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新军阀-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也不是毛珏故意要折腾他们,实在是整个朝廷真的已经乱成一锅粥,到了百废待兴的时候了,就拿吏部来说,李自成大军的东进,一步一步的把大明在地方上的统治给连根拔起,毛珏想要统治,驻军的同时必须要不断的向地方重新派遣地方官,把地方统治拿回来,这就需要吏部连轴转,在七天之内至少把个山西河南的地方官名额选调出来。

    这又牵扯到了礼部,毛珏可不要旧日里高高挂在墙上的泥菩萨县令,八股文章做的好不好他管不着,可必须要得精通钱谷,知道怎么收税,怎么丈量土地,遇到官司还得判明白了,就算不通律法人情世故得通顺了,选拔人才向来是礼部的事儿,宋献策这个被科举抛弃的草莽贤者,得想办法把东江学府,阿城学院的模式在国子监复制过来。

    然后就是户部,工部,兵部了!毛珏上任第一件事儿还是修路,辽东的铁路通到哪儿大炮就能指到那儿,李自成虽然溃败了,可他有着流贼大明十多年的先例,毛珏可不想学着崇祯那样,和他打十多年的游击,还有江南,京师陷落这段时间,还有着不少官僚南逃,预计和历史上一样,这几个月,肥嘟嘟的福王朱由崧或许已经在南京六部拥戴下称帝了,就算有个变故,还有潞王朱常润在那儿当着备胎。

    就算是这叔侄俩智商加一块,都没到阿德蕾娜一支高跟鞋那么沉,可毕竟是数千万将近一亿人口的江南,那些统治多年的世家大族也不是好惹的,清朝打了二十多年,到了自己这儿,这战争估计还有得打。

    那么一条从山海关拉出,纵向直通长江,横向从山西向陕西甘肃蔓延的铁道干线就必不可少了。

    现在不缺银子,感谢李自成,不算毛珏自己的巨额财产,国库里,大同城加一块足足有着七千多万两银子,可把人口调度起来,银子的派发,钢材的购买,这些都需要户部工部去制定计划。

    还有刑部,之前的《大明律》在毛珏统治之下肯定是行不通了,仿照东江实行的贸易法与屯垦法,还得结合大明自身的特点刑部虽然不是迫在眉睫,不过也有的忙。

    其实最重要的应该属兵部。

    到现在为止,辽东兵团还是毛珏赖以生存的根本,不过这儿也是原大明班底儿最少的一个衙门了,之前兵部那些臭鱼烂虾如张缙彦之类的不是死了就是逃了,剩下些小虾米也基本上被毛珏清到了别的部,新的兵部几乎是把原来的辽镇统帅部全员搬过来,甚至位下都不设侍郎什么的,直接统帅各个兵团长,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也是原来的放心。

    至于军事上,要把重装备的辽东军团不管是投身到西北,还是大举南下,都需要太多的准备,从阿城鹤岗运煤运粮到山海关和从山海关运输后勤物资到两淮或者西安,绝对是两个概念,这儿毛珏难得采取了个保守的台式,二十多万重兵集团还是布置在京师以防万一,仅仅以步骑混合成小规模轻装部队向外扩展,其中文孟铁山兵团三万人由榆林入陕西,去接收关中刘冲率领着东江骑马以及各部骑兵大队混成一支五万人左右的龙骑兵部队,跟着李自成身后去揍,争取把他揍到长江以南,添麻烦也是给东林党复社那群人头疼去,省的来烦自己。

    一大堆机会一时间齐头并进的被毛珏扑腾了开,整个京师被折腾的鸡飞狗跳,不过朝廷恢复正常运转,带动着民间也开始复苏起来,本来胆战心惊躲在家里的京师市民从门缝里看着一个个官老爷不再挂个乞丐装东躲西藏,忙碌的跟个上班族孙子那样,大清早天还没亮就叼着个大饼急急匆匆奔中央官署而去,不知不觉中大家伙的也终于放下了心来,该出去干活出去干活,该忙啥忙啥。

    然而一片忙碌中,却是有着个人被遗忘到了脑后。

    太子!

    太多的任务颁布下来,官员们忙着完成任务以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大明朝北方的军队已经打没了!现在京师连个看大门的巡逻兵都不归老朱家指挥,至于前朝的太监勋贵们成了这次权利分配的最大输家,毛珏不需要内廷十六监来制衡外朝,庞大的太监阶层失去了作用,十万太监宫内就剩下了一两万,剩余在京师被攻破时候,就做了鸟兽散,最依赖皇权想要为太子发声,也没有话语权,至于勋贵,家族基本上都破产了,如何在毛珏手底下博得个新的功勋成了他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谁还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触毛珏的逆鳞?

    不知不觉中,在这个帝国核心,朱家的统治渐渐被人淡忘了!

 第618章 一体纳粮

    叮~咣~叮~咣~

    一声声敲打声伴随着汗水晶莹的挥洒在地上,倒映着六月的骄阳,沉重修长的钢条被晒得锃亮的,在工人们喊着号子从沉重的车床上拖下,然后又是结结实实的捶打在大地上。全本小说网;HTTPS://。m;战争才刚刚过去个把月,却似乎已经过去了许久那样,估计任谁都想不到,这些站在工地,对着两根铁轨拼命轮着大锤子的,是曾经纵横天下,满手鲜血大顺军。

    还是崇祯治国出了问题,崇祯十七年间,朝廷所做的,不是拼命地增税增税征税,就是用增税的钱天天打仗打仗打仗,结果老百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苦,反贼也是越来越多。

    毛珏的手段也没高明多少,山海关大战之后辽镇先后俘获了四十多万大顺军的人员家属,除了大战当晚因为愤怒而砍了不少,剩下的基本上都受到了善待,然后连编制都没有打乱,直接就地转职为铁道部队,去修建这条从山海关外磊镇为,到徐州终点的铁路,一个月工钱八百文,管吃管住发衣服。

    而且辽王还承诺,修建完这条徐磊铁路之后,每一户降军在京畿河北蓟州一带,都能分到一百亩的土地。

    当初跟着李自成拼死拼活当炮灰,不就是为了能吃饱穿暖有块土地过安生日子吗?虽然还是不太相信朝廷,可是天天有着苞米就罐头,身上有新衣服,还按月真给钱,这几十万降兵还是在试试看的心态中,为帝国挥洒起晶莹的汗珠子来。

    曾经帝国的祸乱之源,被轻而易举的改造成了帝国之力。

    而且这笔银子还不是毛珏花的,在入京师的第三天,他发布了一条一直以来崇祯无数次想要发布,却不敢发布的法令,自今天起,不论士绅勋贵,宗室官员,再没有特权阶层,官绅一体纳税!

    这条命令要是崇祯帝下达,的确是千难万难,因为他统治下的大明帝国所依靠的力量主体就是文官官僚以及大地主大世家们,这税收等于从自己的统治根基掏银子,天下反对,崇祯一个光杆司令自己也玩不转。

    可毛珏就不一样了,他统治的核心力量来自与辽东军户与商户,在辽东,甭管文官武官无不是一体纳税,只有一种人才免税,那就是为辽东战死的烈者家属,这免税也是有期限的,只有二十年,这道法令的发布对于他们根本没有影响,相反加税之后令关内这些他们一向看不起的寄生虫低能儿同僚出血反倒是大快人心。

    这倒命令在朝中一发,也的确是在第一时间引起了那些前明官僚激烈的反弹,上奏折反对的,劝说的,甚至破口谩骂的都有,奈何有着军权在手,一切反对派都是牛鬼蛇神纸老虎!毛珏可没有崇祯那么好欺负!

    和反对一体纳税有关的奏折直接拿到中央官署的集体厨房当燃料烧火了,各部布置下的任务加了一倍,不是有功夫虾鸡鲅写奏折吗?那就多花点时间给老子写报告,写策划书,多算账本,累不死你们!

    而且这条命令还不算完,配合着官绅一体纳税,紧接着就是令地方官绅谈之变色的清丈土地开始了,由辽东学府毕业生组成的调查小组在编练驻军的配合下,犹如蜘蛛网那样在目前辽镇基本上控制住的河北山东蔓延开来,拿着京师抄出来的大明田亩册子挨个县去核对地数,这一手算是彻底掐在了各地地主官僚的命根子上了。

    而且他们还没办法,毛珏在京师附近手里还留了两万左右的骑兵,两个省的地界,骑兵快马几天就到,现在正是改朝换代的敏感时期,谁敢动粗反对那就是造反现行,杀你个人头落地全家嚎啕那是没商量,反正当年刘兴柞这土匪也干过,在倭国抄家的活也干过,简直是轻车熟路。

    当然,毛珏也不是不给活路,你名下有多少土地就是多少土地,哪怕之前隐匿了,被清查出来,辽东还是承认输于你的土地,而且正式为你造册,不像万历年间张居正清查出来的隐匿土地,不少被他和他的党羽瓜分了,前提只要你能依法纳税。

    还有另一种情况则是地主依靠着天灾兼并了大量土地,甚至整个县都是他一家的田地,不过明显如此广阔的土地,一家人是耕种不完的,这就导致了大片的抛荒,这部分抛荒的土地则由帝国花银子赎买,然后像是经营辽东田庄那样就地建设起商业化农庄来,帝国雇佣农人来耕田。

    这也让毛珏手里可分配的土地多了许多,那头大顺军的俘虏还在一肚子忐忑与怀疑,却浑然不知毛珏承诺给他们的土地已经被抠了出来,就等着按照名册发呢!

    毛珏折腾下,也让靠近了京师的两个省明显变化了起来,京师户部衙门,一群群前明的太监世家一面排着队在户部衙门领取着成箱成箱的银子,一面把脸拉哒的跟苦瓜那样相互拱着手打着招呼,相互关心着同一句话。

    你家被割了多少?

    可另一方面,平日里叫花子遍地,外地逃难过来的流民穷困破落户满街的京师外城却是来了个大变样,凌乱的街道为之一空,除了些天性堕落混吃等死的懒汉外,只要有手有脚肯出力的,哪怕老头子都被挑走了,来晚的一些地主世家甚至都雇佣不到人了,只能是赶忙又往城外赶去,去外地雇人。

    在清丈土地政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