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定住朝鲜之后,你将以朝鲜为踏板,到倭国日本去转上一转,银子要多多划拉,不但我们能够尽快还上辽西大借款,而且也能解决我们大明朝钱荒的问题。”
“请教督师大人,那日本皇室和那些大名怎么办?”
吕汉强就捏着下巴想了又想:“对于日本的皇室,你不妨将他们请到北京来,看看中原繁华,对于那些大名,我希望你们要有同情弱者的心,让他们去和那些压迫他们的强者抗争,你要知道,我这个人最同情弱者了。”
杨凡的身体在颤抖,这是让日本彻底乱战的节奏啊!这吕汉强的心太黑了。
“末将记下了。”周楚钧郑重的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
“没有了,出门在外务必小心,记住出门早看天,日落早打尖——”
杨凡就彻底的趴在船舷上狂吐了。
这时候吕汉强突然打住话题:“对了,我想起来了,记住,到了日本要是遇见一个叫***的女子,记得一定尽快给我弄回来。”然后捏着下巴一阵遐想:“***啊,我真的期待啊。”然后小肩膀就一耸一耸,笑的是嘎嘎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16章 继续扩军
崇祯皇帝上完了早朝,神清气爽的回到了御书房,准备舒缓一下身子,然后继续看眼前不多的奏折。
现在的朝会对崇祯来说,已经不是原先那样的受罪,而是一件欢欣愉悦的事。
内阁有孙承宗老师傅在坐镇,政务上总是处理得非常得体井井有条。
军机处的卢象升任职肯干,军事上更是捷报频传。这两个一文一武,打理得整个大明井井有条,现在许多事情已经不用崇祯操心了,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奏折上,批一个准字就可以了,与前相比,真是轻松得不能再轻松了。
现在崇祯很满意吕汉强当初的这个办法,拿掉了尸位素餐的周廷儒换上贴心的老师傅,再将内阁的权利分出一半给军机处,这样就没了当初自己必须用大部分精力和内阁打擂台,这多好,自己就轻轻松松的看着两个部门斗,而自己就在期间拉架就行了。
皇权的运用不过是如此,平衡。
这人一轻松,自然就开始变得懒惰起来,现在,就看着眼前和以往相比不过十分之一的奏折,崇祯也生出一种厌烦,于是对身边的小太监道:“把面前的奏折分类,政务上的交给孙阁部,军事上的交给卢象升,内务上的交给王方。”然后笑笑摇头:“到时便宜了王承恩这个老狗,越来越清闲,都胖的走不动路了。”
小太监就立刻遵旨照办。
“对了,一会告诉皇后田妃一声,跟着我去看看皇嫂,春天来了,我们到御花园散散心。”说这话的时候,崇祯又生出一种遐想:“这要是能出皇城,到郊外去看看就更好了,据说当初吕伴读寄居的小庙已经香火鼎盛,无数文人士子流连忘返,成了郊外一道绚丽的风景了。”
一个太监就一面收拾眼前的奏折一面笑着应承:“那个小庙在上次京畿之战的时候,毁于战火,但好在那个提着伴读的诗词墙壁却莫名奇妙的保留下来,一时间成为神迹,在伴读一战解了大明危及,百姓更是认为伴读是天上神仙下凡,是天父派来给天子做臣子辅助的,于是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纷纷慷慨解囊,从修了那个小庙,结果,比原来还大了十倍不止,现在,那里不但有庙祝主持,还成为进京赶考贫穷举子们下榻之处,每日里人马车辆不断,热闹的啊,简直,啧啧。”
崇祯这时候,才想起,今年又是自己开恩科取士的一年,这都三月了,一年春闱又要开始了,天下士子再次汇聚京城,说不得有是几万人啊。
就惊奇的问到:“那些寒门学子的吃喝用度该怎么办?”
这个小太监就笑眯眯的解释:“在万岁爷的治理下,大明中兴了,天下太平了,百姓也就富足了,所以,纷纷在那吕氏庙堂安排免费伙食,一菜一汤,却让士子们安心。”
崇祯就舒心的点头:“真是衣食足而知礼仪啊,这样下去,大明岂能不教化天下。”想了想,然后对那个小太监道:“既然百姓都能有如此心怀,我们天家也不能落了后头,现在内帑宽裕,我们也做些我们该做的事情,就以皇后(张皇后)和诸位太妃的名义,点查下京城内外所以赶考士子的数目,然后按照人数,每人每日发一百钱作为补贴吧。”
这个小太监当时一惊,大家都跟着皇帝勤俭惯了的,这草草一算,五的妈呀,于是立刻适当的提醒:“万岁爷,若是按照您的吩咐,倒是积德行善,体现万岁仁慈,不过,现在在京天下学子不下五万,而直到春闱结速,那还要三月之久,那可就是——”
崇祯就笑骂了一句:“穷怕了的狗东西,不过是区区十几万两银子,这时候,我们的内帑还愁拿不出十几万的银子吗?”
是的,现在,内帑的收入源源不断,宽裕的户部也不再逼迫自己补贴,十几万已经不是数目了。
“尤其,这是收买天下士子的好机会,惠而不费,何乐不为呢?”
“万岁圣明,奴卑带天下穷苦的士子谢谢天恩啦。”这个太监立刻丢下手中的活计趴在地上磕头,死死的敲定这个跟脚,这不但是皇上的恩德,做成了这事情,也是为自己积下福报,这样,来生就不要做太监了。
崇祯就很享受这种再做一件善事的快感,有钱,就是任性不是。
结果崇祯屁股还没坐稳,王承恩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后面还紧紧追着曹化淳,两个人跑的跟狗似的,就这不长的距离,竟然让两个人大汗淋漓。
崇祯的心就咯噔一下,看两个人如此惊慌不顾体统,这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情,而且看情形还是一个坏的大事情,刚要站起来呵斥一声,结果,远远的竟然有鼓声响起,崇祯就再次皱眉,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顽皮,没事敲什么鼓?
结果他刚一这样想,又一个传世的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对着崇祯紧急禀报:“万岁爷,首辅孙承宗,军机处值班大臣卢象升,携文武百官近三百,敲登闻鼓,请皇上紧急上殿恢复朝会。”
崇祯就彻底的蒙圈了,登闻鼓可不是随便能敲的,这大朝刚刚散了,怎么百官又要自己上殿?而且平时大朝会不过是百余官员,那是有自高无上品级的,这次怎么突然间弄了个三百多人?难道这天要塌下来了吗?
崇祯感觉到事情严重,也顾不得换衣服,越过在地上喘气的王承恩直接奔向了金銮殿。
结果急匆匆走到金銮殿的时候,他就见到在大殿外已经趴满了文武百官,何止是三百,五百都有,几乎全京师文武百官都到了,崇祯惊慌的说了声众卿平身,然后也顾不得礼仪,急匆匆走向自己的宝座,屁股刚坐下,一向沉稳镇定的孙承宗突然来了一嗓子:“皇上,大捷啊。”
就这一嗓子,差点儿把崇祯吓到椅子底下去:“什么?打劫,谁打劫了?难道抢匪都打劫到皇宫来了吗?”然后下意识的拍着龙案大呼:“吕伴读,护驾,护驾。”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17章 朝堂形势(继续爆更)
孙承宗一嗓子让崇祯误会成打劫了,于是习惯性连喊伴读护驾,这时候孙承宗才感觉到自己刚才喊了一嗓子这都走了音,大捷被皇上听成打劫了,往身后看看,也不怪皇帝惊心,因为今天的阵仗的确是大了点。
于是赶紧解释:“万岁,不是打劫,是大捷。”
听明白了语音,崇祯才稍稍的放松了一口气,然后猛的问道:“什么大捷,哪里来的?”
这时候卢象升爬前一步,冲着崇祯就吼上了:“镇远伯辽东巡抚,辽东督师吕汉强捷报,半月前,吕汉强亲率山东水师,以及复辽军突袭满清牛庄,缴获无数。”
崇祯就笑了:“这个朕早就知道了,也不是什么新奇,还要诸位爱卿如此兴师动众吗?”
“万岁,还有,二十天前,吕汉强火烧盘锦平原,彻底歼灭全部满清正蓝旗,斩正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满清正蓝旗彻底从满清军事序列里一笔勾销。”
崇祯就愣住了。
“二十天前,复辽军金恒光经三天三夜攻击,以阵亡两万为代价,攻占盘山,彻底歼灭满清镶蓝旗,镶蓝旗旗主阿敏战败自杀,镶蓝旗彻底从满清军事序列里一笔勾销。”
崇祯就浑身颤抖了。
“今天,吕汉强飞鸽传书,山东水师,复辽军海军陆战队进入朝鲜,朝鲜王李棕开皇城接纳,配合复辽军全歼满清驻扎朝鲜军队,彻底掐断对满清的粮食输运,朝鲜王在江平与大明签订《江平条约》对天盟誓,再回大明藩属,永不背叛。并请求允许朝鲜王协同皇后及全族赴京觐见。”
这时候趴在外面广场上几百文武一起大吼:“吾皇洪福齐天,中兴大明,洪福齐天,中兴大明。”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喊的声嘶力竭,直喊的涕泪狂流。
崇祯就豁然起身,眼角已经有泪了。
大明走到今天,原先雄踞中原,万邦来朝的盛况已经不再,各个藩属纷纷背弃,这个朝鲜更是为虎作伥,派出奴才大军帮助满清,直接攻击到大明京畿之下,肆虐烧杀,其残忍竟然让建奴感叹不及,让我大明百姓深受毒害,这回好了,吕汉强“进入了他们的皇城”他们再回大明啦,万邦来朝的盛况即将到来啦。
崇祯酣畅淋漓的大笑,大笑,直到笑的泪水滂沱。
然后无限欢喜的道:“好,我们就准备接待这位王,让天下看看我大明以德报怨的胸怀。”
一听以德报怨四个字,这时候孙承宗就很尴尬的道:“启禀万岁,镇远伯书上说,说。”
“说什么?”
孙承宗就艰难的道:“镇远伯说,这次进入朝鲜很是花了一笔钱,因此在江平条约里,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