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宏图-第6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正是朱宜锋所需要的,也是他处心积虑所策划的!在提及这些的时候,朱宜锋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那位元首曾说过的话语“这一代青年人,除了以德国人方式思维,以德国人方式行动,他们什么也不用学习。他们从少年队进入希特勒青年团,然后我们立即吸收他们入党。假如他们在那里还没有完全变成纳粹分子,那他们就去参加青年义务劳动军。如果到了一定时候还没有培养出阶级觉悟或者对自己社会地位的优越感,那么德国国防军便接过这项任务,他们终生将不再是自由之身。”这正是朱宜锋的某种目标,当然,他不可能像希特勒一样做到“只有当最后一个德国人踏进坟墓时,它才会终结。”但是他至少可以做到前半段,需要的是通过一种思维上的灌输,去形成国民的忠诚观,让他们成为“皇帝陛下忠诚的臣民”,只有如此,在未来他们才不至于掀起革命。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才会对皇家在归还部分权力于民的时候,感恩戴德,而不是贪婪的索要更多的权力,甚至为了获得了所谓的权力,而掀起一场暴力革命,如同一战后的德国。想到革命,朱宜锋的眉头猛的一锁,对于这个词,现在的他是抵触的,作为统治者,他首先想到是维持统治!不过这一切,也只有在儿子的面前他才会说,但即便是对于儿子,他还有其它的期待,看着儿子那副皱眉思索的模样,朱宜锋摸了下他的头说道。“不过,我所说的这一切,只适应于这个时代,因为我们需要在这个时代树立国民观,这是国人所从未曾有过的,还有,就是需要把朝鲜、日本、越南,还有硫球融入到中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得不通过长达数十年的意识灌输,来实现这一目标,……”想到这四个藩属国,朱宜锋的目光显得有些复杂,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如何让这四国,尤其是前三者并入中国,对于中国而言,将是从未曾有过的考验,三国人口超过五千万,为何在让他们融入中国?事实上,不仅仅只是这三国,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加拿大的上百万欧裔居民,他们在未来也会成为帝国的臣民,前三者还有千年的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基本的认同,但是后者呢?不过幸好,他们的人口很少,很容易被融入到这个国家之中,最终,即便是朝、日、越也都可以通过庞大的人口基数解决问题。“所以,父皇才鼓励国人与朝、日、越等藩国臣民通婚?”不经意间,朱逢海想到了几个月前,在春节时于皇宫中父皇接见的数十对夫妻,他们大都是殖民地的成功商人、地主,而他们的妻子无一例外的都来自藩国。“这是融合!”看着儿子,朱宜锋笑着说道。“这是民族的融合,我们需要通过这种融合,让他们消融到我们之中,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当然,这种融合是我们融合他们,而不是……”想到另一个时空中,所谓的专家们鼓吹的“融合”,朱宜锋冷冷一笑。“而不是让别人来融合我们……”见儿子似乎有些不解,朱宜锋笑了笑,意识到他才九岁之后,便笑道,“当然,这些你现在还不需要考虑,毕竟,你的将来,和现在会有很大的不同,任何统治都是因时制宜,将来等到你长大的时候,你所面对,可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啊,现在,我们不过只是刚刚打开了这扇门……”这扇门是什么样的门?即便是作为皇帝,朱宜锋也不知道,但是他很清楚,至少现在,中国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大,只要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要太“做”,至少可以保证一点,中华帝国都在未来两百年内都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这种强大,不仅仅只是国土的庞大。澳大利亚、北美……这些土地将会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的人口压力,而这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未来的中国将会以盛唐的心态向外界学习,而不至于故步自封,这种心态可以保证中国不再像过去一样,落后于西方。不过,似乎现在的胜利让民众有些陶醉了,在报纸上开始有了一些异样的声音,他们似乎觉得现在中国没有必要向西洋学习了,似乎中华文明又一次领先于世界了。电灯、发电机……诸如此类的发明,似乎这些都是中华文明领先于世界的证明,很多人甘愿陶醉在这种强大之中,尤其是战场上的胜利更是证明着这一点,证明着中华文明的强大。甚至一些保守派,也因为这一系列的胜利,开始鼓吹着中华文明的先进,这种心态当然是积极的,但是如果因为这种心态拒绝了向外界学习,拒绝承认西方在某些方面的发达,那么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科技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难办啊……”心里这么感叹着,朱宜锋有心底的滋味可谓是五味杂阵,作为后来者,他很清楚,现在中国所谓的领先是什么,根本就是无根之萍,西洋科技对中国的领先,不是通过十年或者二十年的学习就能学来的,中国或许可以在十年、二十年内建立远比西方更为强大的工业,但是想要全面超越西洋,至少需要半个世纪,就像美国在19世纪末就已经超过英国,但是美国的科技水平,直到三十年代逊色于欧洲主要强国。“嗯,看来,要想办法给他们紧紧绳了,要把这种自满的心态给打下来……”心里这么想着,朱宜锋看着车外,现在马车已经到了城外,很快就会到达目的地……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新书会在下周发布,希望到时候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这会是一本很热血的小说,一本很燃的小说!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希望到时候我们能够继续一路同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81章 开启未来

    从马车上走下的时候,首先映入朱宜锋目中的,是一排汽车,那些汽车看起来与20年代的卡车有些相似,一排汽车,足足有上百辆之后,它们就那么排列在他的眼前。

    “父皇,这就是汽车?”

    朱逢海惊讶的看着这些汽车,他从父皇的口中不止一次的听说过汽车的重要性,甚至有一次父皇还曾告诉过他,汽车就是未来,而驱动汽车的石油,就是未来国家的命脉。

    “我们可以不要印度,不去与法国人、俄国人去争中东,但是我们必须要得到波斯湾沿岸的一带,沙漠?表面上看起来,那里是沙漠,可实际上,那里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只要掌握了那里的油田,我们就掌握了未来世界的油管,不仅仅只是保障本国的燃料安全,到时候,全世界的油管也都会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父皇的这番话说于一年多前,尽管朱逢海并不知道,父皇为何那么肯定那里有石油,但是他相信父皇判断,对于父皇他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这是儿子对父亲的崇拜使然。

    现在,眼前的这些汽车就是在验证着父皇的判断。

    “臣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在徐树珊行礼之后,朱逢海才行礼道。

    “见过舅舅。”

    君臣之礼后,才是亲情,作为皇太子的很清楚,眼前的舅舅是他在宫外最大的支持者,也是最有力的支持者,或者徐树珊并没有显赫的官职,但是掌握着汉阳公司的他,却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湖广籍的官员,再加上母后生于江苏的原因,所以,两江系的官员对他的支持是天然,有了这两派的官员支持,即便是两广系官员再怎么支持他的那个弟弟也不会影响到大局。

    虽说年少,但是在师傅们的教导下,朱逢海很清楚什么是政治规则,尽管有着《中华帝国皇位继承法》“嫡长继承权”作为保障,但谁知道呢?反正无论是他的师傅或者母后都让他亲近舅舅,那肯定没错,而且,他确实也很亲近舅舅,因为他总会给他带一些新鲜的玩意。

    “舅舅,这就是汽车吗?这么大啊,我原本还想,如果小点话,就让你送我一辆玩玩哪……”

    外甥的话让徐树珊微微一笑,然后亲呢的说道。

    “殿下,等以后研究出小车之后,到时候臣送给殿下一辆,这些车是货车,是部队用来代替马车的货车。”

    说话时徐树珊将目光转让向朱宜锋。

    “陛下,这是汽车公司生产出来的第一批350辆“汉阳一型”卡车,每辆卡车的载重为1。8吨,最快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

    “每小时六十公里!”

    听到这个速度被吓了一跳,他看着汽车惊讶的说道。

    “那岂不是说,他一个小时就可以跑120里,相当于步兵一天的行军距离,”

    作为皇太子的朱逢海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教育,其中自然也包括军事,这些教育会持续到他24岁,而现在,尽管只掌握一部分基本的军事知识,但朱逢海还是从舅舅的话中,听到汽车的不比寻常。

    “是不是有油的话,它可就可一直跑下去,一箱油够他跑多长时间?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还是多长时间?”

    作为少年,第一次见到汽车的充分显露出了他的好奇心,他好奇的看着汽车,甚至还主动跑到汽车旁边,在汽车兵的帮助下打下车门,钻进驾驶室中,摸着方向盘,朱逢海整个人显得极为兴奋,问题更像是连珠炮的接连从他的口中问出来。

    对于儿子的表现,朱宜锋只是笑而不语,男孩对于机器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对此他当然不会干涉,他甚至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狂热的机器爱好者,毕竟做为皇太子,对机器的喜爱将会影响到民间,最终促成整个民间对机器的狂热。

    在这个时代,对于机器狂热一些,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中国需要机器!

    看着眼前这辆几乎达到20年代标准的汽车,朱宜锋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这辆汽车不仅仅可以满足军队的需要,它更象征着一种革命,一种技术革命,当然也是交通上的革命,而在汽车工业上中国整整个领先于世界半个世纪以上,在其它国家对内燃机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把他们远远的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