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着走着,竟然越来越慢,最后静悄悄的停止了下来。
街道两旁躺满了奄奄一息的难民,没有一个人惊慌失措,也没有哭好惨叫,有的只是麻木,而更有的竟然有着死鱼一样的眼睛,习惯性的伸出手向行进的大军乞讨,但也就是那么呆呆的伸出皮包骨一般的手,木然的在那,就好像一个个雕塑一般,连哀求的声音都没有力气发出了。
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全是这样的百姓,而在屋檐下,街角边,有一堆堆白骨堆叠在那里,那不是牲畜的骨头,因为那里还有没啃完的人头。
而就在一个稍微开阔一点的一个地方,一口大锅正在翻滚,十几个难民死死的盯着大锅里上下翻滚的肉骨头,还有几个还算有点力气的,手中攥着木棍,紧张的戒备着周围,生怕有人来抢,即便是轰隆隆的大军路过,也没有一点惊慌,在他们看来,敌军的威胁还不如一口人肉汤更能让自己不能割舍。
这还哪里是原先那繁华富庶的东北盐都,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人家地狱,即便对待敌国心如铁石的吕汉强都不由得震惊到双眼微红。
“造孽啊。”吕汉强喃喃自语。吕汉强说的是这些难民。
周楚钧也不由看了一眼吕汉强:“造孽啊。”周楚钧说的造孽不是说那些流民,而是说的吕汉强当初制定施行的******计划。
“该死的战争,我讨厌战争。”吕汉强艰难的道,然后转脸对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文官道:“你带一队人马,赶紧去占领县衙,看看库房里还有没有粮食,然后开始熬粥,拯救这些百姓。”
这时候吴三桂红着眼睛叮嘱了一句:“在粥里加上点沙子。”
吕汉强就很欣赏吴三桂的没人性,这就对了吗,对待敌人怎么能太过慷慨?
结果吴三桂对那个也露出愤怒的文官解释:“牛庄难民如此之多,可见城中原先百姓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我们的粥熬的太好,那些城中的百姓也会过来分抢,以现在这些难民的体质,是无论如何也抢不过那些百姓的,而你加了沙子,百姓看到这样的稀粥,即便有一点粮食的百姓人家就不会出来抢了。”
吕汉强和那个文臣就吃惊并且佩服的看着吴三桂,吴三桂就冲吕汉强拱拱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牛庄的百姓有家有业,是不能跟着我们走的,而这些难民已经身无寸草,我们让他们喝上碗稀粥,恢复下体力,然后用我们腾空的战船运到葫芦岛港,这样怎么的也能给我们辽西增添十万的劳力吧,大人您看,这些难民里,已经没多少老弱妇孺了。”
今天种了五十亩地,是的,是种地,太累了,晚安兄弟们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98章 引鸠止渴
对于在赈灾的粥里参沙子的理论,吕汉强这次算是真的将吴三桂佩服的五体投地了,感情做汉奸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做滴,这是要有绝高的智慧的。
不过,这时候说这些东西还早点,因为在牛庄还有1万敌人需要自己去解决,那就是还站在西城城墙上的汉八旗参领刘之进以及他的队伍。
吕汉强带着大队来到牛庄守备府广场的时候,他却被一个英雄豪杰所镇住了,就在那牛庄守备衙门空荡的广场上,一匹白马,一员大将,全副武装,手提长枪,一个人,在向整个复辽军单挑,这样的情景让吕汉强感觉到很诡异,很可笑,
这个勇于向整个复辽军单挑的悍将,便是汉镶黄旗参领刘之进。
刘志进在看到艾达三百人马冲出牛庄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场牛庄守卫战已经提前结束了,这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据城死守,还有一个就是明智的带着自己的人马退出牛庄,然后在周围巡弋,给吕汉强找一些麻烦,让他不能分兵是城强掠破坏。
对于第一个选择,刘志进知道,面对吕汉强的如此强军,自己死守牛庄不过是鸡蛋碰石头,自己这1万由百姓精壮组成的队伍,立刻就会灰飞烟灭。从他的本心来说,他绝对不愿意让自己手下这1万青壮,做无谓的死伤。
而第二个选择是很明智的,那就是说,自己带着人马撤出牛庄,一来可以向上面汇报,由于艾达守备擅自出战,自己孤掌难鸣,但自己并没有放弃抵抗,而是在周边威胁吕汉强,这样一来,既保住了实力,和手下兄弟们的性命,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哥哥在皇太极面前好做。
但这里也有一个很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后勤补给。
自己1万人马在荒郊野地里,没有粮草没有营帐,那样的艰难可想而知,其实,要想获取后勤补给,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抢掠四方,而这恰恰是刘之进所不想做的,周边全是汉家百姓,只要让自己这1万虎狼出去,死伤将不可避免,百姓将生灵涂炭,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
既想保住自己这1万兄弟的性命,还不想拖累自己在盛京城的哥哥,又不能祸害当地百姓,于是刘之进慷慨的选择了单挑吕汉强的复辽大军,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三全其美的办法,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1万条生命,百姓的家园,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自己哥哥的安全,死得其所。
于是当大军退到西城的时候,刘之进面向自己1万兄弟,大声吩咐:“此战已经结束,诸位可以安心回家,农时即将到来,但愿诸位努力耕作,让一家老小度过这个艰难的岁月,某职责所在,将单挑吕汉强的大军,保全诸位的生命家园。”
当他的决定一经宣布的时候,整个西城一片嚎啕大哭。
刘之进在镶黄旗的辖区内声望极高,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而越是这种人,越被人尊重,这时候眼睁睁的看着他为了大家的福祉而自寻死路,怎么不让人凄然落泪。
几个跟随刘之进多年的家将决然上前:“我等愿随参领一同赴死,以全千古忠义。”
刘之进坦然拒绝:“死十个人和死一个人是一样的结果,诸位没必要随某做这无谓的牺牲,你等可带着这上万兄弟,各归故里,好好安顿他们继续生产养活家小。然后告诉我的哥哥,不要为我哀伤,不要为我报仇,告诉我的哥哥,我心安泰。”然后目送着1万兄弟就地解散,从西城掩面散去,之后,骑上自己心爱的白马,提起自己形影不离的长枪,孤单而骄傲的走上了长街,走向自己宿命的战场。
静静的站在已经空无一人的守备广场,这里很安静,即便在这流民塞满城市的时候,这里也是地狱阎王殿,没有一个难民敢于在这里停留片刻,哪怕是看上一眼,虽然这时候早就人去屋空。
眯着眼睛面对南面已经升腾的太阳,太阳很暖很亮,在这春寒料峭里,让人感觉身心暖暖的,舒服的很。
很久没有这样安详的生活在这样的阳光下了,自从随着哥哥投降满清之后就没有过了,在刘之进的心里,这样的享受在他进入满清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感觉了。
这次独自战斗,不是为了尽忠,他没有必要也不想为了这个蛮族尽忠,他应该尽忠的是那个在梦里总是萦绕不去的大明,那个自己的母族故国,这次孤独的战斗是为了尽义,为了已经在大清成家立业的哥哥,为了十几万被编入自己辖区的镶黄旗的汉民,这都是世界上自己最亲近的人了,尤其想想关爱自己的嫂嫂就感觉温暖,想想那虎头虎脑的侄子就感觉到欢心,但这一切都将过去了,为国尽忠不能,那就全了这亲情大义吧,只有自己战死,才能换来哥哥一家平安太平,只有自己一死,才能换来刚刚散去的那些汉家百姓的平安,为此,自己义无反顾心甘情愿。
隆隆的脚步声在南面的街道上传来,铿锵有力而整齐,听这样的脚步,就可以感受到这是一支天下虎狼,听这样的脚步就可以预见满清的灭亡,辽东重归大明的日子不远,对于这样的结果刘之进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欣慰。
“到时候,哥哥该如何自处?该是怎么样的下场?该不会因为我而誓死与母国为敌吧。”然后慢慢的睁开眼,轻轻的摇头:“算了,一切随他吧,我安心就好。”
深蓝色如大海一般的队伍就在三百步的地方站住了,队伍整齐肃穆,没有一点嘈杂,
深深的吸了口气,开声大吼:“刘之进在此,谁愿与我一战。”
没有人回答,对面的队伍不是为刘之进的豪迈与壮烈震慑,而是被这种诡异的场面所惊讶。
吕汉强惊讶的看着眼前白袍白甲的刘之进,真的怀疑这么帅气的一个小将,是不是脑袋有了什么毛病,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还玩单挑?你以为是自己评书三国演义里的年代吗?难道这也是自己的中毒粉丝吗?
这时候,身边一个监军士上前小声的禀报:“启禀督师大人,此人是汉八旗镶黄旗旗主刘之源胞弟刘之进,代替他哥哥坐镇镶黄旗领地,身为镶黄旗参领。”
吕汉强就嗯了一声,然后好奇的问道:“这个小将为人如何?”
这个监军士立刻回答:“勤奋,爱民,心向故国。”
吕汉强就满意的点点头,于是一提战马走向阵前。
这个举动当时吓坏了周围所有的人,立刻一群人呼啦啦冲上来就要保护吕汉强的安全。
吕汉强举起手,阻止了兄弟们的行动。
然后就那么逍遥的驱马来到刘之进百步之内,冲着刘之进拱手:“大明辽东巡抚,辽东督师,复辽军统帅吕汉强,见过小将军。”
刘之进绝对没想到驱马出阵的竟然是这天下被异族谈虎色变,被同族称为在世菩萨,被满清奴囚畏之如虎,被将士看做长兄的吕汉强竟然如此年轻,竟然就这么亲身犯险来到牛庄前线,就这么坦然来到自己的面前。
看看刘之进没有回答,吕汉强就问道:“汉八旗镶黄旗参领?”
刘之进没有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