一家)、史一坨、史盆、史进、史出、史远点、史克郎、史乱中弃、史无前例、史前巨鳄、史米妈塞……

    妈的,摊上这个姓氏,我也是醉了。

    对于我这奇葩的姓氏,我已无力吐槽,好在万幸,上面那些不正经的名字没用在我的身上,要不然摊上那样的名字,我简直会怀疑人生!

    就在父母亲在为我的名字而争吵不休的时候,爷爷走了进来,大手一挥,说:“就叫史记吧!”

    父母一听,也觉得可以,这名字高端、大气、上档次,希望我的名字能像《吏记》一样流传百世。最重要的是,这个名字不会让人联想到‘屎’和‘死’上面去。于是,我就有了这么一个带着浓浓历史味道一样的名字……史记。

 第3章 鬼村

    当然,关于取名的事情是从爷爷口中听说的,因为在我还没懂事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了,我是爷爷一手带大的。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老洞,因为爷爷做得是阴阳风水的活计,所以我也时常会跟着他去走南闯北,年纪轻轻就见识过许多不为人知的灵怪之事。

    也许这会儿有人要问了,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不成?那些风水迷信之说会是真的么?

    这个问题的确让中国人纠节了几千年,在我踏入阴阳行当以前,我也对此半信半疑。不过,后来的一次亲身经历,使我转变了以往的想法。

    我如今还记得那还是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邻村有个老头死了,丧主家就到我们家的扎纸铺里订了纸人纸马及一些香炷元宝,说当天晚上要等着用。

    白天,爷爷将东西备好,傍晚时就将扎好的纸人纸马都给人家送过去了,但是回来后却发现香炷元宝落家里了。因为爷爷说晚上有客要来,抽不开身,所以就让我去邻村给人家把香炷元宝送过去。

    当时已经天黑了,送货的地点虽是邻村,但是因为是农村,道路曲折,需要在几座大山之间绕道而行,所以走起来却有十几里远的山路。临出门前,爷爷就叮嘱我,走大路,莫要抄小道。

    我记得那天晚上月光很大,应该是月中之时,一轮明月高挂,所以我也没拿手电,直接带着香炷元宝就出了门。

    头顶夜色,匆忙赶路,去的时候倒是一路太平无事,赶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接近十点的时候,终于把香炷元宝送到了丧主家中。

    东西送到了,我也没耽搁,立即就返身回家,不过当我走出了村口不远,就停下来了,因为眼前有两条路,这两条路都能回家。

    一条是来时的大路,若走来时的大路原路返回的话,需要翻过两座大山,且全是上坡路;另一条是小路,不仅更近,而且能免去翻那两座大山,简言之,走小路比走大路最少能省一半的力气。

    因为来时走了十几里山路,我已经觉得很累了,加上如今已经十点多,很晚了,于是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抄小路而返。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呢?那是因为这条小路要经过一个荒村,而那个荒村的名字就叫鬼村。为什么会叫鬼村,有两种说法,一是那个村子经常闹鬼,所以后来被当地人称为鬼村。另一种说法是那个村子原来叫桂村,因为“桂”音通“鬼”,才被叫成鬼村的。

    据说,在解放前,那个桂村是一个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村子,在当时是一个一提起就让人特别毛骨悚然的地方。村子里的那些病人死掉之后便埋在村子周围,很多都没能得到妥善处理,所以造成那地方有一股相当浓重的怨气,集聚了很多“不干净的东西”,什么鬼火,鬼叫,鬼打墙这类的邪乎事是没少发生,在周围几个村子传得很广。以前时有人夜里在桂村那里看见所谓“不干净的东西”,每次都把人吓得半死,后来这条小路也就被人们废弃了,无人敢走。

    总之,不管它是叫鬼村,还是叫桂村,如今那里都没有人了,全死绝了,成了一片荒岭坟岗。

    用爷爷的话来讲,我那时就是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连那种禁地都敢闯。不过当时我倒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能尽早赶回家。

    这条小路皆是由青石板铺筑,但是因为少有人走,很多青石板上都长满了青笞,所以并不好走。

    从这条小路回家,也有十里路程,原本我是不太怕的,但是随着不断往前行去,只见眼前的景色是越来越荒芜,加上路边各种奇怪的鸟叫虫鸣,一个人在这种荒山野岭中赶夜路,心里还真莫名的害怕了起来。

    不过这时已经走了有段路程了,此时再掉头回去改走大路,我也不愿意,于是只好心一横,继续往前赶路。

    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前面有一盏灯火现出,昏黄昏黄的,一闪一闪。定眼一看,原来迎面走来了一个老人,年约六旬,骑着一匹白马,手提灯笼,那灯火就是她手里提着的那盏灯笼。

    我当时就很好奇,不是说这条小路没人敢走吗,怎么这大半夜的却也有和我一样在此赶路的?看来这世上不信鬼的,不止我一个嘛。

    心里这般想着,很快,那个人就迎面来到了我的面前,停下问道:“我说这位小兄弟,这大半夜的你这是上哪去呀?”

    我说回家。

    那个老人就又问:“你家在何处啊?”

    我说:“史家湾。”

    老人就说:“小兄弟,你这莫不是走错路了吧,回史家湾应该走大路,怎么跑这荒弃的小路上来了,你不害怕么?”

    原本我心里是有点害怕的,但是如今见到了人,反倒是一点也不怕了,于是就说:“有什么怕的,你不也是在此赶路么。”

    那老人笑了笑,就说:“小兄弟难道不知道此路通往鬼村,那地界可非吉地,我劝你一句,还是随我原路折返回大路上去比较好。”

    我要是愿意折返回去,刚才我早就自己折回去了,何须等现在。于是就谢绝了他的好意。

    那个老人也没强求,只是临别之时特意的关照了一句:“小兄弟,你执意继续前往,那我就叮嘱你一句,此路不净,若遇同行人,切莫交谈同行,如此方保太平。”

    我随口应了一声,自然不可能将他这话放在心上,转身继续赶路,而那个人也消失在了夜色中。

    就这样,我继续往前走了几里路。

    这时夜也深了,荒路之上也起了薄雾,月光照在地上,朦朦胧胧的,使得路面上变黑了许多,一阵夜风吹过,顿时觉得浑身凉飕飕的。

    走着走着,借着朦胧的月光,我突然又见到前面有一个人,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

    那个人好似听到了我的脚步声,于是望向我这里。

    我十分好奇,这深更半夜的怎么还会有人在路上坐着,走近一看发现原来是一个老婆婆。

    老婆婆大约七十多岁,满头白发,穿着一身黑衣,驼着个背,骨瘦如柴,手里撑着一根拐棍,病殃殃的样子,就好似一阵风都能把她吹倒,但是却面生的很。从小到大,我跟着爷爷几乎邻边每个村子都去过,但是眼前这个老太婆我却好像从没见过,也不知道她是哪个村子里的。

    这个老太婆打量了我一眼,就笑着问我这是要上哪去?

    我说回史家湾,同时问她是住哪里的,怎么这么晚会坐在这路边上?

    老太婆指了指前方,说:“我是住前面桂村的。”

 第4章 诡异同行人

    “桂村?”听闻老婆婆这句话,我不由心中猛地一惊,桂村不是早就没人了吗,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