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你不敢?”吕汉强皱眉问道。
那齐策一听吕汉强的追问,才回过神来,咕咚跪倒连连叩头“小的谢谢钦差大人栽培,万死不辞。”
吕汉强点点头,却再次道:“你记住,你现在的千户不过是权,也就是代理,干的好了,再立新功我自然将你的权字去掉。”
“是,大人,小的粉身碎骨也定当再立新功。”
“错了。”吕汉强轻轻摇头。
所有的人都望向吕汉强,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是称呼错了。”吕汉强坐直了身子,面色肃然道:“原先,大家称呼千户叫大人,大人是该叫谁的?”不用大家回答,吕汉强慢慢的道:“这个称呼是叫文官的,但为什么武将却要属下称呼自己是文官的称呼?就连自己是一个武将,应该被大家称呼一声将军都不敢答应?”
站在下面的武将一起低下了头,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回答吕汉强的提问。
“那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武将低人一等,不,是低人三等五等。”吕汉强在上面的步子开始焦躁起来:“一个二品的武官见到五品的文官就要下跪,一个三品的文官就敢不是钦差就能擅杀一品元帅,这是为什么?难道这的是文贵武贱吗?想当初,太祖洪武爷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大明江山,是武将出身,想当初太宗爷爷是靖难之役一刀一枪保住了大明江山,想当初,咱们大明的皇帝开创了君主守国门的先例,这铮铮铁骨的大明,就是武将打下并保护的老大帝国,难道历代先皇都是武将,都是轻贱吗?”
这句话石破天惊,这句话是所有的武人想说却不敢说的道理,但今天,当着三百国公亲兵,当着六百追随而来的弓兵,吕汉强大声的吼了出来
“为什么要说文贵武贱?人先自辱而后才是人辱之,我们武将不是因为自甘堕落,那谁敢轻辱?”凌厉的目光扫视了全部的人,让原本塌肩缩背的一帮士兵兄弟立刻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
“我告诉你们,我们武将才是这大明的天,才是这大明的保证,因此,我宣布,从此以后,我派出的将士不许再称呼大人,就要堂堂正正的被称呼一声将军,而且,面对同级别的文官,只施拱手礼,对于下我们一等的文官,就要他们施行跪拜礼,这一点,必须坚持。”
几个士卒虽然也激动,但还是张嘴想要说什么,但吕汉强一挥手打住了他们要说的话:“别的地方我管不了,南四府,只要低你一等的文官敢于不按照官场规矩给你下跪拜见,你手中的棍棒就招呼上去,打出了什么事情,那我四府督师吕汉强,我,给你做主。”
此言一出,全场死寂,突然,齐策大步上前一跪到地:“督师大人,在下——”
吕汉强皱眉断喝:“难道你连一句末将都不敢自称吗?”
齐策深深的吸了口气,就好像要将全身的力气一起积攒爆发,然后,大声吼道:“末将齐策,愿为督师效死。”
所有的兄弟一起跪倒一起大吼:“末将愿为督师效死。”
挺起胸膛,背负双手,吕汉强傲然扫视面前一干将军,这就是效果,一个自强不息的团队即将,已经从现在开始,大明武臣,将因为我将改变。
然后吕汉强就按照原先的功劳簿,委派了新的副千户百户,一时间被委任的无不欣喜万分,纷纷向吕汉强保证忠心。
“官职的委派就是这样,希望你们能好好的干,不要辜负了万岁的恩德,至于原先卫所的兵丁。”吕汉强看着目瞪口呆的老镇抚:“我将淘汰老弱和不愿意再从军者,发给遣散钱粮,释放军籍为民,然后,在当地流民里,选精壮敢战者,发给饷银月二两,再建卫所。”
放弃原先被动的义务兵制度,而改为募兵制度,这在大明中叶已经成为惯例,以戚继光为最成功,因此也不算违反体制。
老镇抚吃惊的不过是吕汉强的大刀阔斧彻底的推倒重来。真要是这样,那卫所中兴就真的有希望了。
“大人所做再好不过,下官佩服。”老镇抚心悦诚服的跪拜下去。
“这些新人,都是新兵蛋子,对许多事务不熟悉,还请老镇抚多多指教,至于您的待遇吗——就按照镇抚俸禄双倍吧。”
看着一地感激的面孔,吕汉强悄悄的舒了口气:“那些想要整死自己的混蛋官员们,我这次也让你感受一下什么才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现在,我的嫡系开始建立起来啦。”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38章 粮食哪去啦
吕汉强在平陆卫所如此一霹雳手段,彻底的将平陆卫所掌控在了自己手中,安排了训练事情,吕汉强马不停蹄的带着中军华树亮在四府穿梭,在短短的时间内,运用钱粮开路,招募流民补充更替,按照这种方法整顿了十五个卫所,其他还有六个卫所因为还有半个架子在,也不好明目张胆的驱逐那些军官,于是就放任自流,不过有了这十五个齐装满员的卫所,吕汉强也就名正言顺的掌控了近两万的兵力,剩下的就是督促他们严格按照自己的训练之法进行训练。
不过两万人马,所花费的钱粮也是海量,不单单是遣散的费用和军饷,就单单一个装备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扎枪再廉价,长弓再便宜,那也是钱啊,因此,吕汉强就开始大量的向外发卖自己用焦炭换回来的南方粮食,以换取现银,购买各地铁料,装备已经成型的卫所。
现在吕汉强不缺粮食,就缺人手,在王公公上报,自己和吕焕之运用引渡法案,再与太原诸衙门打了一通官司之后,山西才不情不愿的敞开了防线,是的,是防线,放流民入南四府,这下缓解了人力的不足,让吕汉强的发展有了后力。至于当初吕汉强强行抓人的举动,因为他借口正当,理由充足,即便是将这官司打到皇上面前,吕汉强也占着法理高地,山西官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吕汉强杀了五品同知,拐跑了运城推官的事情,山西全体官员联合上书崇祯,弹劾吕汉强擅权,更有朝堂东林呼应,一时间可谓气焰汹汹,但吕汉强已经不是在孤军作战,不但有得到利益的士绅奔走,《大明新闻》摇旗呐喊,更有孤臣党立刻跳出来,展开绝地大反击,一时间你说这个他说那个,扯皮扯到天南海北,最后干脆将脸皮撕破,直接攻击山西官员戕害百姓等等大罪。
崇祯见吕汉强赈灾得力,再一个钦差还真就有对罪证确凿的五品官施行先斩后奏的权利,也就替吕汉强背书正名,还是老心思,只要你做好了事情,我就可以容忍你,但你做坏了事情,那就秋后算账,只要你把赈灾的事情做好,安定了一地,杀个把官员无所谓了。反正大明闲官比狗多,再委派一个就是了。
于是,吕汉强就利用自己的三钦差的身份,开始在临汾,长治,运城,晋城四府开采石炭,建设焦炭场,并且平陆铁矿也开始建设开采,以解决自己巨大的铁料的需求。
开采铁矿就需要炸药,于是吕汉强就顺手鼓捣出正确配方的炸药来,不过这个炸药与原先工部以及各地军械司几十种原料的配方大大不同,因此这个吕氏配方绝对保密,招募流民中孤寡汉子,圈在军营里生产,在大大促进了矿石和煤炭产出的时候,也积攒了大量的库存,为以后的军事行动做了准备(这一段为避免灌水之嫌疑,就一笔带过了。)
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火药之后,吕汉强也想生产地雷啊,手榴弹等穿越人士居家旅行必备的大杀器,可惜,实验了几次之后就不得不放弃,因为自己实在是弄不出拉火装置,而让一群士卒面对敌人的千军万马,鼓着腮帮子吹燃火折子点这东西,那几乎就是往自己全军覆没上使劲。
将火药运用到火统上也是个办法,大明的军队装备的火器是这个时代的顶级配置,各地卫所按照编制也都配备了,但拿出火统来实验了一下,结果的效果就和当初自己黑那个报馆坐班百户一样,那不是去杀敌,而是去自杀,火统的质量烂的让人发指,自己抽调了卫所看着最好的火统,在实验了十个之后,才不得不佩服各地军械司生产的质量真的达到了百分之百——全部一枪炸膛。
这就是大明军队现在装备了一般火器营的火器,士兵却一个个宁愿抄刀子与强大的满清八旗,还有蒙古搭子血肉拼杀的原因,抄刀子血肉拼杀,说不定运气好,还能捞上一个垫背的呢,而开动火器,绝对死的冤枉到姥姥家去。
打造精良的火统,铸造无敌的大炮,是自己必须走也一定顺着潮流要走的方向,但,还是这个但,自己现在钢铁不行,工业基础不行,反正就是什么都不行,勉强造出来几杆合格的也顶不上用处,于是,还是以自己熟悉的长弓和扎枪装备军队,这样在暂时看来,更靠谱一些。
既然这样不成,那也不成,总得有个成的吧,要不看着火药不能大量实用吕汉强也不甘心,于是在牙疼好久之后,倒是让他想起后世战斗片里,那些八路军解放军战士,夹着炸药包前仆后继冲向敌人的悲壮身影。
对,炸药包,这东西简单易用,威力还出奇的大,一个炸药包下去,不但能大量的杀伤敌人,还能用冲击波震死敌人。
不过让自己的士兵抱着炸药包冲入敌阵之中,这个是让兄弟们送死,自己也不是恐怖…组织,可不能这么没人性。
好在这个事情倒是好解决,因为在大明有一种远距离巨大的大杀器——床子弩。
这家伙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都绝对是这个时代无可比拟的利器,而这东西,原则上每个卫所都要配备五副,仔细整顿之后,吕汉强再加以力所能及的滑轮组改良,让床子弩不但威力加大,而且也省却了人手,简化了工序,操作起来也方便快速的多,然后为了能跟上随军的速度,吕汉强干脆给每个床子弩配备上鸡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