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卢雇佣兵则有许多是赤膊上阵,他们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冲锋陷阵时视死如归,一头红发如烈火般随风飞舞,手持圆盾挥舞大刀,令人望而生畏;西班牙雇佣兵身穿紫边白衣,外套连环甲,椭圆盾护身,善使锋利无比的西班牙短铁剑和铁杆铁头的细铁枪,突击能力和杀伤能力极强。
双方列阵完毕,罗马军总指挥官老西庇阿和迦太基军统帅汉尼拔都纵马在自己的阵前往来驰骋,大声地激励着自己的将士。鼓励他们为了祖国、为了妻小父老、为了生存荣耀,为了财富而战。
战斗以罗马军轻装兵的进攻拉开序幕,罗马军明显占上风。老西庇阿于是下令让罗马军重装兵全线推进,他们首先与突起的汉尼拔军阵的正中发生激烈的撞击,超过五万人的战场上,雷霆般的战斗声响恐怕创下了西西里岛噪音分贝的最高记录。
两军的交锋就象行星的撞击一样地猛烈而炽热,在双方的接触面上,士兵的鲜血在迸溅涂抹,武器撞击所产生的火花在四散飞射,战斗的吼叫发出最强悍的轰鸣。在密集坚厚的罗马重装兵方阵的猛烈攻击下,汉尼拔的中军开始慢慢后退,那情景就象一个铁质的陨石撞击在泥土的行星上那样不可阻挡,而那陨石比行星更加巨大,泥土行星的崩溃是无法抗拒的必然命运。
如果汉尼拔的中军里只有高卢兵的话,那么他们的命运就会与那行星一样,早晚会在罗马大军的重压下溃退,就象在特拉比亚河边那样。汉尼拔对此早有预料,所以他才将经验丰富的西班牙兵和高卢兵配在一起,以加强他们的抵抗能力。因此他们虽然在后退,但是依然有条不紊,没有产生混乱和溃逃。相对中军的苦战,汉尼拔两翼的伊比利亚步兵则稳如磐石,他们整齐地保持着队形,抵挡罗马军的攻击,却不主动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当中军刚一接触,汉尼拔就命左翼骑兵突击,哈士杜巴于是率领手下两千铁骑从正面和侧面同时冲入只有一千二百人的罗马右翼骑兵阵地,罗马骑兵在哈士杜巴的猛烈进攻下,很快便被粉碎,少数侥幸突围的骑兵落荒而逃。
罗马的左翼600骑兵与汉尼拔的1000努米底亚骑兵相对抗,人数相当,所以他们在总指挥官老西庇阿的亲自带领下勇敢地向敌人发动了进攻。不过,努米底亚骑兵的战术与罗马骑兵完全不一样,他们根本没有下马作战的意思,在远距离投出标枪和弓箭后,便迅速脱离战线。
罗马骑兵见敌人杀来,就下马列阵,准备撕杀。可转眼见,努米底亚的骑兵有都掉头退了回去。于是又慌忙上马准备追击,这时敌人换了一个方向飞奔而来,又是一阵箭雨的袭击。一时间左来右往,双方僵持。
汉尼拔的中军在罗马军的猛烈攻击下,已经渐渐地由突起的弓形阵变成一条直线,进而又向后凹陷下去。那里的西班牙兵就象防弹玻璃中的高分子材料一样,吸收缓解冲击的能量,并将已经破碎的玻璃紧紧地粘合在一起,虽然那玻璃已经在枪弹的猛烈冲击下已经凹陷,却不会破裂。
副指挥官鲍鲁斯见中军就要得手而右翼的骑兵已经不支,他作出了可以决定胜负的关键决定,不去支援崩溃的骑兵轻装阵,而是亲自带领一部分侧翼将士突入中军援助,希望能够在汉尼拔的骑兵取得全面胜利之前将敌人的中心撕开一个缺口。这时两军都在与时间作战,看谁能够坚持的住,谁能够先达到战略目的。
哈士杜巴在击破罗马右翼骑兵后,只派少数骑兵继续追击溃逃的罗马兵,主力则从罗马阵后向罗马军左翼奔去,从背后向罗马军左翼骑兵发动突然袭击。在哈士杜巴骑兵和努米底亚骑兵的前后夹击之下,罗马左翼骑兵彻底崩溃,他们在老西庇阿的指挥下,拼死突围,狼狈地向西面退去。哈士杜巴见罗马骑兵已经完全溃败,就让努米底亚骑兵执行追击任务,自己则带领麾下骑兵开始从背后进攻罗马军。
此时,汉尼拔的中军已经退成一个巨大的凹字,形同一只大海碗,两侧的罗马军纷纷向中间靠拢,希望扩大战果,眼看就要支撑不住。这时在两侧一直不动如山的伊比利亚步兵在汉尼拔的号令之下开始前进,同时,等待在阵后的轻装兵向两翼分流,加入伊比利亚步兵的战阵,一同从两侧向中间进攻,将罗马军的两翼赶进“碗”里去了。
一切的时机都经过汉尼拔的准确计算,几乎分秒不差,恰恰在这个当口,哈士杜巴的骑兵返回,将“碗”口封闭,于是整个罗马军就被汉尼拔装进了他所设下的完美的包围圈。四面受敌的罗马军正面的突击能力顿时减小,整个战线被压缩,渐渐地士兵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小,罗马相继失去了特有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虽然副指挥官鲍鲁斯拼命鼓励士气,可是他们哪里转动的开?
于是战斗的结局已定,虽然罗马将士个个奋勇异常,在失去队形没有机动力的情景下,被汉尼拔军从外围一点一点地切割,激烈的拼杀一直持续着。很快,没有面对过汉尼拔军团的,数量已经不足2000的希腊军团选择了逃跑。这让一直在希腊军团侧翼的狼之军团遭到了汉尼拔军团中的伊比利亚步兵的毁灭性打击;而希腊军团的残兵也在返回的努米底亚骑兵的追击下死伤殆尽。
惨烈的战斗直到黄昏时分才结束,七个罗马军团与一个希腊军团的联合大军被彻底摧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章·亲身参战”
(全本小说网,。)
ucaro(埋伏若是被识破、并被反包围的话,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威吉修斯(古罗马帝**事著作家、著有'罗马军制')
让我们把时间再回到9月20日;早晨天还没有亮,联军的南北两个军营里就已经灯火通明。紧接着在老西庇阿的一声令下,南岸军营内的大军就开始缓缓渡河向北岸军营进发;汉尼拔则在自己的军营中按兵不动的看着联军在调动。
两处大军合二为一之后,老西庇阿就开始在北岸军营的主将军帐中对诸将下达作战命令。在场的将军们,除了老西庇阿和鲍鲁斯之外;还有七个罗马军团的军团长和希腊军团的军团长,以及为了此次决战特意从罗马城赶过来的罗马共和国名将努西阿斯和塞维利阿,再加上奥斯卡本人。
单从将领阵容上来说,这次的罗马军队已经集结了整个罗马共和国最豪华的将领阵容。七个罗马军团的军团长是罗马四大家族以及奥古斯都家族的顶梁柱,是未来罗马共和国的擎天巨擘;作为指挥官的四员大将更是罗马共和国现有的最功勋卓著的名将。同时,也是罗马仅有的四名指挥过大军团作战的将领!
会议一开始,老西庇阿就一反之前的常态,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凌厉姿态下达军令!对此,包括鲍鲁斯在内所有的罗马将领都毫无怨言;不说老西庇阿的资历和能力,就以这种决战的重要程度也不能允许有人质疑最高指挥官的军令。在战场上,一旦开战,绝对不能出现任何质疑最高指挥官的将领;否则,战争只会失败。
首先,老西庇阿命令六大军团将自己的300附属骑兵全部交给指挥部统一指挥;全部一千八百名骑兵将分属左右两翼。右翼是罗马骑兵阵一千二百人,他们靠在河边列阵。左翼是罗马骑兵约六百掠阵。其他的八个军团,第二军团组成右翼军团,由副指挥官鲍鲁斯指挥右翼军团和右翼骑兵。
第四军团组成左翼军团,由总指挥官老西庇阿本人指挥左翼军团和左翼骑兵。剩下的六个军团中,鹰之军团、公牛军团、马之军团三个军团组成右中军军团;并以马之军团坐镇中央,鹰之军团列阵右面与右翼军团遥相呼应,右中军军团由大将米努西阿斯指挥。
野猪军团、狼之军团(近卫团包含其中)、希腊军团三个军团组成左中军军团;并以野猪军团坐镇中央,希腊军团列阵左面与左翼军团遥相呼应,左中军军团由大将塞维利阿指挥。但是,由于罗马军人数众多,如果按以往的队形,罗马的这个阵势就会太长。
所以,为了增加联军的正面战斗力;老西庇阿让每个百人队正面人数减半,列五人一排,纵深加倍成12排。这样就使罗马阵不会过长,但却成倍加厚,希望以此加强中军的正面突破能力。分派命令至此,所有的军团布置已经安排妥当;但是,鲍鲁斯却在此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鲍鲁斯认为,联军只有一千八百罗马标枪骑兵,根本无力与汉尼拔军团的4000精锐骑兵相抗衡;稍加战斗以后就会被汉尼拔的骑兵彻底击溃。所以,还不如将骑兵集结于一处好歹能多战斗一段时间。老西庇阿给出的答复是,他本来就没有指望骑兵可以战斗多长时间;骑兵的作用是在汉尼拔军团的骑兵冲上来之后迅速缠住他们,然后第二军团和第四军团就迅速扑上去消灭汉尼拔军团的骑兵。
而且,联军的数量优势可以保证在派出去两个军团之后,整体大军依旧是高达六个军团27000余众;而汉尼拔在派出4000骑兵之后,大军就只剩下11000左右的军队了。这样,联军相对于汉尼拔军团来说依旧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数量优势。老西庇阿的解释不仅说服了鲍鲁斯,也说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命令下达之后,诸将就各自回军备战了;而奥斯卡则被老西庇阿留在了军帐中。待只剩下两人之后,老西庇阿对着奥斯卡严肃道:“奥斯卡,今天的作战安排其实不仅是为了对付汉尼拔军团,也有防备希腊军团的意思。以我对希腊人的了解,一旦陷入苦战他们很有可能会选择逃跑。
所以,我将希腊军团放在了你我之间;他们的左翼是我亲自指挥的第四军团和左翼骑兵,右翼是你的狼之军团。假如他们真的选择了逃跑,你即刻放弃正面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