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英国战败之后,第141师的一万六千多名士兵难道就会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成为中华帝国开拓非洲殖民的助力吗?与其它的帝国陆军部队不同,141师、143师以及、144师,都是由日本人组成的部队,尽管他的师长、团长都是中国军官,但是营以下的军官和士兵都是日本人。
战争结束后,这三个日人师,为什么不能够成为日本的部队?但这似乎并不可能的,在征兵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得到了许诺——战争结束后,他们可以在非洲殖民地获得一块面积不菲的土地。
过去,日本的移民只有在为中国移民工作五年后,才能够得到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仅仅只是100年的使用权,在此期间,殖民地政府还有权收回。
日本人、中国人……
山县有朋的表情显得有些复杂,尽管中国人推崇“东亚一体”,高呼着“同文同种”,但是,两者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真是的,他们只想成为农夫,却不想着……毕竟,我们现在甚至没有一支自己的军队……”
说到这里,山县下意识地压低声音,对谷干城说道
“我听说,143师和144师已经奉命进入非洲殖民地腹地,在那里有很多信奉西洋天主教的野蛮人部落,为了确保非洲殖民地的稳定,他们需要在那里进行维安作战,将来他们也会留在非洲……”
谷干城警惕地环顾左右,然后摇头说道:
“这种话以后少说为妙,为帝国情报部门出力的日本人哪里都有,在军官中同样也是如此。”
并不是每个留学中国的日本人都会成为“亲华派”,还有一些人主张向中国学习,但是他们却抵触“东亚一体化”,更对现在日本国内开始出现的“中日合邦”满怀抵触情绪。
山县有朋咬咬牙,然后小声说道:
“我知道,可是……有个疑问我窝在心里很久了,实在憋不住了,您觉得,这个曾经帮助我们把英美鬼畜赶出日本的所谓的“宗主国”,真能带我们走向什么美好未来吗?”
面对山县有鹏的这个问题,谷干城苦笑了一下。
“山县,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吗?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暂时别无选择,也只能如此了。”
但是山县有朋似乎并不满足,走到栏杆前重重一拍。
“说起来真的是可笑,很多日本人当年说着要攘夷,然后在中国的帮助下攘走了所谓的夷,却没有看到,中国人却在学着那些夷,现在中国变得更加的强大了,可是日本呢?日本不仅没有攘走夷,反倒是引狼入室,现在国内到处都是鼓吹合邦的人,尤其是这些农夫,他们似乎觉得,只要有了合邦了,就可以成为中国人,然后就可以前往殖民地,成为地主了,可是……”
“山县,够了,你没有注意到我们是在什么地方吗?”
谷干城连忙打断他的话。
“而且,你要知道,这场大战可是人种图存之战,如果中国输了,你以为日本会成为什么样子?中国,中国最多会失去殖民地,可是日本,日本就会成为鬼畜的殖民地……”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下周11号,发布新书吧,还在努力码字,争取能够多弄些存稿,希望大家到时候能够多多支持!再次拜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84章 我跟你说……
帝都,皇宫,天禄阁。
这座位于宫内的宫殿在名称上属于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而在中华帝国同样也是如此,其中存有数以百万册古籍典藏。当然除了古籍之外,天禄阁与帝都、南京、广州市、成都、西安、天津及济南帝国图书馆一样皆享有保存缴送本的权利,根据法律的要求,出版者必须向这七所指定图书馆呈缴一定份数最新出版物的制度,呈缴的出版物即为样本,正是凭着“一切与版权有关,依法需保存的记录或其他事物都应置于帝国图书馆控制之下“,才使在短短六年间,这七所图书馆成为中国最大的图书馆。
与另外六所对外开放的图书馆不同,天禄阁是皇家的私人图书馆,除了皇室成员和管理人员之外,只有极少数人会获得准进入这所图书馆。而作为国内最为知名的造船专家的史司,是享有进入图书馆的权力的人员之一。
“……新型的战列舰,排水量应该在1。5万吨左右,动力18000马力至20000万力,航速18节以上。”
向陛下介绍着新型战舰的构想时,史司侧身瞥着墙上的地图,又马上恢复了垂首肃立的姿态,这是臣子见陛下的姿势,尽管现在不需要下跪,但是这样微微垂首弯腰,在长时间的觐见中,对于大臣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不过他发现陛下的心思似乎并没有在新型的军舰上,这种军舰可是他呕心沥血的杰作。
“陆军还真行,皮球都踢到这里来了……
站在地图前的朱宜锋有些懒洋洋的哼了一声,同时还活动了一下脖颈,然后指着地图自言自语道。
“他们就不知道什么最重要吗?”
面对陛下的自言自语,史司决定继续佯装无视。
“臣以为,鉴于未来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以及随之而来的海洋利益,保持一支强大的,至少由30艘1万吨以上战斗舰组成的舰队,是极为必要的……”
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在带来海外利益的同时,自然带来相应的问题——如何保卫海外殖民地,而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充海军,海军就需要更多、更好的战列舰,而作为中国最为出色的军舰设计师的他,有必要设计一种更为先进的战舰。
貌似漫不经心地打了个哈尔,朱宜锋将视线投在史司的身上,他是少有的几个非华裔贵族,而且她还不是普通的低等爵位,而是侯爵爵位。
“巡洋舰!”
终于,朱宜锋把注意力暂时拉了回来,看着史司说道。
“几十年前,皇家海军上将纳尔逊勋爵在搜索派往埃及的法国舰队时,高声疾呼:“巡航舰!如果我在此刻死去,对巡航舰的渴望将铭刻于我的心脏之上!”。巡洋舰是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庞大海外殖民地的国家!”
暂时收注意力的朱宜锋瞧着地图上的一角,那是用蓝色标明属于中国的势力范围,几乎占据着整个世界。
“根据现在海军的构想,我们还是基本采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控制大洋——那就是直接封锁敌国海岸。而过去几百年间的事实证明海盗战术和私掠船对于海洋国家的打击非常之大。所以海军界仍然认为:赢得舰队决战,进而把敌手压制在港口内不得机动,才是正经的致胜之道。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由于造船技术以及火炮技术快速发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的海军近岸封锁策略越来越难以实现。”
尽管之前看似心不在焉,但是实际上,对于海军的未来发展方向,朱宜锋比谁都清楚,海军在未来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直接封锁敌国海岸,就像英国人过去那样,因为舰船技术、火炮技术都发生了变化,甚至现在,海军已经开始试验了鱼雷,鱼雷艇同样也会迫使主力舰远离海岸。
所以对于未来中国建造的主力舰,朱宜锋有着他自己的判断。
“而且不论是否实现近岸封锁,敌国海军的袭击舰都可以偷越封锁线,或者直接从海外省和殖民地的港口出发打击我国的航运,根据殖民地部的计算,在未来三十年内,我国的海外移民将会达到1。5亿人,广阔的殖民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海外殖民地将会供应本土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我们的商船吨位也将会超过两千万吨,我们将会比任何时候更依赖海洋……”
这是肯定的,或许在未来的30年间,将会有1亿人迁出中国,但是30年间,中国的人口会增加多少?在没有化肥、种子等工业革命之前,本土贫瘠的土地不可能养育那么多人,来自殖民地的食物将会满足本土的需要,海洋将会在中国的生活中占据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战以及二战的了解,朱宜锋很清楚潜艇打击英国航运的意义,一战中德国巡洋舰“埃姆登号”的传奇经历也说明只要几艘神出鬼没的巡洋舰,就可以把整整一个大洋上的航运搅得乱七八糟。因此未来的中国海军需要大量的巡洋舰来控制全球的海洋。
“因此未来的中国海军需要大量的巡洋舰来控制全球的海洋。我们现在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不能让己方的巡洋舰在未来的海上处于下风,因此相比于用于舰队决定的主力舰,在帝国海军更需要先进的巡洋舰来控制全球的海洋。”
“陛下,没有战斗舰,就没有制海权!”
史司语气里并没有包含太多反驳的意思。
“没有舰队决战或者一支强大的舰队作为威胁,就不可能控制海洋,巡洋舰控制海洋是在主力舰队强大的基础上的!”
对于史司的反驳,朱宜锋深以为然的点头赞同道。
“确实,没有足够的战斗舰,自然不可能有制海权,没有巡洋舰就不能掌握海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战斗舰在未来的十年内,都不会落后,其规模也不可能为其它国家所超越!”
包括几艘尚未建成的战斗舰,中国已经拥有了这个时代最为庞大的战斗舰队,所以朱宜锋才无意继续扩充战斗舰队,现在中国需要的是巡洋舰,毕竟随着战争的结束,广阔的殖民地将会摆在所有人的眼前。
“战争结束后,面对广阔的殖民地,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现实,我们如何防守如此庞大的殖民地,从北美、到非洲,从非洲到太平洋,我们的殖民地遍布整个世界,到时候,如何保卫殖民地,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站在那副世界地图的面前,看着地图一角巴掌大小的方框,现在中国出版的全球地图,已经开始使用蓝色把帝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