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风韵-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29章 上官昭的心思

    (全本小说网,。)

    〃“二姐,背叛就是背叛,何必说的那么委婉。”上官昭目光闪烁,话语中含着几分奚落。

    南玥俏脸明显地红了,恨恨地瞪了眼上官昭,没好气地道:“你这张刁嘴找打不是?我看你的洋州也不想要了。”

    “两码事,完全两码事。”上官昭捏了捏鼻子,尴尬地道:“蜀川千万生民,要不是王子明,恐怕早就被杀的剩不了几个,朝廷当时在哪里?”

    南玥也是经历过的人,想到当年朝廷守臣的无力,李易忍辱负重保下千万生民,当真不知说什么是好。

    “二姐,现在不是当年南渡,时势造英雄啊!”上官昭悠悠地说道。正如李易所考虑的,他掌握军权日久,自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更看清了朝廷的无所为和斗心斗角,相对而言蜀川却是欣欣向荣,孰是孰非尽在心里。

    “忠孝军终归是朝廷的,宣抚依旧是你的上官。”南玥不想再辩驳,何去何从是别人的选择。

    上官昭双眼闪出些许复杂,咬了咬牙说道:“忠孝军也有二姐的份子,不能任何事都让小弟来抗。”

    “真是有总管气势了!”南玥笑眯眯地看向上官昭,当年颇为潦倒凶悍的小兄弟,如今成长为经验老道的诸侯,就算是争夺忠孝军控制权,那火候把握的也是恰当好处,要坚持寸步不让,该放手的时候毫不犹豫,哪怕是他们争夺也能保持良好的关系。

    “毕竟二姐是尚言。”上官昭貌似很忠厚地笑了。

    南玥却不好回答,分明再说以她为主,她毕竟代表着朝廷,上官昭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过是民兵的领袖而已,不得不有几分尴尬地笑道:“好了,你总归也是知洋州事,也要想着小民的生计。”

    “呵呵,这是自然了,小弟生平苦读诗书,却没想到竟然做了武官。”上官昭当真有些无奈,他是要博取功名的读书人,阴错阳差成为了忠孝军总管,军权虽好却非他所愿。

    好在沔州之战中他的坚持,取得了李易乃至蜀川大将们的真正认可,连叶知秋也称赞他竭尽全力,才被给了洋州栖身之地,按照边郡战时的惯例,朝廷给了他知州的官职,可惜依旧是武阶官职,是让人有几分遗憾。

    “为民是首要,却不可负了忠孝军。”南玥悠悠地道。

    上官昭眉头微挑,玩味地说道:“有时候,真想把忠孝军放下,好生造福一方生民。”

    “好了,边地军州没有吏士怎生得了,还是不要多想了。”南玥轻轻地笑了,有感上官昭挺有趣,不过却没有听进去多少,男人,有了权力欲望还能放下?

    “呵呵,二姐要是有精力,自然可以接手洋州军务。”上官昭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南玥怔了怔神,洋州的忠孝军有八千余人,很多人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战斗力相当的强悍,上官昭舍得交出来,那为何当初还在和她争夺兵权?

    当然,李易似乎暗中出手,部分忠孝军分离出来,以营为单位散在大安、沔州等军州,受到郑臣的实际控制。

    上官昭看了眼南玥,颇为潇洒地道:“二姐,小弟也是读过几年书,自然想走仕途的路子,行伍非我所求。”

    相当于表明心迹,南玥诧异地看着上官昭,不由自主地道:“蜀川和朝廷实则已断,除非你放弃东行,或许还有半分希望。”

    上官昭闻言默然,为何传来李易想选拔人才的传闻,不就是因为蜀川实际等同割据,那就是断了四川各军州读书人命根子,要不妥善处置的话,必然会出大乱子的。他看是受到朝廷的信任不假,只是这份信任拿出来晒晒能剩下多少?

    “好了,别的事情我也不想多说,你自个斟酌着办,洋州忠孝军还是你的,毕竟你是忠孝军总管,朝廷真正任命的将官。”南玥感觉很怪异,半点争夺的心思也没有,要不是有乔行简的重托在身,甚至想把军权交出去。

    上官昭摇了摇头,有几分兴趣懒散地道:“在小弟心目中,二姐永远是二首领。”

    情真意重,语气绝无半点虚情假意,南玥虽年纪小于上官昭,却是当年的二首领,上官昭对她向来很尊敬。不免有几分感慨,轻声道:“不要再多想了,官人也不会低我们怎样,你也是挺信任他的,我们共同面对外患就是。”

    这话有些言不由衷,李易面对的外患可是两个,唯独说对的是上官昭的信任,不然也不会带十余人就来到成@都府,甚至派个人来也能说过去。

    “二姐,这次来就想看看王子明意图,他要是愿意北上的话,我忠孝军愿出子午谷。”上官昭怅然道。

    “不可,万万不可,那是兵家绝地。”南玥很难相信上官昭看不明白,或许只是个提法而已。

    “不过是个态度,二姐不要担心,直接攻取永兴军才是取死之道,陇右才是上策。”上官昭展颜而笑,他又不是傻瓜,岂能不明白古今形势不同,汉末诸葛武侯北伐对付的是曹魏,火速拿下长安占据关中,有利于汇集力量在平原决战。

    如今,面对的是骑射甲天下的蒙古人,你冒险夺取长安做什么?在平原上迎接数万马军铺天盖地的反击?不过,他也是根据形势来判断的,竟然和李易的谋划差不多,都把目光瞄准了陇右,只是李易的目标更加确切,战略更加清晰。

    南玥松了口气,显得有些无奈地道:“你先安心住下来,官人这些天在俾县境内,或许还要几天还能回来。”

    “哦,二姐对王子明行踪很熟悉啊!”上官昭语带双关地笑道。

    “没大没小。”南玥瞪了眼上官昭,那颗心却跳的厉害。

    “也不是做兄弟的说你,总不能无休止耗下去,该挣得时候决不能谦让,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上官昭既然说完正事,口气也松快下来。

    南玥微微怔了怔,眸子闪过一抹异色,上官昭这话说的语糙理不糙,宫素素可是住在李易府邸啊!心里想着事情,口上却说道:“什么这村那店的,还是办正事要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0章 火井县

    (全本小说网,。)

    〃邛州火井县骑龙山下的平乐,不仅是西南的出入要津,又是蜀川颇具规模的冶铁集散地,汉代实施盐铁专卖政策之前,就有卓王孙氏和程郑氏在临邛境内以经营冶铁而致富,成为富甲天下的大商贾,才有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

    至于是悲剧还是喜剧,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正如南玥对上官昭所言,李易的确是去了俾县,却听说火井县古往今来就是冶铁大镇,立即轻车简从来到平乐,刚到了地面,便被一处处平炉铁场给惊呆了,官办的、私营的都有,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这场面,似乎让他感受到了工业文明刚刚起步,应该是工业化生产的前奏,那些画面上才有的景象,空气中都充满了硝烟味道。

    蒙古人的刀锋划过,虽说给此处造成不小的破坏,但人的恢复力是强大的,又或许是他的刻意保护,几年间又恢复了很繁华,一处处大小不同的工场,一片片热火朝天。

    大量的铁块,或是输送出去或是铸造器物,蜀江水爽烈,正适合锻造甲仗,当年蜀汉名匠蒲元以蜀江锻刀三千口,大破曹魏玄甲军。今个,许杰又在此设置冶炼所,收取大量的钢铁,锻造成批量的高质量甲仗。

    “绝对是有组织的集团化冶铁,达到这种层次,肯定还有更高等级标准化生产,后世的思想是多么狭隘啊!”

    李易边走边看,他内心深处对如此大规模的冶铁基地惊叹不已,但凭着区区一隅之地,其先进发达的冶铁规模,还有那锻钢水平,就足以傲视环宇。

    他之所以要来,就是想实地考察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面对面的了解,看到眼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仅仅看几样成品就贸然行事。

    蜀川大军新装备的甲仗,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无论是下刀透铁甲五副的犀利,还是强弩抵近五十步平射,竟然不能透甲衣铁叶,这些有些矛盾的数据,都让他必须来看看。

    大宋的冶铁主要集中在北方,南迁后才不得不寻找铁矿,倒是在蜀川、京湖、江浙找到大型铁矿,北方南迁的工匠,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超越北方再次成为东亚之首。

    北方陷入战乱后,百业遭到破坏性打击,除了蒙古军军中的将作,却也无法同集团化生产相提并论,真能够有效利用起来,必然会短时间积累财富和实力。

    他在一座规模较大的冶铁工场前停下,这座工场有大小十几座炉子,其中两座是高达两丈有余的高炉,高炉两侧各开一个口,一个是水力鼓风器的风口,一个是出铁口。在高炉之旁,则是一米多高,形状低平,横截面近似扇形的平陆炉,用耐火砖建造的一格格的蓄热室。

    他十分的惊讶,甚至用震惊也不为过,高炉,这个时代竟然已经有了高炉,更惊讶的还在后面。

    惊讶之余,立即和一旁年纪较大的老工匠搭茬,才明白高炉炼铁技术几十年前就有了,但缺少的是合适的燃料和对耐火砖、鼓风机的改良,换句话说产量大、成本高,工场主普遍还在用平炉,高炉仅用于“高科技钢”的生产。

    李易头都大了,他极力去发觉记忆中钢铁知识,试探着道:“要是能解决高炉的容积问题,必然能够相对降低成本,双高炉能不能解决问题?”

    老铁匠听了李易的异想天开,为难的摇了摇头道:“官人,小老儿做了一辈子的铁匠,打出的百炼钢也有数千、上万斤,这会还真给官人难住了。”

    李易无奈地摇了摇头,又试探着问道:“老师傅,以目前冶炼钢铁手艺,每日能出多少百炼钢?”

    “官人,百炼钢是经过不断的淬火打练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