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京为官这些年,也还算顺利。只有一件事,让他颇为不忿。
他和贾敬同为正二品武官,又同在京城这个地界儿,却总是被贾敬压了一头。
贾敬是京营节度使,也叫九门提督,专管京城内一切门禁、宵禁、治安、皇帝出行护卫等工作。
而他作为护卫京城的南大营都统,平日里除了练兵也没事。偶尔要调用他手下的兵,皇帝也是通过九门提督之口,甚至直接叫他协助。。。。。。
他可是知道贾敬是没有战功的,是由文官恩荫的武将。在他们这些大老粗眼里是不大认可这样的武将的。
更可恶的是,贾敬卸职后,又推荐了一个差不多情况的王子腾上任。
他不服。
不就是祖上有些功劳吗?
不过他到不至于蠢到公开反对朝廷决策,只是想在今天这个时候给贾敬一些难堪。
他打听到,贾敬卸官后就在家教导他那个小儿子。
你不是进士出身吗?我就让我的小儿子和你的小儿子比比文采,完虐之后再指出这就是你亲自教导,天资聪慧的骄傲?
想着到时候贾敬的脸色,他心里已经在发笑了。。。。。。
说起他的小儿子,他就很骄傲。他自恨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子,所以从小就给小儿子延请名师。也是儿子争气,最后被南京礼部尚书、文坛大儒方守看中,收入门下。
前些日子刚好学成归来,准备参加下一届科举。
真是天助我也!
不但可以出口气,还能顺便为儿子扬扬名。
“我哪里会做什么诗,不过我虽不会做,可我也很喜欢此类风雅之事的。恰巧今天这么多少年俊杰在此,又哪儿需要我们这帮老骨头出场。”
不得不说,这老东西还挺会说话的,巧妙地把他的目的说了出来。
众人平日里也看中这老头豪爽,也不好驳他的意。况他说的合情合理。
贾敬也同意,也正有此意。他可不知道秦管亮是冲着他来的。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会冷笑一声:who怕who?
见大家一致有兴致,刘柏然就下去安排。
不一会儿,就见四队刘府下人准备了四套笔墨纸砚。其中一副径直送入亭中,另外三副送到四周,叫有兴趣的都可以写了送进来。要求是小辈儿才参与,大人们就不要掺和了。
于是,场面愈发热闹起来。
年纪小的,在一边苦思冥想。若有所得,就到提笔处写出来,或留或毁,不一而足。
老一辈的,甚至两辈的,就在旁边喝酒谈笑。偶尔看看自家小辈或别人家的孩子抓耳挠腮的样子也是一种意趣。
两刻钟以后,已经陆续有人往内递稿子了。亭内的大人物们就一边喝酒一边传递着评阅小辈们的诗稿。
“‘淤泥不染清清水’这句写的好。”
“这一句:污泥浊水总难离’写的也好。”
。。。。。。
看来大家都知道刘墉喜欢莲,虽没有限题目,却首首都是关于莲的。
终于,一位老大人发出了赞美:“这首倒是写的巧,写的妙!”
见众人都望过来,他也不卖关子,直接将稿子递给了水溶:“王爷请看。”
水溶也不客气了,直接看了起来。俄而,也赞了句,遂又递给上边的刘墉。
刘墉身边的青年接了过来,就要递给刘墉。
“是什么好诗?虎儿,你直接念出来,别让诸位大人等的心急。”又对众人道:“这是我的孙儿,叫刘虎。”
“是”
刘虎就直接念道:
题画荷花:
侧闻双翠鸟,
归飞翼已长。
日月元无心,
那得莲花上。
众人听了,都觉得写的好。又问是谁写的。
刘虎答道:“是秦杰”
众人除了平日里交好的,当然不知道谁是秦杰。不过一看秦管亮脸上的得意,无不意会,纷纷打量着他身后站着的秦杰。
贾清也瞧了过去。只见这秦杰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静静地站着,偶尔抽抽眉头,似是对父亲得意的神情有些不满。
片刻后,刘墉率先称赞道:“秦大人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令郎小小年纪,就有这等诗词造诣,以后前途未敢限量啊。”
这个刘墉确实不是个老实人,你夸别的就算了,偏偏在诗词上说人家秦老粗是虎父,这词儿用的。
水溶也道:“秦兄的诗确实写的新颖,别具一格。”
秦老粗好不容易收了笑容,谦虚道:“犬子哪里敢当王爷和刘老大人的夸奖,不过是勉强能入耳罢了。”
本来话题说到这就算完了,秦杰也算是扬了名。不过秦老粗可还记得他的目的还没完全达到。。。。。。
转过头来,秦老粗就对贾敬说道:“贾兄何必藏拙,听闻令郎的文采也是相当出众的,为何却不愿意当众露一手?”
贾敬原本也是有打算的,只是到底觉得贾清还太小,就没急。现在秦杰做出了好诗,再写也是没什么意义了,就不打算让贾清出场了。
不过,他也看出来这个老家伙有些针对他。
“清儿还小,哪里就有什么文采,不过是识得几个字罢了。”
“哎,又不是上战场,这原是给小辈们玩耍的游戏,贾兄可别是怕丢面子不敢下场吧?”
这话就算是挑明了,亭中众人都停止讲话,看着这两对父子间的对决。
贾敬也不打算退让了,他何曾这点胸襟都没有,输就输吧。不过还是回头用眼神询问贾清:可有准备?
“父亲大人,孩儿愿意下场一试。”
他也早看不惯这个叫秦啥玩意儿的老头了,哼,是你逼我的。
不过,荷花诗,还是要清以后的,他记得的真不多。
呵,有了。
只见他缓慢踱了两步,看向了亭外的荷花池,作沉思状。。。。。。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做出这等思考之态,倒是不多见,亭中人也不做打搅
少倾,贾清收住状态,快速移步到落笔的桌子边上,提笔写下四句。
第十章 刘老爷沐浴两代圣恩
话说众人被贾清的逼格所震慑,见贾清落笔,几个年纪尚小的都跑过去观看。//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片刻功夫,大人们见贾清停了笔,几个小的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情,一直风轻云淡的秦杰也面露异色。这下,就连刘墉刘老头都好奇了。直接叫刘虎给他拿了过去。
刘虎拿了过来,刘墉却也不看,让他直接念出来。
刘虎遂拿起一看,题目只有两个字:荷花
往下看时,脸色郑重起来,开口念到:
一片愁云一点霞
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
夜夜凉风香满家
这是曹演的大作,贾清拿曹公先人的诗作来混迹红楼,也算是一种恶趣味了吧。
听刘虎念完,众人面色各异。其实大多数人都十分吃惊,如果刚才秦杰那首是好诗的话,那么这首就完全称得上是佳作了。
前一首虽然雕刻精确,构思独特。给他们自己做,花些时间,自信也能做出来,甚至更好。
但贾清这首,不单立意高雅,而且很自然,就像是致仕的大家所作一般。亭中除了个别人,都自觉自己如果不是灵感所致,也做不出这等佳作来。
现在,作者就在眼前,还不到十岁!
天才!
这绝对是天才!
多数人心里的感觉,除了那几个纯武将出身的大老粗,其中就包括秦管亮。
他虽不是很懂这个,但见亭中之人的表情也知道贾家小儿作的诗很好。心中暗叫一声:这下玩脱了!
索性也不做声,哼,比脸皮,我老秦也是从不怕哪个滴。
此时最高兴莫不过贾敬了,他已经做好被秦大老粗奚落一番的准备。熟料,清儿这般争气,深深将这一耳光抽了回去。看,秦老头不说话了吧。
不过,他的涵养到底比秦管亮好些,不会做什么落井下石的事,有失风度!
就让他唾面自干吧。
这时,只听水溶笑着对贾敬说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面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贾敬回道:“犬子岂敢谬承王爷之赞,果如是也,亦是我辈之幸。”
水溶又道:“只是有一件事需要世翁默许,令郎如是资质,想必是世翁严加管教之故。然世兄年不过总角,在家里,世翁高坐在堂,难免拘束了世兄,不利于成长。
小王虽不才,却也多得蒙海上名士垂青,世兄不妨常到寒弟谈会谈会,或可进益学问且松弛心境。”
水溶竟是对我发出了邀请,这不是贾宝玉的待遇吗?呵呵,只要你们不搞超友谊的事情,会会又何妨,正好多结交些朋友作为以后的助力。贾清心里想着。
贾敬回道:“承蒙王爷看中,下官等敢不从命。”
水溶、贾敬两个说着话,那边刘墉也对贾清说道:“贾小友可否将高作赠与老夫?”
贾清知道,刘墉倒不见得有多么喜欢这首诗,这只是他表示看重的一种方式罢了。
今天他写出此诗,扬名京城已是必然。若再传出刘墉求取他的诗作,必定让人觉得他的诗才为刘墉所看重,为传播增加公信力:你看,人家刘老大人都说好,你还有何话说?
所以,当下贾清毫不犹豫,直接道:“承蒙老大人看的起,这是小子的荣幸。”
刘墉哈哈大笑,叫刘虎收起原稿。
贾清想的没错,他确实只是想为今天贾清的扬名加一分力度。要说好的莲花诗、莲花词,这辈子他见过太多,也作了太多,这首好是好,远没到他需要求取的份。
况且今天也就是些晚辈下了场,而且其中的佼佼者,比如有功名在身的、身上有官职的都没有下场,就像他的孙儿刘虎现在是举人,就没有下场。
他看中的是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