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分其境为9都督府、42州、100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2万镇守其地。
后来唐太宗逝世,但是大唐没有因为太宗病逝而停下脚步,高句丽经过了太宗的征伐,已经式微,终于于668年,被唐高宗所灭。
唐末到五代王建建立高丽,可是和中原王朝接触不多,反而是和契丹结盟,此时高丽来朝见赵匡胤,对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那么窦偁还有什么烦心事吗?
高丽来递交国书,这是大宋国威远布四方的最好证明,史官一定会大书特书。‘
身为未来的礼部郎中,而且是负责接待的窦偁,一定会青史留名,那里还有什么麻烦呢,赵承嗣想不通。(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八五章 白马非马说
(全本小说网,。)
可以说这高丽一直跟中原王朝宋朝没有什么交往,他们倒是和契丹打的火热,现在主动来大宋,递交国书,这让大宋君臣都十分的高兴。
毕竟这是宣扬大宋国威的一次绝佳时机,高丽可不同于大宋平定的后蜀南汉,南平和武平等割据实力,这是地地道道的外族。
虽然以前是中原的附属国,可是自从唐末以来早就和中原断绝了来往,五代虽然有过短暂的交流,不过因为中原局势太混乱,所以高丽和契丹关系不错。
也算是契丹的盟友,可是这契丹也不放心这个盟友,曾经几次攻打高丽,高丽人也不傻,跟契丹无异是与虎谋皮。
周边的的国家除了契丹还有日国,他们之间也有交流,这日国对他们也有一定的野心,高丽不得不防备。
其次就是中原大国大宋了,和大宋搞好关系,甚至是结盟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天朝上国威名赫赫。
所以高丽国王决定和大宋建立友好关系,甚至是可以当大宋的附属国,这并不丢人,毕竟之前的高句丽也当过大唐的附属国。
实力为尊,中原的大宋现在如日中天,谁能保证他们日后不会学当年的隋朝和唐朝攻打高丽呢!
所以还是率先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是明智选择,所以他们派出来一纸外交团队来这里了。
为首的一人叫做金世通,是高丽国的文官之首,也就相当于是宋朝的宰相,看起来高丽的国王十分重视这一次和大宋的接触。
“这是好事,高丽主动向我大宋靠拢,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难不成世叔为接待高丽发愁,按照接待一般的外使不就行了,还有什么烦恼的。”
赵承嗣还以为窦偁为什么烦恼呢,他以为是窦偁没有当过礼部的官员有点不知所措呢!
窦偁摇了摇头,这赵承嗣也太小看自己了吧,毕竟自己也活了五十多岁了,这样的事情还要麻烦你。
你当老夫是什么人,这么无能吗,即使老夫不懂礼部大小官员能不知道吗?
“世侄说笑了,当然不是这些,要不是世侄写出来三国这样的奇书,估计我也不会想到让贤侄帮忙,实则是高丽有意为难我们大宋。”
为难大宋?
赵承嗣一听也来了兴趣,这高丽还为难大宋,就难弹丸小国,来和大宋交好,怎么为难大宋?
当然不可能是武力了,你们来到大宋的都城武力呢个有大宋强,根本不可能,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出了什么难题。
刚才窦偁也提到了自己写三国,那就是文学或者生活中的难题了。
三国中可是有不少的计策,用计策的战役更是不少,这些都是赵承嗣写出来的,这说明赵承嗣也是一个聪明人。
“世叔不妨有话直说,事关我大宋的,小侄一定会全力以赴。”
上午,赵承嗣跟着窦偁来到迎宾馆,这里早就有礼部的相关人员在招待高丽的使者。
其中礼部尚书张昭赫然在列,陪着高丽的使者金世通正在争辩着什么。
见到窦偁和赵承嗣进来,他们双方停止了争论。
“金使者,这位是我礼部的郎中窦偁窦大人,这位是我大宋天子的近臣武德使赵承嗣赵大人。”
张昭给一行高丽使者介绍了一下,双方也寒暄了一番,当然是有翻译进行翻译。
“天朝果然人才济济,见到年轻如斯的武德使大人,外臣真的是有幸,有幸。”
坐在客座首位的一个人居然用汉语满带笑意的说道,此人正是高丽使者的领头人物,金世通。
这让赵承嗣很奇怪,这个家伙汉语说的可以呀,虽然有点生硬,可是完全能够听懂,这么多年高丽和中原不交往,看起来他们并没有忘记汉族文化,这汉语说的。
“使者客气了,我天才人才济济,我本官只不过是得到天子的信任,才能有为国效力的机会,,那是皇恩浩荡,其实本官是我大宋最不起眼的一个。当不得使者如此赞誉!”
这金世通这么多人不看,专门看着自己,那是看自己年轻吧。
张昭和窦偁对赵承嗣的回答都比较满意,知道维护大宋的国体。
“武德使大人过谦了,早就听闻中华上过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此时本使前来,一路上也见识了,就是不知道中华上国能不能解释本使的疑问呢?”
金世通满脸笑意,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赵承嗣知道重点来了。
窦偁也说过,这金世通是带着问题来了,与其说问题,倒不如是来看看大宋人有几斤几两。
张昭也给赵承嗣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是让赵承嗣谨慎点,从上午到现在他都被这金世通给烦死了。
“哦,不知道什么问题,还请使者赐教,如果在下侥幸能回答上来那再好不过,如果不能说明在下才疏学浅,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大宋无人。”
张昭满是赞许,这赵承嗣说话滴水不漏,也算提前打了预防针,万一回答不上来,也饿有退路。
“哈哈,武德使大人也是妙人如此本使也就不客气了,来人中华上国人物来给我们解惑。”
这个时候从金世通的身边走出来一个人,看他的穿戴也是一个官员,叫王旭,他先是朝着赵承嗣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进入到正题。
那王旭笑道:
“在下的疑问很简单,为了更加清晰明了,在下就用这红木桌子为里说明一下吧。”
“一切如使者所愿。”赵承嗣拱手道。
王旭带着狐狸似的笑容:
“武德使大人,这红木和木有什么区别?”
赵承嗣没有犹豫:“红木也是木,白木也是木,何错之有?”
王旭反问道:“难道武德使认为,红木是木?”
赵承嗣大概明白他的疑问是什么了:“难道使者认为红木不是木?”
王旭抿嘴浅笑道:“红木当然不是木!”
赵承嗣知道窦偁为什么让自己来了,这高丽使找事呀。
红木不是木,这话听起来有点熟悉,还真的很熟悉?
这是名家公孙子龙创下最为诡辩的论点白马非马之说,当年公孙子龙以此论点辩败过无数士子大夫。
让多少人败在这个论点之下,诸子百家能言善辩,也败阵下来,想不到高丽人学了去。
不仅如此还用来为难大宋,红木非木,这是就是白马非马的变种,想让大宋丢人。
即使最为难言善变之士,遇到这个问题也束手无策吧,但是他们忘记了赵承嗣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这东西在后世很简答。
人家赵承嗣可是学过哲学的人,用辩证法很容易解释的,这高丽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八六章 看不起大宋
(全本小说网,。)
赵承嗣心里暗笑,这小小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诡辩,在后世人人都明白,可是在现在却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这倒不是古代人不聪明,只是受到时代的限制,有些东西他们很难理解,说他们有点不开窍也罢,说他们幼稚也中,反正这诡辩从它出现开始,就一直困扰着世人。
高丽用华夏的东西来为难华夏人这可是蔫儿坏。
这难不倒赵承嗣,不过赵承嗣还没有回答的时候,这边礼部的官员就站了起来。
看官职是一个员外郎,仅次于郎中的官员,此人也是正宗的科班出身,走的是科举之路,正宗的儒生。
千年之前诸子百家时期,也出现过白马非马的说,儒家大儒也不能解释出来,此时高丽人说出来类似的问题,这位员外郎就不乐意了。
“这位使者,这个问题我们武德使说的已经很明白了,红木难道不死木吗?”
高丽使者似乎见到大宋的官员再一次陷入到自己的陷阱之中,很是高兴,也很兴奋:
“既然这位大人也如此认为,那么也就是说这红木等于木,照这样的议论黑木也是木,那么红木是不是也等于黑木呢?”
那使者押了一口茶,然后继续说道:
“在天朝我们看到很多人加工你们所谓的家具,分为很多种红木、黑木等颜色不同,如果大人您想要订购一套红木家具,那人家给你一套黑木家具,你愿不愿意要呢?”
员外郎微微一愣道:
“这个,当然不愿意,那不是我想要的,怎么会要呢?”
高丽使者带着狐狸似的微笑:
“这不就结了,你也知道,红木不等于黑木,红木自然也就不是木了,所以红木非木,难道不是吗?”
“这……”员外郎明明知道这道理大有问题,可有觉得无从辩起,被他这么一说,红木的确不等于别的木头了。
金世通对着自己国家使者点点头,那使者继续说了起来。
使者见大宋的官员不说话了,然后自己接着说道:“红木非木,大人这有什么不对吗?”
“这?”那礼部员外郎此时也无言以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高丽的使者用这个问题已经难倒了大宋很多的官员,之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