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风韵-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的穷鄙,准备时间自然不短,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

    当他告辞孟珙继续东行,还在盘算蜀川防御,有呼延信、王孝仁坐镇利州,王柏谋划前方军务,叶知秋运筹帷幄,兄弟同心上下协力,蜀川前方集结数万大军,就算开战也能坚持,他绝对相信这点。

    尽管,叶知秋十分不愿他入朝,在防务上相信还是会尽心尽力,不会有半点马虎。

    一路东行,观两岸萧条,饥民遍地,田园荒芜,秦风小小年纪,家破人亡,若非李易,当年便被一群兵痞折磨死了,他最恨蒙古人,眼看生民疾苦,忍不住义愤填膺。

    李易经历不凡,生死早已看的比较淡漠,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哪有民生不疾苦的,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间没有新鲜事,往返始复,轮回不止。

    顺江而下,一路顺风,快捷便利,十余日便到行在临安,大江行船顺流而下快捷无比,要是回程那就麻烦了。

    当李易看到余杭门,心情不止一次的激动,更充满对前途的惶惶然,心情也颇为低落。

    贾似道、刘斐不知怎样?还有宫素素?似乎历史上的今日,贾似道已登龙飞榜外放州郡了,那刘斐和宫素素、谢婉清,想必还在临安。

    李易怀着平静的心情,先与前来迎接的官吏叙话,并跟随其去吏部报到。在左司官吏玩味的眼神中,不得不强颜欢笑,却被告知先安顿下来等待陛见。

    按制,进行在面圣大臣,应奉召自丽正门陛见,李易虽非方镇节帅,却也是蜀川第一人,理应由侍郎级别的大臣先接见,再由主事官员安置驿馆上房,等候天子召见。

    让他自行安顿,等候面圣,无异于极大羞辱,连文封也愤怒不已,他却硬生生忍了下来。既然来临安,便想到会有如此局面,既然他做出决断,无论受到何种轻慢,都要走下去,彻底了结心中执念。(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61章 真心意

    (全本小说网,。)

    不过,礼部官员对他的轻慢,却有另番的好处,让他自由了许多,能够在临安走走逛逛。

    李易入行在面圣的消息,本就传的沸沸扬扬,要是放在平时,简直要引起临安的轰动,可能引发不稳定,甚至会有人围上门谩骂。很可惜,历经战乱又有天灾,饥荒开始大范围蔓延,甚至临安也不能幸免,虽未到极其严重地步,却能从市面萧条中看出一二,大家一门心思放在如何温饱上,哪有别的闲情心思。

    米价一日一变,原本江南米贱钱贵,上等粳米二百文,中等粳米不过数十文,谷物就更不值钱了,像是粟米黑豆都是喂养牛马的。而今,中等粳米价千六文,还要排上长长队伍购买,米铺时常断货,就不要说鱼肉了。

    不要说城内外的升斗小民,连低级官吏的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俸钱领下来,实际购买力比寻常事贬值不多,好在还有禄米,不至于沦落尴尬境地。

    流民与日俱增,城外混乱不堪。朝廷早已下令,禁止流民进入临安城中,并设粥场赈济灾民,却人多粥少无济于事。

    城内,尚且算是安定,城外可就有点乱了,大规模的盗匪自然没有,毕竟是天子脚下。鸡鸣狗跳之事,却屡屡发生,不是今日哪家被打劫了,就是谁谁被抢了,临安府的公人应接不暇,索性也就护住几个紧要地方,其它能拖就拖,以至于也发混乱。

    李易在临安第一天,便看到很不妙的苗头,别看现在是星星火火,若灾荒依旧,朝廷拿不出得当举措,真的会出大乱子,行在都这样子了,别说沿江战区州郡了。

    他决定在城中找一家客栈,先安顿下来,在礼部备个案,也好便于寻人。知会入朝面圣者,都会在前一天由吏部官吏通知,做好相应准备,第二天在过午门陛见,若是显赫大臣,自是要从丽正门入。

    当天,他便入住大瓦子一家并不知名客栈,低调非常,安顿后,才带着文封、秦风二人,一路出城而去。

    “老弟,还算够意思,不错,不错!”云兮楼还是往昔常来的那间雅室,李易浅尝琉璃殇,静静听刘斐感叹。

    他傍晚时分便来到城外,直接进了云兮楼,迎接他的竟还是阴柔的张幺哥,那神情还是令他一身鸡皮嘎达,连紧随其后的文封,也蹙了蹙眉头,不自然地闪了闪身子。

    不过,张幺哥是他进入临安,第一个碰面的熟人,心悸之余却有一抹亲近感,难得地没有躲避,笑着脸与幺哥说了一阵,直到刘斐闻讯亲自前来相迎。

    “老兄,客人可真的不多啊!”李易并未留恋够不够意思,老友之间对友情之论,点到为止,多了就落俗套了。

    “如今这世面,有几人敢晚上出来吃酒,娘地,连丰乐楼也连连亏损。”刘斐摇了摇头,显然对市面萧条深有感触,语气中却还有一抹幸灾落祸,十足的商人口吻。

    顿了顿,又道:“好歹还有几个大佬,在护院拥镞下来吃酒,哎—要是再这样下去,恐怕云兮楼要关门大吉了。”

    李易淡然一笑,道:“挺住,最艰难时刻还未到,挺过去海阔天空一路是蓝。”

    历史上,除靖康之变到康王南渡危难之际,大宋朝廷从来未曾遭遇此大范围的天灾,就算是当时也是,并无太大天灾,而今外有强敌频频入侵,内有叠叠旱涝灾祸,当真苦不堪言,若非厚养士人招募流民,恐怕大宋行朝要撑不下去了。

    制度上的先进性,虽不太符合生产力发展,却也有一定的足以颠覆国家,改朝换代的恶劣环境,竟被挺了过去。

    不过,正如李易所言,嘉熙三年并不算最艰难时期,明年才是真正考验。届时江南的粮荒达到最严重的地步。

    行在临安也会变的更加混乱,由于粮食短缺,粮价上升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中等粳米也每斗五千,几乎相当于胥吏大半月的收入,市民生活陷入困顿。一些丧心病狂的肉贩子,便和黑势力勾结,把夜间行走的人绑架,然后扒皮去骨,低价出售给买不起粮食的居民,人肉不如米贵。

    号称东方不夜城的临安,天色一暗便市面无人,别说繁华的夜市了,连更夫也不敢独自出更,不然会莫名其妙失踪。临安府不得不下令各县,出更不得低于三人,并配一名武装铺卒。

    京西南路,荆湖北路、南路,两淮、两浙等地,饥嚎一片,十倍于现在,可以说大宋朝廷倾尽全力,成功遏制蒙古人南下,蒙古的疲宋战略也获得了成功,为日落崖山打下第一个楔子。

    蜀川?他之所以淡然一笑,便在于蜀川最富庶的两路,经他治理基本恢复并蒸蒸日上。如果朝廷真能接纳他,待之国士之礼,相信以蜀川之力,大宋的境况很快就能稳定。

    毕竟是顺流而下,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都极为便利。

    “子明,你可是行在的风云人物啊!”刘斐闻言莞尔,他现在并非靠酒楼生存,还有千倾良田,海上贸易和手工作坊,尤其和蒲寿庚的联系,让他掌握了刘家的海外贸易。

    李易摇头苦笑,双目盯着刘斐,正色道:“老兄,你可信我,忍下屈辱绝境求生,但求一线生机,挽救蜀川与战火。”

    刘斐亦是正色,缓缓地道:“我不信自家兄弟,还信谁。”

    李易笑了,再次叹了口气,一饮而尽道:“当时,真是血雨腥风,全军士气低迷不堪,只能用血水来冲刷,一路向南转战二十余军州,好在我保住了成都,保住了蜀川元气”

    “听说,虏人正在集结兵马,你这个时候入朝,是否有些不妥?”刘斐面色有几分忧虑,他对李易颇为了解,知其明智,除西子湖上谢婉清事有些冲动,做事向来稳重,却因蜀川太大,作为精明的商人,非常明白其中关键,方有此问。

    李易眼中精光一闪,道:“老兄,既然我能来,就说明不是那么严重,蜀川有山川之险,我有坚甲十万,但需攻防兼备,谨慎小心,他便是倾国之兵,又有何惧。”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62章 朋友

    (全本小说网,。)

    刘斐脸色明显一滞,干干地笑道:“难怪子明不知道,师宪数月前以出知澧州。”

    李易做出恍然之态,算算时间,贾似道不可能留在朝中,没有地方上的历练,也不可能被赵昀瘸子里拔将军,一步步高升最终成就灭国大任,说起来也是挺悲剧的,那家伙也算是个人才。

    “说来也是可笑,这厮自登龙飞榜,却又越发的胡闹了,整日里留恋西湖夜色,让好端端美人独守空房。那天也巧得很,赵官家那日登凤凰山赏月,见湖内画舫歌舞阵阵,一口便说是这厮,果不如其然,京尹史岩之倒是投其所好,上书言其大才可用,有贾娘娘的干系自是外放大郡。”

    贾似道终于走上权相的第一步,李易感觉很古怪,却未曾多想,日后与贾似道有无交集,还真的不好说。

    ‘美人独守空房’,李易眼前又是一亮,看来里面有点故事啊!当下笑道:“难道这厮娶了哪家的小娘子?”

    刘斐脸色变了变,暗骂自己多嘴,哪壶不开提哪壶,灿灿笑道:“风流成性的色胚子,不值一提,咱们去吃酒。”

    李易摇了摇头,道:“今夜反正就在你这,不急于一时,倒是师宪这厮成就好事,我却错过了好事,真是可惜!”

    刘斐看了看李易,脸色古怪,似乎犹豫却还是道:“子明,来我这多时,却不见你提谢娘子。”

    谢婉清?李易怔了怔神,他岂能没有寻思过,只不过在他的考虑中,谢婉清的身影很淡,全然没有让他放在心上,当下平静地道:“不知谢娘子可好?”

    “随贾师宪赴任澧州。”刘斐口吻尽可能平淡地道。

    李易异样色彩闪过眼角,旋即泯灭在眼际,慢慢饮下杯中物,放下杯子才缓缓地道:“算是不错结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