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出声!
可她嘘的这一声连朱瞻基都听到了,太后就在前面,哪会有听不到的。
“端端躲在哪了?怎么看不到?”
太后缓缓转身,伸手四处寻摸着。
端端得意的不行,终于是忍不住笑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清脆的笑声中,太后揭开纱巾,冲着朱瞻基笑道:“这是个让人疼的女娃。”
“父皇!”
端端绕过来行礼,朱瞻基上前牵着她,然后单手扶着太后坐下。
“母后,天气太热了,要不儿臣就侍奉您去避暑吧。”
太后摇头道:“避什么暑?宫中那么好,出去就是折腾,惊动百官百姓。我家已经够享福了,要少扰民。”
“是,母后所言甚是。”
朱瞻基讪讪的道:“那儿臣和您在宫中转转?”
太后欣然道:“好。”
朱瞻基吩咐人去叫胡善祥来,然后扶着太后出去。
……
头顶有伞遮阳,身边是儿子儿媳,太后欣慰的道:“你们也要经常出来走动走动,这不走动连胃口都没有,如何能诞下麟儿?”
胡善祥脸红着应了,朱瞻基的心中却有些阴影。
从他大婚开始,唯一的孩子就是端端,至今后宫女人都没见谁有身孕。
这不是个好消息,那些藩王也暗自用这一点来攻击他。
你连儿子都没有,还折腾什么?
太后兀自在念叨着,让他们赶紧生个儿子,她就专门照顾那个孩子。
胡善祥偷偷的瞟了朱瞻基一眼,却看到了阴沉,就心中一跳,然后黯然神伤。
“可是外朝有事?宁王?”
知子莫若母,太后就是察觉到朱瞻基的情绪不对,所以才答应出来转转。
朱瞻基察觉自己的情绪不对,就笑道:“母后,宁王有些大志,被兴和伯发现了,就带回来请罪。”
太后的脚步一滞,前面的端端就回头招手,她笑了笑,缓缓向前。
“哎!”
太后叹息道:“他还是在耿耿于怀啊!”
“当年之事不论对错,可终究他是被你皇爷爷给压制住了。他不肯认输,不过年纪却不小了,这是……罢了,也好,免得子孙受累。”
在太后看来,朱权年纪都在这里了,造反多半是没戏,那么他囤积铁料,就是在为子孙准备。
这等仇恨和野心让太后也放弃了说情的打算,她只是交代道:“他毕竟是你皇爷爷一辈的人,别太过火就行了。”
朱瞻基点点头,说道:“儿臣准备废弃宁藩。”
太后说道:“随你,不过晋藩那边你却要费些心思。”
宁王近乎于谋反,那么废除有理可循,可晋王一系呢?
朱济熿谋逆,这个是板上钉钉的事,可原先的老晋王却是朱济熺。
皇帝和皇后陪着太后在宫中溜达,这不是第一次,所以那些嫔妃都懂事的没出来。
而此时宁王图谋不轨的消息也被杨荣让人传了出去,京城舆论从不相信,到半信半疑……
当王岳的请罪奏章到了之后,什么都晚了。
朱瞻基勃然大怒,当即令人去拿王岳,同时派出御史前去南昌,清查此事。
王岳的奏章内容一透露出去,京城不少人都感觉自己被打脸了。
宁王私藏铁料,铁证如山!
第1831章 兑现承诺(感谢‘醉里掌灯’的盟主打赏!)
金陵户部的大门被挤爆了,络绎不绝的商人赶到金陵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户部,什么梳洗吃饭都丢在一旁。
于是曲胜也怵了,赶紧向兵部求援,然后一一接待那些商人。
其实想纳入这个供应商名单的条件主要是看实力,其次就是名声。
外间广为传闻的奸商自然是没戏,所以当天金陵城就骂骂咧咧的走了十余人。
方醒没出现,因为他有客人。
徐庆带着一帮子商人求见,这是明显的来走后门。
方醒端着杯凉茶看着这些商人,看着那些略带谄媚的笑容,问道:“你们所为何来?”
大家都看着徐庆,徐庆只得硬着头皮说了来意:“伯爷,小的们只是想看看能否给船队供货,保证最低价,保证那些都是好货,若是有偏差,抄家都行。”
那些商人马上就附和道:“伯爷放心,咱们哪会给您丢脸,保证让郑公公看了满意。”
“就是,若是有错,抄家灭族都没问题!”
方醒看着这些商人,眼神冰冷的道:“规矩,什么是规矩?定下来就要遵守的东西,那就叫做规矩!”
徐庆早就知道这事儿不靠谱,不过他作为带头人,必然是要来走一遭的,哪怕是被拒绝,也得来顶着。
出了大宅子,那些商人都嘀咕着方醒过河拆桥,徐庆说道:“兴和伯在这里坐镇,若是开了徇私的口子,那些商人要是闹腾起来怎么镇压?”
说着他瞟了这些商人一眼,说道:“难道咱们还怕了那些人?”
“谁怕他们!咱们抱成团,有什么不能做的!”
“对对对!走,咱们去户部,赶紧把名报了!”
徐庆他们准备去户部,这时前方来了不少商人,而他们的目标也是方醒的驻地。
徐庆有些好奇,边上一个商人却回头看了一眼,不屑的道:“伯爷肯定连门都不会给他们进。”
“哎哎哎!进了,他们居然进去了!”
这次连徐庆都不得不震惊了。
他们能见到方醒,靠的是徐庆的面子,以及以往的合作。
可这群看着不像是豪商的家伙怎么能进去呢?
徐庆不认为方醒会突然大发善心,他非常清楚方醒对豪商的戒备,不,甚至还带着些厌恶。
可这些人为何能进去?
带着这个疑问,徐庆一行人就往户部去,而那群人却小心翼翼的进了大宅子。
朱瞻基不在,方醒一个人也就是住个小院,其余的地方都是黑刺的人在住着。而吴跃部在另一处驻扎。
这些人一路到了方醒的小院外,院门随即打开,站在门内的正是方醒。
“见过伯爷!”
这些人见到居然是方醒亲自开门相迎,顿时惶恐的赶紧行礼。
方醒笑容可掬的道:“诸位辛苦,请进。”
“老爷,曲大人来了。”
方五从外面过来禀告道,身后就是曲胜。
方醒拱手道:“劳烦曲大人了,请进。”
曲胜拱手道:“兴和伯,户部外面看热闹的人不少,大多是那些文人,没人坐镇,本官怕他们要闹腾。”
方醒点头道:“多谢曲大人,投桃报李,稍后本伯去一趟。”
一行人进去之后,方醒和曲胜坐了上首,那些商人有些多,屋子里坐不下。
“这是本伯考虑不周,劳烦大家挤挤。”
于是屋子里坐的满满当当的的,天气热,大家一出汗,空气中的味道也不大好。
方醒微笑道:“今日请了大家来,主要是兑现那个承诺。”
李渡今日本是在经营着自己的布庄,可却被人通知来这里议事。他这一路都是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被摊派。
别怀疑,各地的官府都有这个惯例。
当需要什么物资的时候,预算又不够,他们习惯性的就会去找商户来摊派解决。这种事在中后期发展到了高峰,衍生出了专门针对商人的户籍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商人在哪里经商,只要是有铺面的,那么他就在哪里得到一个类似于临时户口的玩意儿。
而官府就靠着这个临时户口向他们摊派。
李渡来之前担心的就是这个。
可在听到承诺之后,李渡的心就嘭嘭嘭的剧烈跳动起来。
他的面色渐渐涨红,喜气盈腮。而那些商人们大多都是如此。
方醒看到了这些喜色,他点头道:“当初让你们出资建造的那艘船已经造好了,也试航了,出奇的好啊!所以今日本伯就是来兑现承诺的,对,就是船队出海采买物资的商家名额。”
瞬间室内就响起了椅子腿和地面摩擦的声音,有些刺耳。
呼吸急促,不敢置信,欣喜若狂……
这些商人的反应落入曲胜的眼中,他忍着不屑问道:“兴和伯,此事郑公公可知道吗?”
这话问郑和,可却是在问方醒,陛下可知道你这样操作吗?
方醒点点头,曲胜不再质疑。
“你们的生意大多不大,可却对陛下忠心耿耿,这是值得赞誉和肯定的。”
曲胜听到这话不禁暗自点头,觉得方醒虽然是皇帝的‘宠臣’,可却也知道分寸,没有给自己招揽人心。
“出海是陛下钦定的大事,可有的人对此有疑虑,有的人在观望,有的人在反对……”
方醒的神色渐渐变得冷漠,他说道:“这些都不一而足,唯有你们,是你们在外界反对最强烈的时候支持了船队,这就是在支持陛下。”
“忠心耿耿的自然要嘉奖,本伯此次代表陛下来金陵,就是为了船队,就是为了嘉奖你等。”
李渡第一个站起来,躬身道:“多谢伯爷,陛下万岁!”
“多谢伯爷,陛下万岁!”
“多谢伯爷,陛下万岁!”
商人们纷纷起身行礼,方醒压压手,说道:“本伯已经和郑公公说过了此事,他也是大力支持,你等经营的货物只要是船队需要的,只要是合乎要求的,船队将会首选采购你们的货物,明白吗?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忠心。”
商人们起身低头,方醒也起身,他目光炯炯的道:“大明很大,人很多,可忠心从来都不嫌多,好好去做。”
“是。”
商人们在欢喜,曲胜却在微笑,他知道方醒不会对商人这般好。
果然,方醒最后说道:“本伯最后想提醒你们,不,是告诫你们。本伯一直认为豪商无国,你们现在不是豪商,可本伯希望你们的生意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