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敦厚善良,很多百姓都心中惋惜。”
“哦?放心吧,孙虑的事情不会牵连到你身上。不过洛阳暂时不要回去了,先在其他地方呆上一段时间。”司马季把玩着手指上的玉扳指,给孙成吃了一个定心丸。
现在的洛阳到底是怎么回事,谁都不清楚,而且他这次是不准备去抵近观察了,作死也要有个度,现在洛阳城里面,可比河间王镇压农民起义危险多了。动辄就是人头落地的下场,不管是宗室要动手,还是出现微乎其微的几率贾南风反杀,未来都是一场大乱。
而贾南风必然斗不过宗室,她只有一个人,可以赢很多次,但只要宗室赢一次,贾氏这个外戚家族就会被连根拔起,所以就算是贾南风这次真的有老天保佑反杀,最后的下场一样很悲惨,因为宗室里面的藩王太多了,双方的胜率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杀了洛阳的宗室,只会让出镇的宗室认为,贾氏想要和司马氏开战,结果就是所有军镇围攻洛阳,到了那一步贾南风死的会更惨。
至于为何不牵连孙成,为太子司马遹报仇,杀了一个小人物就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司马季为何不做,这就更简单了,因为孙成是一个没有威胁的人,要是直接杀太子的是某个高门士族,司马季就算是现在不动手,以后也会找茬株连,何必和孙成一个草民较劲?
再说了,这是家族传统,当初魏帝曹髦受不了司马昭的专权,带兵进攻司马氏。虽然司马家实权在握,但毕竟是和正统的天子第一次军事对峙,士兵们不知所措,是贾充给士兵壮胆,说:“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日,还犹豫什么?”于是成济扑上去把魏帝曹髦杀掉了。
后来司马昭不也被对贾充怎么样么?贾充还是贾南风的爹,现在他不杀孙成完全说的过去,毕竟我大晋以孝治天下,多听听祖宗的没错。
“我现在是回蓟城,还是在这里等待洛阳消息?”等到孙成下去之后,司马季又陷入到了思考当中,类似政变这种东西,要么马上开始,要么就不拖到什么时候,所以一个月内见分晓的比例是很大的。
自从北线运河凿通之后,邺城就成了一处水路要道,司马季只要从这里坐船就可以直接回到蓟城,这就是当初他为什么说,攻克邺城可以用水淹楚都的办法。
这一次之所以在邺城停留的时间比许昌都长,司马季也是想要亲自在运河一线看看,谋划以后调兵的事情,却不想先是见证农民起义,几天前才观摩了秋收算账,看着城外校场把俘虏的乱民斩首,今天还得知了太子身亡的消息。
运河效果很满意,现在水路这么方便,司马季可以随时登船回到幽州,想走就走的条件有了,他反而不想走了,留在邺城打扰几天观望一下,未尝不可。
主意已定,司马季便告诉随行的护卫先不回幽州,至于理由,没有。他是藩王,这个理由在一众护卫面前已经足够用了。
等待的可不仅仅是他这个燕王,这邺城的主人河间王,说不定也打着同样的心思。至于洛阳城内的诸王,就更不用说了。
太子身亡的消息传来,就像是一盆冷水一样把司马雅、许超这些禁军将领心中的火焰浇灭了,太子都死了,他们孜孜不倦的准备,营救太子的努力现在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把一家老幼的性命置之脑后,策划政变废了皇后?还不是因为太子活着,只要太子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这个天下迟早会恢复正轨?而不是落在一个牝鸡司晨的女人手中。
现在太子都死了,他们就算是发动了政变还有什么意义?皇帝唯一的继承人都死了,他们奋斗的目标都没了,一时间放弃政变,听天由命的想法充斥在脑海。
孙秀正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在家中听天由命的司马雅,才没过多长时间,那个一心要救出太子的司马雅,就像是全身被抽干了一般,面对孙虑的时候也变的有气无力,没什么精神开口道,“不知道找本将何事啊,怎么没有带宫中的禁卫过来?”
“将军以为孙秀是告发了将军,带着宫中禁卫来抓你的么?”孙秀也并不生气,这些士族高门的人,多年以来对自己的轻视他早就习惯了,并不以为意,只要谋划成功,以后这些高高在上的人还不是要仰仗自己鼻息做人?
“先生说笑了,请说明来意吧。”司马雅坐起身来无精打采的开口询问。
“自然是匡扶江山社稷。”孙秀狠狠地击节,一脸正义的开口道。和前段时间的态度大相径庭,“赵王是高估了皇后,没想到这个女人这么狠毒。”
第三百七十九章 孙秀的谋划
“难道将军不想为太子报仇了么?这如何能对得起太子的知遇之恩?”见到司马雅茫然的神色,孙秀的空气也变的咄咄逼人起来,样子就好像自己所托非人一般。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如果司马雅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怎么可能会在司马遹囚禁许昌的时候,还联络朋友想要救出太子,孙秀此话完全是对他的侮辱,却不知道这都是孙秀故意的。
尸位素餐者多,并不代表忠君爱国者就没有,司马雅显然是后者,骤然听到孙秀这番话,一下子被激怒了,声音也有些不受控制,“先生是在羞辱我?”
“不敢,孙秀出身卑微,怎么敢如此?只不过见到满朝大臣敷衍了事,很是寒心罢了。”孙秀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先抑后扬把司马雅和其他朝臣切割开来。
孙秀出身底层,被晋朝官场的现状生生困住,早已经练就了一副看菜下碟的本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短短几句话就把司马雅圈了进去。
还提及了赵王年老考虑有些保守,真是没有想到贾南风竟然会杀了太子,现在悔之晚矣,早知道一定会粉身碎骨也要救太子,诸如此类的话。反正太子司马遹已经身亡,现在说什么漂亮话都行,并且告诉司马雅此时正是一个好机会,可以为太子报仇。
在司马雅询问为何现在是好机会的时候,孙秀微微一笑似乎已经成竹在胸,“贾后蛇蝎心肠,如若不铲除对我大晋江山是一个祸害,甚至会取司马氏而代之,宗室诸王现在无不愤然,一旦有人振臂一呼肯定群起响应。现在贾后已经害死太子,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所以要动手的话,一定要尽快。”
贾南风刚刚诛杀司马遹,肯定会志得意满,而且因为心腹大患被铲除,一时间贾南风心中肯定短时间找不到下一个目标,在太子刚死的这段时间,会产生一个灯下黑的效果,孙秀断定此时正是一个好机会。
孙秀口若悬河的说,听的司马雅频频点头,得过且过的心也被唤起,太子虽然死了,他仍然要为国除奸,但眯着眼睛多嘴问了一句,“先生,不知道赵王想要如何匡扶社稷呢?”
司马雅还没有被孙秀忽悠的不知道南北,脑中保持着一份清明,等着孙秀解答。
“赵王想要效仿周公、桓公之举,既想要匡扶社稷、也要尊王攘夷称霸天下。但赵王毕竟已经年迈,这个天下当然还是要回到太子的亲子当中。”孙秀一副很诚恳的样子,然后静看司马雅的反应。
只是效仿周公,说实话赵王并没有那个名望,相反赵王的名望还很臭,说出去也没人相信,所以孙秀加上了齐桓公,就是像春秋五霸那样的,做号令天下的诸侯,这样既不会对天子的权威构成挑战,赵王还可以唯我独尊。
孙秀的话似乎有点不忠之嫌,可司马雅听了之后却放下了心,狠狠地点头道,“我干。”
“有将军加入,何愁大事不成。”孙秀喜上眉俏对司马雅行了一个大礼道,“匡扶社稷就在此时。”
孙秀明显有些不把天子当回事的话,说动了司马雅,并不是司马雅瞬间就成了赵王一党,而是自从汉魏被篡了之后,分封制本身就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推崇,不论是司马氏自己,还是各大士族都对分封制不排斥,社会环境如此。
孙秀说赵王要效仿齐桓公,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并非完全的大逆不道,再者齐桓公最著名的就是尊王攘夷,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尊崇周天子,并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战争而大获赞赏。
现在晋朝的胡人数量很多,和春秋时期有些类似,孙秀这番话很对司马雅的胃口。最后就像是所有人知道的,赵王的年龄已经很大了,篡位应该是不会做的,做周公哪怕是桓公,都必将留名于后世,多种因素考虑下,司马雅最终对司马伦放下了戒心。
“这没有朝中重臣的首肯,似乎名不正言不顺?”司马雅回想了一下,低声道,“先生觉得要辞官的太尉和尚书令两人如何?”
“尚书令是贾氏的姻亲,不能相信。”孙秀微微摇头提醒道,“将军,这是掉脑袋的事情。至于太尉么,不是不能隐晦的试探。其他人就有赵王去联络,将军不要轻举妄动。”
司马伦虽说没什么正面威望,可在宗室里面的关系并不是司马雅一个宗室远亲可以相比的,如果说是其他的事情,司马伦在宗室里面说话,可能未必有人买账。可这一次可威望无关,贾南风已经在宗室犯了众怒,完美的帮助司马伦解决了威望不足的问题。
还是司马雅的动作更快一些,在晚上就已经到了太尉府见张华,隐晦的提及了贾南风诛杀太子,已经犯了众怒的事情,希望张华可以配合宗室的决断。
“将军,老朽已经准备辞官归隐了,不再过问朝堂的事情,将军可以放心,你从来没有来过,老臣也什么都没有听到。”张华看着兴致勃勃的司马雅,重重叹了一口气,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