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话,简直是狡辩。”朱扬祖气愤地道。
“话尽于此。”李易自然是点到为止,要真是说玉帝是赵家皇室造出来的,估计他也不要混了。
掌院何尝不明白,看李易的目光相当和蔼,此时他的想法很简单,来自真虚观的妙虚,绝对是个人才,就是要把对方真正纳入太乙宫。
“居心叵测,败坏朝廷。”朱扬祖相当的恼怒,可他又不能具体指责,总不能承认玉帝是皇室别有用心的产物,李易又没有说出来更不会承认,他要是说出来恐怕不会得好。
“朱老弟,慎言。”仁和县扶须危坐,不满地瞥了眼朱扬祖,暗骂这个白痴,人家探讨学问时点到为止,你跟着瞎嚷嚷个鸟啊!要是真被这厮喊了出来,他也会跟着受到连累。
“如同庄子梦蝶,谁又能说清楚!”李易恍然如同高真,目光恍然惆怅,想到为了回家不得不顶风而上,屡屡面临生死危机,每每和权贵作对,自己到底算是重生还是别的?是否是一场蝴蝶梦的产物,连他自己也有些迷茫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4章 渐近
(全本小说网,。)
论道再无悬念,无论你服不服,李易的学识得到了认可,其独特的观点有些是人所知不敢说,有些是引人深思的。
总体来说,观点相当的独特,应该说是希望道门回归正朔的言论,站在整个道门顶层高度,处处维护道门正统地位,让诸位高真不想去反驳。
无论是再怎样去变,再怎样去折腾,道门的高真无不想振兴道统,哪怕是茅山勾结王钦若利用皇室,那也是要让道门压过儒家,毕竟茅山也是道门的分支。
当然,在李易的理解里,道儒法三家是汉家文明的柱石,属于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相互扶持的关系。道应天,儒应人,法应变,正所谓合于天伦,极于人伦,通于权变,三家同源一体,缺一不可。
不得不说,这场不能称之为辩论的论道,在临安道门各大道统引起小范围轰动,认真对待的是某些真正的道门高真,他们敏锐地发觉,李易的言论相当有操纵性,哪怕是某些地方太激进,能够利用的恰当,未尝不能让道门得利,哪怕能够摆脱目前尴尬局面也好。
道门得到朝廷的支持不假,可那又哪门子鸟用?民间基础不如佛门,生意被争夺了大半,干生气也没有办法,除了佛门底层生存力强,就是道门力量太分散了。
至于朝廷高层用道门,那也不过是花瓶而已,用于装点门面罢了,并没有让他们干预国事的权利,当年的林灵素等人,早就引起了士大夫的警惕,甚至说防范或某种程度上的压制也不为过。
当然,掌握实际权柄的儒家士人,也不会让道门人士有发言权,朝廷是祭祀昊天上帝不假,却跟你道门没有半点毛关系,都在祀部手里掌握着。
祀部管理的又不是道门个道统,还有佛门、大食法等等道统,大家一起分吃有限的果果。
道门有人算计,儒家那是无动于衷,真正起了波澜的是佛门,李易在大庭广众下,几次拿佛门说事,甚至言语有所鄙夷,被某些有心人传出去,自然引起了某些僧人的恼怒。
李易并不知道这些,更不会在意这些破事吗,他得到了掌院的召见,还是在神宵殿的正式场合,享受到特别的待遇,目的逐渐地达到了。
当曲道人心有不甘地退下,大殿内只剩下掌院、侍道童子和他,场面有些沉闷,好在掌院打破了沉寂。
“不曾想到,真虚观竟然出了杰出弟子,却不知你师承哪位高真?”
李易是念头百转,出名的真修就那几位,这可不是能胡说的,搞不好就会露陷,仓促间低声道:“贫道虽是真传,却并无师承,只是受到一位到家隐者指点。”
“哦,世外高人?”掌院疑惑地道,口吻显然是不能尽信,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不过,他还是注意到李易的口气,说道家而非道门,可见其态度。
“正是,这位高真云游四海,见真虚观破败,贫道疾苦不堪,驻留几日论道教授,贫道恍若拨云见日。”反正是虚无缥缈的鸟事,李易也不管掌院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你也没有办法去证实。
掌院一阵沉默,最终才叹道:“天下高真何其之多,只是不愿沾染尘埃,也是你的造化。”感叹良久又道:“诚如你所言,如今道门与老庄先贤愈行愈远,被儒佛压制良久,若有机会。。。。。哎!”
李易顿时明白掌院的意思,对方想要振兴道门,看来自己某些观点,对道门中人有了触动,应该说是触动了某些人深藏已久的野心。没有完全摸清目的前,他决定不开口找事,毕竟为了能回归蜀川,而不是被人利用。
掌院何等的老狐狸,那可是在临安混生活的主,见李易不说话自然明白,也没有把话挑明白,把话题撇开道:“看来,那位高真传你圣王之道,贫道就和你论道。”
“贫道安敢和法主论道。”李易不由地蹙眉,掌院唱的是哪出子戏。
“学无止境,达者为先。”掌院温和地笑道。
退无可退,除非你不想混了,掌院明显是有目的,李易只能默然接招,没办法,有求于人不得不委屈,淡淡地道:“贫道献丑了!”
“道门传承圣王之道,如今却是退则居于道,实在令人悲哀。”掌院不动声色地道。
原汁原味的道家学问,绝对是圣王文化,先有天地然后圣人出,创制立教王天下,以人文教化百姓,化育万物。让天下百姓和万物,都自然而然地健康成长与生息。
“法主,圣王一体,万世一系自先秦崩坏,王公无道而据有天下,圣人有德而不有天下。孔圣代天弘道,却因汉家得天下来自庶民,圣王一体被打破,也埋下儒家衰落的祸患。”既然决定说了,李易索性放开了说,反正朝廷不以言论罪人,先得到掌院认可再说。
“代天弘道?”掌院眼前一亮,颇有兴趣地道:“儒家弟子以天理立教,正是佐天子共治天下,怎能说祸患?”
“佐天子共治天下,盛名极致,当华夷之防被突破,天子宁有种乎的提出,儒门已经沦落了,法统早就沾染腥臊,法主乃道门高真,怎就忘了物极必反。”李易谨慎地提出来见解。
其实,在他的理解中汉被曹魏所取代,庶民天子的理论就被突破,汉代秦合法性是秦朝****,曹魏代汉就说不明白了,献帝并没有失德啊!最终兵强马壮者为之。
掌院也不是傻瓜,同样是道法高深的真修,闻音而知雅意,腥臊指的就是沙门佛老,倒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想想,波澜不惊地心境,忽然卷起阵阵狂涛,那些读书人把持朝政不好对付,佛门势力颇大不假,却相对来说容易打压。为何?
佛门和高层千丝万缕,关系相当的紧密,其根子却在最底层,没有寻常生民的供奉,满天神佛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士大夫表面对佛门很优待,让这些肥头大耳的和尚养尊处优,实际上却暗含极度鄙夷。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5章 再起微澜
(全本小说网,。)
士大夫无不以打压扳倒佛门努力,从张载开始的道学进化到理学,挂着孔圣人的羊头卖狗肉,无不是为了打击佛门,到了朱子更是一生要力压佛门。
可以说,只要占据有某种优势,道门对佛门发动凌厉打击,士大夫绝对喜闻乐见,甚至会踹上两脚。
忽然间,看向李易的目光更加炙热。
李易感受掌院渗人的目光,浑身上下起了鸡皮疙瘩,暗道这厮不会是老玻璃吧!
“妙虚啊!真虚观已经毁坏,既然你来到太乙宫,那就安心住下来,法师们会给你授课,道藏阁也会向你开放,哦,你搬到南华院居住。”
掌院的话让李易眼皮子直跳,这是何种待遇?先不说法师讲道,就是能够居住文南华院,那就是身份的象征,以南华真人命名的道院,住的都是高真和真传。
“多谢法主,贫道实在愧不敢当,还是住在客房是好。”他自然有自己的打算,要是真住进了南华院,先不说别的事情,就是那种高调也遭人嫉恨,恐怕明里暗里会有很多是非,他是想要及早脱身的人,绝不想因为住处惹是生非。
掌院见李易推辞就明白,这个年青道人很有心计,分明是保全自身的方式,这年头这种年轻人真不多了。
上位者对有分寸知进退的人,往往都有某种欣赏,李易显然被掌院所赞赏,既然人家有了主张,也不好强人所难,慢吞吞地道:“客房不妥,你若不愿入南华院,那就入住青云轩,不可再推辞了。”
话说到这份上,掌院显然明白他的意思,做出了比较合适的安排,李易再也无法拒绝,当然也不想拒绝。
毕竟,他住的客房是最低等的,属于那种廉价租赁,还是在太乙宫最边缘,放在论道前倒也无妨,此时再居住客房,恐怕别人说他矫情,掌院面前也不好说话。
青云轩不错,是专门招待来往高真,或是那些有名望士人的地方,严格说也属于太乙宫待客场所,只是档次高了许多。能够进去不仅是某种承认,也能表明自己非太乙宫人,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也能恰当好处表明立场,让某些担忧的人放心,他不会跟他们争什么。
他并不怕麻烦,甚至为了诺言孤身独闯虎穴,却尽可能要避免麻烦,实在没有时间做无聊的事情。
在掌院的主张下搬入青云轩,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毕竟是高等级的客房,败了最优秀的五位真传,他也有被礼遇的资格,就是这样也有些声音非议,要是真入了南华院,还不知会引起怎样的波澜。
李易并没有表现的张狂,而是很平静地听课,平素就去看些道书,表现的极为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