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救下了孙元化和张大可之后,吴襄带着儿子吴三桂继续乘胜追击,就在这以后短短的几个月,配合其他兄弟的军队四面合围,彻底的剿灭了孔有德耿仲明的叛军,让历史上糜烂山东两年之久,最终给后金带去火炮技术的孔有德耿仲明等三矿徒之乱,在短短的半年之内转眼平息。
历史再次大大的向前迈了一步。
正因为吕汉强全力支持,因此不但保住了总兵张大可的命,也保住了孙元化的命,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改变山东无数百姓的命运。
被改变命运的当然还有几个,那就是孔友德和耿仲明,他们当不成满清的王爷了,满清也得不到大炮的技术了。
而改变命运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关宁现在的一把手祖大寿。
这下好了,经过两次调拨,原先号称十五万关宁铁骑,现在握在祖大寿手中的,就剩人数不足名义上的七万了,在实力上已经没办法再和吕汉强跳搭了。而孙承宗也玩儿起了痛打落水狗的手段,借着这股东风,在吕汉强调拨给孙承宗一万骑兵的支持下,开始彻查整顿关宁,裁撤淘汰老弱,挤出空额水份,将名义上还存在于辽西的关宁铁骑七万,直接清理整顿之后存数两万五,这还是孙承宗厚道,给了他祖大寿五千空额养家呢,同时也没追究祖大寿原先吃空额,贪墨军饷的罪责,于是尝到了吕汉强厉害的祖大寿,这次彻底的偃旗息鼓,向吕汉强投降,老老实实的躲在后方看风景。
吕汉强斗祖大寿的战役再次以吕汉强的全胜而告终。
好消息当然是一个连着一个。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24章 垃圾的火器营
为了解决身后的关宁,也顺带着让洪承畴对高迎祥代表的山陕流寇的叛乱,已经快要取得决定性胜利,山东平叛也有了取胜的希望,可以说真的是一石三鸟。形势一片大好之后,崇祯这时候也有精神处理复辽军黑山大捷的奖赏问题了。
黑山之战,阵斩建奴七千,其中真女真达到接近两千,俘虏两万余,弄死一个老贝勒,这绝对是一场继京畿之战后对后金的再一次巨大胜利,消息传到京师,京师震动,天下震动,封赏也就当然丰厚。
此战首功吕汉强,现在挂工部左侍郎了,算是三品,初授勋位嘉议大夫,现在升授通议大夫。
王大壮陈亮赵大海金恒光都曾经挂总兵衔(无品级)都是正三品副将或者守备,初授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
然后吕汉强奏报上去的有功人员更是被大洒一遍勋阶雨,什么信武将军(四品武官)。宣武将军(从四品武官)。显武将军(从四品武官)守备(正五品武官。)武略将军(从五品武官。)武义将军(从五品官员。)武节将军(正五品武官。)武德将军(正五品初授武官)昭信校尉(正六品武官。)一时间,吕汉强再次召集兄弟们开会,一见面,满大堂都是xx将军好,末将见过将军,结果叫着叫着大家也就觉得没劲了,这将军都烂大街了,还有什么稀奇?该你是中队长还是中队长,小队长还是小队长,那个在敌营外抓了一个牛录舌头而立了大功的监军士小兵,虽然叫着武德将军,结果还是小兵一枚。
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奖励军功,一般都会给个爵位什么的,但不会在圣旨上给你升官的。这也是古代中国的规矩,所谓功以赏爵,职以任能。官职,从来都不是天子赏赐有功之臣的奖品。还要内阁和兵部研究之后才给的。
还有一个好消息接着到来,那就是吕汉强在山西新招募的五万新兵,在经过四个月行军加训练之后,带着赵梓和吕焕之给的海量军资到达了辽西北镇,加入到了吕汉强的复辽军序列,让吕汉强的实力空前扩大起来。
现在吕汉强的手中,已经握着十万真正的强军,而不是所谓的号称了。
而随着这5万大军的到来,卢象升也给了自己的三弟一个意外的哭笑不得的惊喜,那就是给吕汉强带来了3万只火统。面对自己的大哥给自己送来的3万只火统,吕汉强看着这一堆堆的破烂,简直就是哭笑不得。
因为这3万只火统对吕汉强来说,简直就是鸡肋就是破烂,而这三万支火统的代价就是,吕汉强要向京营支付十万白银。
这些钱,卢象升还在信里向吕汉强报了自己的功劳,认为吕汉强得了老大的便宜,这都是那跟哪啊。
当时的状况是这样的,吕汉强招募的山西大军边行军边训练路过北京。
这支大军按照明朝的规矩是不能进城的,就在德胜门前昂然而过,崇祯皇帝特意指派兵部尚书卢象升,和自己的贴身太监曹化淳站在德胜门上检阅了这支大军,并且破天荒的奢侈了一把,从内帑里拨付出1000两白银,买了许多牛羊,犒赏着即将奔赴前线的大军。
而就是这简简单单的昂然而过,却让卢象升和曹化淳印象深刻,震撼之极,毕竟卢象升是被天子任命过训练天雄军的,作为明末最杰出的军事家,亲自带过兵的人,他完全可以明白这支队伍与大明朝其他部队本质上的区别。
看着那昂扬走过的一队队士气高昂的士兵,那整齐铿锵的脚步,那森林一样的扎枪,被那种无形的杀气惊扰的狼奔豕突周围百姓,卢象升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他实在不知道自己的三弟,是如何训练出这样的军队的,尤其这支军队,在整个气势上要远远高于大明所有的部队,用虎狼之师来形容绝对恰当不过。
而最让卢象升震撼的是,这不过是吕汉强刚刚招募的新军,没有上过战场,没有见过鲜血,却有了一只大明朝所有军队没有的气质,这时候,卢象升心中深深的悲哀与震撼。
其实在明末的战争中,所谓后金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传言,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当时说的后金,是说的是宋朝时候的,而现在的后金女真和宋朝时候的后金女真的那种强悍与组织性,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建奴不可怕,可怕的是比烂,其实,在这个明末的时候,皇太极的军队不比大明朝的关宁铁军强多少,而大明朝的关宁铁军也不比大明朝国内的其他军队强多少,而大明朝国内的军队也不批流寇强多少,究其结果,这不过就是比烂的年代,不是不烂,而是比谁更烂。
关宁铁军面对后金建奴已经心胆俱裂,只有望风而逃,而内地卫所与明军,看见铺天盖地而来的流寇,也不过就是抱头鼠窜,而流寇一旦碰到吕汉强这样的强军,只有灰飞烟灭的出路,这就是一种循环,一种让所有人琢磨不透,但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循环。
这就是一个比烂的世界,没有不烂,只有更烂。
结果在这德胜门外,昂扬走过的却是卢象升所未见到过的真正的强军,在他原先想象的看来,自己的三弟在山西招募了5万流民,不过就是一群流民重新被组织起来,然后好吃好喝,养得膘肥体壮,给了最精锐的武器武装,那么剩下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精气神如此彪悍的军队,他实在不明白。
经过几次写信与吕汉强探讨之后,卢象升作为兵部尚书,他终于明白了一个本质的问题,那就是纪律。
无论是从上古到现在,每一支强军能百战百胜,其实并不是军饷物资所激发的勇气,而是纪律和思想。
这就是现代军队和古代军队的绝对区别。
想当初***带着一群叫花子一样的军队,一切全靠缴获,爬雪山过草地,行程25000里,却打不败,打不散,最终平定中国,他凭借的是什么?只有两个法宝,一个是思想,一个是纪律。
而吕汉强恰恰是在这个观点上插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25章 火器的野望
之所以新招募的5万大军成军如此之快,前提是吕汉强先派出了1000自己见过血的本军老兵,在将战场上的那种经验带过去的同时,也将自己当初训练形成的队列与纪律传输过去,而同时,最得益于平陆赵梓训练出来的那一千乡勇。那就是教导队,那就是基础。
一个老兵,完全可以带出五个新兵,而这五个新兵在老兵的带动之下,会在简简单单的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形成一种高昂的气势,形成一种精神。这就是吕汉强一直叮嘱赵梓,不断的在平陆为自己训练那一千教导队的原因,只要他们存在,只要他们心怀自己的思想和纪律,只要他们源源不断的在培养,那么自己所阐述的思想理念,就会被不断的灌输与传承下去,别说是这5万大军,只要给吕汉强1000教导队,再加上1万老兵,那么,即便是瞬间招集10万流民青壮,在有充足的物资做基础,也会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形成战斗力,核心的力量就在于此。
卢象升不太理解这个东西,但是卢象升认为发现了一个吕汉强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吕汉强一直坚信他的长枪和长弓的威力,在他的军队里就没有火器。
没有最昂贵的武器,这怎么能行?看来自己的三弟还是太过保守,还是相信长矛大刀那一套,但现在看来,既然装备长矛大刀都能让这支队伍有如此高的战斗力,那如果装备上大明军队里最昂贵的火器,那还不打遍天下无敌手?而自己的三弟之所以不装备自己部队火器,那是不是还是在金钱上,和朝廷供应上有什么不给力?因此上卢象升检阅了吕汉强的部队之后,面见崇祯皇帝,不由为自己的三弟哀叹,朝廷对吕汉强何其不公。
不公平在哪里呢?简单一句话,就是他认为工部对吕汉强的部队火器供应简直就是没有,按照一个懂得当时军事策略的人——卢象升,在他的思想里,一个军队不能按照大明的编编制加火器营,简直就是对这个军队的一种忽视,结果朝廷根本没有给吕汉强发放火器,就说明朝廷对吕汉强这支南征北战欲血厮杀的军队的忽视,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