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的疯狂报复震惊了所有国家,帝国用鲜血赢得所有国家的尊重。虽然在帝国之内,有许多仁义道德之士背地里骂朱由校是屠夫,但在南洋,帝国的百姓却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大明人的身份让他们觉得是荣耀的象征。那怕远在西洋的帝国百姓都开始获得尊重。现在来帝国的使者都变得更加地老实低调了。

    “记着,尊严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那怕你再仁慈,再仁义,再道德,别人也不会多给你一分尊严,尊严要靠自己来争取,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是如此。唯有实力强大者,才能获得其他人的尊重。一个人是无法说服另外一个人的,一个国家靠口水是无法淹死另外一个国家,将来你会发现你能说服其他人的时候,是在你掌握了足够强大的力量的时候。”朱由校对朱慈焾道。

    “臣一定牢记于心。”

    ……

    在大荒东洲,明军与满洲军又再次陷入相持中。随着战线的拉长,依靠帝国本土的补给已经无法满足明军的需要,尤其是粮食,如果还想依靠帝国本土的补给的话,那可以说明军近一半的人准备饿死在大荒东洲。现在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军屯成了大荒东洲所有行动的基础,解决粮食问题,是朱慈炅工作的重心。

    “杜巡抚,派往阿拉斯加以及印第安两省的税务官可全部到位?”朱慈炅问道。

    “禀王爷,已经全部到位,只是还需要安排护送人员。”暴力抗税的事情在大荒东洲时有发生,保护税务官的安全,也是在征税过程中经常要做的事情。

    “本王会从军屯士兵中抽调出两千人出来专门负责征税等事务。”朱慈炅点头道。

    “王爷,现在人手匮乏,鱼鳞图册一事也需要有人协助,下官希望能在明年年底之前能将鱼鳞图册制作完成。”现在在大荒东洲人头税与田赋并存,这与帝国的国策不符,但就目前而言却是无奈之举。

    “先从军屯士兵中抽调人手吧,今年军屯结束,明年帝国还会继续开垦军屯区,到时候帝国预计会再派五万人。”朱慈炅道。

    “诺。”

    ……

    满洲国自上次战败之后,满洲国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人主张越过五大湖区继续南迁,借助西洋人的势力来对抗明军,而以齐正额为代表的另一部分人则主张留在五大湖区,因齐正额发现西洋人突然拒绝销售武器给他们,这让他觉得西洋人并不可靠,何况西洋人在这里势力根本无法与大明相比。

    而明军停止东进,更是让齐正额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开始学习西洋人建造棱堡,试图用阵地战来阻止明军东进的步伐。

    而良仁经过几年的准备,派出了第一支远征非洲的队伍。良仁没有军权,他的这支队伍是以商队的名义出征非洲的,而且人数只有一千人。之所以良仁会选在这个时间远征非洲,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郑芝龙病重,大权落到了郑森的手中。

    郑森与郑芝龙最大不同就是,郑森自幼就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在内心蕴藏着忠君爱国的思想,而郑芝龙是海盗出身,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同时郑森受朱由校的器重,与良仁的关系较好。良仁此次以商队的名义出征非洲,也得到了郑森的默许。

    良仁的这支远征船队,从长崎出发,经停大明的上海、台湾、广东、吕宋、勃泥等地,在通过勃泥之后,这支船队的旗号改成了大明的旗号,在大西洋通行,大明的旗号要比东瀛的旗号好用得多。

    最后良仁的这支商队抵达了马达加斯加北部,但商队的人数已经只剩下不到八百人了。

    马达加斯加此刻还没有统一,但在中部已经出现了一个强大的伊麦利那王国。这支商队本来就带殖民的目的来的,他们在马达加斯加北部登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于当地的势力发生了冲突,而这八百人不到队伍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之内连续击败当地的势力,从而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当地战五渣的势力,给了良仁巨大的信心,良仁的殖民非洲计划便从马达加斯加开始的。在接下来数十年的时间里,凭借与大明良好的关系,良仁每年都会派出队伍前往非洲,而且队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九十章 战前准备

    (全本小说网,。)

    天启三十八年三月底,帝国再次派出了五万军屯士兵前往大荒东洲,至此,冷洲、勃泥、大荒东洲的军屯均达到了十万之众。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对沙皇俄国的全面战争,帝国军屯的计划暂时被停止,帝国现在全力投入到了对沙皇俄国的战争中。

    “我军在西西波尔囤积的粮食和火药足够十万大军使用半年的时间,只是目前帝国在西西波尔前线只有五万大军,如果要对沙皇俄国发动全面的攻势,最少需要动员十万大军,超过二十万的民夫。”洪承畴道。

    “大都督府的如何安排的?”朱由校问道。

    “从在兰州都督府再调五万军队进入西西波尔,预计军队需到八月份才能指定地点。至于民夫,可以从北方各省抽调,但要到明年六月份才能完成全部的布置。”洪承畴道。

    “臣建议可以叶尔羌汗国派兵参战,减轻我军的压力。”卢象生建议道。

    “叶尔羌汗国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断断续续地已经进行十多年了,而且国内黑山派与白山派的纷争似乎也从未停止,叶尔羌汗国恐怕无力派兵参战。”陈四道。

    “不,不,叶尔羌汗国作为帝国的藩属国,派兵参战是义务,以往没有让叶尔羌参战,是因叶尔羌距离战场太远,而这次不同,叶尔羌是距离战场最近的藩属国。无论叶尔羌最后能否参战,但帝国一定要做出这样的要求。”朱由校一直想吞并叶尔羌汗国,在朱由校的领土观念里,叶尔羌汗国所在地方有大部分属于后世的新疆,如果缺了这一块,朱由校觉得帝国是不完整的。

    “此事大都督府负责,一定要通知到位。”朱由校强调道。

    “诺。”

    “沙皇俄国与西方的波兰,北方的瑞典一直都处于战争之中,臣觉得可以联合两国从西边和北边同时进攻俄国。”陈四建议道。

    “此事就交给东厂和大都督府一起负责,如果波兰和瑞典能同意出兵最好,如果不能出兵,也不能让联合起来。”朱由校叮嘱道。朱由校知道波兰可不是什么好鸟。

    “三国应该不会联合起来吧,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十万大军可就没有办法解决西波尔的问题了。”洪承畴担心地说。

    “这可不好说,有备无患才行。朕准备在西波尔筹建第九个军区,以应对来自西方的威胁,帝国未来陆上最大的威胁只会来自于西方,此事就交给太子来负责,在对俄战争结束之后,立刻着手筹建。”朱由校道。

    “诺。”

    ……

    这十年里,朱由校从来就不曾忘记中俄之间的这场战争,这使得帝国也一直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现在回头来看,朱由校发现十年的准备依然还有许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但西伯利亚一直都不是俄国人主攻的方向,俄国人一直致力于向西扩展,相对于贫瘠的西伯利亚来说,西方才真的是一块肥肉。在停战的这十年,俄国人兼并了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

    但帝国的积极备战,使得俄国人的战略重心再次转移到了东方,俄国人也开始将驻扎在西方的军队调往东方。

    十月底,明军联络瑞典以及波兰终于有了结果。

    瑞典人同意出兵进攻俄国。其实在1656年7月,俄国利用瑞典与波兰交战之机向立窝尼亚发起进攻,连克若干城镇和要塞,8月底包围里加。守城的瑞军在援军配合下实施反包围。俄军损失约2万人,被迫撤退。在1658年瑞典人再次粉碎俄军进攻。但是立窝尼亚一直还在俄国人的控制之中。

    而波兰却没有给大明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此刻乌克兰已经发生了变故,亲波兰的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维霍夫斯基掌权,并在九月份,波乌双方代表签订《加佳奇条约》,乌克兰以自治的“罗斯公国”名义加入波兰—立陶宛国家。

    波兰与俄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为避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落入波兰人之手,同时俄国人也为了避免多线作战,俄国主动提出要于大明和瑞典签订停战协定。

    “瑞典人同意了俄国人的停战协定?”朱由校问道。

    “是的。据臣估计可能已经签订停战协定了。”陈四回答道。

    朱由校心想:看来历史又重演了。瑞典人此刻还没意识到俄国人是一头喂不饱的熊,这个时候瑞典人还能勉强占据上风,一旦俄国人解决波兰,接下来就到了瑞典的灾难时间了。

    “帝国不会接受停战协定,帝国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获得乌拉尔山以及乌拉尔河以东的广大区域。”

    “陛下,现在鄂毕河一线的俄军的数量已经超过六万人,而且军队的数量还在增加。”

    “虽然帝国的补给要比俄国困难一些,但俄国人的补给绝会不轻松,而且帝国的国力数倍于俄国,这次朕要举全国之力,一举击溃俄军的主力,确保俄军在数十年之内不敢跟帝国开战。”朱由校坚定地说。

    ……

    大明的态度,使得俄国的历史再次发生巨大的偏移,俄国人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乌克兰用兵,全力投入到对大明的战争中来。俄国人的决定使得维霍夫斯基有机会镇压了国内反对他的起义,也使得乌克兰彻底脱离了俄国人的统治。

    到十二月底,在鄂毕河一线,明军与俄军的兵力总数达到了二十万,其中明军十万,俄军十万。双方迫于天气的原因,大规模的战事暂时并没有开启,但小规模的冲突却一直到寒冬来临之后才逐渐减少。

    明军早已全部换上了白色的军装,在西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