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督师-第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一想起出兵,吴襄还是有点为难,“按照常理,本部救援山东,需要兵出山海关,经过河北转到山东,再一程程打过去,等到打到登莱的时候,张大可总兵的尸骨早就冷了,到时候皇帝还会责备自己救援不力的,这可如何是好?。”说这话的时候却拿眼睛猛瞧吕汉强,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吕汉强轻松地笑着道:“这一点请将军放心,我已经为将军安排好了,你立刻点齐人马,集结到葫芦岛港,我已经为你雇请了百艘南方海船,将你的将士直接运抵山东登莱水师的驻地,直接增援正在苦苦坚守的张大可总兵,而一旦打退这群叛军,那吴将军前罪尽解,不但如此,还会被万岁封赏进爵,最可能出现的便是坐镇兵力已经空虚的山东,那时候,你坐镇一方,一个总兵的官衔是跑不了的。”

    看到吕汉强如此帮忙提醒,吴湘当时感动莫名,放下礼物连夜一溜烟的跑回绥中卫,调兵遣将赶奔葫芦岛,然后登上早就准备妥当的大船,杨帆杀向山东。

    至于这次出动所雇请船只的费用,吴襄采取了选择性遗忘。

    正所谓上阵父子兵,吴襄出兵了,做为儿子的吴三桂当然没有道理留在吕汉强的手下,于是,吕汉强不得不放已经成为参将的吴三桂随父出征。

    当送别吴三桂的时候,吕汉强表示了依依不舍,一再叮嘱,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感动的吴三桂这个小伙子是热泪盈眶,最后表示,只要剿匪胜利,回来还在吕汉强手下做官,于是吕汉强就痛快的答应他,只要他回来,一个纵队的纵队长也就是参将级别官,就是吴三桂的了,当时将这小子心彻底的抓了过来,恨不得立刻山东胜利,立刻回来追随吕汉强建功立业。

    而吕汉强站在岸上,挥着手对着恋恋不舍站在船尾惜别的吴三桂喊道:“吴将军,我等着你回来。”的时候,心中却在想:“回来?门都没有,为了不让你成为天下第一汉奸,即便是平叛胜利,你也在山东呆着吧,离着皇太极越远越好。”

    对于自己的表里不一,现在吕汉强已经彻底的习惯了。就比如现在看到站在自己身边一脸:“我懂你”表情的许杰,吕汉强就笑眯眯的想一脚将他踹海里去。

    “知音难求啊。”许杰似乎又懂了吕汉强的心思,赶紧用这个来打动吕汉强。

    吕汉强就再次笑眯眯的点头:“知音难求啊。”但心里却在想,“这世界上最可怕的便是知音,要是可能,必须掐死知音,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

    援军船队接天连日的出海赴援,而这时候的登莱水城已经岌岌可危了。

    孔有德的军队可不像流寇那样烂,孔有德的老底子本身就是官军,而后劫掠山东的时候,又招募裹挟了许多矿徒作为兵员,这些矿徒整日在矿井里,生死早就麻木,更加一个个身强体壮,加入叛军之后,看到可以肆意杀人,可以抢掠无尽的财富,一时间凶性爆发,一个个就和脱了笼子的老虎一样,肆意蹂躏他们的父母之邦。

    还有就是孔友德本是毛文龙部下,毛文龙被冤杀,他的军队也被拆分,这时候孔友德广招原部下,驻守皮岛的明将陈友德等3000人,也加入到叛乱的行列。

    而孔有德的另一部分力量,就是原先山东登城的守备参将耿仲明一部大明精锐。因此上,整个孔有德的叛军主力,其实就是大明正规的军队,战斗力相对于其他流寇来说,要强悍的多,最少和山东明军战斗力不相上下。

    本来山东出好汉,在明军里,山东兵是和当初关宁与西军相提并论的三大主力,如此一来,这种种元素加在一起,自称都元帅的孔友德实力暴涨战力强悍,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而这次孔有德对登莱水师的水城更是志在必得。

    现在,整个大明的情况,也的确让孔有德不得不拼尽全力攻打登莱水军,以便抢夺水军的战船逃命。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前几年那样病病歪歪摇摇欲坠,而且在向灭亡加速飞奔,反倒是经过崇祯和吕汉强联手之后,有了彻底中兴的希望,虽然这个中兴依旧有点步履蹒跚,但不管如何步履蹒跚,毕竟已经向前迈开了脚步,这样对那些流寇和叛军在形势上就不太妙了。

    而现在孔有德所处的位置,就是大明的腹地中心,北面有10万京营,南面新被擢参政徐从治的山东巡抚,带着总兵邓圮、王洪率川兵万人自昌邑来援,而西面,号称5万关宁铁骑正在与流寇在太行山里决战,取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那么按照正常来说,朝廷一定会命令这些关宁铁骑转过身来向东压迫过来。

    于是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个人商量一下之后,决定向东突围。

    东面是大海,但东面,大海之后呢,就是后金女真,只要攻下水军水城,夺取水军的战船,那么他们就可以登船扬帆东去,直接投奔后金皇太极去。

    尤其是现在皇太极正被吕汉强压着打,这时候自己等人,为皇太极献上一份大礼,那么自己的前程绝对会比现在好得多。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23章 得来不易的火器

    孔有德和耿仲明要给皇太极献上的大礼是什么呢?

    孔友德攻打登州的时候。明登州总兵张大可、巡抚孙元化合兵与叛军战于城东。官军先胜后败,损兵折将甚多。五年正月,叛军在登州守将耿仲明的配合下,攻占该城。登州是孙元化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师与工匠,以及大批经过训练的炮兵,俱为叛军所获。这缴获的一百多门大小火炮和大批的铸造火炮技师,对转攻为守的皇太极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这样他就有机会和吕汉强对抗下去,用大炮来守住他现在掌握的城池。

    一个是拼命攻击,一个是拼命死守,于是本是袍泽兄弟的双方,就在这水城之下鏖战了将近半月。

    而这时候,在百门大炮不断的轰击之下,登莱水师的水城已经残破不堪摇摇欲坠,守卫的守军早已死伤殆尽,张大可和孙元化都将水师里的水手们拉上了城墙,但面对铺天盖地的炮火,面对有组织有实力强悍的叛军,这时候登来水军的守卫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水城陷落已经为时不远。

    看着远处已经整队完毕,即将再次攻城的叛军,张大可将自己的妻子儿女反锁在了一个木楼之上,木楼下面都已经堆起了柴草,就等着一旦城破,便一把火让家小与敌同归于尽。

    提着已经断裂腰刀的张大可,对自己的上司登莱巡抚孙元化做最后的告别:“水城即将陷落,末将身负皇恩,唯带领一家老小战死这里以全忠义,但大人身负朝廷重任,绝不可以与末将战死在水城之内,末将已经安排了船只,将孙大人送到天津,向朝廷请求援军,或者直接去葫芦岛港,向吕汉强大人请求援军,扑灭叛军收复山东故地,替末将报仇雪恨。”

    看着这个铁骨铮铮的老总兵官,孙元化热泪长流,紧紧抓住张大可的手,痛苦的摇摇头:“去辽西搬兵,这绝不可能,吕汉强面对凶悍建奴本身自顾不暇,怎么能够抽身来******我们平叛?尤其皇上也绝对不会同意吕汉强插手山东军政。”

    然后面色转为悲壮“我这就与将军作别,坐船直去天津转而北京,面见当今。并不是本官贪生怕死,不愿意与将军共同战死殉国,而是在国朝平乱战争里,若是阵亡一个天下第二的巡抚,会使得朝野震动军心沮丧,而大长叛军与流寇的气焰,我的这颗脑袋,宁可让皇帝砍了,来振奋军心,震慑那些贪生怕死的各地官军官吏,以完成我对大明最后的一点忠诚作用,与将军你全家赴国难形成鲜明的对比,给那些正在前线奋战的将士们一个警醒——殉国者标榜青史,贪生怕死者遗臭万年。”

    张大可嘴唇蠕动一阵,眼里不由得落下泪来,正所谓人有生死,当死得其所,现在看来,自己和孙元化的死相比,孙元化更加让人可敬。

    结果正在死守登州水城的孙元化张大可诀别的时候,突然有眼尖的人欢呼大喊:“船,无数的船,船上是我们大明的军旗。”

    海上樯帆如林战鼓喧天,将远近大海掩盖的严严实实——吴襄和吴三桂的援军奇迹般的杀到了。

    吕汉强选择全力救援山东,张大可选择悲壮的战死,孙元化选择做个警戒榜样而死,吴襄则选择拼命。

    对于吕汉强给吴襄勾勒出来的那个救援不力的结果,吴襄是深以为然的,这比什么军国大义都要来得实在,为了身家性命为了和族老小,这次吴襄算是拼了老命了,他命令自己手下的将士,身家性命就在这一战,要么歼灭孔友德耿仲明,救出山东大佬和总兵,大家升官发财,要么等着皇上对自己等抄家灭门死无葬身之地。然后对手下将士下了死命令,自己将压在第一线做督战队,自己的儿子吴三桂将冲在第一线给大军打个样,后退者杀,前进者赏。

    然后还当场宣布,此战缴获七成分给诸位将士。

    谁都知道,叛军抢掠大半个山东一部分河北,手中所得金银何止巨万,七成的分配立刻就会让无数人跃升为豪富之家,这个规定一出,立刻三军震动,一起红着眼睛呐喊欢呼。

    于是带着建功立业的渴望,带着一夜暴富的梦想,船队刚一靠岸,关宁军嗷嗷叫着如潮水一般杀上了战场,当初带领几十个家丁就在建奴的大阵里救出老爹的吴三桂,更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所过之处,敌人无不望风披靡。

    久战疲惫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军队,真的没想到大明朝的援军竟然从天而降,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军心当时大乱,再也没有了厮杀的勇气,叛军一哄而散,再也形不成气候。

    就在救下了孙元化和张大可之后,吴襄带着儿子吴三桂继续乘胜追击,就在这以后短短的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