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人,却又不敢得罪任何人,因此,此事被孙坚问到门上,虽然有心主持公义,却是有心无力,只能故作不知的推脱道:“这个,本将当时出征在外,实不知期间故事,实在无法评判,孙议郎再问问别人吧。”
孙坚满是失望的看着皇甫嵩,皇甫嵩面无表情的转过身去看也不看孙坚。孙坚再次环顾一圈,见到孙坚的目光朝臣将军们要么假作不知,要么撇开头去,众臣都避之唯恐不及,孙坚这才明白这朝堂之上怕是没人会为他说话了,这让孙坚感到一阵心寒。张温虽然有心帮他,他虽然贵为太尉,可是毕竟乃是文官出身,他麾下除了孙坚,此时却并无将领能够上的朝堂来为孙坚说话之人,这也是张温为何想要将孙坚推上前来的原因,他当然想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可是军中这种地方,都是各家经营日久之地,分土必争,又怎么是张温这个时日尚短的太尉所能轻易安插进去的。
就在孙坚心灰意冷之时,一个声音有如天籁般,让孙坚顿时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陛下,臣虽没有亲眼目睹当日之事,但是以臣对孙议郎的了解,孙议郎定然做不出此等违逆上官,构陷他人之事的。”张平站出来缓缓的开口说道。
“哼,国师这么说就是说我在颠倒黑白,构陷孙议郎喽?”崔烈冷着一张脸,满是怒容的质问道。
张平撇了崔烈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可是眼中的意思明白不过。崔烈看着张平满是不屑的一眼,心头怒火直蹿。当下一个前窜匍匐于地,嚎啕起来:“陛下,陛下,还请陛下为臣做主啊,国师这般说法实在是陷臣于不义,臣一心为国,却被国师如此污蔑,还请陛下为臣做主,还臣青白啊,陛下。”
张平看着崔烈如同闹剧一般的表现,再次不屑的撇了撇嘴,不等汉帝开口,便转头质问道:“崔大人你说贫道构陷于你,那你说说贫道那句话构陷你了?”
崔烈顿时哑然,刚刚那话是他自说自话,张平理都没理他,可就是因为没理他,实在让他有些气不过,所以才会有了这一幕。崔烈眼珠一转,也不辩解,嚎啕的声音更大了,求着汉帝给他做主。
张平见此,再次开口道:“崔大人,贫道问你,孙议郎之事你可是亲眼所见?”
崔烈冷哼一声,“此时周慎将军亲口告知与我,与我亲眼所见又有何分别?”
张平哦了一声,知道崔烈这分明是狎私报怨、胡搅蛮缠,当下便说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崔大人你堂堂国之廷尉,掌管我大汉律法,却是以人言而定对错,如此岂不是三人成虎,那当真不知你崔大人所判案中到底有多少是冤假错案,多少是屈打成招啊。”张平这话说的不可为不毒,直指崔烈要害,让崔烈不好辩驳,他既不能说他就是只是听了周慎所言就做如此决定,又不能说他乃是亲眼所见,若是坐实了,崔烈这个廷尉怕是也就到头了。
“你。。。你。。。你。。。”崔烈被张平这一番抢白气的指着张平说不出话来,“你血口喷人。。。”
“怎么?贫道所言有错?难道崔大人当时亲眼见了?亦或是崔大人与周慎有旧,所以结党营私,借此狎私报复孙议郎?”
崔烈被张平这句话说的脸顿时便的煞白,亲见是不可能的,他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冒天下之大不韪;当然更不能承认自己结党隐私。崔烈顿时汗如雨下,磕头如捣蒜,请求汉帝勿要听信张平所言,主持公道。
何进此时却是再也看不下去,出列向汉帝奏道:“陛下,崔大人想来是一时失察,为周慎所蒙蔽,想来崔大人也是一时口误,还请陛下看在崔大人一心为国的份上,原谅崔大人这一次吧。”
汉帝在上首微微皱眉,有些不耐烦的看着下面的这场闹剧,这是他看的明白,分明就是朝臣们的争权夺利,朝堂上如此严肃的正在商量大事之时,这些朝臣还有心在此为了谢些许蝇头小利而互相倾轧,实在是让汉帝有些不爽。刘宏挥了挥手,让崔烈退了下去,他虽然知道张平所言有些道理,但有大将军何进求情他也不想追究崔烈的责任,毕竟此时还不是动大将军何进的时候。至于张温所提议的孙坚,他也不想任用,一来孙坚此前没有什么独自领军的功绩,而来崔烈所言之事他有所耳闻,也确实让刘宏对孙坚心生不喜。因此汉帝只得再次问道:“诸位爱卿,谁可为朕扫除忧患,平定西凉啊?”
汉帝此话一出口,张温便知孙坚没戏了,只得压下心中烦闷,退了下去。孙坚听了也是一阵失落,低着头满脸的失望。崔烈听了低头偷偷撇嘴一哂。何进面无表情,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皇甫嵩和朱儁却是眼前一亮,踌躇着要不要出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二十六章 奉命征讨
(全本小说网,。)
“陛下,臣以为太平军骁勇善战,又有平定黄巾之功绩,臣以为派太平军前去平定西凉,乃是上上之举。”何进上前奏到。何进本想推荐董卓的,却没想方才被张平搅了局,何进此时也不好再推荐董卓了。所以既然自己得不到,那也不能便宜了张平。何进知道太平军是张平的命根,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只剩五六千人的太平军去西凉怕是还不够边章、韩遂塞牙缝的。
张平却是面无表情,他虽然知道何进的用心险恶,但这事却也正和他的心意,他原本还想找理由向汉帝请命,带着太平军去西凉就傅變,这下好了也不用他费尽心思想主意找借口了,何进遂了他的心愿。至于太平军是否能够打得赢,张平却是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历经战火洗礼的太平军,没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对此他是有信心的。
“张爱卿你意下如何?”刘宏听了何进的建议转头问张平。
张平面做为难状,有些不太确定的开口道:“陛下,太平军得陛下信任,能够前往西凉平叛乃是太平军的荣耀,太平军义不容辞。只是太平军方才经历大战,损失惨重,几不成军,人手多有不足,怕是会辜负了陛下的重托啊。”
“诶,国师这是说哪里话,谁不知道太平军骁勇善战,以一当十,战力甚至还在禁军之上,想来只要太平军出马,边章、韩遂必然望风而逃,国师定能不战而胜。”何进那能容得张平拒绝,对太平军推崇备至的夸赞道。
张平心中明白何进的险恶用心,但是一来这西凉他确实想去,不为别的,就为了救傅變,这一趟他也是要走的。二来这朝堂之上你争我夺,勾心斗角,张平实在不愿久待于此,跟这些朝堂上的老狐狸们玩宫心计,实在不是张平所擅长的,如此还不如借着战事远避他方,远离这个政治漩涡,远远的看朝堂纷争。
“陛下,太平军人手不足,还请陛下能为我加派些人手,臣定不辱使命,为陛下将边章、韩遂的人头取来。”张平好似下了很大的决心斩钉截铁的答道。
刘宏听了思考起来。他虽然瞧不上太平军,但是这么一支不受他控制的私人武装处在京师之地实在让他心里难安,他原本就想接着让张平去平定黄巾之时,让太平军与黄巾军互相消耗,让其两败俱伤。目前看来他的策略是成功的,太平军损失大半,这一次再让太平军前去西凉,能够平定最好,而且还能消耗太平军的有生力量,如此两全其美之事刘宏如何能不应允。只是张平请求增兵这事,实在是刘宏所不愿意的,但是当着这满朝文武的面,太平军这等人数前去西凉,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与送死无异,若是他硬着心让张平这么去,估计要被后人指责刻薄寡恩。于是刘宏开口说道:“如此,朕再调两千禁军于国师听用,国师以为如何?”
张平心中不屑,原本以为汉帝还会给他补足到一万人马,却没想到还只是多派了两千人马到名下听用,还不是直接纳入太平军,这等刻薄寡恩的帝王,实在是让臣子寒心。张平也算是看透了刘宏,既然如此张平便也再懒得计较,开口道:“臣谢陛下恩典,臣还有一不情之请,还请陛下应允。”
“嗯?爱卿且说。”
“太平军从未到过西凉,人生地不熟,臣想请一熟悉西凉之人为向导。”
“嗯,此乃应有之意,不知爱卿属意何人?”
“盖勋盖校尉久居西凉数十载,想来对西凉熟悉非常。孙坚孙议郎前番亦有征讨边章、韩遂之功绩,想来也甚是熟悉边章、韩遂,对臣此战颇有助益。臣想请陛下应允盖校尉与孙议郎与臣通往西凉征讨边章、韩遂。”张平奏请道。
“嗯,准了。”刘宏想了想,这二人并不讨他喜欢,对他而言无关痛痒,既然张平不再要求兵马,只是要二人相助,那便允了也是无妨。
如此计议已定,汉帝下旨,封张平为车骑将军,领太平军征讨西凉,又封盖勋、孙坚为左右军司马,又命中军校尉袁绍领两千禁军随行听命。
要说袁绍的随行也是让张平有些惊讶,要知道此前曹操随行护卫刘辩,本以为是轻轻松松的一场功劳,却没成想功劳没捞到,还引来了汉帝的一顿责罚。按理说此时事不该有人想要道张平麾下听用的。不过却不知袁家处于什么原因,也不知是认定了此战定可胜利从而谋取功绩,还是说其他的什么原因,居然说动了汉帝,派了袁绍领军到张平麾下听用。
张平也是对袁绍感到十分好奇,本想唤袁绍到府上一叙,却没想任命刚下来的当晚,袁绍便来到张平府上拜见,倒是让张平深感意外。
张平看着眼前这个面容刚毅,看起来一副伟岸正义样子的袁绍,也不由的心里暗赞一声“好姿容”,这一副一看就是如朱时茂一般的正面人物形象,实在是很难让人生出恶感。而且袁绍也并不如张平想想中那般是个桀骜不驯,不服管教的样子,反而非常谦逊,对张平表现的恭恭敬敬,言语得体,有大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