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风韵-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第一招都没有按常理出牌,宋军标准步军叠阵的守御,蒙古军标准的轻骑兵包抄射杀,都不见踪影,同时动用重骑兵进行钢铁碰撞,

    战场上,开始卷起死亡的旋风,天地间,也在巨大杀气的遮掩下变得天晕地暗起来!草屑乱飞,泥土激溅奔腾的铁蹄,掀起一阵狼籍,以两军交错的瞬间为中心,扬起了烟尘漩涡。

    重骑兵对抗,相对于东方骑兵战史,是极其少见的,双方投入不足万人,却彰显壮丽华美的景象,整个战场上充斥着强烈的愤怒和剧烈的杀意,一个有一个的重骑兵,在冲锋交错过程中摔落战马,重骑兵战斗中的摔落,便预示着死亡。

    背嵬军有着第一军的骄傲,蒙古军色目人有着种族上的优越,

    大枪一挥必有人溅起血雾跌落马下,刀光一闪定有人嘶声惨嚎着仰天飞跌。

    逐渐进入小范围激动的绞杀战,睡得训练更充足,谁的士气更高涨,谁的士卒最顽强,谁的战术编组最合理,谁就能取得胜利。尸体已盖了荒野,鲜血便流满了大地,人和战马临死前悲惨的嘶鸣声响彻长空。

    色目重骑兵的战斗,不能不说英勇,可惜他们遇到的是背嵬军,可以说是南迁后,宋军第一支装备最齐全的重骑兵。色目人组成的所向披靡的重骑兵,竟被分割成几片,渐渐失去主动。

    “色目人,大食战马,很不错。可惜你们遇到的是我。”李易目光冷峻,遥望战场,慢慢地做出了一个手势。

    随着尖锐号角声的再度响起,宋军弯月阵右翼上的锋芒,开始向蒙古军移动,前面是一队重步兵,手持大牌缓缓而进,后面跟进的是携带弓箭的枪手,刀牌手和弩手,神机军逐渐汇集成两部分,慢慢跟在后面,不断接近蒙古军本阵。

    塔海有点晃眼了,有没有搞错,第一波是宋军进攻,第二波还是宋军进攻,简直在羞辱他。历次对宋作战,除了上次在大安,因雷雨天躲于,被曹友闻主动出击外,宋军几乎都是处于防御姿态,哪有几日在平地上,猖狂至极地进攻蒙古军。

    这是在打他的脸,羞辱他这个蒙古都元帅。

    蒙古军也开始调遣兵马,一队队步跋子向前移动,对宋军发动反冲锋。

    一队队兵马相互接近,他们并没有像影视剧一样,冲上去一阵乱砍乱杀。反观宋军却是扎下阵脚,大牌在外,枪兵在侧,弓弩在内,开始对蒙古军进行射击。

    尤其是神机营,一支支火箭,一枚枚拖着火光的铁炮弹,不值钱地向蒙古军砸去。

    运用火器,蒙古人也算是行家里手,南征北战俘虏不少工匠,军中的火器也相当发达。可惜的是,蒙古人主力西征,带走了大量工匠,火器对这些蕃汉军的配备,也不是很充足,他们只能与宋军展开箭矢对射。

    双方打的是不亦乐乎,小动作不断,塔海分出一万骑兵,对宋军进行迂回,这也是蒙古军出战五万余人,为何仅有万余骑的缘由,一支庞大的马队,正在抄李易后路。

    云骑军自薄寨而过,一支充当大军右翼,只是小规模调动,并未展开任何攻势。反倒是塔海下令,三千蒙古军骑兵,对宋军右翼挺进军阵,展开流动骑射打击。

    三千蒙古军骑兵,重复当年阔端战曹友闻的战术,以百人为单位,轮流奔驰于宋军阵前,用复合弓射杀宋军将士。

    宋军以重步兵为核心,神机军为掩护的防御军阵,形成远、中、近三层防御,蒙古军骑兵但需进入火力圈,便入飞蛾投火,成片地被射杀,步跋子更是艰难务必,躲在大牌后,用弓箭支援骑兵,但他们的投射兵器,明显不如宋军,不断有人被射杀。

    铁炮弹也不是落在人群中,炸的人仰马翻,伤者无计,狼狈不堪。铁炮弹虽是粉末状黑火药,杀伤力并不大,但弹丸内装的可都是些铁钉,铁销之类,对人体的摧残还是很过分的。

    一颗铁炮弹下来,三丈内的士卒人甲皆碎,残肢断臂,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伤者累累,惨嚎声令人心揪。随着一颗颗铁炮落下,用人间地狱来形容,并不为过,索性简易的小型抛石机,射程不够远,杀伤力不大,不然这群步跋子可就倒血霉了。

    另一样的进攻兵器,可移动式床子弩和手持强弩,也是蒙古军步跋子的噩梦,尤其是神机军所持的强弩,射出一排排火箭,划过长空射入人群,不消说箭镞的锐利杀伤,火箭爆炸产生的碎硝,便让蒙古军士卒悲惨万状。〃(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72章 厮杀

    (全本小说网,。)

    他们也有制式火器,尤其是当年的金军投降部队,对火器的运用也非常熟练,可惜他们拥有的火器数量不多,多是攻城或防御所用,几乎没有野战专用,某种程度吃了大亏。

    也难怪,蒙古人发展火器主要为攻城,野战上主要马队的机动性,这些杂牌军哪里拥有先进火器,甚至连甲仗也相当的简陋,有些人甚至没有甲胄防护。

    一支装备骡马的宋军部队,约有千人左右的样子,他们冲出了军阵,直接来到重骑兵交战的战场。很快就分成三队纷纷下马,各自留下百人看护骡马,其余人众迅速加入战团,对蒙古军重骑兵形成步骑协同作战,本已不支的蒙古军重骑兵,当真是更加难以为继。

    那是步骑兵,某种程度上补充马军和步军缺憾,能够快速抵达站位,达成最佳的战术成果。前唐鼎盛时期,远征的唐军几乎人人有马或坐车,机动性相当的强悍,哪怕是步军也能快速行动,大宋开国局势复杂,马军相当的珍贵,就算是最鼎盛的真宗时期,拥有庞大的五万马军,步军有战马者不过千人,可想而知南方少有战马的尴尬。

    李易竟然以蒙古人的战马武装马军,以骡马发展了步骑兵,也算是另辟蹊径。

    “怎么样?”李易在中军罗盖下,骑在一匹高大的河曲马上,冷静地遥望前方战局。

    李慕白捏了捏鼻子,认真地道:“塔海过于傲慢,竟以短击长,他坚持不了多久。”

    李易摇了摇头,笑道:“子圭熊,塔海是统军都元帅,也是征战多年的老将,又岂能犯如此低级错误。不过,你刚来军中不熟军务,也难免判断错误,塔海可是我的老熟人,他可不是容易对付的老实人!”

    李慕白面皮威赫,明显是李易对他的考究,又维护了他的颜面,不能否认对方说的很对,他的确缺乏实战经验,当下道:“难道说塔海还有后手?”

    李易莞尔一笑,淡淡地道:“入武休关虏人马军五万,留万骑在兴元府。以虏人的作战风格,他怎能会出动半数骑兵,太不合常理。”

    “他们在抄我等后路?”李慕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忽然发觉他不应问,不免脸面拉不下,又不得不说道:“想必你是早有准备。”

    没奈何的事,他虽然依附李易,却尚未真正进入核心,再加上来的时间不长,对整个军务还不了解,不知对方的通盘布局,甚至对整个局势不太清晰。

    “今日一战,乃我真正开局之战。败,蜀川千万生民付之一炬,天下之大无我容身之地;胜,则开阔天空,天下任我遨游,必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容办点退路。”李易显得豪气万丈,却也说出了利弊得失,甚至隐隐有狂傲的味道。

    李慕白不知不觉为之影响,胸中豪情升起,有沔州和剑阁天险,李易完全没必要破釜沉舟一战。或许这就是人的差距,有人选择了退避投降,有人选择自保死守,李易则选择万死一生机,是为了更好地出击,不能不令人敬佩,不由地感慨道:“看来,李子明完全具备一代枭雄的潜质!”

    “学士,紧急军报,阳平遭到虏人袭击。”

    “学士,我军左翼后方出现数千骑。。。。。。”

    战场上,两军正忘我地厮杀,宋军渐渐取得主动权,蒙古军重骑兵被打的狼狈不堪,不断地节节败退。

    右翼步军队列的战斗,宋军也占据上风,不断缓缓挺近,蒙古军轻骑兵也摄于神机军犀利,无法短时间对步跋子形成强大压力。蒙古军最拿手的绝招,曾经驱赶数十万金军,或是抄掠十余万欧罗巴联军,像屠杀牛羊一样的战术,失去了往昔神威,因为他们碰到了东方强者!

    宋军弯月的右翼,并非紧密大阵,而是由一个个小阵组成,各小阵兵种齐全,形成可攻可守的松散军阵,由神机军为核心,辎重车随军提供器械,并能够对小阵进行掩护。蒙古军骑兵无法有效进行射杀,谈不上攻破军阵。

    此时,李易专门用松散的散兵队形,组成诸兵种联合松散军阵,首开轻装步跋对付轻骑兵先河,无论你再怎么迂回进攻,我就以连环弓弩等着你。

    但是,蒙古马队出现在阳平,又进攻他左翼,很典型的蒙古战术,也是骑兵战术的典范,出现在敌人后方,造成敌人的崩溃。

    叶开身披重甲,手持大枪,纵横于人群中,左右冲突无人可敌,蒙古军重骑兵屡屡被挑于马下,在后指挥的万户长阿都剌见势不妙,持狼牙棒纵马杀上。

    叶开见蒙古军大将杀上,二话不说迎头而上,一闪手中的大枪,就在空中划过一道圆弧、猛击下来,那凌厉的劲风,出如兽鸣一般。

    阿都剌亦是怒吼一声,手中狼牙棒猛力一迎,他也是蒙古的勇士,其能忍受对方的凶悍。

    “当。”地一声金戈交错的巨响,阿都剌身形一晃,胸口顿感一闷,而叶开稳坐马上。

    没等阿都剌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大枪再次挂着劲风,向他的头顶狠狠地砸下。

    阿都剌也是一个猛人,直接来个硬碰硬,狼牙棒上扬以猛力挡开大枪,两马相错间,趁着叶开来不及抽回大枪,忽然弃去狼牙棒,拔出马刀拦腰斩去。

    毒辣的刀锋,几乎一击必杀,叶开大惊怒吼,来不及回枪,便用枪梢向侧头砸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