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斯卡本人是希望克利奥佩特拉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去争夺埃及王国的法老之位的,他也希望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尽可能的少参与克利奥佩特拉与托勒密十三世之间的决战;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克利奥佩特拉获得的埃及王国法老之位更为名正言顺而已。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克利奥佩特拉麾下的军队必须有十足的获胜把握;否则的话,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可不会坐视埃及王国的局势超出奥古斯都帝国的控制,必要的时候奥斯卡并不介意由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出面来解决所有埃及王国不愿意接受克利奥佩特拉继任法老之位的军队。

    至于埃及王国内部的百姓们会不会因此而对克利奥佩特拉产生不信任感,并质疑克利奥佩特拉统治的合法性;难道你以为身为奥古斯都帝国皇帝的奥斯卡,会在意埃及王国那些百姓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真要是到了那样的一天,大不了奥古斯都帝国就派遣一支大军驻守在埃及王国本土;只要埃及王国可以牢牢的控制在奥古斯都帝国的手中,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也是奥斯卡和奥古斯都帝国可以接受的。

    到时候,拥有了埃及王国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整个奥古斯都帝国就会彻底摆发展过程中脱粮食问题的制约;甚至,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也可以在有了消耗不完的粮草物资以后,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军,这才是成就奥古斯都帝国称霸伟业的根基所在。

    为了得到埃及王国的粮食资源,奥斯卡不会介意将自己手中的屠刀指向任何人;哪怕就是埃及王国所有的百姓都站在了托勒密十三世的那一边,奥斯卡也要信心杀到所有埃及人都屈服于克利奥佩特拉的统治,这就是奥斯卡和奥古斯都帝国的决心!

    就在克利奥佩特拉向腓尼基行省总督伯狄诺斯和犹太行省总督奥克奇维安派出使者的时候,托勒密十三世的使者就已经在飞奔向西顿和耶路撒冷的路途中了;托勒密十三世在得到亚历山大城主的汇报以后,立即就开始向埃及王国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实权派的总督求援了。

    当初托勒密十三世之所以可以顺利的夺取埃及王国法老之位,除了波希纽斯忠心耿耿的支持以外,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的支持也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的;要知道,埃及王国可不仅仅只有首都所在的中埃及行省和不设总督的尼罗河三角洲行省。

    无论是埃及王国新占领的西奈山行省和纳巴泰行省,还是原有的底比斯行省和塞浦路斯行省,都是以实力最为强大的腓尼基行省和犹太行省马首是瞻的;这两个行省的态度,几乎就决定了其他四个行省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托勒密十三世。

    托勒密十三世也知道伯狄诺斯总督和奥克奇维安总督在这方面有着怎样的号召力,所以他在击败克利奥佩特拉主动发起的战争以后,立刻就派出了使者前往西顿和耶路撒冷,并向这两位实权派总督开出了极为优渥的条件来换取他们的支持。

    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虽然掌握着埃及王国最为精锐的十一万大军,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埃及王国的总督而已;面对王室内部的争斗与厮杀,他们明智的选择了明哲保身。

    更何况,那个时候克利奥佩特拉已经带着奥莱斯的舰队离开了埃及王国本土,托勒密十三世也是名正言顺的埃及王国法老了;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还是表示了对托勒密十三世的忠诚,并且还出面号召其他所有埃及王国的行省都向托勒密十三世效忠。

    有了实力最为强悍的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的支持,托勒密十三世自然是顺顺利利的坐稳了埃及王国的法老之位;投桃报李之下,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也是获得了托勒密十三世的认可。

    托勒密十三世继任命波希纽斯将军为整个中埃及所有军队的统帅之后,又任命伯狄诺斯总督的长子为埃及王国腓尼基舰队的司令官,奥克奇维安总督的长子也被任命为埃及王国犹太行省驻军的战车军团军团长。

    埃及王国的总督权力是极其有限的,谁让埃及王国的缔造者托勒密一世本人就是靠总督之位起家的呢;即便是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是总督兼任驻军统帅,他们也无法直接任命自己的儿子在军中担任高官,这也是埃及王国的历代法老避免地方总督和军队统帅专权而采取的措施。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托勒密十三世的两项任命获得了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的感激涕零,要不是托勒密十三世让他们的儿子名正言顺的身居高位的话,他们的儿子最少还需要十年以上才能爬到托勒密十三世所任命的位置,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能不感激托勒密十三世吗?

    基于这样的一种关系存在,托勒密十三世认为自己的求援一定可以获得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的支持;所以,托勒密十三世也给自己的使者带去了详细的援军数量要求。

    拥有七万军队的腓尼基行省,托勒密十三世希望他们可以出兵五万增援后方,拥有四万军队的犹太行省,托勒密十三世则是希望他们可以出兵两万增援后方;至于塞琉古帝国,最近他们正在和北方的王国联盟打的你死我活呢,哪有时间和军队来干涉埃及王国的事务。

    身处西顿的腓尼基行省总督伯狄诺斯在接见了托勒密十三世的使者以后,立即就率领了三万步兵和两万战车部队前往奥克奇维安总督所在的耶路撒冷;此时,奥克奇维安也是集结好了一万步兵和一万战车部队,正在等待着伯狄诺斯的军队前来呢。

    两人的大军合兵一处以后,伯狄诺斯就提出由奥克奇维安一人率领这四万步兵和三万战车部队返回中埃及地区增援托勒密十三世的建议;而他则留下来率领腓尼基行省和犹太行省剩余的四万大军,防止塞琉古帝国的军队做出任何入侵的举动。

    伯狄诺斯的建议也不是没有道理,塞琉古帝国毕竟还在边境地区驻扎着数量不少的军队;假如塞琉古帝国要是趁机发动了对埃及王国的进攻,群龙无首的腓尼基行省守军和犹太行省守军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塞琉古帝国的进攻呢?

    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奥克奇维安同意了伯狄诺斯的建议;正当两人准备各自行动的时候,克利奥佩特拉的使者也是急匆匆的赶到了耶路撒冷,并带来了克利奥佩特拉开出的优渥条件。

    无奈的是,他们的到来还是晚了一步,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都没有接受克利奥佩特拉条件的意思,甚至连为此而犹豫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在他们看来,克利奥佩特拉选择堂堂正正的与托勒密十三世竞争的话,他们或许还会考虑考虑到底是支持托勒密十三世还是克利奥佩特拉。

    可惜,克利奥佩特拉竟然选择了与狼子野心的奥古斯都帝国合作反攻埃及王国,这就是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无法接受的事情了,他们还是决定派军增援托勒密十三世!(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百四十八章·兵分两路”

    (全本小说网,。)

    装腔作势、过分卖弄的人,总是要露原形的。天籁『小说。『2

    ——伊索(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

    克利奥佩特拉派遣使者的到来也证明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克利奥佩特拉与托勒密十三世的战争即将在短期内爆;而奥克奇维安率领的七万大军最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到孟菲斯。

    为了避免忠诚于托勒密十三世的七万大军被克利奥佩特拉的军队和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击垮,伯狄诺斯和奥克奇维安直接将克利奥佩特拉派出的使者给扣留了下来;然后,奥克奇维安就命令南下的七万大军中的三万战车部队快马加鞭赶完孟菲斯,他则是率领四万步兵紧随其后。

    托勒密十三世在得到克利奥佩特拉和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攻陷了尼罗河三角洲行省以后,除了向伯狄诺斯总督和奥克奇维安总督求援以外,就是命令波希纽斯将整个中埃及的军队全部聚集到孟菲斯城中据守孟菲斯;这道命令却是难得的获得了波希纽斯的全力支持。

    虽然波希纽斯是帮助托勒密十三世击败克利奥佩特拉的关键性人物,也是被托勒密十三世亲自任命为中埃及地区七万大军统帅的心腹;但是,波希纽斯本人对昏聩无能的托勒密十三世宣布的很多命令都是持反对意见的,这也是他深受托勒密十三世信任才能平安无事的活到今天。

    要是换成了其他任何人的话,早就被残暴而又嗜血的托勒密十三世处死全家了;托勒密十三世再昏聩,他也知道哪些人是忠心耿耿为他守军权势的,这就是他包容波希纽斯的原因所在。

    中埃及行省是埃及王国现在的都行省,也是埃及王国最为繁华的地区;星罗密布的城市和时常爆的奴隶暴动极大的分散了波希纽斯麾下的军队,也让整个中埃及地区都分布着数量不等的守卫军队,这就直接导致了孟菲斯城内的守军并不充足。

    而孟菲斯城却恰恰又是整个埃及王国城墙最为高大坚固的城市,再加上城内储存的无数粮草物资;将中埃及地区的七万军队全部集中在孟菲斯城中进行据守,绝对是抵御克利奥佩特拉军队和奥古斯都帝**队进攻的最好办法。

    当然,托勒密十三世想的可没有波希纽斯那么多,他也不觉得据守孟菲斯城有什么好的;他之所以命令波希纽斯将整个中埃及地区的军队全部集结于孟菲斯城,只不过是为了波希纽斯可以率领全部的军队更好的保护自己而已。

    无论托勒密十三世的决定是为了什么,最起码他的这个决定确实是其法老生涯中难得的正确决定,也是波希纽斯执行的最为一丝不苟的命令;当波希纽斯将全部的七万大军开进孟菲斯城的时候,一直东西吊胆的托勒密十三世总算是可以放下心来睡觉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原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