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的那点银子看似不少,可却远远跟不上大明的财富积累,所以……只有两个办法,一就是现在动手,定下宝钞的局面。二就是寻找金银矿,这个……”
方醒犹豫了一下:“这个需要出海,在海外,和大明一样大的陆地不少,肯定有矿产!”
朱瞻基叹道:“郑和还没回来,就算是回来了,没有一两年的修整也无法出海,此事也难啊!”
方醒笑了笑:“那咱们就先弄着吧,至于反扑,那也是权贵的反扑,豪商们要做好当替罪羊的准备!”
权贵们当然不敢出头来硬扛朱棣,所以……
……
小刀去找张淑慧开启自己的‘小金库’,结果被几句话就套出了心思。
“去吧,多拿些去,再问问其他人,看看怎么做才好。”
等小刀拎着钱袋子喜滋滋的走了之后,张淑慧就叫人去请方醒来。
“夫君,小刀喜欢那个卖春饼的姑娘了。”
土豆没在,铃铛也没在,小白也没在。
“你们这是换着当娘呢?”
方醒抱过在边上学步车里玩耍的平安,随口道:“那小子怕是情窦初开了,我已经叫人去调查那个春妹,很快就会有消息。”
平安手里拿着个拨浪鼓摆动着,双腿一蹬一蹬的,很有劲。
“家中的宝钞不老少,都拿去户部换新钱吧。”
“户部又开始换钱了?”
户部在前年就开放了换钱,各地官府都开展了这个业务。
“嗯,新钱更不好伪造。”
原先的宝钞是桑皮纸做的,好大一张,拿着感觉忒大,忒厚实。
“现在的新钞小了不少,纸也耐用了许多。”
张淑慧无所谓的道:“那妾身就让杰伦叔去一趟吧。”
……
第一次碰头就陷入了僵局,夏元吉去向朱棣汇报,朱棣不置可否,让他的心凉了半截,然后就去找了自己的盟友方醒。
方醒在聚宝山卫看操练,然后召集了一干将官们吃火锅。
铁炉子上架着一口大锅,里面的鸡汤翻滚着,看着全是红色。
“下菜下菜!那个五花肉片先下。”
“肉丸子,还有羊肉片!”
王贺急不可耐的抢过了下菜的权利,然后放了不少羊肉片和猪肉丸子,这才满足的举杯道:“兴和伯许久未曾来了,咱家先敬你一杯。”
林群安举手道:“监军,你这个可不厚道啊!哪有你单独来的,来来来,咱们一起敬伯爷一杯!”
方醒举起酒杯,感觉从未这么轻松过,“好,大家一起喝一杯,今日放开了喝!”
大家一饮而尽,王贺率先夹了几片羊肉,蘸着辣椒水,吃的豪爽。
沈浩不满的道:“监军,你这下手也太快了吧!熟的都被你捞了。”
王贺嘴里还嚼着羊肉,酸爽的道:“前日也是吃火锅,咱家下手慢了些,只能用汤泡饭,呵呵!”
一帮子兵痞吃饭都在使阴招,今天有方醒在,所以都收敛了些,不然现在必然是杯盘狼藉。
方醒笑了笑,感觉挺好的,至少不像外面的勾心斗角。
才吃了几片羊肉,房门就被推开了,方醒抬头就看到了夏元吉。
“夏大人!难得,快请坐,来人,拿副碗筷来,蘸水也做一份,顺便来点大蒜。”
“夏大人?”
三个兵痞被吓到了,赶紧起身挪凳子,等夏元吉坐下后,气氛就变得有些沉默。
夏元吉也是老江湖,看到这情况就笑道:“家中老妻不喜吃火锅,本官想了许久,今日算是得偿所愿了,来来来,多放些肉。”
哦!原来尚书大人也是怕老婆的啊!
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推杯换盏很是热闹。
等吃完后,夏元吉被敬了不少酒,有些晕乎了。
军营之中看着单调,仿佛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漫步在其中,夏元吉感慨道:“本官多年案牍劳形,看到此处,不禁生出了就此隐居的念头。”
这是在表达对宝钞改革的态度,有些悲观,必然是和朱棣有关。
“陛下放手了,这一点本官知道。”
方醒说道:“此事干系重大,容易出现动荡。陛下不参与,才好出来收拾残局,这个觉悟你应当早就有了。”
夏元吉苦笑道:“是啊,陛下在后面收拾残局,本官这心里才踏实,只是……咱们人单力薄啊!”
一次碰头就暴露了大明权贵对宝钞的态度。
——和废纸般的宝钞比起来,俺们更喜欢金银!
“赵王不敢阻拦。”
方醒安慰道:“陛下虽然不作声,可也在盯着呢,赵王和杨荣再首鼠两端,陛下自会寻机让他们吃苦头,你我安心推动此事就是了。”
第1027章 朱棣被打脸(求月票)
兄弟姐妹们,月票!月票!不要让人把咱们的菊花爆了!
……
风声,还是不可避免的传出去了。
“宝钞可以兑换银子?”
几个在第一鲜吃饭的食客不敢相信此事,哪怕瀛洲等地完成了宝钞的发行,可他们还是觉得在大明内部行不通。
“那得多少银子啊!”
“不说别的,我家里的宝钞加起来就有几千贯,这算是少的!”
“那些豪商的手中几万贯,十几万贯都有,加起来户部怕是要关门了吧!”
“我看此事难办!”
“不过若是放开,我也想把那些宝钞都换了。”
“可不许用金银,你换了宝钞用啥?”
“咱们彼此之间可以用嘛!对不对?”
“也是,到时候大家就是一个圈子,只用金银,至于那些百姓,把宝钞换给他们好了。”
……
有钱人吃饭当然要去酒楼,而穷人吃饭很简单,随便找个路边摊就解决了。
面条馒头是最方便的食物,弄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和身边同阶层的人聊上几句,这就是百姓的放松办法。
“听说宝钞能换银子了!”
“听说了,可这对咱们没用啊!”
“也是,我家里也就那点钱,若是拿去换了,家里哪来的花用?”
“我看这是专门为那些有钱人弄的!你们想啊,朝中从瀛洲弄回了大批银子,这就是一块大肥肉啊!这肥肉咱们能吃?肯定是不能的,最后还是要进那些权贵的嘴里!”
“这就叫做犹抱琵琶半遮面,权贵们吃肥肉也得讲究个吃相,先把咱们都带上,等开吃的时候,咱们就只能干瞪眼!”
“就是这个理!咱们连汤都喝不上!”
“对对对!那些权贵天天能吃饱,肯定有肉,咱们吃顿肉就和过年似的,想想真是不公平!”
“……”
朱棣就站在边上听着,王福生警惕的看着周围,大太监和杨士奇冷汗都快出来了,心想这些百姓真是大胆啊!
“走了!赶紧去干活!”
渐渐的,小摊上的人都散了,朱棣皱眉走过去坐下,沉声道:“来碗面。”
黑漆漆的桌子,粗瓷大碗,大太监看到后也顾不得什么微服,急忙过来憋着嗓子道:“你……这个把碗筷洗干净些。”
朱棣斜睨了大太监一眼,那男子就憨笑道:“客官您看看,那盆里的水洗一次碗小的就换了,这一洗一清,最后您看那个小炉子。”
两个大盆,一盆水脏,一盆水清,可见摊主是尽心了。
在两个盆的边上有个小炉子,烧的是煤炭,呛人。炉子上面架着口大锅,热气蒸腾的看不清里面的东西。
“这就是消毒,知道吗?”
摊主得意的说道:“这可是我家小子从书里学来的,说是可以杀灭那个啥看不见的害虫,所以您放心的吃,保证没事。”
大太监也无话可说,宫里的碗筷都没这么讲究过。
面条弄上,辣椒有些多,朱棣吃的很香。
吃完后,朱棣问道:“家里的宝钞可多?”
摊主蹲在地上洗碗,闻言说道:“不算多,也就几贯。”
几贯,也就是几两银子的事。
“那可想去换了银子?”
“不想。”
现在没生意,摊主碗也不洗了,回身道:“小的家中三个孩子,每日的开销不小,若是换了银子又不能用,那小的就得疯了。”
“再说那些人都换了银子,那宝钞可就值钱了,这笔账小的还是会算的。”
小市民也有小市民的智慧,这是生活煎熬出来的智慧。不高,不大,不上,可却能保护一家人虽然贫穷,但却又能平稳的生活下去。
朱棣点点头,“如果那些权贵都换了银子,你觉着自己受委屈了吗?”
摊主愕然,旋即脸上浮起了漠然:“咱们是平头百姓,我家小子说了,不读书就得受委屈,所以读书才是正理!”
这个教化之功堪称是逆天了啊!
跟着的杨士奇抚须微笑,觉得近些年各地的教化工作做的不错,改天是不是找个机会在朱棣的面前夸几句呢?
近些年朱棣在教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更是亲自审核刊印了不少书籍发放下去。
这就是成绩啊!
朱棣起身,大太监把面钱给了,大家都很满意。
在转身之际,朱棣想着问了问:“你家孩子在哪读书?”
大明有官学和私学,看这摊主的模样,弄不好舍得花钱上私学。
摊主呐呐的道:“平日里在社学。”
这个不错。
有人说社学已经颓废了,可今日听到这话,朱棣的心中陡然一振,觉得朝中每年补贴那么钱粮给社学也不是没有用处。
“你家小子能在社学有这般见识,以后肯定差不了!”
朱棣的许诺可不常见,大太监准备回去就让人调查这个摊主的儿子。让人时时盯着,有什么进步就给朱棣说说,算是一种消遣吧。
摊主眨巴着眼睛道:“客官,我家小子也就是在社学学了识字,后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