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熙慢步到甄宓的身边,柔声道:“宓儿,你不必担心,如今孤已经不是那个需要在邺城小心谨慎的二公子,而是未来的大燕国君,谁也不敢对孤怎么样,也绝不会有人敢说你这个王后的不对,谁说孤就斩了谁”
甄宓抬头望着王袍加身,越发英武威严的袁熙,顿时眼涵泪花的点了点头,道:“大王,臣妾来给带冕冠吧!”
“好”袁熙笑着点了点头,重新坐下之后,甄宓从古韵手中接过了冕冠,微微看了一眼后,郑重的放在了袁熙头上,立时冕边垂下的八白玉旒,晃荡在袁熙的视线前方。
望着那晃动的玉旒,袁熙的目光顿时波动了起来,自己一个前世的小小公务员,竟然成为帝王了,有时候真有一种梦中未醒之感,同时也有着对上苍浓浓感激,若不是赐予他了潜龙之匙,若不是穿越成为了袁家二公子,他绝无法发展的这么快,也绝无法拥有如今的辉煌大业。
袁熙的目光渐渐平稳了下来,他要守住这一切,一切敢于阻碍他的,皆杀之,锐利至极的气势扩散了开来。
当时间渐渐来到卯时之后,只见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光芒渐渐落下,撒满了大地,渲染出了一片金黄,在王宫的朝天殿外,巨大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近万士兵,刀剑林立,战旗飞扬,众人的目光注目着前方的一处高台,登天台。
他们脸上露出了一丝狂热,大王今天就会在这里宣布大燕的立国了,他们心中是激动的,因为天下没有比袁熙更爱护士兵的存在,在大燕士兵的地位是高于一切的。
这甚至不需要多说,因为每当士兵敬畏的望向通往朝天殿第二层台阶之上,脸上皆带着一丝羡慕和敬畏,只见一群身着旧装,不是少了胳膊,就是少了腿的老兵正傲然而立,他们原本不需要在此,等待开宴便是,但他们确一个个极力的请求,虽然身残,虽然仅仅只有几十人,但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军武之气确让人心惊。
他们就是大王的勋兵,立下过无数战功,有着诸多的特权,他们是大燕的骄傲,军中的英雄,他们也是大王基业最稳定的基石,因为他们绝不容许有任何企图颠覆大王的权利,也绝不容许有人侮辱他们曾经的厮杀。
而在他们之上,上百名文武大臣穿着整齐的官服,手持着象牙朝笏,一个个神色恭敬,一丝不苟的等待着,他们就是燕国的最高层。
随着一声巨大的钟声回荡在王宫上下之后,所有人明白大王开始祭祖了。
在王宫内,一座庄严古朴的大殿缓缓被推开了正门,一股带着肃穆的气流从里面席卷而出。
站在门前的袁熙带着手捧着祭文的田丰,以及众多的内侍婢女向着里面走了进来。
只见入眼之处,一块块灵位正拜访在一处高架之上,袁安,袁京,袁敞,袁汤,袁逢,袁隗,袁家最威名显赫的四世三公,以及袁家先祖皆在其列,而摆放在最中央,也是最耀眼的自然是袁绍的灵位。
望着那一块块灵位,袁熙立刻跪在了面前摆放的蒲团之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一旁的郑淳立刻面色端正道:“请左相宣读祭文”
“诺!”田丰应道后,手捧着祭文向着袁家列祖列宗施了一礼后,满脸严肃的翻开祭文,高声道:“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孤受天眷命,绍缵丕基,庶政方亲,前徽是景,明政大典,祭告先祖亡灵。。。”
一段段祭文不断的从田丰的念出,回荡在这巨大的宗庙当中,袁熙望着上方的灵牌,喃语道:“父亲,袁家的列祖列宗,熙儿定然会一统天下,让我袁家之名响彻万世,永垂不休”
当祭文全部念完之后,袁熙再次磕了三个响头,慢慢的站了起来,转身步履坚定的离去了。
随着第二道钟声响彻开来之后,迎王大乐立刻奏起,朝天殿外的所有人瞬间一片寂静,上百官员和上万大军立刻肃穆以待,大王要来拜天了,
当队伍慢慢到来之后,只见两队神威军士兵挎着刀在前引导开道,紧接着是金吾细仗,内侍,宫女,一排接着一排,当袁熙终于出现之后,负责礼仪的将领立刻大手一挥,瞬间剧烈无比的喊声响彻长空,士兵门手持着刀枪直指天空。
“大王,千岁千岁千岁”
“大王,千岁千岁千岁”
袁熙站在最高处,望着弯腰施礼的文武大臣,满脸泪水的勋兵,以及耳边回荡的上万士兵的呼喊,嘴角露出了微笑,一步步向着登天台而去。
当路过勋兵身边的时候,袁熙微微一顿,柔声道:“你们辛苦了”
“大王”听到这话,勋兵顿时眼泪流的更加厉害,但还是强忍不哭出声,怕打断了大典的秩序。
袁熙淡淡一笑,独自一人向着高台而去,此时负责拜天礼仪的李儒的正站在上面,望着从下方走来的袁熙,眼中露出了颇多感慨,同时内心也蕴含这感激,让他这一生遇到过两位雄主,虽然第一位毁于他自己手中,但他相信这第二位一定能成功。
当袁熙踏上了最高处,李儒将三根香烛恭敬的递给了袁熙。
袁熙接过之后,望着蔚蓝苍穹,喃语道:“上苍助我,结束这纷杂的乱世”
说完之后,将三根香烛轻轻插在了面前的香炉当中。
袁熙从旁边抽出一把锋利的宝剑,目光一凝,直指天空,满脸坚毅的大喊道:“大燕必兴!!”
“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听到这话,所有人皆跪拜了下去,不断的高声喊道。
袁熙独自一人傲然于天地之间,如一位亘古的帝皇一般,长存世间,威盖八方。
第三百四十三章:册封百官(第二更)
祭祖和祭天结束之后,自然就是盛大的册封典礼,古之王朝,文治世,武征战,一生白头,壮志凌云,除了抵御外族,重塑国威,富国安民之外,不就是为了这荣耀的一刻,为了这光宗耀祖,名垂后世的一刻吗?
在那面积巨大,气势恢宏的朝天殿当中,袁熙高坐在一把金光闪闪的王座之上,这是尚书台命令天工院加急制造出来的,以紫檀木为框架,雕刻龙型图案,最后以金漆覆盖其上,显得华丽而高贵,彰显出了王者的威严。
望着下方分成四排的上百文武,望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袁熙严肃道:“孤能开国创业,一为先王之大略,二有耐诸卿之努力,自古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尔等为大燕浴血沙场,治世安民,皆有大功,孤当厚赏之”
“谢大王”众臣立刻弯腰施礼道。
袁熙向着一旁的郑淳轻轻一挥手,郑淳点了点头,从旁边接过了王旨,慢慢的张了开来,高声道:“王曰:昔黄巾乱世,豪杰竞起,割据土地,糜烂苍生,先王龙飞于汝阳,东征西讨,扫除祸乱,终成北方大业,然先王壮志未酬,竟为国贼所害,孤逢先王之遗命,率智谋之士,百战之师二战官渡,在战曹贼,尔等征讨之文武,卧雪眠霜,栉风沐雨,方才百战百胜,辅成大功,孤不敢有私,今特旨册封”
郑淳念到这里的时候声音明显大了很多,众臣也一个个神色端正的等待了起来。
“册封刘氏,为王太后;甄宓为王后,统帅后宫”
“大王英明”众臣拜道。
“册封袁谭为了汝南侯;袁尚为临江侯;”
许多臣子顿时一惊,大王竟然还册封了这两位,不是说都已经决定要永不放出了吗?不过中枢的大臣到一个个面色平静,这个他们早就知道了,侯位是侯位,但这侯位是虚的,没有封地,也没有奖赏,甚至都没有人领受。
“册封袁平为长英侯,加骠骑大将军,赐田万亩,荫三百户,有府兵一队,世袭罔替,统帅第三军团,镇守青州”
听到这话,站在武将之首,越显英气勃勃的袁平立刻站了出来,向着袁熙恭敬的施礼道:“臣弟谢大王隆恩”
袁熙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册封袁买为文渊侯,赐田一万亩,荫百户,世袭罔替”
“臣弟谢大王隆恩”只见袁买也穿着官服,像模像样的站在下方,声音稍显稚嫩的应道。
“哈哈,好,好”经过这段时间,袁熙对袁买是越发的喜爱。
众臣听到袁买也被册封后,知道袁氏宗亲已经完毕,宗亲的册封容不得他们多说一句,下面才是真正册封文武大臣,也是燕国的关键。
“册封田丰,为左相国,统帅燕国政务,加封永恩侯,赐田千亩,荫百户,世袭罔替,另赐免死金牌一道”郑淳念到这里的时候,底下的大臣纷纷露出一丝震惊,就连田丰自己也愣住了,侯位就不说了,竟然还有免死金牌,这可是几百年没有出现过的,有此牌再手,只要不犯下造反大罪,皆可免其一死,这道金牌可保田家百年荣耀啊!
一名内侍立刻捧着一个托盘走到了田丰的面前,只见上面摆着一快金光闪闪的令牌。
田丰心中一颤,连忙道:“臣谢大王隆恩,但这免死金牌”
“田叔”袁熙高喊了一声,打断了田丰的话,慢慢的站了起来,高声道:“你不必推辞,没有你的扶持,就没有孤的今日,这金牌是理所当然了,你完全受的起”
田丰听到这话,心中暖流涌动,自感所做的一切都是完全值得的,眼涵泪花的拿起金牌之后,立刻跪拜了下去,重重磕头道:“臣带着田家上下,谢大王隆恩,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快起来,快起来”袁熙微笑道。
“谢大王”田丰悄悄摸了一把泪花后,手握着金牌退到一边。
逢纪,辛评,陈琳等原邺城老臣看到这一幕,眼中皆露出羡慕之色,但心中也清楚,田丰确实有这个资格,若不是田丰为袁熙在邺城挡住了一切的威胁,扰乱了他们所有的视线,袁熙根本不会有今日的辉煌,因为他们早就把袁熙从幽州拉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