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思片刻,朱宜锋盯着地球仪上角英伦三岛,英国以区区三岛控制着地球上最为广阔、富饶的殖民地,正是这些殖民地滋养了不列颠,成就了其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
“英国政治家霍勒斯?沃波尔曾在在他的评论中如此渲染英国显赫的大国地位:“罗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们征服世界只经过三次战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罗马时代扩大了一倍”。”
在道出英国的幸运之后,朱宜锋看着地图上的欧洲,手指轻点着那一片区域说道。
“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因此1815年彻底打赢第二次百年战争后,英国又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从那时起,世界就进入了“不列颠治世”的时代。”
尽管陛下并没有直说,但是李子渊还是听出了陛下话中的意思,英国通过三场战役征服了世界,征服从来都不是彬彬有礼的,而是血腥的,而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换句话来说,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在成为强国,都必须通过战争的方式,才有可能获得强国地位。
“陛下,臣以为,适当的让步,也许可以缓和当前的局面,也许,在巴拿马问题上,我们可以考虑像苏伊士运河一样,通过与英国之间的合作,换取英国对我们占领巴拿马的默许,毕竟英国也不见得愿意同我们兵戎相见。”
尽管明白陛下的意思,但是李子渊仍然试图劝说陛下,在巴拿马问题上作出让步,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基于国家的实力与利益,同样也基于个人利益——非洲,与中华帝国大多数贵族一样,他的利益同样也被非洲捆绑着,这使得他不可能支持在非洲作出让步,但是巴拿马不同,在那里他们并没有什么利益,自然是可以“牺牲”的,而且相比于“兵戎相见”,适当的让步,有利于保证他们的利益无损,
“让步?”
摇摇头,朱宜锋说道。
“现在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但是作为老牌帝国的他们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其它国家同样也在崛起,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警惕每一个后起之秀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所以打压后起之秀,就成为了其帝国策略的核心,而我们自然不可幸免的成为了他们的打压对象,无论是非洲,亦或是巴拿马,不过都仅仅只是一个借口,一个理由罢了,既便是我们的在非洲、在巴拿马,在夏威夷,在所有的问题上,都作出让步,但是答案是肯定的——英国人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让步放弃对我们的打压!”
如果说领先于这个世界一个半世纪的眼光告诉朱宜锋什么答案的话,恐怕就是他深知,强国地位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西方人认可的强国原理非简单——在战场上击败一个强国,如此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强国的崛起从来都是踩着另一个强国的尸体崛起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可选。
看着李子渊,朱宜锋自然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他担心的是兵戎相见之后,帝国在非洲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失,毕竟,中国的国力与英国存在着大量的差距。
“固然,现在我们与英国之间的力量存在着质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并不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150536833,欢迎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ps:推荐深蓝布衣的《重生是这样炼成的》,小说不错,文笔很老练,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527章 礼物(第二更)
关系正常化!
对于1861年的世界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汇,而对于中华帝国以及俄罗斯帝国而言,在过去的几年间,两国却一直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着,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对于经历克里米亚战争,跟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还有撒丁王国打了一仗的俄罗斯来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罗斯的一块心病,本来俄罗斯是跟奥斯曼帝国撕杀,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英、法等加入支持奥斯曼帝国,使得战争的天平立刻转向,俄罗斯扛不住,最后大败。损失军队人数超过50万人,经济损失5亿卢布,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战争中,中国,准确的来说是当时的大汉督政府的趁火打劫,不但夺去了堪察加,而且还夺走了萨哈林岛(库页岛)以及东西伯利亚滨海地区,甚至在战争结束时,整个勒拿河以东地区,完全不受俄罗斯控制,可以说,俄罗斯帝国在战争损失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停战谈判中,因为俄罗斯帝国拒绝就东西伯利亚问题进行谈判,加之英美两国的出卖,使得东西伯利亚问题从那时起,就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问题根源,但因为战后的财政困难以及其它诸多原因,俄罗斯只能面对东西伯利亚为中国染指的事实。
而在清帝国覆灭时,俄罗斯趁火打劫以援助作为筹码诱使满清割让东北地区,更是为两国关系火上浇油,尽管最终受限于远东的力量,加之海军陆战队从海参崴等地登陆,使得俄国并未能占据东北,但是领土问题却使得两国关系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
不过相比于英国人的自负,俄国人无疑更物实一些,而且加之中国也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两国的领土问题,尽管两国在私下里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是却因为两者的分歧过大,而一直陷入僵局,尤其是随着太平天国在中亚进行的“圣战”,中亚三汗国被天军占领,俄罗斯指责中国对其支持,更是导致两国关系再次紧张,但紧张的同时,对于两国高层而言,谁都无意进行一场两国间的战争。
也正是在这种克制之中,使得两国关系虽然紧张,但这种紧张更多只是外交辞令上的紧张,对于两国外交官来说,实现两国的关系正常化一直都是外交官们的目标,只是这种目标总有着太多的分歧,使得谈判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阁下,我想我们可以把目光看得更长远一些!”
看着面前的俄国外交大臣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公爵,三个月前,刚刚履任驻俄罗斯大使的曾纪泽,用有些生硬的俄语说道。
“更长远一些?”
亚力山大看着面前的这个年青人有些诧异的问道,三个月前,在圣彼得堡,还有一些人因为他的年青而轻他,以为他只是一个凭着父亲是中国高等文官才得到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但在过去的三个月间,在各个场合,人们已经充分见识了这个年青官员的外交才能,尤其是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更是深刻的体会到他在谈判桌上的狡黠,甚至因为一时失策,导致了俄罗斯在中亚汗国的问题上丧失了很多利益,也正因如此,在面对曾纪泽时,他才会显得极为谨慎。
“大使先生,请问是什么样的长远呢?”
“阁下,在途经英国的时候,我曾有幸与英国首相帕麦斯顿阁下进行过短暂的会面,也曾有幸短暂的访问过英国……”
曾纪泽并没有回答亚历山大的问题,而是提到他来俄罗斯上任时假道英国的经历,相比于穿越西伯利亚,乘船前往欧洲、再乘船到圣彼得堡,尽管绕过了半个地球,但反而更便捷一些,
“英国的工商业在完成工业革命后,便开始于世界范围大量侵占殖民地,比如对印度的正式全面占领,以为其工厂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和扩大英国工商业霸权地位。他的一句名言相信阁下应该非常熟悉:“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曾纪泽提及帕麦斯顿时,亚历山大的表情就变得极为复杂,正是在帕麦斯顿的一手策划下,英国才拉上法国、撒丁插手俄士战争,使得俄罗斯不得不承受克里米亚的失败。
“帕麦斯顿认为国家之间的利益是不可调和的。例如在中东,他说,英国和法国就象两个男人追求着同一个女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仍不妨碍他们在某些问题上的合作,比如在对待俄罗斯,”
看着神情复杂的亚历山大,曾纪泽并不介意继续往他的伤口上撒盐。
“当年,面对俄罗斯为保卫欧洲文明,将矛头指向君士坦丁堡,指向野蛮的奥斯曼帝国时。尚在阿伯丁内阁中担任内务大臣的帕麦斯顿就认为。“俄国业已侵害了奥斯曼帝国的独立,破坏了它的完整;一定要采用一切手段使俄国放弃它的主张,取消它的侵略行动”。同时,他一再对不想使英俄矛盾尖锐化的阿伯丁伯爵施加压力,迫使阿伯丁改组内阁,任命在帕麦斯顿影响之下的克林顿担任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的朋友斯特莱福特?坎宁为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在他的支持下,斯特莱福特?坎宁向伦敦抄送俄国致土耳其照会电文,并把俄国有权“提出报告”一语改为“发布命令”,引起内阁哗然,加强了主战派在内阁中的力量。可以说,正是在他的策划下,才导致了贵国在克里米亚的战争失利,而在这一过程中,更是将法国拉上了他的战车……”
在曾纪泽提及这一旧事时,亚历山大则沉默着,他自然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克里米亚的失败,俄罗斯内部的原因固然有,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正是英法两国的插手,才使得俄国在胜利的曙光到来时,又品尝到失败的苦果。
现在他更愿意听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想要说什么。
““我们支持土耳其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帕麦斯顿曾在给阿伯丁的信中这么说道,短短数语,清楚地道出了他维护土耳其的完整和独立,不过就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