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不,相公,来都来了,若是不去,爹爹和兄长晓得了,以后还怎么见面?”

    周楠冷笑:“为了区区几件旧衣裳,连父女、兄妹亲情都不要了,这种亲戚咱们不认也罢。云娘,走,咱们回家去。”

    云娘一把拉住周楠,也不敢说话,只不住摇头。

    一阵木铎声传来,却见山弯处,有一驾牛车拖着柴草回来。车上坐着一个穿着黑布袄子的老者,看到三人,就喊道:“可是贤婿到了,云娘,都到家门口了,怎么还停了下来?”

    云娘“啊”一声:“爹爹。”又扯了扯周楠的衣角,示意他上前见礼。

    如果没有猜错,这人大概就是自己的便宜老丈人杨六爷了,周楠定睛看去,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头,满面都是皱纹。不过,倒是长得方面大耳,颇有气派。

    他微微一拱手:“见过泰山老大人。”

    杨六爷矫健地从牛车上跳下来,一把抓住周楠的手,哈哈笑道:“贤婿,上个月我听人你说辽东回来,本要叫你兄长过去见你,顺便看看家中还短少些什么。这不是春耕农忙吗,也不得闲,一耽搁就耽搁到现在。十年不见了,你也高了,壮实了,不错,不错。虽说没有功名在身,不过,这日子不也一样过下去。走走走,家去,今日老夫杀了一口猪,算是为自家姑爷接风洗尘。今天晚上就在家里歇一夜,我已经叫人在熏腊肉,明日带上几十斤回去。”

    他看了云娘一眼,面上尽是慈祥:“你这闺女,最近瘦了好多,脸也白得糁人,身子可好些了,可得保养好身子啊!”

    见父亲对自己如此关切,云娘心中温暖,忙道:“多谢父亲挂念,女儿身子好着呢!脸白,那是因为最近没有下地晒太阳。相公体恤女儿,不肯让我在地里劳作。”

    杨六爷老怀大畅,哈哈笑着:“不愧是我的贤婿,知道疼人。乖女,当初为父给你选的这个夫婿不错吧?”

    “爹爹!”云娘大窘,俏脸微红。

    说话间,三人就到了云娘的娘家,杨六爷将周楠迎进堂屋中,又给他夫妻二人倒了热茶,摆了茶食,坐在一起说说笑笑,一家人倒相处融洽。

    杨家都是清一色的瓦房,屋中的陈设倒是不错,收拾得也干净。堂屋的桌上还放在两口花瓶,插了花。地面都铺着砖,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城中的房屋,由此可见杨家的经济条件不错,在本地也算是小康中上人家。

    院子里满是血,有几个村民正在给一口刚杀的猪褪毛起边口,妯娌大嫂们则在一边说说笑笑。

    看到云娘欢喜的样子,周楠心中奇怪。看今天老丈人对自己和云娘的态度简直就是父慈女孝,不像先前小椅子所说那么恶劣,难道那小屁孩说的是假话?

    说了一半天话,杨六爷突然问:“贤婿,你们周家庄有多少青壮后生?要能冲能打,要敢于流血的那种。”

    敢于流血牺牲?

    周楠:“泰山老大人这是何意?”

    杨六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周楠:“刚过农忙,倒是没事,虽说不多,三五十个青壮还是有的。”

    “三五十人,太好了,太好了。”杨六爷搓着手兴奋地说:“明天你回去把他们都带过来,就说我杀了一口猪,要请大伙儿吃酒。”

    周楠:“泰山,小女婿更不明白了,平白地请这么多人做甚?”

    “干仗!”杨六爷眼睛里爆出两点精光:“展家村的人实在可恼,有你手头那三五十人在手,看老子不把他们屎都打出来。”

 第十九章 翻脸无情娘家人

    事情是这样,云娘娘家所在的泉水村这一片在行政上划归五港口镇,虽然处于淮河冲击平原上,可因为地势高。和县里别处都是河流湖泊纵横不同,到处都是小丘陵,春夏之交最是缺水。

    也因为缺水,这里才取名泉水村,可谓是缺什么取什么名儿。

    因为每年都会旱上两月,弘治年间在知县的率领下各家出工出力,建了不少水渠,倒也将这一片小麦产区浇灌成沃野。不过,时间一久,各项水利设施日渐荒废,百姓灌溉用水问题变得严重起来。

    五港口镇有五大姓,分别是展、洪、刘、张、赵,而云娘娘家的杨氏则是永乐年才从江南迁来的外姓人家。所处的泉水村又是最贫瘠的地区,所以人口不多。日常民间但又冲突,一向都会吃点不大不小的亏。

    前阵子因为天干,地里的小麦需要大水漫灌,光引水渠里的那点水自然不够。上游的展家就截断了水流,只顾着自己家,一滴水也不放到泉水村来。

    难怪周楠先前在村口,见地里的小麦都干得快死了,原来是缺水。

    这可是杨家未来半年的口粮,若再引不到谁,今天的收成就完了,叫人如何不着急上火?

    争水这种事乃是中国在处于农业时代最叫人头疼的事情,历史上甚至还酿成过动摇一个王朝的大动乱。比如清朝末年太平天国的来土之争,就因为来人在土地和水源上和土人发生激烈的冲突,最后揭竿而起,糜烂南方十省。

    官府一个处置不好,那就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于是,通常就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听凭民间自行协商解决。

    口粮问题大如天,可没有协商的余地,直接采取械斗的方式,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简单粗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杨家人少,到杨六爷这一辈,也就十来户,五六十口人。扣除老弱妇孺,能聚拢在一起的青壮也就十来人。而展家世代生活在这里,家族繁衍生息,振臂一呼,轻易就能聚拢上百人马。

    最要命的是,展家领头的展中成又是这一片的里长,平日间常在县衙门走动,算是大明朝基层组织的一员。

    展中成这人横行霸道,经常借着衙门的名头向泉水村派粮派差,占足了杨家的便宜。在往日间,杨家人单势薄,又在场面上说不上话,就忍了。

    可是今年五港口镇旱得厉害,难不成眼睁睁看到地里的小麦干死,自然要奋起一搏。考虑到杨家人手不够,杨六爷就把周楠这个姑爷叫过来,要他仗义助拳,江湖救急。

    听完老丈人的话,周楠感觉头有点大。倒不是他不能打,明朝人营养条件不是太好,自己在一群矮小的农民中也算是大个子,体能上碾压一两人当不在话下

    内心中,周楠可没心情参加这种野蛮的械斗。

    就推脱道:“泰山老大人,你也知道小婿刚从辽东回来没几日。这么多年过去了,村中的人情早已淡薄,如何喊得了那么多人,你还是另请高明吧。你杀的这头猪,小婿和乡亲们怕是无福消受。”

    “不不不,你也不用谦虚,你那日和村中的人去县衙打官司时,老夫恰好在城中看到。老夫看了一辈子人如何看不出来,你颇受周家人拥戴,你喊一声他们肯定是愿意的。而且,我下来之后也着人打听过,你那日在县城向县尊献诗一首,甚得大老爷欢心。你召集人马,咱们干他姓展的。他展中成不就是仗着人多能打,又是个里长吗?咱们两家人马合做一路比他还多,必胜无疑。再比场面上的本事,你以前好歹也是个秀才,在知县那里也说得上话,倒不用惧怕。”说到这里,杨六爷一脸的兴奋。

    原来是这样,说句实在话,周楠上次去县城打官司一事干得漂亮,村里人都说不愧是文曲星下凡,就连县大老爷见了楠哥儿也是一味维护。隐约中,大家都以他为首,甚至有人私下说,等到七叔公百年之后,这个族长说不好还得楠哥来做。

    听到丈人这么说,周楠心中略微得意。不过,想起先前小椅子说云娘娘家对云娘态度恶劣,大舅哥在殴打她的时候,老丈人还在一边说打得好。

    他对这家人可没有什么好感。

    过往种种,自己还没有叫他们拿个说法。现在又让自己带人过来械斗,当我是包子吗?再说,真有伤损,他周楠以后还有何面目对面乡民?

    当下坚决摇头,道:“械斗的事情小婿是不会干的,我劝你也不用这么做。世界上的事情总脱不过一个理字,若展家人再来滋扰,大可去县衙告状。小女婿别的不会,倒是可以帮泰山老大人你写一份状纸。”

    “真不肯?”杨六爷又问一句,见周楠依旧摇头,顿时恼了,冷冷道:“说你胖还喘上了,真当你写得一首歪诗,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告状,告状?告状顶个屁用,这种事情只要不死人,衙门里连状纸都不肯看。人家展中成什么人,里长,未来夏秋两季的赋税,衙门还得靠他去收。”

    这话说得难听,周楠正要发作。一个妇人走进来:“阿爹,猪的边口已经起好,收拾停当了。姑爷和小姑难得来一趟,是不是将心肝就着韭菜炒了当做晚饭?”

    这个女子正是云娘的嫂子素芬,一个平凡的农家妇女。

    杨六爷拍案大喝:“吃吃吃,就知道吃,心肺不管钱啊,所有的肉都给我送屠户那里去卖了?麻拉隔壁的,今年地里没收成了,这头猪卖的钱好歹也能换点粮食回来。”

    “可是,可是……”

    “什么可是,照爹说的去办,再罗嗦打不死你这婆娘。”又有一个青年后生骂骂咧咧地走进来,拖着素芬就走。此人面目依稀有云娘的影子,正是云周楠的便宜大舅哥杨有田。

    杨有田一边走,口中继续漫骂:“还真当屋里那人是当初的秀才相公,也配吃咱们家的肉?爹爹当年糊涂,以为攀上了读书人,将来对咱们家有莫大好处。现在好了,没了功名,你看他白嫩模样,地里的活自然干不了,说不好还得从娘家挪去一些。十亩地啊,那可是十亩上好水田,就这么喂狼了。”

    周楠只听得面色铁青,若这家人说些好话,看到云娘的面子上。这事他倒是可以去县城找一找史知县,请他还杨家一个公道。现在岳父这种市侩的态度,大舅哥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