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稳固。
“那大将军的意思?我韩国能够守这半个月甚至更久?”绝境之中,忽然听闻救命稻草,韩王自然紧紧抓住。
“那是自然,以臣估计,这几天,秦军的攻势肯定会大大减缓,不如之前那么狂烈。而城中将士每天的伤亡人数,极有可能下降到两三千人,这么一些人,完全在我韩国的承受范围之内,足以支撑到援军的到来了!”姬无夜点点头,傲然的说道。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我韩国能够保住社稷犹存,宗庙不失,那就是大大的好事!”韩王连忙点点头,一脸庆幸的说道。
就这样,一场朝议,在几次三番的跌宕起伏中,结束了。
而韩王,乃至朝堂众臣,也在这一论谈中,稍稍坚定了自己抵抗的决心,一些心里原本生出的某些小心思的人,也决定再观望一下,再做打算。
城外,秦军的攻势依然猛烈,但已不如前三天那么狂暴,变得缓了起来。
人都是有惰性的,做事也是讲究一个激情的,刚开始三天,秦军士卒在他们长官的激励下,鼓起了心中的血涌,打起仗来拼命,不怕死。
可三天过后,他们发现,韩国在他们如此狂烈的攻击之下,还是守住了这新郑城。
并且看起来并没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守的依然稳固,城头之上的守军也没有变少。这自然狠狠地打击了秦军的热情,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
他们怀疑的,自然不是自己能否攻下这新郑城,而是自己要花多长时间,能不能在短时间攻下罢了。
有了怀疑,就自然有迟疑,打起仗来,也开始变得怕死,上了战场之后,自然也不如开始那般卖命了。
毕竟,尽管秦国讲究一个耕战,一切的地位和财富,都与战功有关。
但那一切,终究是要靠自己来争取的,而且一切享受,也要自己活着才能够得到。
死了之后,哪怕自己的家人能得到一些好待遇,但与自己,也是彻底无关了。
人性!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9章 靡弱的韩国
(全本小说网,。)
新郑城如今在秦国的攻击下,虽然算不上摇摇欲坠、弹指可破,但总的来说,也好不到哪里去。
韩国的底蕴终究是太少了,尽管他也号称是战国七雄,但那毕竟是很久之前,凭借祖宗的荣光带来的称号。
如今的韩国,只不过剩下区区十几个城池,不到百万的子民罢了!
这种实力,在六国之中,可以说称得上是最弱的。
哪怕是六十年前,还没有被灭亡的宋国、中山国和越国,实力比起韩国来说也不差分毫,甚至某些国家犹有胜之,在天下其他国家看来,比起韩国更加的棘手。
如此之弱的韩国,之所以能够傲立在世上,除了各国博弈,需要韩国来作为一个缓冲点这一原因。
也有韩国自身的一些因素,韩国国内的地域多是山丘,极难行走。其他国家的大军想要攻打韩国,这些地理环境因素就是一个重大的难关。
同时,国内多山,也就意味着富有众多的矿产,铜矿和铁矿,就是其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一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么多的铁矿,也就有很多的人以打铁作为生计,所以韩国的弓弩武器,在天下诸国,都是极为出名的。
天下诸国与禁行这一称呼,来表明韩国武器的锐利,尤其是弓弩,更是冠绝天下,让诸侯忌惮。
加之韩国史上又出了一两个明君,他们改革国内的弊政,任用贤臣,极大地振兴了韩国的国事。
在韩昭侯时期,任用申不害为相,进行的一场不怎么算成功的改革变法。
这场变法,提升了韩国的国力,兼及有利益进行的一次再分配,从而壮大了韩国的中层利益者,那韩国原本动荡不安的国势,稳固了下来。
而韩国也因此将自己的兵马扩充到了15万,并且这些兵马装备了天下最为先进的武器,加上他们此刻刚刚获得大量分配下的利益,士气高涨,战斗力极为可观。
这支新军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韩国旁边的郑国。
郑国实力弱小,比韩国还不如,大概只有韩国一半的国土,人口虽然有韩国的2/3,但国内却人人都喜欢做商人,讲究一个和气生财,极为厌恶战争,并且逃避战争。
所以这么一个国家,虽然国内的财富底蕴极为强大,如果全部化为军事力量,将是一股足以让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都侧目的力量。
可却在韩国这15万新军的攻击之下,短短一两年就覆灭,速度之快,让天下之国震惊。
韩国,也就就此树立了他的威严,被天下人称为小霸!
不过毕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当初郑国的都城新郑,如今也成了韩国用了近百年的都城,早已经看不到当初郑国的影子。
而韩昭侯的余泽,到现在虽然还在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没有多少了。
如今的韩国,土地丢了九成以上,人口也是削弱的极快,只剩下区区不到100万人。
这种实力,在天下诸国之中,虽然也算一个比较有一点点分量的国家,但真的说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比燕国还不如,起码燕国如今的地盘,从地图上看去,还是韩国的七八倍之多。
这种战略纵深,在当时人看来,是很重要的。
起码有广大地方的国家,不用担心因为丢了几座城池,就有复国灭亡的忧虑。可以利用广大的地盘,来拖延敌人进攻的脚步,然后暗暗的积蓄实力,准备反击。
韩国如今就是这种尴尬局面,被人轻易的一打,只要边关被丢,就是被人围困都城的局面。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自从韩国被秦国打得只剩下,如今这么十几座城池的时候,被人包围都城不知有多少次?
如今城外的大军汹涌的进攻,让原本泰然自若的韩国君臣,也变得慌张起来。
以前被人包围都城,韩国上下除了刚开始一两次有些害怕外,也就慢慢的习惯了。
他们从这些战争中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韩国是断然不会灭的。
因为关东六国要留着韩国,来抵挡秦国的进攻,并且韩国有着一个与六国同样的称呼,战国七雄。
这是当事人供认的,如果其中有一个国家灭亡,就意味着有一个国家要崛起,要统一天下,这是每一个国家都断然不允许的。
所以秦国每一次攻打韩国,往往都是多了几座城池就回兵,不敢有太大的动作,生怕激起山东六国的恐惧,从而起兵抗秦,不死不休。
不过如今的韩国就没那么好运了,胆敢加入合纵抗秦的联盟,试图灭亡秦国,这怎么能够被秦国容许?
然后,二十多万大军就来了,铺天盖地的压向的韩国,秦国那能征善战的士兵,得到公输家族帮助后极为精良的武器,根本不是韩国这种靡弱的国家能够阻挡的。
如今的新郑城,被秦军包围已经有十五天了,整座城市到处看到战争带来的影响,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白布,他们的亲人就是城头守军的一员。
为了保护亲人的安全,在王命的号召下,不得不赶上了城墙,守卫着这座他们的家。
原本厚实的城墙,在公输家族那层出不穷的攻城器械下,也是出现了很多破损,难以再见往日的雄壮。
而守军,那就是更加的少了。
原本就剩下8万的守军,在这十余天的攻击之下,竟然只剩下一半,也就是4万人了。
城头之上都已经出现了妇女老人的身影,她们在帮忙抬一些军用物资。
这种发现无疑让城外的秦军更加的兴奋,再一次加大了他们的攻击力度,让得已经非常疲惫不堪的韩国军队,更加的苦不堪。
韩王此刻就驾临到城头上,尽管非常危险,但是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这个国家的王,他还是要亲眼看一看,这场决定韩国命运的战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情况?
可是,现实却是让他极为的恐惧,韩国,在秦军不计代价的进攻之下,真的是已经是摇摇欲坠,难以支撑了。
而唯一让韩王继续坚持下去,誓死不降的精神支柱,就是姬无夜口中,再过几天就能赶来的御国20万骑兵的援军。
可是,援军什么时候可以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0章 韩国的困境
(全本小说网,。)
新郑城,到了如今的地步,已然来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时刻。
城头的守军,在半个月的守卫下,已然消耗了一半以上,每一个军人,他们心里此刻的想法,恐怕都是恐惧与麻木。
他们心里的那一根弦,已然绷到了极限,稍有太过剧烈的动作,恐怕就会彻底崩溃,引发大规模的逃亡。
如今之所以坚持下去,没有出现什么变故,恐怕就是因为,这些军人明白,他们身后就是自己的家,而城外周围都是秦国的军队,就算是逃,都逃不到哪里去吧!
因为这个原因,韩国的军队尽管知道,守城伤亡惨重,但还是勉力的支撑得下去。
但这种情况,也难以维持多久,如果再过十几天,最多十天,他们心中的希望,也就是他们大王告诉他们的援军,并没有在新郑城外出现的话。
恐怕,这只已经彻底疯狂的军队,将会发生一场难以预料的变故。
……
城内的韩国军队都已经如此,那么城外,因为进攻高大城池而伤亡更加惨重的秦国,他们的现状又是怎样?
秦国此时因为多日来不计损失的攻击,死伤的人数难以计算,只知道,往日里连绵十里的军营,如今只剩下区区五里。
而原本点起的炊烟灶火,也是少了一半。
整个秦军,在这连日的攻击之下,竟然已经折损了他10万大军,真是让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