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对内容提自己的意见,甚至包括不满意的也可以提出,接下来我们将对其进行表决,如果超过半数同意,那么这份宣言就算通过。然后朝廷会将其送往长安,由陛下以圣旨签发,送回南京行玺并公告天下,今天我们表决的就是这一项,完成后会将接下来几天的议题内容提前发下,休会后各位带回预先进行讨论,最后一项项进行表决,直到完成所有议题。”
杨庆看着议论中的代表们说道。
这份宣言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否定皇权的天命和朝代更替的五行德运理论,剥去皇权的天命光环,重新定义明朝的正统性。
不是天命。
不是五行德运。
就是朱元璋带领开国元勋血战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功,这是最正的正统性,其他历代都无法相比,哪怕汉朝也属于华夏內战,哪怕隋朝也是借助胡人。只有大明太祖是真正以华夏布衣起义兵,将入侵的异族赶出华夏之地,同样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朱家子孙拥有了皇位的继承权,这是太祖皇帝的遗泽,而不是因为什么天子因为什么天命所归。同样,当朱家做的不好时候,华夏之民也有权将其赶下台,就像当初把赢家赶下台一样。
这样就真正赋予了民众推翻皇帝的正义性。
但对朱家也有好处。
至少他们可以暂时挺过这一波的危机,毕竟天下都到如此地步,朱家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早已经快荡然无存了。通过重新定义,也可以得到重新的恢复,至少短期內老百姓还会因为这份宣言而重新恢复对朱家皇位的认同。
当然,也给杨庆这个权臣留下了随时可以推翻皇帝的合法性。
他只要说皇帝做得不好就行。
不过他原本也是可以借助自己的不死之身,给自己戴上天命光环,所以说这份宣言对他并不能完全说是好事,真心算有得有失,甚至失去的还略多于得到的,毕竟在这个时代他玩玄幻系还是更容易一些。
老百姓更好这一口。
他这是把原本可以做神的自己拉回到了人,然后站在人的起跑线上和别人并列而不是把起跑线划前面。
但对于百姓的思想进步来说,一个神棍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倒退,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即将面对西方思想启蒙的时代,就连欧洲都开始摆脱神棍的时代,大明需要的是人,不需要一个神。一个神皇是有害的,哪怕他暂时带来了进步,长远来说他仍旧会造成更大的退步,一个被神权禁锢的大明是无法和思想启蒙后的欧洲人进行竞争的,弄不好会变成现代那种特殊人类一样的怪胎。
那样就罪莫大焉了!
杨庆可不想自己死后,自己的后代继续扮神棍,然后无师自通地学会用神权思想禁锢愚化百姓,以维持长久的统治,而如果不出意外,这种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
除非他永生不死。
那倒是可以一直盯着这个帝国。
但那样他还得警惕自己也走上这一步。
第二九八章 非暴力不合作
(全本小说网,HTTPS://。)
人间宣言没有任何悬念地,在四民大会上顺利通过。全本小说网,HTTPS://。m;
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赞成。
对于这个结果,同样出席的内阁其他成员也没有任何反对,这是杨庆和张国维早就商议好的,东林群贤不在乎这些议题是不是都按照杨庆的心愿通过,他们也不介意帮助杨庆劝朱慈烺接受。
只要杨庆能迎驾,其他的都是不值一提的。
只要朱慈烺夺回权力……
或者也可以说是东林群贤重新夺回权力,这些东西一份圣旨就可以统统都推翻掉,说到底一切都得看权力在谁手中,铁券都可以收回,更何况是四民大会的决议。杨庆再拔高这个机构,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民间的咨议机构,理论上没有任何权力,目前四民大会的权力只是来源于杨庆的力捧。没有杨庆的力捧,你们一群庶民有什么资格对朝廷指手画脚,更何况还要求皇帝服从你们。
简直是笑话!
就这样人间宣言表决通过,接下来将以最快速度送往长安。
而长安的顾锡畴和水太凉,将负责劝说朱慈烺接受,并且把它变成昭告天下的圣旨,再送回南京由监国负责行玺,从此变成具备最高法律效力的文件送往各地昭告万民。
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样的决议将不断送往长安。
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这实际上就是一道道捆绑在朱慈烺身上的锁链,只要他接受这些锁链愿意带着锁链回来当傀儡,那么杨庆就会让户部以国债方式,发行特别国债,名义还是支持秦王西征,这是户部追加给秦藩的军费,目的是支持秦王收复西域……
话说杨庆死抱住这一点,的确很让人无语。
但他就是这么干了。
之前所有给李自成的钱粮,全部都是以秦王西征名义,而他的这种宣传至少在那些消息不灵通的地方居然还真有人信,这也不奇怪,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就是不知道崇祯南渡的都有呢!而李自成这段时间的表现,也的确和他的宣传相符,李来亨率领的西征军,以两万火枪骑兵出嘉峪关,顺利夺取叶尔羌汗国东部的哈密,沙州卫,赤金卫等地。原大明关西七卫除了最南边的阿端和曲先二卫,事实上归臣服李自成的顾实汗所部蒙古牧民占据外,以哈密卫为核心的其他五卫全部纳入秦藩版图。
自吐鲁番向东反击的叶尔羌骑兵被李来亨以驼城战术击败。
下一个目标是吐鲁番。
不过不用非等到打下吐鲁番,实际上打下哈密,就等于打通了和准噶尔部的陆上联系,从哈密向北出东天山就是佛教蒙古的游牧区。但吐鲁番的叶尔羌军横在那里,随时可以向北出击横断贸易线,保险起见还是得打下吐鲁番,不过准噶尔部与李自成联合作战的局面已经形成。
就在李来亨攻克哈密的时候,准噶尔部的佛教蒙古联军,也已经从伊犁河谷向东进攻,扫荡叶尔羌汗国在伊犁河谷东部的控制区。
叶尔羌人首先得面对他们。
这个目前西域最强的势力,说白了就是南疆各城的联盟,一旦准噶尔部越过南天山,那些以雪山融水形成的小块绿洲区,很容易就会被从中间切断。这种情况下,叶尔羌人根本没有精力应付顺军在东边可以说咄咄逼人的进攻,李来亨攻克吐鲁番可以说是毫无悬念,一旦他攻克吐鲁番,那么叶尔羌汗国基本上就完了。李自成只要以军火收买准噶尔部不断越过天山袭扰,就能直接玩死叶尔羌,而准噶尔部主要扩张方向是哈萨克,同时防御背后的俄国人,和李自成在南疆的扩张不会形成冲突。
李自成只要拿下吐鲁番,然后在这一带屯田,就能与准噶尔部合作控制向俄国的贸易线。
这条线很简单。
就是以驮队把货物,尤其是对俄国人来说最渴望的茶叶,直接运输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然后一路放下去直到秋明,剩下就是俄国人的事。这样原本从山西向北,经过蒙古的中俄贸易线就无用了,这条线需要横穿整个西伯利亚,根本无法和水运线比,也就是说多尔衮失去贸易补血。同样也架空了南疆的传统丝绸之路,那里原本要到里海,然后跨里海进入伏尔加河,但准噶尔部这条更短,原本历史上俄国人的船可是都能逆流而上到达阿尔泰的,这样中亚的神民们也失去了贸易线利润。
俄国人的金银,将不断从叶卡捷琳堡,秋明,转入额尔齐斯河,源源不断输血到李自成手中。
当然,最后还是到杨庆手中。
这就是杨庆给李自成的那本邪书上的经济规划。
以明俄贸易谋发展。
咱大清晋商的富可敌国,可是全靠俄国人的输血,李自成完全可以接过这个角色,这也是李自成目前必须配合他的原因,缺少粮食的李自成对外扩张,必须得依靠杨庆的输血,只要杨庆肯付钱,他是不介意把朱慈烺送回来的。
只要多尔衮还在,杨庆就会一直和他保持友好的。
而四民大会的第二项议题,也就是这次大会最初的议题,就是科举制度的改革,杨庆的科举改革方案在第一场大会后就发给那些代表。他给代表们五天讨论时间,五天后对科举改革方案进行逐条表决,最终得出确定的方案。不过阻力不会太大,就连士子代表绝大多数都支持改革,也就是对一些细节有分歧,尤其是其他各科的举人资格问题,主要是士子代表想增加些文字上的难度,而其他代表又想把文字上的门槛低一些。
这关系谁更容易中举。
按照杨庆的方案,新的科举将分文,农,工,商,医五科,地方撤销学政,改成考试院,分科选秀才和举人,程序与过去相同。
但武举取消。
事实上朝廷的武举根本没用,目前战场上的名将,几乎没有一个是武举考出来的,干脆就取消,而是单独设立陆军和海军学院,学员毕业授予低级军官军衔,然后扔到军队里去锻炼一步步往上爬,除了考试入学外也可以由各军内部保送。
总之这与科举无关了。
这是军队内部的,军校校长由大都督兼职,实际负责的是校监。
目前来讲士子代表争取的,就是把杂科举人的文学门槛,定得稍微高一些,毕竟杂科也得会写文章,未来要做官的,文章都写不好是肯定不行的。这样那些穷秀才们的所学就有用武之地了,那些只是识字,但文学功底有限的,在这一点上肯定争不过穷秀才们。
后者的数量并不少。
话说大明官民加起来可是两千多书院啊!
这还不算教书先生的私塾。
更别说小说泛滥了。
不识字看个屁小说!
至少在城市里面,识字的一点不稀罕,明朝可是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