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03章 危机和机遇
(全本小说网,。)
〃最重要的是,蒙古人高层对全真道的态度,也是拉拢打压两手准备,区区些许人命引发恩怨,搞不好会让李易更加受重用,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切要看怎样平衡了。
“算了,准备去治所华阳见李易,也有个说法不是。”
孙家家主浑身一颤,听出乌赤温并没有完全要利用,难道李易真的强大到如此地步,连蒙古族千户长也要忌惮。
“此番,你就随我一同去。”乌赤温看了眼孙家家主,心里生出无限的恶趣。
孙家家主嘴角猛抽,直面李易可是羊入虎口啊!当他想要拒绝时却发现乌赤温的冷笑,到嘴的话硬生生咽下来。
此时,李易运用半年时间运筹谋划,决定利用机会反戈一击,蒙古人也没有闲着,并非毫无作为地驻防,塔海、汪世显等人轮番东进,不断侵犯夔州路北部,意图在京湖南部战局不利情况下,从蜀川有所突破。
当李易汇集大军宣称进攻夔州路,塔海自然是欣喜万分,这些年蜀川各部奔波平定各处军州,哪有力量进攻夔州路,既然腾出手来自然是好,立即发出备战的官塘,要求以利州驻扎蒙古军为主力,两路兵马为偏师。
李易看到官塘不以为意,让他啃硬骨头,打的真是好算盘,不过,对方的集结又让局势复杂化,增加了他北上难度。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随着塔海再次征讨夔州路,利州两路的蒙古军必然会不断增加,给他的时间真不太多了,真的发难不知能有多少胜算。不过,艰难危险同样也是机遇,就是军事会议的第三天,各位兄弟奔赴驻地之际,他再次收到来自塔海的官塘,是统军都元帅行辕的军令。
叶知秋很严肃地看了官塘,正色道:“突生变故却又在情理中,我们要对策略稍加修改。”
李易眉头微蹙,整个计划几个关键点之一,那就是以少量兵力奇袭剑阁,要是蒙古军增多还真无法成功,犹豫着说道:“暂时隐忍不发,如何?”
叶知秋沉吟半响,果断地道:“不可,已经不是三天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易沉默不语,经过半年准备算是半公开状态,想保密下去再无可能,事关全局成败和生死大局,数百万蜀民的存亡,不能为也得想办法破围。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叶知秋卖了个关子。
李易一阵心烦,都什么时候了还拿捏!他吞口气稳住心神,淡淡地道:“我倒忘了,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叶知秋并不在意李易的态度,风淡云轻地笑道:“学士曾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此千古良言怎么就忘了?”
李易不免又一阵苦笑,不以为然地道:“先生,此一时彼一时,塔海汇集大军南下,届时虏人实数将有十余万众,我军就算进入沔州,恐怕也要在大安谷底面对强敌。”
这不是不能出现的问题,而是现实很有可能发生的,哪怕是再优秀的的军事家,必须在狭小战场和绝对优势敌人正面死战,也没有战胜的把握,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时间,必须于时间赛跑,话说的好听事也很正确,做起来却千难万难。说是蒙古军刚刚动员,要形成不可抗拒实力还有段时间,最多只是粮草的先行汇集,甚至能让他完成对大部分目标的占领。
但是,问题就来了!
一系列高强度的动作完成,必须要和蒙古军在利州两路决战,主战场又必然是大安军,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现实局势发展的必然结局。
他千算万算,少算了蒙古人要取夔州路,那是发动牵制性进攻,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人家就是以京湖、两淮的攻势是主旋律。
去年,这两个方向的溃败,昭示南北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谁也没有力量再进行大规模会战,宋军进入局部反攻阶段,孟珙作为强有力的将军,成为战场最耀眼的明星。
但是,还有一个小插曲,窝阔台冰不甘心东线失利,以蜀川向东进攻夺取夔州路,企图威胁京湖后方。
李易暗骂自己竟然忘了这段历史,孟珙的真正成名之战,万人对十余倍蒙古军,实在是懊悔,早知道把举事拖一拖,待明年孟珙部击溃塔海,他顺理成章可一举收复利州两路。
“学士,此正是天赐良机,为你送来天大好处。”叶知秋依旧是淡然若定,一副毫不在乎模样。
李易看了眼叶知秋,淡淡地道:“好处,我却不知。”“解决治所内患,北上。”
李易捏了捏鼻子笑了,正所谓饭要一口口吃,解决乌赤温放自然是当务之急。达鲁花赤所部三个蒙古族百户长,还对探马赤军千户长有调遣权利,毒瘤不解决寝食难安。
如何把握时机解决尤为重要,在夺取剑阁前解决,万一走露风声,很可能给军事行动带来不便。退一万步来说,
这些人逃入西山,将会让吐蕃各部族提前做出反应。
叶知秋转首看向李易,斩钉截铁地道:“能够聚歼乌赤温党众,学士或许尚有机会。”
李易沉吟半响,逐渐明白叶知秋的意思,却不以为意地道:“不过一待宰之狗,先杀之祭旗。”
“以女色诱之。”叶知秋淡淡地笑了。
李易深以为然,几年来他洁身自好,却难免偶有尝试,毕竟他是男人!女色,永远是男人的短板。
“乌赤温所部不过千人,犹如瓮中之鳖诚不足为虑。”叶知秋对驻扎腹地的达鲁花赤所部,并不十分放在心上,他的眼光早就放在蜀川之外。“尽灭周边虏人取信忠孝军,迅速夺取剑阁,塔海再来也不过给大人送生力军。”
改变让忠孝军和蒙古军同归于尽计划,利用其破开道路,让大军去近道出剑阁,去占据有利地形,只要运作得力的话,李易认为是可以节约时间的,他重重地点了点头道:“事不宜迟,动手。”
“学士,魏城方面也要早做打算。”
李易神色微气波澜,良久没有言语。〃(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04章 小人
(全本小说网,。)
叶知秋很满意地笑了,轻蔑地道:“塔海气势汹汹,赵家朝廷又岂能坐以待毙?从官塘上看,孟珙、杜家父子都是俊杰,他们岂能让虏人得逞,学士把握时机,或可一举收复全川。”
李易沉吟不语,不能不承认叶知秋看的很远,历史上塔海指挥的蒙古军,真的再次席卷蜀川,杀的血雨腥风,汪世显部真的打通夔州路,蒙古军进入京西南威逼荆湖北路,给宋军沿江防线造成极大影响,甚至深入到黄州,那场战争给大宋行朝造成极大的震撼,要不是孟珙的力挽狂澜,估计也没有余阶的山城防御体系了。
如今,历史已有所不同,蒙古军不会再进入西川屠杀,但夔州路的压力更大,也是他的大好机会。
“忠孝军一群乌合之众,却人多势众颇具战力,学士亲自掌控战事进度,待他们交战坐收渔人之利。”叶知秋的意图很无耻,却又无可厚非,毕竟在战争中你能获取胜利,那边是你的本事。打了败仗任你再有理由也是白搭,历史永远不会垂怜失败者,最多就是某些别有用心的末流学者,或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目的,或是为了钱财沽名钓誉,才为这些失败者正名翻案。
李易知道叶知秋所图,对待赵宋不是寻常的不顺眼,却认真听他计策,不过当务之急是卧榻之旁的乌赤温,不除掉这个隐患一切无从谈起。
“各部先行开赴果州前线,待我把乌赤温处理掉,再连夜奔赴军中,还望先生先行去军中坐镇。”
“如此甚好。”叶知秋知道李易的谋划,自然是欣然同意,区区乌赤温反掌就能灭掉,他丝毫不担心策划会有闪失。
城外
叶开所部营寨中一片繁忙,将士们纷纷准备行装,那些名义上的那可儿,此时也纷纷领取甲仗被编入营队。应该说是背嵬军整装待发,对外自然是宣称第一千户队,正军一千三百双马骑兵,另有那可儿两千五百余人,整装就有近四千人,是人人配有战马的绝对主力,连那可儿也有马匹配备,甚至半数人还各自管理三匹骡马,负责行军物质的运送。
该部营寨角落里,两名士卒横眉竖眼,正在大骂一名那可儿,气焰相当的嚣张。
“刘三黑,你这厮不要以为转了军兵,就底气足了,在我兄弟眼中,你永远都是一个贱民。”
“狗日的,还他妈得瑟,老子当年跟随学士南征北战,你不过是射阳的贱民,学士好心留了你一命,还当真了。”
那个叫刘三黑的那可儿,是射阳县的一个平民,因战乱流离失所,被俘获后加入军中,因李易隐藏实力对外宣称随军那可儿。
随军那可儿也就是个称呼,在军中被当做偏军对待,实际也是军兵的待遇,训练极为严格,军饷供应也不逊于正军。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那可儿,都是后期在川南招募的山民,那些来自州郡城池的人市侩气太浓,无论是训练还是干活能躲就躲,引的老军汉不满,才有了今天这幕怒骂羞辱。
刘三黑就是一例,好吃懒做又游手好闲,为人所不齿。几日前曾勾结蒙古族士卒,在珠玉楼闹事,被罚了两月军饷,在马棚服役三个月,本队士卒更是侧目。
“刘三黑,你他娘地,看你这厮把战马给喂养的,老子剁死你。”一名五大三粗的士卒,瞪着铜铃般地大眼,一脚踹在刘三黑屁股上。
刘三黑吃痛后退,诺诺不敢言,心中却恨的要杀了这二人,这些天当真要了他的命,整天累死累活的还得挨骂,完全忘记自己偷懒躲滑,亏了喂养战马的膘,按照军规可是要受到严惩的。
“刘三黑,给我听好了,马上就要出征,你小子要想活命,就给我把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